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皇上正端坐在高位上,按照往常的惯例主持着早朝朝会。朝堂上,众朝臣们依次上前,向皇上汇报着各自手中的事务。
今年的税收收缴情况非常喜人,自从淼淼提供了高产的稻种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税收自然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这让皇上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毕竟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充足的财政支持。
而且,由于粮食供应充足,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喝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一切都让皇上对淼淼的能力充满了赞赏之情。
正当皇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一位朝臣的汇报时,突然间,一阵激昂的呼喊声从殿外传来:“边疆大捷~~~”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的宁静,皇上猛地从皇椅上站起身来,他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略微颤抖:
“快,速速传进来!”
原本正准备继续禀报的朝臣见状,心中了然,知道皇上此刻已无心再听自己的陈述。
于是,他识趣地默默退回了原位,与其他朝臣一同将目光投向了门口,急切地等待着边疆的消息被传递进来。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中。
终于,在众人的瞩目中,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快步走进了正殿中央。他的身上还沾染着些许征尘,但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信使来到殿中,稍稍定了定神,然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折子和一个信封,高高举过头顶,用洪亮的声音喊道:
“启禀皇上,边疆大捷,北蛮人俯首称臣了!”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喜之色,有的则满脸狐疑,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震惊。
然而,皇上却根本无暇顾及众人的反应。他甚至等不及让李总管下去取奏折,便迫不及待地从皇座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信使面前,亲手接过了那封奏折。
皇上越看越激动,他的心跳似乎都加快了许多,双手也因为内心的兴奋而微微颤抖着。
“好,好啊!”他情不自禁地大声称赞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在场的众朝臣们见到皇上如此高兴,也都纷纷跪地,齐声高呼万岁,以表达对皇上的恭喜和开心。
皇上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对众人说道:“此次大捷,镇北王与诸位将士们真是功不可没啊!”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镇北王和将士们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接着,皇上继续说道:“传朕旨意,重赏镇北王与所有参战的将士们!对于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要给予厚葬,并妥善安置他们的家属。”李总管在一旁迅速记录下皇上的旨意。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他拱手向皇上施礼后说道:“陛下,此次战役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实在是令人振奋。
不过,微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镇北王是如何取得这场胜利的呢?难道是有了什么神兵利器吗?”
皇上其实在奏折中也注意到了一种叫做弩的兵器,但具体情况并没有详细说明。
此刻听到大臣的询问,他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于是他连忙看向信使,期待着他的回答。
信使见状,赶忙回答道:“陛下,确实是有一种名为弩的兵器,其威力极其巨大,正是靠着这种弩,我军才得以成功扭转战局。”
说完,他又将皇上之前没有接过去的信封递给了皇上。
皇上看着信封上的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这封信竟然是镇北王单独写给他的,而且还特别注明了要他亲自过目。皇上心想,这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一看,越看越觉得惊讶。信中的内容让他完全没有想到。
原来,这弩并非镇北王所设计,而是出自淼淼之手。然而,镇北王却希望皇上能够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这也是淼淼的意思。
皇上不禁想起了之前淼淼因为在农业方面的才能而被人惦记的事情。
如果再让别人知道淼淼在军事上也有着如此惊人的天赋,能够设计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兵器,那么淼淼的安全恐怕就难以保障了。
想到这里,皇上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镇北王的意见。就在这时,恰好有人开口问道:“不知这兵器究竟是何人所设计?”
信使显然并不知晓其中内情,他只能默默地低下头,看着地面,不敢言语。
皇上见状,心中暗惊,但面上却故作镇定,连忙说道:“哦,这是一个路过的人偶然间交给镇北王的,具体是谁,他们也无从知晓。”
皇上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家都对这个神秘的“路过之人”充满了好奇,纷纷猜测他究竟是谁,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利器,而且还不图任何功劳。
有的大臣认为,此人必定是个隐居山林的高人,拥有非凡的智慧和技艺;还更有大胆的大臣猜测,这说不定是仙神下凡,特意来助大越朝一臂之力。
皇上听着众人的猜测,只是微微含笑,并不多言。他深知淼淼的聪慧,也明白要保护好她。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有大臣站出来提议道:“陛下,此弩威力巨大,实乃我军之利器。若能将其制造方法推广开来,必能大大增强我朝的军备力量。”
皇上闻言,觉得此提议甚为合理,于是点头应道:“爱卿所言极是。”
随即下令让军器营负责弩的制造和推广事宜,并特别叮嘱他们要严格保密弩的设计来源,以防被他国窃取。
早朝结束后,皇上回到后宫,仔细琢磨着镇北王信中的内容,心中仍对淼淼的才能惊叹不已。
他暗自思忖道:“淼淼虽为女子,但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不仅在农业上有卓越贡献,如今在军事上也能想出如此厉害的兵器,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然而,皇上心里非常清楚淼淼的能力非同一般,为了确保她的人身安全,这次她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只能暂时被搁置一旁。
但是,如果完全对淼淼毫无赏赐,这显然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她为大越朝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理应获得相应的嘉奖。
就在皇上苦思冥想如何赏赐淼淼时,突然间,他想到了淼淼刚刚诞下的那两个可爱的儿子。
皇上灵机一动,决定将原本应该赏赐给淼淼的奖赏,转而赐予她的两个孩子。主意已定,皇上毫不犹豫地立刻颁布了一道圣旨。
圣旨中明确表示,封淼淼的两个儿子为男爵,并赐予他们豪华的府邸、广袤的田产以及众多的奴仆。此外,还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珍贵物品。
当然,对外宣称的理由自然是镇北王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众朝臣们听闻这个奖赏后,都认为皇上是将镇北王的功劳转赐给了他的两个孙子,根本没有人会联想到这其实是对淼淼的一种特殊嘉奖。
这道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镇北王府。当淼淼得知这个消息时,她既惊讶又欣喜若狂。
她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用这样一种巧妙的方式来赏赐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慕容祈看着眼前的妻儿,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他温柔地笑着对淼淼说:“夫人,孩子们以后可是有爵位的人了!”
淼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慕容祈的话的认同。
然而,这份荣耀却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在镇北王府里,有那么几个心怀不轨的下人,开始在暗地里窃窃私语,对淼淼指指点点。
他们觉得淼淼不过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村妇,竟然能够抢走世子妃的位置,而且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就得到了如此高的赏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这些人对淼淼的出身和背景充满了质疑,认为她根本不配拥有这样的待遇。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淼淼在镇北王府一直没有透露自己是个官员的身份。
她选择了隐瞒,也许是出于某种考虑,或者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和慕容祈以及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尽管这些闲言碎语在王府中渐渐传开,但淼淼并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她深知“清者自清”的道理,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但慕容祈还是为淼淼出了头,教训了一批乱传谣言的下人,不过,这并没有让淼淼知晓。
淼淼一心只想照顾好两个孩子,期待着年后能够回到徐家村,与家人团聚。
皇上正端坐在高位上,按照往常的惯例主持着早朝朝会。朝堂上,众朝臣们依次上前,向皇上汇报着各自手中的事务。
今年的税收收缴情况非常喜人,自从淼淼提供了高产的稻种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税收自然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这让皇上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毕竟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充足的财政支持。
而且,由于粮食供应充足,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喝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一切都让皇上对淼淼的能力充满了赞赏之情。
正当皇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一位朝臣的汇报时,突然间,一阵激昂的呼喊声从殿外传来:“边疆大捷~~~”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的宁静,皇上猛地从皇椅上站起身来,他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略微颤抖:
“快,速速传进来!”
原本正准备继续禀报的朝臣见状,心中了然,知道皇上此刻已无心再听自己的陈述。
于是,他识趣地默默退回了原位,与其他朝臣一同将目光投向了门口,急切地等待着边疆的消息被传递进来。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中。
终于,在众人的瞩目中,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快步走进了正殿中央。他的身上还沾染着些许征尘,但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信使来到殿中,稍稍定了定神,然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折子和一个信封,高高举过头顶,用洪亮的声音喊道:
“启禀皇上,边疆大捷,北蛮人俯首称臣了!”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喜之色,有的则满脸狐疑,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震惊。
然而,皇上却根本无暇顾及众人的反应。他甚至等不及让李总管下去取奏折,便迫不及待地从皇座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信使面前,亲手接过了那封奏折。
皇上越看越激动,他的心跳似乎都加快了许多,双手也因为内心的兴奋而微微颤抖着。
“好,好啊!”他情不自禁地大声称赞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在场的众朝臣们见到皇上如此高兴,也都纷纷跪地,齐声高呼万岁,以表达对皇上的恭喜和开心。
皇上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对众人说道:“此次大捷,镇北王与诸位将士们真是功不可没啊!”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镇北王和将士们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接着,皇上继续说道:“传朕旨意,重赏镇北王与所有参战的将士们!对于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要给予厚葬,并妥善安置他们的家属。”李总管在一旁迅速记录下皇上的旨意。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他拱手向皇上施礼后说道:“陛下,此次战役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实在是令人振奋。
不过,微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镇北王是如何取得这场胜利的呢?难道是有了什么神兵利器吗?”
皇上其实在奏折中也注意到了一种叫做弩的兵器,但具体情况并没有详细说明。
此刻听到大臣的询问,他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于是他连忙看向信使,期待着他的回答。
信使见状,赶忙回答道:“陛下,确实是有一种名为弩的兵器,其威力极其巨大,正是靠着这种弩,我军才得以成功扭转战局。”
说完,他又将皇上之前没有接过去的信封递给了皇上。
皇上看着信封上的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这封信竟然是镇北王单独写给他的,而且还特别注明了要他亲自过目。皇上心想,这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一看,越看越觉得惊讶。信中的内容让他完全没有想到。
原来,这弩并非镇北王所设计,而是出自淼淼之手。然而,镇北王却希望皇上能够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这也是淼淼的意思。
皇上不禁想起了之前淼淼因为在农业方面的才能而被人惦记的事情。
如果再让别人知道淼淼在军事上也有着如此惊人的天赋,能够设计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兵器,那么淼淼的安全恐怕就难以保障了。
想到这里,皇上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镇北王的意见。就在这时,恰好有人开口问道:“不知这兵器究竟是何人所设计?”
信使显然并不知晓其中内情,他只能默默地低下头,看着地面,不敢言语。
皇上见状,心中暗惊,但面上却故作镇定,连忙说道:“哦,这是一个路过的人偶然间交给镇北王的,具体是谁,他们也无从知晓。”
皇上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家都对这个神秘的“路过之人”充满了好奇,纷纷猜测他究竟是谁,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利器,而且还不图任何功劳。
有的大臣认为,此人必定是个隐居山林的高人,拥有非凡的智慧和技艺;还更有大胆的大臣猜测,这说不定是仙神下凡,特意来助大越朝一臂之力。
皇上听着众人的猜测,只是微微含笑,并不多言。他深知淼淼的聪慧,也明白要保护好她。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有大臣站出来提议道:“陛下,此弩威力巨大,实乃我军之利器。若能将其制造方法推广开来,必能大大增强我朝的军备力量。”
皇上闻言,觉得此提议甚为合理,于是点头应道:“爱卿所言极是。”
随即下令让军器营负责弩的制造和推广事宜,并特别叮嘱他们要严格保密弩的设计来源,以防被他国窃取。
早朝结束后,皇上回到后宫,仔细琢磨着镇北王信中的内容,心中仍对淼淼的才能惊叹不已。
他暗自思忖道:“淼淼虽为女子,但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不仅在农业上有卓越贡献,如今在军事上也能想出如此厉害的兵器,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然而,皇上心里非常清楚淼淼的能力非同一般,为了确保她的人身安全,这次她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只能暂时被搁置一旁。
但是,如果完全对淼淼毫无赏赐,这显然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她为大越朝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理应获得相应的嘉奖。
就在皇上苦思冥想如何赏赐淼淼时,突然间,他想到了淼淼刚刚诞下的那两个可爱的儿子。
皇上灵机一动,决定将原本应该赏赐给淼淼的奖赏,转而赐予她的两个孩子。主意已定,皇上毫不犹豫地立刻颁布了一道圣旨。
圣旨中明确表示,封淼淼的两个儿子为男爵,并赐予他们豪华的府邸、广袤的田产以及众多的奴仆。此外,还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珍贵物品。
当然,对外宣称的理由自然是镇北王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众朝臣们听闻这个奖赏后,都认为皇上是将镇北王的功劳转赐给了他的两个孙子,根本没有人会联想到这其实是对淼淼的一种特殊嘉奖。
这道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镇北王府。当淼淼得知这个消息时,她既惊讶又欣喜若狂。
她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用这样一种巧妙的方式来赏赐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慕容祈看着眼前的妻儿,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他温柔地笑着对淼淼说:“夫人,孩子们以后可是有爵位的人了!”
淼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慕容祈的话的认同。
然而,这份荣耀却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在镇北王府里,有那么几个心怀不轨的下人,开始在暗地里窃窃私语,对淼淼指指点点。
他们觉得淼淼不过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村妇,竟然能够抢走世子妃的位置,而且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就得到了如此高的赏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这些人对淼淼的出身和背景充满了质疑,认为她根本不配拥有这样的待遇。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淼淼在镇北王府一直没有透露自己是个官员的身份。
她选择了隐瞒,也许是出于某种考虑,或者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和慕容祈以及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尽管这些闲言碎语在王府中渐渐传开,但淼淼并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她深知“清者自清”的道理,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但慕容祈还是为淼淼出了头,教训了一批乱传谣言的下人,不过,这并没有让淼淼知晓。
淼淼一心只想照顾好两个孩子,期待着年后能够回到徐家村,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