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透,地牢铁门在沉重的摩擦声中合拢。玄影将昏迷的刺客置于审讯架上,铁链穿过其腕踝,扣入墙内暗槽。萧景珩立于案前,指尖轻叩铜牌背面那圈细密凹纹,目光沉静如水。
“再试一次。”他低声道。
玄影点头,取出瓷瓶倒出半匙灰白药粉,混以冷水调成糊状,敷于刺客双耳后穴。此药为镇北军秘制,能短暂激活被封闭的听觉神经,使受控者潜意识松动。片刻后,刺客喉间发出断续呜咽,眼皮剧烈颤动,似有影像在脑中翻涌。
谢昭宁站在角落,手中古琴横置木案,铜牌覆于弦底。她未拨弦,只以指腹轻压第七弦根部,感知细微震感。方才在寝院时这弦曾无故轻颤,如今靠近铜牌,竟又泛起微弱共鸣。
“他体内残留的毒与蛊无关。”她开口,“是前朝‘锁魂散’的变种,专用于切断记忆外泄路径。”
萧景珩抬眼:“你能解?”
“不必我来。”她目光落在玄影手上,“你们的方法已快触到边界。”
话音刚落,刺客猛然抽搐,口中溢出含混音节:“……铁马谷……三十六……盟约已签……不可逆……”
萧景珩俯身逼近:“谁签的?用什么印信?”
“紫宸殿凤印……换北境兵马符……苍狼之门启……”刺客双眼翻白,牙关咯咯作响,仿佛正与某种禁制搏斗,“她说……血祭之后……皇陵自开……”
声音戛然而止,他额头青筋暴起,脖颈血管凸起如绳索绞紧。玄影迅速封其哑穴,防止咬舌,同时以针刺百会、风府二穴稳住心神。
谢昭宁缓缓起身,走到案前,指尖轻拨一串清音——《心音谱》中的“探幽引”。七弦共振,铜牌纹路忽泛淡蓝荧光,凹痕排列随音波明灭闪烁,竟显出一组数字:九、五、三、七、二。
“这不是编号。”她低声说,“是律数。”
萧景珩走近,看着那组浮现的数字:“什么意思?”
“五音阶位。”她闭目凝神,指尖顺着记忆流转,弹出一段从未示人的旋律。曲调低回婉转,带着江南梅雨时节特有的湿冷气息——那是养父临终前教她的最后一支残曲,名为《雪夜行》。
琴音扩散,铜牌荧光骤盛。
刹那间,谢昭宁眼前闪过画面:风雪漫天的山道,十余黑袍人策马而行,胸前皆佩相同铜牌。领头者勒马停于峡谷入口,高举令牌,口中呼喊——“苍狼之门”。
她睁眼,呼吸微滞。
“铁马谷就是苍狼之门。”她说,“他们在那里立了盟约,而此人,曾是传递信物的使者。”
萧景珩眼神一凛:“前朝边军‘流云骑’,专司边境密报,二十年前随萧家案一并被剿。若他真是流云骑遗部,说明皇后不仅勾结外族,还重启了前朝军事联络网。”
谢昭宁将铜牌取下,放入锦囊:“此事不能只靠推测。需查证此人身份来源,以及近年是否有类似铜牌流入边境。”
萧景珩当即命玄影封锁地牢,将刺客转入密室看押,严禁任何人接触。另派两名亲卫携边军旧档前往档案库,比对历年失踪兵员名录,重点排查带有耳后半环烙印者。
“若确认他是流云骑旧部,”萧景珩站在窗前,望着宫城方向,“那就不是宫斗,是谋逆。”
谢昭宁坐在案旁,提笔写下一笺密信,字迹细密工整。写毕,卷起塞入竹管,交予玄影:“送去西市书肆后的槐树巷口,交给穿灰布衫的老裁缝。他是沈墨白的人。”
玄影接过,无声退下。
室内只剩两人。烛火摇曳,映着琴面温润光泽。谢昭宁的手指无意识抚过琴弦,那段《雪夜行》仍在心头萦绕。她忽然想起六岁那年大火之夜,有人抱着她冲出尚书府,耳边也响起过类似的呼号——“苍狼之门不可破”。
她未曾告诉任何人这段记忆。
萧景珩察觉她神色异样:“你还看到了什么?”
她摇头:“只是确认了一件事——这铜牌不只是信物,更是钥匙。它开启的不只是山谷,还有被封存多年的前朝机密。”
“皇后为何要此刻启动?”萧景珩沉声问,“她明知一旦败露便是万劫不复。”
“因为她等不及了。”谢昭宁轻声道,“丽嫔已死,四皇子身份动摇,她必须尽快掌握真正的力量。而能威胁皇权的,从来不是谣言,是兵权。”
萧景珩默然片刻,转身走向门外:“我会调阅近三个月所有边关奏报,查‘铁马谷’是否曾有异常调动。你留在府中,不要再碰这张琴。”
“你不信我能控制它?”
“我信。”他停步,侧脸轮廓在昏光中显得深邃,“但我怕你唤醒的不只是记忆,还有不该醒的东西。”
他离去后,谢昭宁独坐良久。窗外天色渐亮,檐角铜铃依旧未响。她重新取出铜牌,置于琴弦之下,指尖轻挑《雪夜行》起始音。
音未落,第七弦突震。
一道极细的裂纹,在琴面檀木上悄然蔓延。
“再试一次。”他低声道。
玄影点头,取出瓷瓶倒出半匙灰白药粉,混以冷水调成糊状,敷于刺客双耳后穴。此药为镇北军秘制,能短暂激活被封闭的听觉神经,使受控者潜意识松动。片刻后,刺客喉间发出断续呜咽,眼皮剧烈颤动,似有影像在脑中翻涌。
谢昭宁站在角落,手中古琴横置木案,铜牌覆于弦底。她未拨弦,只以指腹轻压第七弦根部,感知细微震感。方才在寝院时这弦曾无故轻颤,如今靠近铜牌,竟又泛起微弱共鸣。
“他体内残留的毒与蛊无关。”她开口,“是前朝‘锁魂散’的变种,专用于切断记忆外泄路径。”
萧景珩抬眼:“你能解?”
“不必我来。”她目光落在玄影手上,“你们的方法已快触到边界。”
话音刚落,刺客猛然抽搐,口中溢出含混音节:“……铁马谷……三十六……盟约已签……不可逆……”
萧景珩俯身逼近:“谁签的?用什么印信?”
“紫宸殿凤印……换北境兵马符……苍狼之门启……”刺客双眼翻白,牙关咯咯作响,仿佛正与某种禁制搏斗,“她说……血祭之后……皇陵自开……”
声音戛然而止,他额头青筋暴起,脖颈血管凸起如绳索绞紧。玄影迅速封其哑穴,防止咬舌,同时以针刺百会、风府二穴稳住心神。
谢昭宁缓缓起身,走到案前,指尖轻拨一串清音——《心音谱》中的“探幽引”。七弦共振,铜牌纹路忽泛淡蓝荧光,凹痕排列随音波明灭闪烁,竟显出一组数字:九、五、三、七、二。
“这不是编号。”她低声说,“是律数。”
萧景珩走近,看着那组浮现的数字:“什么意思?”
“五音阶位。”她闭目凝神,指尖顺着记忆流转,弹出一段从未示人的旋律。曲调低回婉转,带着江南梅雨时节特有的湿冷气息——那是养父临终前教她的最后一支残曲,名为《雪夜行》。
琴音扩散,铜牌荧光骤盛。
刹那间,谢昭宁眼前闪过画面:风雪漫天的山道,十余黑袍人策马而行,胸前皆佩相同铜牌。领头者勒马停于峡谷入口,高举令牌,口中呼喊——“苍狼之门”。
她睁眼,呼吸微滞。
“铁马谷就是苍狼之门。”她说,“他们在那里立了盟约,而此人,曾是传递信物的使者。”
萧景珩眼神一凛:“前朝边军‘流云骑’,专司边境密报,二十年前随萧家案一并被剿。若他真是流云骑遗部,说明皇后不仅勾结外族,还重启了前朝军事联络网。”
谢昭宁将铜牌取下,放入锦囊:“此事不能只靠推测。需查证此人身份来源,以及近年是否有类似铜牌流入边境。”
萧景珩当即命玄影封锁地牢,将刺客转入密室看押,严禁任何人接触。另派两名亲卫携边军旧档前往档案库,比对历年失踪兵员名录,重点排查带有耳后半环烙印者。
“若确认他是流云骑旧部,”萧景珩站在窗前,望着宫城方向,“那就不是宫斗,是谋逆。”
谢昭宁坐在案旁,提笔写下一笺密信,字迹细密工整。写毕,卷起塞入竹管,交予玄影:“送去西市书肆后的槐树巷口,交给穿灰布衫的老裁缝。他是沈墨白的人。”
玄影接过,无声退下。
室内只剩两人。烛火摇曳,映着琴面温润光泽。谢昭宁的手指无意识抚过琴弦,那段《雪夜行》仍在心头萦绕。她忽然想起六岁那年大火之夜,有人抱着她冲出尚书府,耳边也响起过类似的呼号——“苍狼之门不可破”。
她未曾告诉任何人这段记忆。
萧景珩察觉她神色异样:“你还看到了什么?”
她摇头:“只是确认了一件事——这铜牌不只是信物,更是钥匙。它开启的不只是山谷,还有被封存多年的前朝机密。”
“皇后为何要此刻启动?”萧景珩沉声问,“她明知一旦败露便是万劫不复。”
“因为她等不及了。”谢昭宁轻声道,“丽嫔已死,四皇子身份动摇,她必须尽快掌握真正的力量。而能威胁皇权的,从来不是谣言,是兵权。”
萧景珩默然片刻,转身走向门外:“我会调阅近三个月所有边关奏报,查‘铁马谷’是否曾有异常调动。你留在府中,不要再碰这张琴。”
“你不信我能控制它?”
“我信。”他停步,侧脸轮廓在昏光中显得深邃,“但我怕你唤醒的不只是记忆,还有不该醒的东西。”
他离去后,谢昭宁独坐良久。窗外天色渐亮,檐角铜铃依旧未响。她重新取出铜牌,置于琴弦之下,指尖轻挑《雪夜行》起始音。
音未落,第七弦突震。
一道极细的裂纹,在琴面檀木上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