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令捧着托盘走进来,黄绸揭开,银针发黑。大殿里一片死寂。
谢昭宁袖中的银铃又震了一下,这次是短促两下——青霜得手了。她不动声色,指尖在琴匣边缘轻轻敲了三下,声音极轻,只有坐在前排的萧景珩能看见这个动作。
他立刻明白了。
萧景珩缓缓起身,玄冥剑未出鞘,但手已搭上剑柄。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嘈杂:“陛下,毒物既现,查人不如查证。”
皇帝抬眼看他。
“臣请呈上两样东西。”萧景珩一挥手,玄影从暗处走出,双手捧着两个密封锦盒。
第一个打开,是刚才那盘八珍糕的残渣。太医令用银针再试一次,针尖依旧发黑。
第二个盒子开启,是一块完整的糕点,表面还沾着桂花。太医令愣了一下,也取针测试。银针颜色不变。
“这是尚膳监按规定留存的备份糕点。”萧景珩道,“同一炉所出,为何一有毒,一无毒?若真有人要弑君,怎会只在明面上动手脚,反而留下干净的备份任人查验?”
大臣们开始低声议论。
楚皇后猛地站起:“镇北王这是何意?难道说御膳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宫中人的错不成?”
“臣没说是谁的错。”萧景珩语气平静,“臣只想说,有人想借这盘毒糕,把水搅浑。而这盘有毒的,很可能是事后换上去的。”
他转向皇帝:“请陛下下令彻查今日进出御膳房的所有人,尤其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替换膳食者。”
皇帝沉默片刻,点头。
就在这时,谢昭宁缓步出列。
她没有穿乐籍的服饰,而是换了一身素白长裙,外罩淡青纱衣,发间只插一支玉簪。她走到殿中央,声音清亮:“陛下,奴婢还发现一事。”
所有人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这名李福公公,自称一个时辰前查验出毒物。可据尚膳监记录,他只是三等杂役,平日负责烧火劈柴,并无资格接触御膳。更奇怪的是,他竟能认出‘断肠散’这种禁药。”
她顿了顿,继续说:“半个时辰前,他曾与一名宫女在更衣殿后角门密会。此人已被控制,搜出半幅染墨的衣角。”
青霜上前一步,双手捧着油纸包,打开后露出一块布角,上面写着“三爷”二字,字迹潦草却熟悉。
谢昭宁看向皇帝:“经比对,这笔迹与三皇子书房日常所用花笺一致。”
萧云彻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
“荒谬!”他冷声道,“区区一块破布,就能攀咬皇子?镇北王与谢姑娘联手构陷于我,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是不是构陷,一查便知。”谢昭宁不慌不忙,“陛下若不信,可命人比对笔迹。另外,这名宫女还供出,李福曾许诺事成之后让她调往东宫伺候。”
萧景珩冷笑一声:“那就搜身。”
不等皇帝开口,玄影已上前制住李福。李福挣扎几下,被按跪在地。玄影手法利落,在他腰带夹层摸出一封烧剩一半的信。
信纸焦黑,但还能看清内容:
“……事定之后,千金酬谢,保你入东宫为上差。切勿声张,待信号一响,即刻报毒。”
落款是一个“彻”字印章。
全场哗然。
皇帝盯着那枚印痕,眼神骤冷。
“这印章……”他缓缓开口,“可是你的?”
萧云彻低头看着那封信,喉结滚动了一下,随即抬头:“假的。有人仿造我的印信,栽赃陷害。父皇明鉴,儿臣岂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那你敢不敢让内府当场核对印模?”谢昭宁问。
“有何不敢!”萧云彻怒视她,“但你要为此承担诬陷皇子之罪!”
“好。”谢昭宁点头,“那就请内府掌印官立刻取三皇子私印原本,与这封信比对。若不符,我愿当场认罪。”
皇帝沉声下令:“传掌印官。”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殿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慕容瑶突然起身,哭喊着冲向谢昭宁:“你一个外姓孤女,竟敢污蔑我哥哥!你居心何在!”
她脚步急促,直奔琴案而来。
萧景珩一步横移,挡在谢昭宁面前。他只是轻轻一拂袖,慕容瑶便踉跄跌倒,摔在地上。
“公主。”他声音低沉,“再上前一步,休怪我不讲情面。”
慕容瑶趴在地上,手指抓着地毯,指甲几乎折断。她抬起头,眼里全是恨意,却被吓得不敢再动。
宫人赶紧上前扶她起来。
谢昭宁没有看她,而是转身走回琴旁坐下。她十指轻拨,一段音律流淌而出。这不是完整的曲子,而是一段平稳的节奏,带着安抚的力量。
群臣原本躁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心跳声、呼吸声、衣料摩擦声,全都落入她的感知中。
她闭眼启动《心音谱》。
皇帝的心跳沉重而警惕,夹杂着失望。几位老臣心跳加快,显然是认出了那枚印章的真实性。萧云彻的心跳极乱,每一次搏动都像在挣扎。
最明显的是他的呼吸——急促、短浅,喉咙不断吞咽,像是在压制某种即将爆发的情绪。
谢昭宁睁开眼,看向皇帝:“陛下,三皇子方才三次吞咽,右手一直掐着左手掌心,此刻掌中已有血痕。他不是愤怒,是害怕。若真问心无愧,为何不敢等印模比对?”
萧云彻猛然抬头:“你胡说什么!”
“我说的是事实。”谢昭宁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您越是否认,身体越在说实话。”
“够了!”皇帝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都给朕闭嘴!”
他盯着萧云彻,目光如刀:“你说这信是假的。可你无法解释为何你的印信会出现在密信上。你说被人陷害,可你连基本的核查都不敢应承。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萧云彻嘴唇发白,额头渗出冷汗。
“儿臣……儿臣绝无二心……”他声音发抖,“父皇……您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啊!”
“一面之词?”谢昭宁忽然笑了,“那您知道,这块毒糕是从哪里来的吗?”
她站起身,指向殿外:“它本不该出现在主桌。原定菜单中,主桌上摆放的是莲蓉酥。但这块八珍糕,是在一刻钟前由一名小太监临时替换上去的。那人穿着尚膳监服色,但并非正式人员。他已经招了——是您身边的近侍张德海派他去的。”
萧云彻整个人僵住。
“张德海此刻正在偏殿候审。”谢昭宁说,“他已写下供词,承认受您指使,在寿宴上制造混乱,嫁祸镇北王府与臣女,借此动摇陛下对忠臣的信任。”
皇帝猛地站起。
“来人!”他厉声喝道,“提张德海上殿!”
脚步声响起,两名侍卫押着一个颤抖的小太监进来。
那人一见萧云彻,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三皇子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小的不敢说谎啊!”
萧云彻的脸彻底变了颜色。
他想说话,却发现满殿大臣都在看着他,眼神里不再是敬畏,而是怀疑、厌恶、疏离。
楚皇后终于忍不住,尖叫出声:“不可能!云彻不会做这种事!一定是他们串通好了!”
“母后!”萧云彻回头吼了一句,声音嘶哑,“别说了!”
那一瞬间,他的伪装裂开了一道缝。
谢昭宁静静地看着他,心里清楚——这一局,赢了。
但她没有放松。
因为她感觉到,袖中银铃再次震动。
这一次,是三长一短。
青霜传来新消息:更衣殿有密道开启迹象,有人正往地宫方向移动。
她低头抚琴,指尖轻轻划过第七弦。
弦上有细微划痕,是昨夜试琴时留下的。
她记起来了。
那天她说弦断,其实是故意割的。为了换位置,也为了埋线。
现在,线已经拉到了最紧的时候。
她抬起眼,望向主位上的皇帝。
他还握着那封烧焦的密信,指节发白。
大殿内无人说话。
萧云彻站在原地,双手紧握成拳,肩头微微颤抖。
谢昭宁将琴往前推了半寸。
琴腿压住地板一道缝隙。
那里,连着一条细如发丝的银线,通往更衣殿角落的机关盒。
她的手指搭上第一弦。
谢昭宁袖中的银铃又震了一下,这次是短促两下——青霜得手了。她不动声色,指尖在琴匣边缘轻轻敲了三下,声音极轻,只有坐在前排的萧景珩能看见这个动作。
他立刻明白了。
萧景珩缓缓起身,玄冥剑未出鞘,但手已搭上剑柄。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嘈杂:“陛下,毒物既现,查人不如查证。”
皇帝抬眼看他。
“臣请呈上两样东西。”萧景珩一挥手,玄影从暗处走出,双手捧着两个密封锦盒。
第一个打开,是刚才那盘八珍糕的残渣。太医令用银针再试一次,针尖依旧发黑。
第二个盒子开启,是一块完整的糕点,表面还沾着桂花。太医令愣了一下,也取针测试。银针颜色不变。
“这是尚膳监按规定留存的备份糕点。”萧景珩道,“同一炉所出,为何一有毒,一无毒?若真有人要弑君,怎会只在明面上动手脚,反而留下干净的备份任人查验?”
大臣们开始低声议论。
楚皇后猛地站起:“镇北王这是何意?难道说御膳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宫中人的错不成?”
“臣没说是谁的错。”萧景珩语气平静,“臣只想说,有人想借这盘毒糕,把水搅浑。而这盘有毒的,很可能是事后换上去的。”
他转向皇帝:“请陛下下令彻查今日进出御膳房的所有人,尤其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替换膳食者。”
皇帝沉默片刻,点头。
就在这时,谢昭宁缓步出列。
她没有穿乐籍的服饰,而是换了一身素白长裙,外罩淡青纱衣,发间只插一支玉簪。她走到殿中央,声音清亮:“陛下,奴婢还发现一事。”
所有人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这名李福公公,自称一个时辰前查验出毒物。可据尚膳监记录,他只是三等杂役,平日负责烧火劈柴,并无资格接触御膳。更奇怪的是,他竟能认出‘断肠散’这种禁药。”
她顿了顿,继续说:“半个时辰前,他曾与一名宫女在更衣殿后角门密会。此人已被控制,搜出半幅染墨的衣角。”
青霜上前一步,双手捧着油纸包,打开后露出一块布角,上面写着“三爷”二字,字迹潦草却熟悉。
谢昭宁看向皇帝:“经比对,这笔迹与三皇子书房日常所用花笺一致。”
萧云彻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
“荒谬!”他冷声道,“区区一块破布,就能攀咬皇子?镇北王与谢姑娘联手构陷于我,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是不是构陷,一查便知。”谢昭宁不慌不忙,“陛下若不信,可命人比对笔迹。另外,这名宫女还供出,李福曾许诺事成之后让她调往东宫伺候。”
萧景珩冷笑一声:“那就搜身。”
不等皇帝开口,玄影已上前制住李福。李福挣扎几下,被按跪在地。玄影手法利落,在他腰带夹层摸出一封烧剩一半的信。
信纸焦黑,但还能看清内容:
“……事定之后,千金酬谢,保你入东宫为上差。切勿声张,待信号一响,即刻报毒。”
落款是一个“彻”字印章。
全场哗然。
皇帝盯着那枚印痕,眼神骤冷。
“这印章……”他缓缓开口,“可是你的?”
萧云彻低头看着那封信,喉结滚动了一下,随即抬头:“假的。有人仿造我的印信,栽赃陷害。父皇明鉴,儿臣岂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那你敢不敢让内府当场核对印模?”谢昭宁问。
“有何不敢!”萧云彻怒视她,“但你要为此承担诬陷皇子之罪!”
“好。”谢昭宁点头,“那就请内府掌印官立刻取三皇子私印原本,与这封信比对。若不符,我愿当场认罪。”
皇帝沉声下令:“传掌印官。”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殿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慕容瑶突然起身,哭喊着冲向谢昭宁:“你一个外姓孤女,竟敢污蔑我哥哥!你居心何在!”
她脚步急促,直奔琴案而来。
萧景珩一步横移,挡在谢昭宁面前。他只是轻轻一拂袖,慕容瑶便踉跄跌倒,摔在地上。
“公主。”他声音低沉,“再上前一步,休怪我不讲情面。”
慕容瑶趴在地上,手指抓着地毯,指甲几乎折断。她抬起头,眼里全是恨意,却被吓得不敢再动。
宫人赶紧上前扶她起来。
谢昭宁没有看她,而是转身走回琴旁坐下。她十指轻拨,一段音律流淌而出。这不是完整的曲子,而是一段平稳的节奏,带着安抚的力量。
群臣原本躁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心跳声、呼吸声、衣料摩擦声,全都落入她的感知中。
她闭眼启动《心音谱》。
皇帝的心跳沉重而警惕,夹杂着失望。几位老臣心跳加快,显然是认出了那枚印章的真实性。萧云彻的心跳极乱,每一次搏动都像在挣扎。
最明显的是他的呼吸——急促、短浅,喉咙不断吞咽,像是在压制某种即将爆发的情绪。
谢昭宁睁开眼,看向皇帝:“陛下,三皇子方才三次吞咽,右手一直掐着左手掌心,此刻掌中已有血痕。他不是愤怒,是害怕。若真问心无愧,为何不敢等印模比对?”
萧云彻猛然抬头:“你胡说什么!”
“我说的是事实。”谢昭宁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您越是否认,身体越在说实话。”
“够了!”皇帝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都给朕闭嘴!”
他盯着萧云彻,目光如刀:“你说这信是假的。可你无法解释为何你的印信会出现在密信上。你说被人陷害,可你连基本的核查都不敢应承。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萧云彻嘴唇发白,额头渗出冷汗。
“儿臣……儿臣绝无二心……”他声音发抖,“父皇……您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啊!”
“一面之词?”谢昭宁忽然笑了,“那您知道,这块毒糕是从哪里来的吗?”
她站起身,指向殿外:“它本不该出现在主桌。原定菜单中,主桌上摆放的是莲蓉酥。但这块八珍糕,是在一刻钟前由一名小太监临时替换上去的。那人穿着尚膳监服色,但并非正式人员。他已经招了——是您身边的近侍张德海派他去的。”
萧云彻整个人僵住。
“张德海此刻正在偏殿候审。”谢昭宁说,“他已写下供词,承认受您指使,在寿宴上制造混乱,嫁祸镇北王府与臣女,借此动摇陛下对忠臣的信任。”
皇帝猛地站起。
“来人!”他厉声喝道,“提张德海上殿!”
脚步声响起,两名侍卫押着一个颤抖的小太监进来。
那人一见萧云彻,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三皇子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小的不敢说谎啊!”
萧云彻的脸彻底变了颜色。
他想说话,却发现满殿大臣都在看着他,眼神里不再是敬畏,而是怀疑、厌恶、疏离。
楚皇后终于忍不住,尖叫出声:“不可能!云彻不会做这种事!一定是他们串通好了!”
“母后!”萧云彻回头吼了一句,声音嘶哑,“别说了!”
那一瞬间,他的伪装裂开了一道缝。
谢昭宁静静地看着他,心里清楚——这一局,赢了。
但她没有放松。
因为她感觉到,袖中银铃再次震动。
这一次,是三长一短。
青霜传来新消息:更衣殿有密道开启迹象,有人正往地宫方向移动。
她低头抚琴,指尖轻轻划过第七弦。
弦上有细微划痕,是昨夜试琴时留下的。
她记起来了。
那天她说弦断,其实是故意割的。为了换位置,也为了埋线。
现在,线已经拉到了最紧的时候。
她抬起眼,望向主位上的皇帝。
他还握着那封烧焦的密信,指节发白。
大殿内无人说话。
萧云彻站在原地,双手紧握成拳,肩头微微颤抖。
谢昭宁将琴往前推了半寸。
琴腿压住地板一道缝隙。
那里,连着一条细如发丝的银线,通往更衣殿角落的机关盒。
她的手指搭上第一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