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急报的黄绸封套在晨光里晃眼。
像一道惊雷劈在午门广场的喧嚣上,炸得所有人都停了声。
朱厚照接过奏折时,指尖故意在封泥上顿了顿。
指甲刮过封泥的 “沙沙” 声,引得满场官员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念。” 他将奏折扔给陆炳,声音平得像一潭水,却藏着冰。
陆炳展开奏折,指尖刚触到纸页,刘健的身子就猛地一抽。
“…… 臣大同总兵王杲,闻京中流言纷扰,敢为刘首辅辩白!” 陆炳的声音朗朗,砸在广场上,“首辅大人辅政八载,宵衣旰食,若论忠君爱国,满朝无出其右!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首辅绝无谋逆之心!”
“够了!” 刘健突然嘶吼起来,声音劈得像破锣,唾沫星子喷了身前缇骑一脸。
他挣扎着要扑过去抢奏折,被缇骑死死按住,膝盖在砖上磨出红痕:“王杲这个蠢货!他这是要把我往死路上送啊!”
广场上的官员们先是一愣,随即有人 “噗嗤” 笑出了声。
几个机灵的悄悄往后缩,嘴角撇着 —— 这位大同总兵怕是脑子被门夹了,没看懂京中局势?
新皇正借着御门听审收拾刘健,他偏偏跳出来力保,这不就是明摆着说 “我跟他是一伙的”?
朱厚照忽然笑了,笑声清朗,却让每个人心里发毛。
他把玩着手里的玉佩,玉坠碰撞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王杲?”
“就是那个去年虚报战马损耗,吞了三万两军饷的王杲?”
陆炳立刻接话,声音比刚才更响:“回陛下,正是!臣查贪腐案时,曾发现他与周伦有银钱往来,只是当时未及深究!”
“周伦供词里还提过,王杲去年冬天托他在京中买了个小妾,花了五千两 —— 用的正是克扣的军饷!”
“哦?” 朱厚照挑眉,目光扫过瘫在地上的刘健,像看一块烂肉,“这么说来,刘首辅的‘忠君爱国’,连贪墨军饷的总兵都看在眼里?”
“连买小妾的钱都敢贪的人,替你担保‘无谋逆之心’?刘首辅,你这人脉倒是‘过硬’。”
刘健眼前一黑,“咚” 地栽在地上,额头撞出的血珠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红。
被缇骑架着才勉强跪直时,他喉咙里发出 “嗬嗬” 的怪响 —— 他现在恨不得冲回大同,把王杲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这哪是辩护?分明是递刀子!洪武爷当年审胡惟庸,就是先从边将勾结查起,王杲这道奏折,简直是把 “谋逆” 的罪名往他头上按!
“陛下!臣不认识王杲!” 刘健拼命磕头,额头的血蹭得满脸都是,“他是故意陷害臣!是想拉臣垫背!”
“他怕自己贪墨的事败露,才攀扯老臣!陛下明鉴啊!”
“是不是陷害,查一查便知。” 朱厚照懒得看他,对陆炳道,“传旨,调王杲回京,改任南京右军都督府佥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限他三日内到任,逾时不到,以抗旨论处 —— 直接押来午门,跟刘首辅作伴。”
这个任命看似平调,实则暗藏深意 —— 南京是闲散地,右军都督府佥事更是个没实权的虚职。
明摆着是夺了王杲的兵权,断了他的后路。
官员们心里一凛:新皇这手够狠,既没直接定罪,又断了刘健最后的外援,还顺带把王杲的兵权收了,一石三鸟!
刘健却瘫在地上,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王杲的奏折像块烙铁,把 “边将勾结” 四个字焊在了他身上,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朱厚照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继续审。”
陆炳拿出周伦的供词,翻到刘健那一页,声音朗朗:“周伦供称,弘治十八年五月,曾在刘府后园密谈。”
“刘健言‘新皇年幼,可徐徐图之’,可有此事?”
刘健的身体猛地一颤,像被抽了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
那事确实有过!只是当时他说的是 “新皇年幼,当尽心辅佐”,被周伦改得面目全非!
“没有!是他篡改!” 刘健挣扎着辩解,却被自己的口水呛得剧烈咳嗽,脸涨成猪肝色,“臣有证人!当时府里的老管家在场!他能作证!”
“传刘府管家。” 朱厚照下令,声音没一丝波澜。
老管家很快被缇骑带上来,跪在地上抖如筛糠,膝盖抖得 “哒哒” 响。
他偷瞄了刘健一眼,见刘健眼里满是血丝,死死瞪着他,像要吃人;又瞥见朱厚照冰冷的目光,脖子一缩,头埋得更低了。
陆炳问道:“弘治十八年五月,周伦是否到过刘府?是否在后园密谈?”
老管家的声音带着哭腔,结结巴巴:“回…… 回大人,周伦是来过,也…… 也在后园说了几句话,只是老奴离得远,没听清……”
“没听清?” 朱厚照冷笑,指尖敲了敲龙椅扶手,“那你总该听到,刘首辅有没有说‘新皇年幼’?”
老管家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汗珠子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地上。
他支支吾吾半天,偷偷又瞄了眼刘健 —— 刘健正用眼神剜他,可他更怕眼前的年轻皇帝。
最后咬着牙,挤出一句:“似…… 似乎说了…… 老奴好像听见‘新皇’两个字……”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刘健。
他瘫在地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午门的匾额,嘴里喃喃自语:“完了…… 全完了……”
广场上的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喘。
连自家管家都含糊其辞,刘健这罪怕是坐实了。
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官员,此刻都缩着脖子,往人群里钻,生怕被人认出来 —— 谁愿跟 “谋逆犯” 扯上关系?
朱厚照却没打算就此收手。
他对陆炳使了个眼色,陆炳立刻拿出另一本账册,高高举起:“陛下,这是从刘健府中搜出的收支明细!”
“上面记载,从弘治十五年到十八年,共有十七笔不明来源的银子,合计五万三千两!”
“五万三千两?” 朱厚照故作惊讶,声音透过铜喇叭传遍广场,“刘首辅的俸禄,一年才一百二十两吧?”
“这钱是哪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的?”
刘健张了张嘴,想说是门生孝敬,却在看到朱厚照冰冷的眼神时把话咽了回去。
在御门听审的场合,说 “门生孝敬” 跟承认贪腐没区别 —— 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官员受贿三十两就是死罪,五万三千两?够凌迟十回了!
“说不出来了?” 朱厚照步步紧逼,声音陡然拔高,“那朕替你说!”
他转向人群,每个字都像钉子:“这五万三千两,有三万两来自江南盐商,是他们给的‘护盐费’!”
“两万两来自漕运官员,是让你包庇他们克扣粮船!还有三千两,是周伦送的‘孝敬’—— 就是他说的‘托你办事’的钱!”
“轰” 的一声,广场上炸开了锅。
谁也没想到,一向以清廉自居的刘健,竟然贪了这么多!
“果然是伪君子!去年还说要‘革除贪腐’,自己倒先贪上了!”
“亏我还把他当楷模!真是瞎了眼!”
“洪武爷要是在世,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刘健的门生们此刻恨不得跟他划清界限,有几个甚至偷偷往队列后面缩,还低声骂了句 “老东西害我”。
朱厚照看着群情激愤的场面,缓缓开口:“刘健,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健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了挣扎,只剩下麻木。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钉死在耻辱柱上,任何辩解都是多余。
“臣…… 认罪。” 三个字从他喉咙里挤出来,干得像砂纸磨过木头。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朱厚照,等着他下最后的判决。
是凌迟?是赐死?还是流放?
朱厚照却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案几,发出窸窣的声响。
“今日先审到这里。”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刘健,押入诏狱,听候发落。”
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不直接定罪,却押入诏狱,这是要查得更彻底?
刘健被缇骑拖走时,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午门。
眼神复杂,有恨,有悔,还有一丝说不清的诡异。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藏在府里地窖的那箱密信,才是真正能掀起惊涛骇浪的东西 —— 那里面,可有藩王的名字。
朱厚照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知道,刘健还有秘密没说出来。
而那个秘密,或许才是御门听审的真正目的。
人群散去时,官员们还在议论纷纷,声音压得低低的。
“你说陛下会怎么处置刘健?”
“不好说,听说他府里还搜出了跟藩王往来的信件 —— 昨天缇骑扛了好几个箱子呢!”
“藩王?那可不是小事!要是牵扯到宗室……”
这些话飘进朱厚照耳朵里,他却没回头。
他知道,好戏还在后面。
刘健背后的那张网,远比想象中更复杂 —— 但没关系,他有的是时间,一点点拆。
像一道惊雷劈在午门广场的喧嚣上,炸得所有人都停了声。
朱厚照接过奏折时,指尖故意在封泥上顿了顿。
指甲刮过封泥的 “沙沙” 声,引得满场官员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念。” 他将奏折扔给陆炳,声音平得像一潭水,却藏着冰。
陆炳展开奏折,指尖刚触到纸页,刘健的身子就猛地一抽。
“…… 臣大同总兵王杲,闻京中流言纷扰,敢为刘首辅辩白!” 陆炳的声音朗朗,砸在广场上,“首辅大人辅政八载,宵衣旰食,若论忠君爱国,满朝无出其右!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首辅绝无谋逆之心!”
“够了!” 刘健突然嘶吼起来,声音劈得像破锣,唾沫星子喷了身前缇骑一脸。
他挣扎着要扑过去抢奏折,被缇骑死死按住,膝盖在砖上磨出红痕:“王杲这个蠢货!他这是要把我往死路上送啊!”
广场上的官员们先是一愣,随即有人 “噗嗤” 笑出了声。
几个机灵的悄悄往后缩,嘴角撇着 —— 这位大同总兵怕是脑子被门夹了,没看懂京中局势?
新皇正借着御门听审收拾刘健,他偏偏跳出来力保,这不就是明摆着说 “我跟他是一伙的”?
朱厚照忽然笑了,笑声清朗,却让每个人心里发毛。
他把玩着手里的玉佩,玉坠碰撞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王杲?”
“就是那个去年虚报战马损耗,吞了三万两军饷的王杲?”
陆炳立刻接话,声音比刚才更响:“回陛下,正是!臣查贪腐案时,曾发现他与周伦有银钱往来,只是当时未及深究!”
“周伦供词里还提过,王杲去年冬天托他在京中买了个小妾,花了五千两 —— 用的正是克扣的军饷!”
“哦?” 朱厚照挑眉,目光扫过瘫在地上的刘健,像看一块烂肉,“这么说来,刘首辅的‘忠君爱国’,连贪墨军饷的总兵都看在眼里?”
“连买小妾的钱都敢贪的人,替你担保‘无谋逆之心’?刘首辅,你这人脉倒是‘过硬’。”
刘健眼前一黑,“咚” 地栽在地上,额头撞出的血珠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红。
被缇骑架着才勉强跪直时,他喉咙里发出 “嗬嗬” 的怪响 —— 他现在恨不得冲回大同,把王杲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这哪是辩护?分明是递刀子!洪武爷当年审胡惟庸,就是先从边将勾结查起,王杲这道奏折,简直是把 “谋逆” 的罪名往他头上按!
“陛下!臣不认识王杲!” 刘健拼命磕头,额头的血蹭得满脸都是,“他是故意陷害臣!是想拉臣垫背!”
“他怕自己贪墨的事败露,才攀扯老臣!陛下明鉴啊!”
“是不是陷害,查一查便知。” 朱厚照懒得看他,对陆炳道,“传旨,调王杲回京,改任南京右军都督府佥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限他三日内到任,逾时不到,以抗旨论处 —— 直接押来午门,跟刘首辅作伴。”
这个任命看似平调,实则暗藏深意 —— 南京是闲散地,右军都督府佥事更是个没实权的虚职。
明摆着是夺了王杲的兵权,断了他的后路。
官员们心里一凛:新皇这手够狠,既没直接定罪,又断了刘健最后的外援,还顺带把王杲的兵权收了,一石三鸟!
刘健却瘫在地上,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王杲的奏折像块烙铁,把 “边将勾结” 四个字焊在了他身上,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朱厚照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继续审。”
陆炳拿出周伦的供词,翻到刘健那一页,声音朗朗:“周伦供称,弘治十八年五月,曾在刘府后园密谈。”
“刘健言‘新皇年幼,可徐徐图之’,可有此事?”
刘健的身体猛地一颤,像被抽了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
那事确实有过!只是当时他说的是 “新皇年幼,当尽心辅佐”,被周伦改得面目全非!
“没有!是他篡改!” 刘健挣扎着辩解,却被自己的口水呛得剧烈咳嗽,脸涨成猪肝色,“臣有证人!当时府里的老管家在场!他能作证!”
“传刘府管家。” 朱厚照下令,声音没一丝波澜。
老管家很快被缇骑带上来,跪在地上抖如筛糠,膝盖抖得 “哒哒” 响。
他偷瞄了刘健一眼,见刘健眼里满是血丝,死死瞪着他,像要吃人;又瞥见朱厚照冰冷的目光,脖子一缩,头埋得更低了。
陆炳问道:“弘治十八年五月,周伦是否到过刘府?是否在后园密谈?”
老管家的声音带着哭腔,结结巴巴:“回…… 回大人,周伦是来过,也…… 也在后园说了几句话,只是老奴离得远,没听清……”
“没听清?” 朱厚照冷笑,指尖敲了敲龙椅扶手,“那你总该听到,刘首辅有没有说‘新皇年幼’?”
老管家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汗珠子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地上。
他支支吾吾半天,偷偷又瞄了眼刘健 —— 刘健正用眼神剜他,可他更怕眼前的年轻皇帝。
最后咬着牙,挤出一句:“似…… 似乎说了…… 老奴好像听见‘新皇’两个字……”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刘健。
他瘫在地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午门的匾额,嘴里喃喃自语:“完了…… 全完了……”
广场上的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喘。
连自家管家都含糊其辞,刘健这罪怕是坐实了。
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官员,此刻都缩着脖子,往人群里钻,生怕被人认出来 —— 谁愿跟 “谋逆犯” 扯上关系?
朱厚照却没打算就此收手。
他对陆炳使了个眼色,陆炳立刻拿出另一本账册,高高举起:“陛下,这是从刘健府中搜出的收支明细!”
“上面记载,从弘治十五年到十八年,共有十七笔不明来源的银子,合计五万三千两!”
“五万三千两?” 朱厚照故作惊讶,声音透过铜喇叭传遍广场,“刘首辅的俸禄,一年才一百二十两吧?”
“这钱是哪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的?”
刘健张了张嘴,想说是门生孝敬,却在看到朱厚照冰冷的眼神时把话咽了回去。
在御门听审的场合,说 “门生孝敬” 跟承认贪腐没区别 —— 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官员受贿三十两就是死罪,五万三千两?够凌迟十回了!
“说不出来了?” 朱厚照步步紧逼,声音陡然拔高,“那朕替你说!”
他转向人群,每个字都像钉子:“这五万三千两,有三万两来自江南盐商,是他们给的‘护盐费’!”
“两万两来自漕运官员,是让你包庇他们克扣粮船!还有三千两,是周伦送的‘孝敬’—— 就是他说的‘托你办事’的钱!”
“轰” 的一声,广场上炸开了锅。
谁也没想到,一向以清廉自居的刘健,竟然贪了这么多!
“果然是伪君子!去年还说要‘革除贪腐’,自己倒先贪上了!”
“亏我还把他当楷模!真是瞎了眼!”
“洪武爷要是在世,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刘健的门生们此刻恨不得跟他划清界限,有几个甚至偷偷往队列后面缩,还低声骂了句 “老东西害我”。
朱厚照看着群情激愤的场面,缓缓开口:“刘健,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健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了挣扎,只剩下麻木。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钉死在耻辱柱上,任何辩解都是多余。
“臣…… 认罪。” 三个字从他喉咙里挤出来,干得像砂纸磨过木头。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朱厚照,等着他下最后的判决。
是凌迟?是赐死?还是流放?
朱厚照却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案几,发出窸窣的声响。
“今日先审到这里。”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刘健,押入诏狱,听候发落。”
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不直接定罪,却押入诏狱,这是要查得更彻底?
刘健被缇骑拖走时,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午门。
眼神复杂,有恨,有悔,还有一丝说不清的诡异。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藏在府里地窖的那箱密信,才是真正能掀起惊涛骇浪的东西 —— 那里面,可有藩王的名字。
朱厚照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知道,刘健还有秘密没说出来。
而那个秘密,或许才是御门听审的真正目的。
人群散去时,官员们还在议论纷纷,声音压得低低的。
“你说陛下会怎么处置刘健?”
“不好说,听说他府里还搜出了跟藩王往来的信件 —— 昨天缇骑扛了好几个箱子呢!”
“藩王?那可不是小事!要是牵扯到宗室……”
这些话飘进朱厚照耳朵里,他却没回头。
他知道,好戏还在后面。
刘健背后的那张网,远比想象中更复杂 —— 但没关系,他有的是时间,一点点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