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的校园书店飘着淡淡的纸墨香。林辰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想找本《中医基础理论》的习题册,刚走到书架旁,就看见赵老板正蹲在地上整理新书,右手扶着左胳膊,慢慢起身时,轻轻 “嘶” 了一声,额头上渗着细汗。
“赵老板,您胳膊不舒服?” 林辰放下手里的书,快步走过去,帮着把一摞新书搬上书架。
赵老板靠在书架上,揉着左肩和手腕,苦笑:“可不是嘛,这阵子进了批新书,每天整理、扫码、收银,胳膊就没闲着。昨天给同学找书,抬胳膊时差点把书摔了,夜里躺着手腕还发麻,只能攥着拳头揉半宿。”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进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盐焗杏仁:“辰儿,你果然在这儿!”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昨天说的桑枝和当归我带来了,桑枝是晒干的嫩枝,当归切了薄片,煮水正好治腕肩痛。” 胖子把杏仁递过去:“赵老板,这杏仁不硬,您先嚼两颗,补补力气。”
赵老板接过杏仁,捏了一颗放进嘴里:“谢谢你们,本来想周四去推拿,可这书店没人盯,同学的教材还等着取,只能先扛着。上次看你们帮张阿姨治好了腰,就盼着你们来,说不定能帮我想想办法。”
林辰让赵老板坐在收银台后的椅子上,伸出胳膊。他的左肩有点僵硬,按到肩井穴时,赵老板疼得缩了缩脖子:“就是这儿,像有根筋绷得紧紧的,连转头都费劲,手腕也酸,扫码久了就发麻,握鼠标都没力气。”
他又搭了搭赵老板的脉搏,脉象细涩。“老板,您这是长期劳损,气血瘀在经络里了,”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稳,“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久劳伤筋,久视伤血’,您每天整理书籍、握鼠标,腕肩总保持一个姿势,气血走不动,就僵成这样了。用桑枝通经络、当归活血,煮水热敷,再按肩井和阳溪穴,很快就能舒展开。”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书斋里,给一位账房先生治腕肩痛。账房先生握着算盘,说 “算账久了,腕肩僵得握不住笔”,孙思邈正从药罐里取桑枝:“这药能把腕肩里的瘀滞通开,当归能让气血转起来,煮水敷完,记得每半个时辰就活动活动,别总坐着不动。” 画面里,孙思邈还帮账房先生转手腕:“记住‘手不常动,筋必拘挛;肩不常舒,血必瘀滞’,别让腕肩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赵老板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太对了,我有时候忙起来,一坐就是四小时,连杯水都忘了喝,现在才知道把自己熬出了毛病。”
“老板,咱们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纱布包好的桑枝和当归,桑枝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当归泛着浅棕,“桑枝要煮二十分钟,当归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太久味道太涩,敷着刺皮肤。”
书店角落有个小桌,放着赵老板平时热饭的电煮锅。胖子自告奋勇去煮水:“我来我来,上次帮张阿姨煮杜寄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桑枝和当归放进锅里,加了两碗水,刚想多抓一把当归,被苏晓冉拦住:“放多了太苦,敷在皮肤上会闷,上次你煮秦芎水放多川芎,陈阿姨说像抹了辣椒,你忘了?”
胖子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多放的当归捡出来:“我这不是想让药效好点嘛,下次肯定注意 —— 再说了,上次煮葛桂水我也没搞砸啊。”
林辰站在赵老板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肩井穴,在肩膀中央,用拇指轻轻打圈:“老板,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肩颈的经络,是治肩痛的关键。”
赵老板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绷得像石头的肩膀,好像软了点。”
“再按阳溪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他的手腕外侧,“这穴能疏解腕部的酸胀,您平时扫码累了,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上次我自己煮桑枝水,想给我妈治腕痛,结果煮太久,把水熬成了黑糊糊,我妈敷了两分钟就说辣得慌,赶紧揭下来,手腕红了一片,现在还笑我是‘黑暗煮药手’。”
林辰听了,嘴角也忍不住弯了弯:“煮药得看火候,孙思邈说‘药之效,在量之准,火之匀’,下次你煮,我帮你盯着,保准不糊。”
胖子在旁边插了句:“苏同学你别灰心,我上次煮当归粥,把粥煮成了黑炭,我妈说能当墨写字,比你还惨!” 逗得赵老板也笑了,肩腕好像又松快了点。
电煮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淡淡的桑枝香混着当归的微甜飘出来,飘满了小小的书店。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这次没糊!闻着就像正经药味,比苏同学上次煮的黑糊糊强多了。”
苏晓冉瞪了他一眼:“就你话多,小心我下次不帮你煮药治胃疼。”
赵老板笑着打圆场:“年轻人热闹好,我这书店平时静得很,你们来了,倒添了不少生气。”
苏晓冉走过去,摸了摸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毛巾,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
林辰先把毛巾敷在赵老板的肩膀上,再换一块敷在手腕处。赵老板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肩膀往手腕窜,僵得发麻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腕肩痛的咒语:“气血通,瘀滞散,腕肩舒,疼痛止。”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毛巾上。脖子上的太极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毛巾渗进赵老板的腕肩,和药汁的暖意合在一起。赵老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更暖了,里面绷着的筋好像松了,能抬胳膊了。”
他试着慢慢抬起左胳膊,举到耳边,脸上露出惊喜:“真不僵了!刚才举到胸口就疼得不行,现在能举这么高,太神奇了。”
赵老板又转了转手腕,拿起旁边的扫码枪试了试:“手腕也不麻了,握扫码枪也有劲了,这下整理新书再也不用遭罪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桑枝和当归装在小布袋里,递给赵老板:“老板,这是剩下的药材,您每天煮水敷一次,敷四天,腕肩就不会再僵了。”
林辰也补充道:“孙思邈还说‘劳而有度,乃养生之要’,您整理书籍时,每半小时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转转眼珠、甩甩胳膊,对身体好。”
赵老板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收银台抽屉,又从书架上拿了本精装的《孙思邈传》:“这书送给你,小伙子,你懂中医,肯定用得上。以后你们来买书记,都给你们打八折。”
林辰接过书,封面印着孙思邈的画像,心里暖暖的:“谢谢赵老板,这书我正好想读。”
快到中午时,三人准备离开。赵老板还在后面喊:“记得常来啊!新到的习题册,我给你们留着!”
路上,胖子嚼着剩下的杏仁:“赵老板人真好,还送书。辰儿,下次咱们帮谁啊?我听食堂后面的菜摊李阿姨说,她总觉得膝盖疼,蹲下去择菜都费劲。”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孙思邈传》,刚想在脑海里翻孙思邈的手记查药方,手指突然顿住 —— 上次被苏晓冉拍 “隔空翻书” 发朋友圈的事,他可没忘。
苏晓冉看出他的心思,笑着戳了戳他的胳膊:“怎么不‘隔空翻笔记’了?是不是怕我再拍下来,让你当‘医科大学隔空看书第一人’啊?”
林辰的耳朵有点红,把书往怀里拢了拢:“姑娘莫急,李阿姨的膝痛,用艾叶和生姜便可,我已记牢,无需再查。”
“哟,‘林老夫子’又上线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下次你再这么说话,我就把你上次说‘在下这就还你标本’的录音放给胖子听。”
胖子立刻凑过来:“真的?我还没听过呢,快放快放!”
林辰赶紧拦住:“别闹,下次帮李阿姨时,还得靠你们帮忙煮药呢。”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暖暖的,像在回应他的心意。他想起雷雨夜的奇遇,想起每次帮人后对方的笑容,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带着烟火气的温暖,要和身边的人一起,慢慢传递下去。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段小小的桑枝,旁边写着:“腕肩痛,以桑归舒之;传医道,以热闹伴之。”
“赵老板,您胳膊不舒服?” 林辰放下手里的书,快步走过去,帮着把一摞新书搬上书架。
赵老板靠在书架上,揉着左肩和手腕,苦笑:“可不是嘛,这阵子进了批新书,每天整理、扫码、收银,胳膊就没闲着。昨天给同学找书,抬胳膊时差点把书摔了,夜里躺着手腕还发麻,只能攥着拳头揉半宿。”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进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盐焗杏仁:“辰儿,你果然在这儿!”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昨天说的桑枝和当归我带来了,桑枝是晒干的嫩枝,当归切了薄片,煮水正好治腕肩痛。” 胖子把杏仁递过去:“赵老板,这杏仁不硬,您先嚼两颗,补补力气。”
赵老板接过杏仁,捏了一颗放进嘴里:“谢谢你们,本来想周四去推拿,可这书店没人盯,同学的教材还等着取,只能先扛着。上次看你们帮张阿姨治好了腰,就盼着你们来,说不定能帮我想想办法。”
林辰让赵老板坐在收银台后的椅子上,伸出胳膊。他的左肩有点僵硬,按到肩井穴时,赵老板疼得缩了缩脖子:“就是这儿,像有根筋绷得紧紧的,连转头都费劲,手腕也酸,扫码久了就发麻,握鼠标都没力气。”
他又搭了搭赵老板的脉搏,脉象细涩。“老板,您这是长期劳损,气血瘀在经络里了,”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稳,“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久劳伤筋,久视伤血’,您每天整理书籍、握鼠标,腕肩总保持一个姿势,气血走不动,就僵成这样了。用桑枝通经络、当归活血,煮水热敷,再按肩井和阳溪穴,很快就能舒展开。”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书斋里,给一位账房先生治腕肩痛。账房先生握着算盘,说 “算账久了,腕肩僵得握不住笔”,孙思邈正从药罐里取桑枝:“这药能把腕肩里的瘀滞通开,当归能让气血转起来,煮水敷完,记得每半个时辰就活动活动,别总坐着不动。” 画面里,孙思邈还帮账房先生转手腕:“记住‘手不常动,筋必拘挛;肩不常舒,血必瘀滞’,别让腕肩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赵老板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太对了,我有时候忙起来,一坐就是四小时,连杯水都忘了喝,现在才知道把自己熬出了毛病。”
“老板,咱们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纱布包好的桑枝和当归,桑枝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当归泛着浅棕,“桑枝要煮二十分钟,当归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太久味道太涩,敷着刺皮肤。”
书店角落有个小桌,放着赵老板平时热饭的电煮锅。胖子自告奋勇去煮水:“我来我来,上次帮张阿姨煮杜寄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桑枝和当归放进锅里,加了两碗水,刚想多抓一把当归,被苏晓冉拦住:“放多了太苦,敷在皮肤上会闷,上次你煮秦芎水放多川芎,陈阿姨说像抹了辣椒,你忘了?”
胖子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多放的当归捡出来:“我这不是想让药效好点嘛,下次肯定注意 —— 再说了,上次煮葛桂水我也没搞砸啊。”
林辰站在赵老板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肩井穴,在肩膀中央,用拇指轻轻打圈:“老板,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肩颈的经络,是治肩痛的关键。”
赵老板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绷得像石头的肩膀,好像软了点。”
“再按阳溪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他的手腕外侧,“这穴能疏解腕部的酸胀,您平时扫码累了,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上次我自己煮桑枝水,想给我妈治腕痛,结果煮太久,把水熬成了黑糊糊,我妈敷了两分钟就说辣得慌,赶紧揭下来,手腕红了一片,现在还笑我是‘黑暗煮药手’。”
林辰听了,嘴角也忍不住弯了弯:“煮药得看火候,孙思邈说‘药之效,在量之准,火之匀’,下次你煮,我帮你盯着,保准不糊。”
胖子在旁边插了句:“苏同学你别灰心,我上次煮当归粥,把粥煮成了黑炭,我妈说能当墨写字,比你还惨!” 逗得赵老板也笑了,肩腕好像又松快了点。
电煮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淡淡的桑枝香混着当归的微甜飘出来,飘满了小小的书店。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这次没糊!闻着就像正经药味,比苏同学上次煮的黑糊糊强多了。”
苏晓冉瞪了他一眼:“就你话多,小心我下次不帮你煮药治胃疼。”
赵老板笑着打圆场:“年轻人热闹好,我这书店平时静得很,你们来了,倒添了不少生气。”
苏晓冉走过去,摸了摸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毛巾,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
林辰先把毛巾敷在赵老板的肩膀上,再换一块敷在手腕处。赵老板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肩膀往手腕窜,僵得发麻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腕肩痛的咒语:“气血通,瘀滞散,腕肩舒,疼痛止。”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毛巾上。脖子上的太极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毛巾渗进赵老板的腕肩,和药汁的暖意合在一起。赵老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更暖了,里面绷着的筋好像松了,能抬胳膊了。”
他试着慢慢抬起左胳膊,举到耳边,脸上露出惊喜:“真不僵了!刚才举到胸口就疼得不行,现在能举这么高,太神奇了。”
赵老板又转了转手腕,拿起旁边的扫码枪试了试:“手腕也不麻了,握扫码枪也有劲了,这下整理新书再也不用遭罪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桑枝和当归装在小布袋里,递给赵老板:“老板,这是剩下的药材,您每天煮水敷一次,敷四天,腕肩就不会再僵了。”
林辰也补充道:“孙思邈还说‘劳而有度,乃养生之要’,您整理书籍时,每半小时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转转眼珠、甩甩胳膊,对身体好。”
赵老板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收银台抽屉,又从书架上拿了本精装的《孙思邈传》:“这书送给你,小伙子,你懂中医,肯定用得上。以后你们来买书记,都给你们打八折。”
林辰接过书,封面印着孙思邈的画像,心里暖暖的:“谢谢赵老板,这书我正好想读。”
快到中午时,三人准备离开。赵老板还在后面喊:“记得常来啊!新到的习题册,我给你们留着!”
路上,胖子嚼着剩下的杏仁:“赵老板人真好,还送书。辰儿,下次咱们帮谁啊?我听食堂后面的菜摊李阿姨说,她总觉得膝盖疼,蹲下去择菜都费劲。”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孙思邈传》,刚想在脑海里翻孙思邈的手记查药方,手指突然顿住 —— 上次被苏晓冉拍 “隔空翻书” 发朋友圈的事,他可没忘。
苏晓冉看出他的心思,笑着戳了戳他的胳膊:“怎么不‘隔空翻笔记’了?是不是怕我再拍下来,让你当‘医科大学隔空看书第一人’啊?”
林辰的耳朵有点红,把书往怀里拢了拢:“姑娘莫急,李阿姨的膝痛,用艾叶和生姜便可,我已记牢,无需再查。”
“哟,‘林老夫子’又上线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下次你再这么说话,我就把你上次说‘在下这就还你标本’的录音放给胖子听。”
胖子立刻凑过来:“真的?我还没听过呢,快放快放!”
林辰赶紧拦住:“别闹,下次帮李阿姨时,还得靠你们帮忙煮药呢。”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暖暖的,像在回应他的心意。他想起雷雨夜的奇遇,想起每次帮人后对方的笑容,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带着烟火气的温暖,要和身边的人一起,慢慢传递下去。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段小小的桑枝,旁边写着:“腕肩痛,以桑归舒之;传医道,以热闹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