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三艺五术,仙门拓脉-《一人之下:在三一门修炼火影仙人》

  澄真站在静室石门前,久久未动。

  他身后,陆瑾、李慕玄、水云、刘得水,每个人的表情都截然不同。

  风从天柱峰顶掠过,吹得众人衣袍猎猎作响。

  那扇紧闭的石门,仿佛一座无形的山,压在澄真这位代掌庶务的大师兄心头。

  掌门的法旨,如惊雷贯耳。

  不仅同意了,甚至连外门的框架、戒律都一并规划妥当。

  “其心为真,出身何妨……”

  澄真低声咀嚼着这句话,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是啊。

  自己终究还是落了下乘,还在计较着内外之别,还在担忧着那些虚无缥缈的风险。

  而掌门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些藩篱,直指人心。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的师弟们。

  李慕玄嘴角那抹压抑不住的笑意,显得格外刺眼。

  澄真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掌门有令。”

  他的声音不再有之前的犹豫,变得沉稳而坚定。

  “即刻起,筹备开设三一外道。”

  “百草门三百余人,尽数收纳,列为外门记名弟子。”

  刘得水闻言,兴奋地一拍大腿。

  “太好了!咱们三一门终于要热闹起来了!”

  陆瑾则看向澄真,平静地问道。

  “澄真师兄,具体如何章程?”

  澄真迎上他的目光,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草案。

  这显然不是他刚刚才想到的。

  “掌门法旨中提到的‘三艺五-术’,将作为我外门弟子的修行根本。”

  “我意,成立五大讲堂,分授此道。”

  他顿了顿,目光逐一扫过众人。

  “刘得水师弟。”

  “在!”

  刘得水挺直了腰板。

  “你肉身强横,炼体之术独步门内,便由你主理‘玄体坊’,传授‘三艺’中的炼体之法。”

  “好嘞!包在我身上!”

  刘得水咧嘴大笑,浑身筋骨发出一阵噼啪爆响,气势惊人。

  澄真点点头,又看向陆瑾。

  “陆瑾师弟,你剑道天赋卓绝,神机剑阵已初窥堂奥。‘五术’中的剑术一脉,便由你开设‘御剑堂’,担任首任堂主。”

  陆瑾的眼中闪过一丝傲然。

  他没有多言,只是轻轻颔首。

  “可。”

  一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澄真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水云和李慕玄的身上,神情变得有些复杂。

  “水云师兄,你性情沉稳,阵法造诣深厚,‘符’‘阵’二术,本该由你一并掌管。”

  “但……”

  他看了一眼旁边姿态散漫的李慕玄。

  “李慕玄师弟,你身法诡谲,对空间变化的感悟远超常人。”

  “掌门之意,是希望你二人能合力,将符、阵、身法三者融会贯通,编纂出一套全新的实战法门,名为《空间实训术》,作为外门弟子进阶的考验。”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让稳重如山的水云,去和跳脱如风的李慕玄合作?

  这简直就像是把水和火放在一个罐子里煮。

  水云眉头微皱,显然也觉得有些棘手。

  李慕玄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趣事,眼睛一亮。

  他凑到水云身边,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水云师兄,听见没,掌门都发话了。”

  “以后咱俩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你可得对我好点。”

  水云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只要你不胡来,一切好说。”

  “放心,我这人最讲规矩了。”

  李慕玄拍着胸脯保证,脸上却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容。

  澄真看着这两人,太阳穴突突直跳,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至于丹术与静心法门,暂由我亲自督管。”

  “五堂初立,百废待兴。诸位师弟,三一门的未来,便系于我等之手了。”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

  一场席卷三一门的变革,就此拉开序幕。

  三个月后。

  三一山,已然换了一副模样。

  不再是过去那般清冷孤高,而是多了一股鼎沸的人气。

  曾经的百草门三百余人,如今都换上了三一门外门弟子的青灰色道袍,在阐明山区域内划分出的各个演武场上挥洒着汗水。

  阐明山,是天柱峰下的一片广阔山域,如今成了外门的驻地。

  “吼!!”

  玄体坊的练功场上,刘得水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虬结如岩石。

  他对着面前一群累得气喘吁吁的弟子发出雷鸣般的咆哮。

  “没吃饭吗!声音再大点!”

  “炼体先炼气!气势都提不起来,还炼个屁的体!”

  一名弟子承受不住,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刘得水一个箭步冲过去,蒲扇般的大手直接将他拎了起来。

  “想放弃?”

  “你看看你旁边的人!再看看你自己!”

  “当初是谁跪在山门外,说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求道的?”

  “现在这点苦就受不了了?”

  那名弟子被吼得满脸通红,眼中重新燃起一丝不甘,咬着牙重新站稳了马步。

  刘得水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视全场。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门主、长老还是天才!”

  “到了我玄体坊,就都得给我把骨头烧成灰,再重新捏起来!”

  另一边,御剑堂则安静了许多。

  数十名弟子盘膝而坐,每个人面前都悬浮着一柄制式木剑,剑尖微微颤抖。

  陆瑾一袭白衣,负手立于高台之上,神情冷峻。

  “御剑,先御心。”

  “心不静,剑则乱。”

  “你们连一柄木剑都无法掌控半个时辰,还妄谈什么剑气杀敌?”

  他话音刚落,屈指一弹。

  一道微不可查的炁劲飞出,精准地打在一名分神弟子的木剑上。

  “嗡!”

  木剑发出一声哀鸣,掉落在地。

  那弟子脸色瞬间惨白。

  “陈十三,静心一个时辰,今日的训练量,翻倍。”

  陆瑾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整个御剑堂,气氛愈发肃杀。

  除了这两处,丹房的药香,符堂的朱砂味,阵法场的炁劲波动……

  五大讲堂的建立,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效运转。

  三一门,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将百草门的底蕴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而这个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整个异人界。

  三一仙门,开山收徒了!

  一时间,天下震动。

  无数在修行路上苦苦挣扎的散修,或是对自家门派功法感到绝望的小门派弟子,都将目光投向了这座曾经高不可攀的山峰。

  三一门的山门外,几乎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异人,希望能获得一个入门的机会。

  三一门,俨然成了异人界的修行圣地。

  然而,就在这片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之下,一道新的法旨,从天柱峰顶那扇紧闭的石门后,传了下来。

  那是一块巨大的青石碑。

  不知何时,它已悄然立在了阐明山与天柱峰的交界处。

  石碑上,以苍劲古朴的笔触,刻着数行大字。

  《山门总律》。

  凡入我三一外道,修习‘三艺五术’者,当立此誓:

  其一,不得妄夺性命。

  其二,不得以术欺人。

  其三,不得卖名钓誉。

  违此三律者,废尽修为,逐出山门,永不录用。

  落款,仅有三个字。

  李玄霄。

  这块石碑的出现,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躁动的人心上。

  它像一柄悬于头顶的戒尺,时刻提醒着所有外门弟子,三一门所传授的,是护道之法,而非行凶之器。

  澄真站在石碑前,看着那一个个前来瞻仰石碑,神情变得肃穆敬畏的弟子们,心中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掌门,依旧在看着他们。

  他为这艘即将远航的大船,定下了最根本的压舱石。

  有了这三条总律,三一门这棵大树的根,才算真正扎稳了。

  他抬头望向云雾缭绕的天柱峰顶,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封山十年。

  如今,不过才过去两年多。

  三一门,却已然走上了一条谁也未曾预料到的,拓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