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食堂新故事-《战术板里藏着我的戒指》

  食堂里的吊扇疯狂地旋转着,仿佛要挣脱束缚飞出去一般,发出的“呼呼”声震耳欲聋,完全掩盖住了餐盘相互碰撞时所发出的清脆响声。

  颜昔端着餐盘,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犹如一条灵活的泥鳅。她左闪右避,好不容易才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空座位,如释重负地将餐盘放了下来。

  然而,就在她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江屿却端着一份两荤一素的丰盛午餐,径直朝她这边走来。他那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活脱脱就是一个移动的饭桶。

  “这儿有人吗?”江屿走到颜昔面前,脸上露出一抹明知故问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状,看上去十分灿烂。还没等颜昔回答,他便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餐盘“咚”的一声重重地砸在桌上,震得颜昔的汤碗都摇晃了起来,里面的汤差点就洒了出来。

  颜昔见状,心中有些不悦,她没好气地瞪了江屿一眼,嘴里嘟囔道:“你就不能找个别的地方坐吗?整个食堂那么多空位,非要跟我挤在一起,你是不是跟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啊!”说罢,她赌气似的用力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仿佛那碗米饭就是江屿一样,而她手中的筷子则成了她发泄不满的工具。

  江屿没说话,夹起一块红烧肉就往她碗里放,油星溅在桌布上,跟朵小野花似的:“多吃点,你太瘦了,一阵风就能吹跑 —— 上次校运会你站在主席台上,我还以为你要被吹下去了,吓得我差点冲上去把你扶住,跟救美似的。”

  “要你管!” 颜昔把红烧肉夹回去,筷子 “啪” 地撞在他碗沿上,“我瘦不瘦关你什么事?吃你的饭吧,堵不上你的嘴。”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点甜,跟喝了蜜似的。

  两人刚吃了没两口,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哄笑,跟炸了锅似的。回头一看,几个体育系的男生正对着他们挤眉弄眼,跟群猴子似的。其中一个高个子吹了声口哨,声音尖得跟杀猪似的:“哟!江大冠军带女朋友吃饭呢?这狗粮撒的,够我们吃半年了,不用打饭了。”

  颜昔的脸 “腾” 地红了,跟被泼了红墨水似的,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地上:“谁、谁是他女朋友!别胡说八道,我们就是普通同学,纯洁的革命友谊!”

  “普通同学会给你夹红烧肉?” 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凑过来,跟个八卦记者似的,“上次校运会颁奖,江屿把金牌都挂你脖子上了,全校都看见了,跟定情信物似的 —— 再说了,冠军配美女,多般配,跟电视剧里演的似的。”

  “就是就是,” 旁边的人跟着起哄,“我们都叫你们‘冠军情侣’呢,多好听,比赵野那‘垫底大王’强多了 —— 赵野上次跑最后一名,还说自己是‘殿军’,笑死人了。”

  颜昔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脸红得能滴出血:“你们别瞎起哄!再胡说我…… 我就不理你们了!” 她偷偷瞟了眼江屿,指望他能说句话澄清一下,跟个哑巴似的。

  可江屿只顾着扒拉饭,跟没事人似的,嘴角却偷偷往上翘,跟只偷吃到鸡的狐狸。他夹起一筷子青菜,细心地把里面的葱花挑出来,堆在餐盘边缘,跟座小山似的,才把青菜夹到颜昔碗里:“你不是不爱吃葱花吗?都挑出来了,快吃吧,不然一会儿凉了,跟吃剩饭似的。”

  这举动跟慢镜头似的,落在周围同学眼里,又是一阵哄笑,跟拍巴掌似的。那个高个子男生笑得最欢:“看看看看!多贴心!这还说不是情侣?骗谁呢!我妈都没这么给我挑过葱花,跟个小保姆似的。”

  颜昔的脸更红了,跟块烧红的烙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把碗里的青菜又夹回去,跟扔炸弹似的:“谁要你挑了!我自己会挑!多管闲事!”

  江屿也不恼,把青菜又夹回来,跟玩拉锯战似的:“快吃吧,一会儿阿姨该来收盘子了 —— 上次赵野剩饭,被阿姨追着骂了三条街,说他浪费粮食,跟个败家子似的。”

  正说着,打菜窗口的张阿姨端着个不锈钢盆走过来,围裙上沾着点番茄酱,跟幅抽象画似的。她往两人桌上一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小江啊,这是你女朋友?长得真俊,跟个小仙女似的 —— 上次你拿冠军,我就看见她给你加油了,眼睛都快黏你身上了,跟块磁铁似的。”

  “阿姨您误会了!” 颜昔慌忙摆手,跟招财猫似的,“我们不是那种关系,就是普通同学,真的!”

  “是吗?” 张阿姨笑得更欢了,用胳膊肘捅了捅江屿,“小江,阿姨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不对,是看着你在食堂吃饭长大的 —— 这姑娘不错,可得抓紧了,不然被别人抢走了,有你哭的时候,跟个小媳妇似的。”

  江屿挠了挠头,嘿嘿笑了两声,跟个傻子似的:“阿姨您别逗她了,她脸皮薄,跟张纸似的。” 说完又夹了个炸鸡腿给颜昔,油光锃亮的,“快吃,鸡腿凉了就不好吃了,跟嚼木头似的。”

  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跟开演唱会似的。颜昔埋头扒饭,恨不得把脸埋进碗里,跟只鸵鸟似的。耳朵却支棱着,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

  她偷偷看了眼江屿,他正慢条斯理地吃着饭,好像周围的起哄跟他没关系似的,可耳根却红得跟煮熟的虾子,出卖了他的心思,跟个暴露的间谍似的。

  “说真的,” 旁边桌的女生凑过来,跟个热心肠的大妈,“你们俩挺配的,一个能跑,一个能说,跟说相声似的,一唱一和的。上次校运会直播,颜昔报幕时提到江屿,声音都甜了八度,跟吃了糖似的,我们都听出来了。”

  “就是就是,” 她的同伴跟着说,“江屿冲线的时候,眼睛直勾勾地往广播站看,谁不知道广播站里有谁啊,跟望妻石似的。”

  颜昔的脸都快埋进碗里了,饭粒粘在鼻尖上都没察觉,跟个小花猫似的。江屿伸手替她把饭粒擦掉,指尖的温度烫得她跟被电打了似的,猛地抬头瞪他:“你干嘛!动手动脚的!”

  “你鼻尖有饭粒,” 江屿憋着笑,肩膀抖得跟筛糠似的,“跟只偷吃的小老鼠似的,可爱得很。”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跟放鞭炮似的。张阿姨端着盆走过来,笑着说:“行了行了,别逗孩子了,让他们好好吃饭 —— 小江,下次带女朋友来,阿姨给你多加个鸡腿,跟个小奖赏似的。”

  “谢谢阿姨!” 江屿笑得跟朵花似的,还真应下来了。颜昔气得想把碗扣他头上,跟扣个帽子似的,让他出出洋相。

  好不容易等周围的人散去,颜昔才喘了口气,跟刚跑完八百米似的。她瞪着江屿,跟只发怒的小猫:“你刚才为什么不解释?任由他们胡说!现在好了,全校都以为我们是情侣了,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跟被泼了脏水似的!”

  “解释什么?” 江屿一脸无辜,跟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又不耽误什么 —— 再说了,情侣怎么了?情侣挺好的,跟买一送一似的,划算。”

  “你!” 颜昔被他噎得说不出话,跟个哑巴似的,拿起书包就想走,“我跟你没话说,我先走了,眼不见心不烦。”

  “等等,” 江屿拉住她的手腕,力道很轻,跟怕弄疼她似的,“你的星星呢?管用吗?昨晚睡得好吗?我今天特意早点来食堂,给你带了豆浆,热乎的,跟刚出锅似的。”

  颜昔的脚步顿住了,跟被钉在地上似的。手腕上传来他的温度,暖暖的,跟揣了个小太阳。她回头看他,他手里果然拿着袋豆浆,还冒着热气,跟个小暖炉似的。

  “我才不喝你的豆浆,” 她嘴硬道,手却没抽回来,“说不定里面加了葱花,跟上次的包子似的,想害我。”

  “没加,” 江屿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我跟阿姨特意说的,不加葱花不加香菜,跟你这个人一样,挑剔得很。”

  颜昔忍不住笑了,跟朵绽放的花似的,刚才的气全消了。她接过豆浆,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暖暖的:“算你有点良心,没把我当赵野那样坑。”

  “那当然,” 江屿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跟只骄傲的小公鸡,“你跟他能一样吗?你是…… 你是特别的。”

  最后几个字说得很轻,跟蚊子哼哼似的,却清晰地钻进颜昔耳朵里。她的心跳漏了一拍,跟被针扎了似的,赶紧低下头喝豆浆,掩饰自己的脸红,跟个害羞的小姑娘。

  两人坐在食堂角落,没人再过来起哄,只有吊扇还在 “呼呼” 转着。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跟幅水墨画似的。颜昔喝着豆浆,江屿吃着饭,偶尔说句话,气氛甜得跟加了糖似的。

  颜昔知道,经过今天这一闹,他们的关系好像变得不一样了,跟隔了层窗户纸似的,就快捅破了。虽然谁都没说 “我喜欢你”,可那些藏在夹菜里的关心,那些默认的笑容,那些心照不宣的眼神,早就把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跟写在脸上似的。

  就像张阿姨说的,他们是挺配的。一个嘴硬心软,一个憨厚贴心;一个在广播站里用声音传递热情,一个在跑道上用速度诠释青春。好像从校运会那天起,他们的故事就被绑在了一起,跟被线串起来的珠子,一颗挨着一颗,紧密相连。

  江屿把最后一口饭吃完,擦了擦嘴:“下午有课吗?没课的话,一起去图书馆?我最近要考理论,跟看天书似的,你帮我辅导辅导呗,就当是我给你挑葱花的报酬了。”

  颜昔把豆浆袋扔进垃圾桶,跟投篮似的:“凭什么?我下午还要去广播站整理素材呢,跟个苦力似的。”

  “那我帮你整理,” 江屿立刻说,跟个抢答的小学生,“整理完我们再去图书馆,我请你喝奶茶,全糖的,跟上次一样甜。”

  颜昔看着他期待的眼神,跟只等待投喂的小狗,心里软得跟棉花似的:“好吧,看在你这么可怜的份上,就帮你一次 —— 不过奶茶要加双份珍珠,跟小山似的。”

  “没问题!” 江屿笑得跟个傻子似的,“别说双份,四份都行,只要你能喝完,别跟赵野似的,喝一半就扔了,浪费粮食。”

  两人收拾好餐盘,一起往食堂外走。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老长,紧紧挨在一起,跟粘住了似的。路过打菜窗口时,张阿姨还笑着跟他们挥手:“小情侣慢走啊,下次再来,阿姨给你们留鸡腿!”

  颜昔的脸又红了,跟个熟透的苹果,却没再反驳,只是加快了脚步,跟逃命似的。江屿看着她的背影,笑得跟偷吃到糖的小孩,脚步轻快地跟上去,跟个小尾巴似的。

  他们都知道,有些话不用急着说出口,就像现在这样,一起走在阳光下,偶尔拌嘴,偶尔关心,偶尔被人起哄,就挺好的,跟首没唱完的歌,慢慢唱,慢慢品,才能尝出最甜的味道。

  而食堂里的吊扇还在转着,张阿姨跟旁边的师傅笑着说:“这俩孩子,一看就有戏,跟我年轻时候似的,藏不住事。” 师傅点点头,给下一个打菜的同学多舀了勺肉,跟在送祝福似的。

  也许,最好的感情就是这样,不用轰轰烈烈的表白,不用惊天动地的承诺,就藏在食堂的一餐一饭里,藏在挑出的葱花里,藏在彼此心照不宣的笑容里,跟春天的种子似的,悄悄发芽,慢慢长大,终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颜昔和江屿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次不经意的相遇里,在每一次心照不宣的对视里,慢慢变得清晰,变得甜蜜,变得让人期待,就像这食堂里的新故事,刚刚开始,却已经让人忍不住想知道后续,想一直看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