蒲甘北部,长安堡总指挥部。
钟铭刚把那几十号从港岛带来的、在易中海等人成立的洪兴社速成培训班里突击培训过的未来政务骨干交给钱锦,正准备喝口水喘口气,然后再跟此时坐一旁的钱鑫谈谈各个项目的进展的。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如同被狗撵着快速跑动,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伴随着的还有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小钟!小钟同志!你可算来了!老子们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
话音未落,指挥部那扇门就被地一声推开,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如同三尊门神,带着一股硝烟和汗味混合的彪悍气息,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脸无奈的赵刚,对着钟铭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尽力了。
钟铭一看到这三位爷,尤其是李云龙那双冒着绿光、写满了想打仗三个字的眼睛,就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突突直跳。他下意识地想摸根草茎叼着,后来想想李云龙等四人就在跟前,只好作罢。
哎哟喂,我的几位大爷!钟铭捂住额头,做痛苦状,我这刚到,屁股还没坐热呢,您三位这是要干嘛?催命啊?
放屁!谁催你命了?老子是来问你,啥时候能要别人的命!李云龙一个箭步窜到钟铭面前,蒲扇般的大手差点拍在钟铭肩膀上,想起这小子细皮嫩肉的,又硬生生在半空停住,改为叉腰,嗓门大的恨不得把房梁上的灰尘都能震下来。
小钟啊,你是不知道!咱们现在这队伍,那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战士们天天嗷嗷叫,就等着你一声令下,咱直接推平那个什么狗屁蒲甘政府,把那帮菜鸡赶下海喂王八!李云龙也用上了钟铭之前对东南亚各国军队的称呼评价,因为他觉得这评价的很有道理。
丁伟就比较了,他踱步到沙盘前,指着上面标注的敌我态势,慢悠悠地说道:小钟啊,老李话糙理不糙。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侦察和试探性攻击,蒲甘政府军的战斗力,说实话,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拉胯。其主力部队的装备水平,大概还停留在我们当年打鬼子时的水平,战术思想更是落后。打起仗来只知道一窝蜂的冲,打败了又只知道一窝蜂的跑。而我们呢?
他拿起代表蒲北革命军的一个坦克模型,在手里掂了掂,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咱们的蒲甘革命军的装甲部队如今装备了清一色的铁拳-1型主战坦克(t62加强版),G-1型和G-2战机也已经开始小批量列装空军部队(原型分别是米格21和米格25),单兵装备是AK-47和RPG-7,炮兵火力更是能形成绝对压制。毫不夸张地说,咱们现在一个团的火力,顶得上他们一个师!甚至犹有过之!老子现在阔得,他娘的都成地主老财了!就这么天天窝在山沟沟里搞训练,实在是......憋得慌啊!
孔捷在一旁憨厚地点头补充:是啊,小钟。战士们训练热情是高,可光练不打,容易松懈。而且,咱们现在控制的地盘还是太小,资源、人口都有限。只有拿下整个蒲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你和钱工规划的民族强国梦。
赵刚终于找到机会插话,语气相对冷静:小钟,老李老孔的心情可以理解。部队士气高昂,求战心切,这是好事。不过,是否现在就是南下的最佳时机,还需要综合考量国际反应和其他大国的态度。
瞅瞅!还是咱们赵政委觉悟高!钟铭赶紧抓住赵刚这根救命稻草,对着李云龙三人苦口婆心,我的李大爷、丁大爷、孔大爷!你们仨就是缺乏学习,你们如今虽然带的部队没有以前在家里边一个军多,可未来却肯定比以前多。并且,未来你们还要多综合考虑战略以及国际形势的事。我也知道咱们现在兵强马壮,装备好,我也知道咱们部队能打!可打仗不是光比谁拳头硬就行啊!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蒲甘漫长的海岸线和与几个邻国的边境线:咱们现在动手,是能迅速推平蒲甘政府军。可然后呢?这里以前可是被约翰牛,高卢鸡等占据的殖民地,虽然他们如今被鹰酱和大毛逼着退出殖民地,有些自顾不暇,可万一他们觉得脸上挂不住,联合鹰酱跑来干涉呢?就算他们不直接派兵,搞个物资禁运、经济封锁,也够咱们喝一壶的!咱们现在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啊!
李云龙眼睛一瞪:怕个球!谁来干涉老子揍谁!老子现在有坦克有飞机有大炮,还怕他们?
我的李大爷诶!钟铭恨不得上去捂住他的嘴,咱们是有坦克飞机大炮,可咱们有能隔着几千公里把大蘑菇种到别人家院子里的玩意儿吗?没有吧?
他看向一直没说话,在旁边默默喝茶的钱鑫:钱老三,你来说说,咱们那几个大杀器,进度怎么样了?
钱鑫放下茶杯,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无波:大蘑菇的理论设计和关键部件试制基本完成,得益于铭爷你想出的高效物料处理(实际上就是用钟铭的随心所欲空间来分离提成某些物质。只是当着李云龙等人的面不适合直接说出来罢了),最困难的核心材料已经不是问题。目前主要瓶颈在于载具。大型轰炸机的原型机还在测试,稳定性有待提高。中远程导弹的制导系统和发动机还需要进行几次极限环境试验。另外各个生产线也需要建设。乐观估计,最快还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才能大量制造,形成初步的、可靠的、可持续性的战略威慑力量。
听到一年到一年半,李云龙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如同霜打的茄子:还要那么久?老子这浑身力气往哪儿使啊?
丁伟和孔捷也皱起了眉头,显然觉得这个时间有点长。
钟铭见状,知道光靠压是不行的,得给这几位战神找点事做,顺便画张饼。
钟铭刚把那几十号从港岛带来的、在易中海等人成立的洪兴社速成培训班里突击培训过的未来政务骨干交给钱锦,正准备喝口水喘口气,然后再跟此时坐一旁的钱鑫谈谈各个项目的进展的。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如同被狗撵着快速跑动,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伴随着的还有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小钟!小钟同志!你可算来了!老子们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
话音未落,指挥部那扇门就被地一声推开,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如同三尊门神,带着一股硝烟和汗味混合的彪悍气息,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脸无奈的赵刚,对着钟铭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尽力了。
钟铭一看到这三位爷,尤其是李云龙那双冒着绿光、写满了想打仗三个字的眼睛,就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突突直跳。他下意识地想摸根草茎叼着,后来想想李云龙等四人就在跟前,只好作罢。
哎哟喂,我的几位大爷!钟铭捂住额头,做痛苦状,我这刚到,屁股还没坐热呢,您三位这是要干嘛?催命啊?
放屁!谁催你命了?老子是来问你,啥时候能要别人的命!李云龙一个箭步窜到钟铭面前,蒲扇般的大手差点拍在钟铭肩膀上,想起这小子细皮嫩肉的,又硬生生在半空停住,改为叉腰,嗓门大的恨不得把房梁上的灰尘都能震下来。
小钟啊,你是不知道!咱们现在这队伍,那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战士们天天嗷嗷叫,就等着你一声令下,咱直接推平那个什么狗屁蒲甘政府,把那帮菜鸡赶下海喂王八!李云龙也用上了钟铭之前对东南亚各国军队的称呼评价,因为他觉得这评价的很有道理。
丁伟就比较了,他踱步到沙盘前,指着上面标注的敌我态势,慢悠悠地说道:小钟啊,老李话糙理不糙。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侦察和试探性攻击,蒲甘政府军的战斗力,说实话,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拉胯。其主力部队的装备水平,大概还停留在我们当年打鬼子时的水平,战术思想更是落后。打起仗来只知道一窝蜂的冲,打败了又只知道一窝蜂的跑。而我们呢?
他拿起代表蒲北革命军的一个坦克模型,在手里掂了掂,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咱们的蒲甘革命军的装甲部队如今装备了清一色的铁拳-1型主战坦克(t62加强版),G-1型和G-2战机也已经开始小批量列装空军部队(原型分别是米格21和米格25),单兵装备是AK-47和RPG-7,炮兵火力更是能形成绝对压制。毫不夸张地说,咱们现在一个团的火力,顶得上他们一个师!甚至犹有过之!老子现在阔得,他娘的都成地主老财了!就这么天天窝在山沟沟里搞训练,实在是......憋得慌啊!
孔捷在一旁憨厚地点头补充:是啊,小钟。战士们训练热情是高,可光练不打,容易松懈。而且,咱们现在控制的地盘还是太小,资源、人口都有限。只有拿下整个蒲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你和钱工规划的民族强国梦。
赵刚终于找到机会插话,语气相对冷静:小钟,老李老孔的心情可以理解。部队士气高昂,求战心切,这是好事。不过,是否现在就是南下的最佳时机,还需要综合考量国际反应和其他大国的态度。
瞅瞅!还是咱们赵政委觉悟高!钟铭赶紧抓住赵刚这根救命稻草,对着李云龙三人苦口婆心,我的李大爷、丁大爷、孔大爷!你们仨就是缺乏学习,你们如今虽然带的部队没有以前在家里边一个军多,可未来却肯定比以前多。并且,未来你们还要多综合考虑战略以及国际形势的事。我也知道咱们现在兵强马壮,装备好,我也知道咱们部队能打!可打仗不是光比谁拳头硬就行啊!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蒲甘漫长的海岸线和与几个邻国的边境线:咱们现在动手,是能迅速推平蒲甘政府军。可然后呢?这里以前可是被约翰牛,高卢鸡等占据的殖民地,虽然他们如今被鹰酱和大毛逼着退出殖民地,有些自顾不暇,可万一他们觉得脸上挂不住,联合鹰酱跑来干涉呢?就算他们不直接派兵,搞个物资禁运、经济封锁,也够咱们喝一壶的!咱们现在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啊!
李云龙眼睛一瞪:怕个球!谁来干涉老子揍谁!老子现在有坦克有飞机有大炮,还怕他们?
我的李大爷诶!钟铭恨不得上去捂住他的嘴,咱们是有坦克飞机大炮,可咱们有能隔着几千公里把大蘑菇种到别人家院子里的玩意儿吗?没有吧?
他看向一直没说话,在旁边默默喝茶的钱鑫:钱老三,你来说说,咱们那几个大杀器,进度怎么样了?
钱鑫放下茶杯,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无波:大蘑菇的理论设计和关键部件试制基本完成,得益于铭爷你想出的高效物料处理(实际上就是用钟铭的随心所欲空间来分离提成某些物质。只是当着李云龙等人的面不适合直接说出来罢了),最困难的核心材料已经不是问题。目前主要瓶颈在于载具。大型轰炸机的原型机还在测试,稳定性有待提高。中远程导弹的制导系统和发动机还需要进行几次极限环境试验。另外各个生产线也需要建设。乐观估计,最快还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才能大量制造,形成初步的、可靠的、可持续性的战略威慑力量。
听到一年到一年半,李云龙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如同霜打的茄子:还要那么久?老子这浑身力气往哪儿使啊?
丁伟和孔捷也皱起了眉头,显然觉得这个时间有点长。
钟铭见状,知道光靠压是不行的,得给这几位战神找点事做,顺便画张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