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目标:一千条生产线-《赤脚医生笔记:1979重启人生》

  “丁山河的事情,如何了?”

  苏怀安问。

  “还在调查中!”

  韩国梁道。

  这事牵扯太多,要调查清楚,需要一段时间。

  “一号记者会的事,你准备如何安排?”

  韩国梁问。

  “记者会直接放在我神经外科前的广场上,除了外来的媒体外,我华国的记者朋友当然也要通知,人越多越好!”

  苏怀安道。

  “好!”

  韩国梁点点头。

  “记者会开启的时候,我们先来一场欢迎仪式,不但欢迎赫特医学院来的进修医生,也欢迎我华国来进修的医生,到时候马克先生会一起参加!”

  苏怀安道。

  “后续,我会让马克先生率先宣布心血管研究中心他们做出的成果,我相信,马克先生肯定会非常的乐意,毕竟他的小成果,可没资格引来这么多的关注!”

  “马克先生出面,那代表的是赫特医学院,虽然成果不大,但却可以说明赫特医学院和我们关系非常的紧密!”

  苏怀安再次道。

  “好主意!”

  韩国梁眼中一亮。

  “第三步,那就是酒不沾三代,四代和五代的成果公布!”

  “第四步,是微创手术的宣发!”

  “第五步,脑干功能分区部分成果公布!”

  “最后结束!”

  苏怀安道。

  “我就按照你说的去安排!”

  韩国梁道。

  “嗯嗯!”

  苏怀安点点头。

  “对了,漠河药厂这边目前开启的生产线已经超过五十条了!”

  韩国梁道。

  “这么快?”

  苏怀安深吸了一口气。

  “有兵团相助,建设速度当然快。而且省机械厂在生产线的机械生产上,最近那也是加班加点的,这是上面直接下的命令!”

  韩国梁道。

  “不过后续建设,怕是要慢一些了!”

  苏怀安道。

  漠河分药厂以前位于一个老工厂,这个老工厂地址不小,是以前毛子协助建设的。毛子和华国闹僵后,这工厂也就衰落了。

  后来直接废弃。

  废弃的工厂顶多建设五十条生产线,要继续建设新的生产线,那就要基础建设了,需要重新建厂房,需要的时间更多。

  “有了这些生产线相助,黑江的医药,算是稳定了!”

  韩国梁道。

  “对了,你的漠河分药厂准备建设多少条生产线?”

  韩国梁问。

  “一千条!”

  苏怀安道。

  “这么多!”

  韩国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千条生产线,这比起四大药厂还要大一倍以上。因为四大药厂的生产线,也就三四百条左右啊。

  “整座山全部建设成药厂,差不多可达到标准!”

  苏怀安笑着道。

  一千条。

  可以让漠河药厂成为华国第一大药厂。但苏怀安要的,可不是华国第一大药厂,而是亚洲第一大药厂。供给国内需求后,走向世界,才是苏怀安的目的。

  “基础建设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但我告诉你,上面的钱,没这么多下来!”

  韩国梁道。

  陈委员协助审批,先拿钱建设,后续赚钱了补上没错。但也不会审批这么多钱啊,苏怀安的生产线一条要多少钱?至少二十万!

  一千条。

  那就是两个亿啊!

  上面怎么可能审批这么多钱下来。

  基础建设有兵团相助,管饭就行了。但生产线建设,那需要的设备,都是钱啊。

  “上面给了多少钱?”

  苏怀安问。

  “顶多建设一百条生产线!”

  韩国梁道。

  “那就先设一百条吧,生产线建设出来后,生产出来的药,那可都是钱!你和陈委员说一声,欠的钱我们慢慢还,先投入基础建设!”

  苏怀安道。

  “行!”

  韩国梁点点头。

  一千条生产线?

  真要是成了。

  那漠河药厂,就直接起飞了!

  “钱?很快就有钱了!”

  苏怀安的心中暗暗道。

  漠河分药厂的建设中,其中酒不沾系列的生产线可不少。很多以前华国的抗生素,直接淘汰了,可以用酒不沾地,那就减少生产。

  酒不沾系列。

  也是出口的关键!

  一夜的时间过去。

  第二天。

  苏怀安刚到省医院,黄平找到了苏怀安,马克先生等人出来了。苏怀安连忙去看马克先生,看到苏怀安后,马克先生欣喜地迎接了上来。

  “苏院长,恭喜你!”

  马克用的华国语言,说得很拗口。

  “谢谢你,马克先生!”

  苏怀安笑呵呵的道。

  “哈哈哈……”

  马克身后的几位博士,也笑了起来。这一段时间在心血管研究中心,马克连华国的语言,都学习了好几句,出来后,第一时间朝苏怀安道贺。

  “马克先生,你的成果现在怎么样?”

  苏怀安问。

  “我们还在统计分析中,要出论文,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马克道。

  “这样的……”

  苏怀安谈起了记者会的事,一听柳叶刀和nature都亲自来了,还有几十个国际二线医刊,马克先生的呼吸就急促了起来。

  “三天,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出成果!”

  马克连忙道。

  “好!”

  苏怀安笑了起来。

  这个机会。

  马克不可能不要!

  他身后的博士,都兴奋了起来。

  “马克先生,三天后,你一定要有完整的成果,一号的记者会上,你们团队都一起上台,到时候公布这个成果,我相信,影响力绝对不小!”

  苏怀安道。

  “谢谢你,苏医生!”

  马克先生朝苏怀安道谢。

  苏怀安再次说起了微创的事,一听微创也要在记者会上宣发,马克先生更激动了。然后说要联系赫特医学院,转达这个好消息。

  接下来的几天。

  苏怀安写出了一份完整的微创理论。

  拿出一部分。

  苏怀安和马克先生交流。

  就算是一部分,马克先生也震撼无比,不仅如此,在本次入境中,马克先生亲自邀请了一位赫特医学院分量极高的院士,前来参与微创的交流。

  这消息。

  让苏怀安更开心。

  二十八号。

  第四批医护人员从心血管研究中心出来,但孙友明还没出来。他属于重症患者,是最后一批才能出来的隔离人员。

  三十号。

  孙友明终于出来了!

  三十日早上。

  “孙老师,辛苦了!”

  苏怀安亲自去打开了心血管研究中心的大门,最后除了孙友明带着的心血管研究中心医护人员外,其他的都已经出来了。

  大门打开。

  心血管研究中心,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