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穴位唤意识与仁心醒沉疴-《太极医道传承》

  清晨的南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走廊,消毒水的味道里混着淡淡的草药香。林辰抱着病历夹走在前面,白大褂的袖口还沾着点昨天煎药的浅褐色药汁 —— 这是他实习的第五天,自从上周解决了浑身瘙痒的疑难症,护士站的姐姐们总爱把 “难搞” 的患者情况先跟他念叨两句。

  “林辰,3 床家属刚又来了,眼睛都红了。” 护士李姐从护士站探出头,手里还攥着个体温表,“就是那个从神经内科转来的植物人患者,昏迷三个月了,西医那边用了不少法子,都没唤醒。你要不要去看看?家属抱着最后希望来的,看着怪可怜的。”

  林辰点点头,转身往 3 床病房走。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哭声。推开门,白色的病床上躺着个年轻男人,脸色苍白得像纸,眼睫一动不动,连呼吸都轻得几乎听不见。床边坐着个中年女人,头发里掺着几根白丝,是患者的母亲王阿姨,她正攥着儿子的手,指节捏得发白,眼泪滴在被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林医生,你可来了。” 王阿姨看见林辰,赶紧抹掉眼泪站起来,声音还带着哭腔,“西医说…… 说他唤醒的希望不到百分之十,可他才 28 岁啊,去年刚考上公务员,还没来得及上班…… 林医生,你有办法吗?哪怕只有一点希望,我们都愿意试。”

  林辰走到病床边,轻轻掀开患者的眼睑,瞳孔对光反应微弱。他伸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想摸脉象,指尖刚碰到患者皮肤的瞬间,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轻轻热了一下。一股细柔的暖流顺着指尖漫进患者体内,林辰的意识像是被拉进一片模糊的黑暗里 —— 他 “看见” 患者的意识蜷缩在黑暗深处,像被一层薄纱裹着,隐约能感受到微弱的波动,却冲不破那层束缚。

  “王阿姨,您别太着急。” 林辰收回手,玉佩的热度慢慢退去,“患者的意识还在,只是被‘蒙’住了,没有完全消散。咱们可以试试穴位按摩,结合古籍里的方法,说不定能慢慢唤醒他。”

  “穴位按摩?” 王阿姨愣了一下,随即又燃起希望,“真的有用吗?西医的仪器都没测出来他有意识……”

  “有用的。” 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手里拿着本泛黄的医书,正是之前让林辰补全的那本残缺古籍。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 “三针醒神法” 的段落,字迹是林辰之前补全的,和原书的笔迹竟看不出差别。“这是孙思邈传下来的法子,林辰补全的这段里写得很清楚,植物人昏迷多是‘神滞脉阻’,用穴位按摩通气血、醒神志,比盲目用药温和,也更对症。”

  旁边的刘医生正好进来查房,听见这话,皱了皱眉:“张老师,这方法是不是太冒险了?西医尝试过高压氧、促醒剂,都没效果,按摩能行吗?别到时候家属有意见。”

  张教授合上书,看着刘医生:“古籍里记载,孙思邈曾用穴位按摩唤醒过昏迷半月的患者,林辰补全的医书里还标注了具体手法和力度,不是瞎试。咱们做医生的,不能因为没见过就否定,得给患者和家属留希望。”

  刘医生没再说话,转身走了。王阿姨却更坚定了:“林医生,我们信你!你说怎么按摩,我们都配合,我每天都来守着,帮你搭把手也行。”

  从那天起,林辰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医院,先去 3 床给患者按摩。他按照医书里的方法,先按百会穴 —— 手指轻轻放在患者头顶正中,顺时针打圈,力度刚好让皮肤微微发红,不疼却能传递力道;再按人中穴,用指腹轻按,每次停留三秒,重复五次,刺激神志;最后按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上两寸的地方,拇指按下去,能感受到微弱的脉搏跳动,这是通气血的关键穴位。

  按摩的时候,玉佩总会悄悄发热,暖流顺着指尖钻进患者体内。林辰能明显感觉到,那层裹着患者意识的薄纱,每天都在变薄一点。患者的脸色也慢慢变了,从一开始的苍白,渐渐透出点淡粉色,呼吸也比之前有力了些。

  王阿姨每天都会给林辰带一杯热豆浆,放在护士站:“林医生,你每天早起按摩,肯定没来得及吃早饭,喝杯豆浆暖身子。我儿子要是醒了,第一个得谢你,你比他亲哥还上心。”

  到了第七天早上,林辰刚按完内关穴,患者的手指突然轻轻动了一下。幅度很小,却被一直盯着的王阿姨抓个正着。“动了!小宇动了!” 王阿姨激动得声音都抖了,赶紧抓住儿子的手,“小宇,妈妈在这儿,你听见了吗?再动一下给妈妈看看!”

  林辰也停下手,心里一阵发紧。他再搭患者的脉,脉象比之前有力了些,玉佩的热度也比平时更明显 —— 那层薄纱,好像已经破了个小口。

  “王阿姨,别太激动,慢慢来。” 林辰安抚道,“他能有反应,说明按摩起效了,再坚持几天,肯定能醒。”

  张教授听说后,特意过来查看。他摸了摸患者的脉象,又翻了翻眼睑,笑着拍了拍林辰的肩膀:“手法很准,力度也刚好,没白费你每天早起。再按几天,注意观察他的瞳孔反应,有变化随时跟我说。”

  接下来的几天,患者的反应越来越明显。第十天,他能轻轻转动眼球;第十二天,会无意识地哼一声;到了第十五天早上,林辰刚按完百会穴,患者突然慢慢睁开了眼睛。

  那是双有点浑浊的眼睛,却慢慢聚焦,落在王阿姨脸上。过了几秒,他轻轻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妈……”

  “哎!哎!” 王阿姨一下子扑到床边,眼泪汹涌而出,却笑得比谁都开心,“妈在这儿!小宇,你终于醒了!你吓死妈妈了!”

  病房里的护士赶紧去叫医生,整个中医科都热闹起来。刘医生过来检查,看着患者能简单回答问题,也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这穴位按摩真有用,林医生,你这方法得好好总结总结。”

  三天后,王阿姨带着一面鲜红的锦旗走进中医科。锦旗上绣着八个金色的大字:“妙手仁心 活菩萨”。她把锦旗递到林辰手里,又对着张教授鞠了一躬:“谢谢张教授,谢谢林医生,是你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以后我们家就是你们的亲人,有什么事尽管说!”

  院长也特意过来,当着科里所有人的面夸林辰:“小林医生能把古籍里的方法用到临床,解决西医的疑难症,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以后要多向张教授学习,把这些好经验传下去,为更多患者造福。”

  林辰握着锦旗,又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还是温温的,像揣着颗小小的太阳。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 有孙思邈的传承,有张教授的引导,还有王阿姨的信任,才让这场 “唤醒” 有了圆满的结果。而他的实习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更多的患者等着他,更多的传承等着他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