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爆笑四合院》

  和平协议签订的消息,自然也第一时间传回了港岛。

  钟铭看着电报,乐得说道:“妥了!钱老三,咱们的舞台搭好了!接下来,该咱们两大挂逼大发神威了!”

  他立刻叫来阿坤,让其联系火先生,集合所有的运输船队,开始向蒲北和寮国送输用于根据地工业建设的物资、设备以及以‘东方特别红’电子厂的名义招聘来的部分技术人员。钟铭和钱鑫这次也随着船队再次前往蒲甘。

  等二人到达蒲甘后,钟铭感叹,工业大建设终于可以开始了。

  首先是钱鑫,他在蒲北自治区中心位置,选定了一处地势平坦、靠近河流、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规划建设几个“蒲北工业园区”。

  钟铭再次上演“神迹”。借着夜色掩护,他拉着钱鑫和绝对核心的钱锦,跑到划定的工业区空地上。钱鑫依旧是那套“空间传输”、“生物场稳定”的忽悠说辞,配合着那个怎么看怎么像道具的“仪器”。

  而钟铭,则意念沉入空间。这段时间他可没闲着,他利用空间三十倍时间流速和“点土成金”(其实是合成基础材料和简单零件)的能力,早就“生产”囤积了大量的基础建设物资:成堆的标准化钢梁、预制板、水泥(合成出来的),各种规格的铜线、铝材,甚至还有几套根据钱鑫设计图纸,拿出来的小型的(在这个时代算先进)水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

  随着他意念催动,在钱锦又一次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空地上如同雨后春笋般,“凭空”出现了一座座堆满物资的临时仓库,以及那些看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发电设备!

  “这……这……”钱锦指着那些东西,舌头都打结了。

  钱鑫面不改色地收起“仪器”,拍拍二哥的肩膀:“二哥,习惯就好。这都是铭爷通过……呃……特殊渠道弄来的。对外统一口径,就说是咱们通过火先生的关系,从欧洲和北美秘密采购,拆散了分批运进来的。”

  钱锦看着自家弟弟那淡定的模样,又看了看一脸“基操勿六”表情的钟铭,只能把满肚子疑问咽回去,重重点头:“我明白了!放心,手续一定做得天衣无缝!”钱锦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却嘀咕,弟弟啊,你这是把你二哥当傻叉了。

  有了近乎无限的物资和“合理”的来源解释,工业基地的建设速度堪称恐怖。被“家里边”以各种名义“交换”过来的、以及从港岛高薪“请”来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主要是华人)们,看着每天源源不断运来的、品质极佳的建材和设备,虽然心里也觉得这资源多的有点诡异,但在高额薪水和“为华人开拓事业”的口号激励下,也没人多嘴,全都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钢厂(利用本地铁矿和钟铭“提供”的焦炭),铜厂、铝厂、水泥厂、化工厂、机械厂……一座座厂房的骨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同时建设的,还有配套的兵工厂生产线——主要是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以及利用钟铭提供的核心部件,组装40火和更复杂的无后坐力炮。甚至钱鑫还提前规划了一个飞机制造厂,准备等机械厂投入生产后便开始设计制造飞机制造厂所需的各种机器。

  钱鑫的“豆包AI”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提供的简化版、适应这个时代技术水平的图纸和工艺流程,让这些工厂的建设和技术攻关少走了无数弯路。他甚至搞出了一个小型的水电站优化方案,让发电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看得那些老工程师直呼“天才”!

  李云龙、丁伟几人也没闲着。趁着和平时期,疯狂扩军练兵。新兵们白天进工厂当学徒工,学习技术,晚上则进行军事训练。赵刚狠抓思想工作、扫盲教育以及被钟铭列为重点的华夏民族认同教育,确保这支队伍成为属于华夏民族的子弟军。

  港岛这边,火先生坐镇指挥,将采购来的更多需要的精密设备以及通过各种手段从整个东南亚“吸引”来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华人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蒲甘工业园区。

  易中海、阎埠贵等人虽然不太清楚蒲甘那边事情的具体细节,但也知道铭爷和钱鑫在干大事,一个个更是卖力地经营着港岛的舆论、文化和娱乐阵地,尽可能为前方提供资金和“软实力”支持,他们可是记得铭爷曾经说过的,让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的话。

  傻柱在看到许富贵终于跟志玲小姐签约后,也放心的全力投入到了《神雕侠侣》的拍摄中,继续为XVB赚取巨额利润。这次傻柱扮演的是中年郭靖。导演很神奇的发现,今年才21岁的傻柱竟然可以不用化妆就可以直接演中年郭靖。

  许大茂则一边拍戏,一边帮着老爹许富贵打理日益壮大的娱乐帝国,顺便继续他的“选妃”大业。而秦淮茹等人的‘洪兴幼稚园’的建设工作也渐渐的快要完工了。

  整个“南征大队”及其关联势力,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东南亚扎下坚实的根基——而全力开动。

  数月之后,当蒲甘政府的老爷们还在为暂时稳住北部“叛军”而沾沾自喜,享受着难得的和平时光时,在蒲北和寮国边境的那片曾经的荒地上,已然矗立起一片初具规模的工业区。高耸的烟囱冒出了第一缕代表“文明”的黑烟。厂房里传出了机器的轰鸣,兵工厂里,第一批完全自产的迫击炮弹和40火火箭弹也成功下线……

  指挥部里,李云龙摸着那还带着机油味的崭新炮弹,咧着大嘴,对丁伟和孔捷笑道:“嘿嘿,老丁,老孔,瞅见没?等这批家伙分发到部队,老子又可以扩军了,等咱几个手下的部队都恢复成一个军,看谁还敢跟咱们龇牙!”

  一旁今儿来询问几人是否有什么需求的钱锦看着外面已经初具规模的工厂,眼中精光闪烁:“这只是开始。等我们的产业链更完善,能自己生产步枪、机枪,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坦克……到时候,这蒲甘,乃至整个中南半岛,谁说了算,可就不一定了!”

  孔捷依旧是那副憨厚的表情,但说出来的话却带着刀锋:“他们以为用一纸空文就能捆住咱们的手脚?真是天真!小钟说得对,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合约?签订了那就是用来撕毁的。”

  赵刚适时提醒:“几位,戒骄戒躁!建设任务还很重,思想工作也不能放松!我们要把根基打牢,不能重蹈……”

  “知道知道!老赵你就放心吧!”李云龙打断他,目光却再次投向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钢铁洪流滚滚向前的壮观景象,嘴里喃喃自语,“他娘的,这种看着家底一点点厚实起来的感觉……真他娘的带劲!比当年打小八嘎还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