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的水,比当年温顺了许多。沙僧蹲在河岸上,用降妖宝杖的底端搅动着河水,涟漪里映出他颈间的琉璃珠——那九颗骷髅早已化作佛珠,如今串着的,是取经路上捡的各色石子:火焰山的红砂、女儿国的河贝、通天河的螺壳,最末一颗是紫薯色的,是上次刁刁掉在河边的糯米丸碎屑,被他小心收了起来,竟也磨成了圆润的珠。
“沙师弟又在发呆?”唐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捧着本刚抄好的经书,“悟空和八戒去长安买糯米丸了,你不去吗?”
沙僧站起身,降妖宝杖在他手中转了个沉稳的圈,杖身的月牙铲闪过水光:“等他们回来。”他的声音总是这么轻,像流沙河的水,波澜不惊。
他想起刚入师门时,这根宝杖总被悟空拿去挑行李,被八戒用来扒红薯。那时他总默默把杖身擦干净,心里却觉得,比起在流沙河受飞剑穿胸之苦,被师兄弟们“糟蹋”,竟是难得的暖。
有次在盘丝洞,悟空被蜘蛛精的蛛丝缠了,八戒吓得钻回猪肚,是他举着宝杖守在洞门口,硬生生扛了三个时辰。唐僧在他身后念着经,声音发颤,却还是把袈裟披在了他肩上。那晚的月光落在宝杖上,冷得像霜,可他握着杖柄的手,却全是汗。
“沙哥!你看我带了啥!”刁刁的声音打破了河岸边的静,她举着串糖葫芦跑过来,肩胛的疤痕在阳光下亮得很,“马哥说,这山楂是你当年在流沙河附近种的?”
沙僧接过糖葫芦,指尖触到糖衣的脆,忽然想起当年在流沙河为妖时,也曾偷偷在岸边种过果树。那时他总觉得,等结了果,或许就不用吃人了。
“甜吗?”刁刁歪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
沙僧点了点头,把最大的一颗山楂摘下来,递到她手里。他不常笑,可嘴角牵起的弧度,比流沙河的水波还软。
八戒扛着个大食盒从远处晃过来,嚷嚷着“沙师弟快接着”,里面的糯米丸滚得叮当响。悟空跟在后面,手里抛着个紫金钵盂,钵沿沾着紫薯泥。
“呆子,慢点!”悟空的金箍棒敲了敲八戒的脑袋,却朝沙僧眨了眨眼,“刚在长安听人说,有个卖糖画的,把你画成了举着宝杖的罗汉,比庙里的佛像还威风。”
沙僧没说话,只是弯腰从食盒里拿出颗糯米丸,放进嘴里。甜香漫开来时,他忽然发现,降妖宝杖的月牙铲上,不知何时沾了点紫薯泥——是刚才帮刁刁捡掉落的丸子时蹭到的。
他用袖口慢慢擦着,动作轻得像在呵护什么珍宝。这根陪了他一路的宝杖,打过硬妖,挑过行李,甚至帮八戒挖过红薯,如今沾着人间的甜,倒比当年在天庭当卷帘大将时,更像件“法器”。
流沙河的水还在流,带着宝杖搅动的涟漪,流向远方。沙僧望着师兄弟们的背影,望着刁刁蹦蹦跳跳的样子,忽然觉得,所谓“金身罗汉”,或许不是坐在庙里受香火,而是守着身边这些人,把日子过成安稳的河。
他扛起宝杖往回走,杖尾在地上拖出浅浅的痕,像在写一首没字的诗。这路还长,可只要手里的杖还在,身边的人还在,他就会一直走下去——不声不响,却稳如磐石。
“沙师弟又在发呆?”唐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捧着本刚抄好的经书,“悟空和八戒去长安买糯米丸了,你不去吗?”
沙僧站起身,降妖宝杖在他手中转了个沉稳的圈,杖身的月牙铲闪过水光:“等他们回来。”他的声音总是这么轻,像流沙河的水,波澜不惊。
他想起刚入师门时,这根宝杖总被悟空拿去挑行李,被八戒用来扒红薯。那时他总默默把杖身擦干净,心里却觉得,比起在流沙河受飞剑穿胸之苦,被师兄弟们“糟蹋”,竟是难得的暖。
有次在盘丝洞,悟空被蜘蛛精的蛛丝缠了,八戒吓得钻回猪肚,是他举着宝杖守在洞门口,硬生生扛了三个时辰。唐僧在他身后念着经,声音发颤,却还是把袈裟披在了他肩上。那晚的月光落在宝杖上,冷得像霜,可他握着杖柄的手,却全是汗。
“沙哥!你看我带了啥!”刁刁的声音打破了河岸边的静,她举着串糖葫芦跑过来,肩胛的疤痕在阳光下亮得很,“马哥说,这山楂是你当年在流沙河附近种的?”
沙僧接过糖葫芦,指尖触到糖衣的脆,忽然想起当年在流沙河为妖时,也曾偷偷在岸边种过果树。那时他总觉得,等结了果,或许就不用吃人了。
“甜吗?”刁刁歪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
沙僧点了点头,把最大的一颗山楂摘下来,递到她手里。他不常笑,可嘴角牵起的弧度,比流沙河的水波还软。
八戒扛着个大食盒从远处晃过来,嚷嚷着“沙师弟快接着”,里面的糯米丸滚得叮当响。悟空跟在后面,手里抛着个紫金钵盂,钵沿沾着紫薯泥。
“呆子,慢点!”悟空的金箍棒敲了敲八戒的脑袋,却朝沙僧眨了眨眼,“刚在长安听人说,有个卖糖画的,把你画成了举着宝杖的罗汉,比庙里的佛像还威风。”
沙僧没说话,只是弯腰从食盒里拿出颗糯米丸,放进嘴里。甜香漫开来时,他忽然发现,降妖宝杖的月牙铲上,不知何时沾了点紫薯泥——是刚才帮刁刁捡掉落的丸子时蹭到的。
他用袖口慢慢擦着,动作轻得像在呵护什么珍宝。这根陪了他一路的宝杖,打过硬妖,挑过行李,甚至帮八戒挖过红薯,如今沾着人间的甜,倒比当年在天庭当卷帘大将时,更像件“法器”。
流沙河的水还在流,带着宝杖搅动的涟漪,流向远方。沙僧望着师兄弟们的背影,望着刁刁蹦蹦跳跳的样子,忽然觉得,所谓“金身罗汉”,或许不是坐在庙里受香火,而是守着身边这些人,把日子过成安稳的河。
他扛起宝杖往回走,杖尾在地上拖出浅浅的痕,像在写一首没字的诗。这路还长,可只要手里的杖还在,身边的人还在,他就会一直走下去——不声不响,却稳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