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老皇帝耍无赖-《就这张胡》

  “多少?”

  邱老都惊了,好家伙,也真敢要啊。

  “二十两啊,我师爷说的。”

  胡达不知道,羊倌开始给文师傅的报价,是五十两来着。

  也是为什么,最后成交的时候,文师傅总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毕竟在京城,比这还贵的食材,他都用过。

  “行,我知道了。”

  邱老饭也不吃了,起身就走了。

  胡达见邱老面色不愉,还以为得罪人了。

  “哥,咱是不是把人气跑了?”

  “那不能。他气的是别人,跟咱没关系。”

  胡达这一喊,山青兄长的架子就端起来了。爹认下大半年了,今儿才听见有人叫哥了。小五除外,那小子,嘴儿甜着呢。

  胡兴和胡旺都比他大,不需要;胡发和胡达平时在镇上,见不到。

  真到说事情的时候,称呼就被省略了,所以,还真没那么容易听到。

  “啊?你咋知道不是呢。”

  胡达心想,我咋没看出来呢。山青刚要解释,孙庆东就来抓人了。

  “哎呦,都什么时候了,别聊了。客人都催两遍了。”

  胡达一听,锅铲子一挥,抬腿儿就往后厨奔。

  大堂里食客们见胡达又挥舞着锅铲回后厨了,刚才还急赤白脸的心情,顿时就被安抚好了。

  大厨回来了,一会儿就有饭吃了。别看就一个厨子,炒菜快着呢。

  邱老从小楼出来,直奔好友家,上次那羊倌的羊,还是他帮着给运回来的。

  进门也不寒喧,劈头盖脸的就问了一句:“上次那羊倌给你钱了没?”

  得到否定的答复,邱老一冲动,直接收拾了包袱卷,就奔陇山去了。

  小厮:咱去归去,能先吃口饭再走不?

  阳春三月初,胡兴的暖棚终于盖起来了,真是,哪儿哪儿都不赶趟儿啊。

  二月说要盖,地方总是选不好。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在原址南边的田里盖了,老皇帝来了。

  见斜对面盖了两排房子,就开始打听了,听到熏肉、磨豆腐的时候还乐呵呵的,说到时候来凑热闹。

  恰好碰上喜子叔抓了小猪崽儿回来,还在猪圈看了半晌,老馒头再三确认,味道不会传得太远之后,终于放心了。

  结果看见胡兴他们刚搭好的一个暖棚,说啥都不干了。

  “这啥呀,把灯笼插地里了?丑不拉几的,拆了拆了。”

  不得不说,老皇帝是会用形容词的,不看那堵墙,竹子搭的架子,糊着灯笼纸,可不就是地里插了半截灯笼么。

  “明大爷,这也没在您地里,不碍事吧?”

  胡恩阳讲道理,这在自家地里弄点儿啥也影响不到他这个连地都没有的人吧?

  “咋不碍事,你瞅瞅,正对着我家门呢。”

  老皇帝指着一里地外的大门,学着胡老汉的腔调,说。

  胡兴和胡恩阳顺着看过去,要是忽略了这个距离,还真就是对着人大门呢。胡兴有点儿后悔把房子卖给明宣礼了,要不这会儿哪还有这出啊。

  跟老皇帝掰扯,掰扯得过吗?必然掰不过啊。最后,还是胡兴退了一步,再次换了地方。

  换是换了,但也跑明宣礼那儿告了一状,他爹惹出来的事儿,做儿子的得知道!有没有用不不管,先出了气再说。

  明宣礼刚准备要往村里搬,东西都收拾好了,又原封不动的放回去了。要不,还是缓缓吧,也不太着急。袁铮骋应该也不介意,他们再多住几天,对吧。

  很久没去小坎沟的明珠,一见胡兴,搂着脖子就不撒手了,说啥都要跟着去村里住。明成听说小五不在,就没什么兴致了,还是在家看看书的好。

  沈婉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他们两口子最近正忙呢,实在是有些顾不上明珠,送到老胡家正好,省心。

  动荡不安了大几十年的大荣,国库空虚得老鼠都不来。放下狠话,过年不回京的明宣礼,大年初五就收到了太子弟弟的密函。

  同样的蝇头小楷,同样的密密麻麻,写满了五页纸。总结起来就一句:弟弟缺钱,哥哥给想办法,否则休怪我不顾手足情谊,丢下太子之位逃跑!

  其他全是废话。

  明宣礼支招:查他们!听说,富可敌国。信里附上文琦璋“提供”的名单。

  信封未署名,却写了这么一句:学我!说重点,少废话!眼睛疼!!

  明宣仁撒出去半数暗卫,折腾一个多月,收网时,一连串的拔起了大小十几个官员,查抄出的赃银,足足有——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也就两个文琦璋。这合理吗??合理吗?别跟他提那什么古董字画、金银珠宝、店铺庄子的,那玩意儿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换钱,就等于是没有!

  不是说“富可敌国”吗?怎么敌?明宣仁就想问问,这怎么敌?

  明宣礼十分淡定的问了一句:“你那国库里,有五十万两吗?”

  明宣仁顿时就哑火了,你要这么算的话,这么算……那确实是富可敌国,没毛病!

  不过,明宣礼也不白比太子弟弟大七八岁,生财的法子可不只这一个,这个法子救急不救穷,更不能多用。太伤民!

  白君迁那条路他已经铺过去了,能不能成还未知,说不好还得被人咬上一口。但是,只要成了,那就是一条长久的路子。

  太子弟弟不好出手的那些东西,挑出一小部分知名的物件儿、古董。其余的,悉数都带给了明宣礼——让他想法子换钱。作为交换,明宣礼要从里面抽利。

  看见老皇帝带着个车队到的时候,明宣礼人麻了。说好的掩人耳目呢?这么大张旗鼓吗?

  虽然但是!该有的防备还是得有。初七带人在俩宅子中间挖了个暗道,连夜把东西都转移到了自家密室里暂存。

  初七泪流满面的完成了任务,真的好想问一句,为啥这种费劲又赶时间的活,都找他呀?到底是为啥呀?

  东西到了,换钱的事儿他找媳妇讨主意。山寨库里那些破烂都让朝颜坊给卖得差不多了,她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