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这倒是把韩冰问住了。
主要是,鬼子投降数量如此之多的情况,他也是第一次碰上。
一时之间,韩冰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
紧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之后,韩冰的眼前忽然一亮。
“有了!”
“给八路军和绥晋军发电报,就跟他们说我们这里有一批鬼子俘虏,问问他们感不感兴趣!”
“这,行吗?”
梁邦有些迟疑。
“试试不就知道了?”
韩冰挑了挑眉。
八路军方面他不敢肯定,但绥晋军方面嘛......
他可是知道,在和八路军抢地盘的过程中,第八十三军可是吃了不少亏。
事实上,局势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一点。
原本第八十三军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企图趁乱从八路军手中夺取地盘。
他们满心盘算着能够,能够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捡个大便宜。
在行动之前,第八十三军上下都抱着轻敌的心态,认为八路军不过是一群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然而当双方真正交上火后,他们才震惊地发现情况与想象截然不同!
已经从三百师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军火补给之后的八路军,武器装备焕然一新。
他们不仅轻松击退了第八十三军的进攻,将他们彻底赶出了根据地,更是抓住战机发动反击,一举歼灭了第八十三军两千多人。
这场惨败让第八十三军上下都吃尽了苦头,被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直到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眼前这支八路军哪里是什么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分明就是一块坚硬无比、足以崩掉牙齿的硬骨头!
更让第八十三军军长头疼的是,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动不仅没能抢到一块地盘,反而折损了大量兵力。
现在第八十三军军长愁眉不展,一想到要向阎柏川汇报这个惨败的消息,就不知该如何开口交代这个烂摊子。
就在这时,三百师的电报发来,询问他们对于鬼子俘虏有没有兴趣,这简直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啊!
“什么,一百多鬼子,他么不是在开玩笑吧!”
当得知三百师俘虏的鬼子人数之后,八十三军军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军座,要是换成别的部队,我还会怀疑他们是不是疯了!”
副军长苦笑着说道。
“但您可别忘了,那可是三百师啊,歼灭一个鬼子师团都轻轻松松,何必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呢?”
“你说的也对啊!”
八十三军军长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过,随即他的心思又逐渐活络起来。
要是他能够将这一百多个鬼子俘虏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
当然,八十三军军长不会天真到以为,凭借自己的官职军阶就能够空口白牙的让三百师乖乖将俘虏拱手送上。
想要得到这些鬼子俘虏,估计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了!
“找人去谈!”
八十三军军长当机立断的说道。
“是!”
很快,第八十三军一改之前的态度,接待从三百师前来的谈判代表时显得分外热情。
而让负责谈判的八十三军代表有些意外的是,三百师谈判代表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一个鬼子俘虏,一千大洋!”
“就这?”
八十三军谈判代表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就这!”
三百师谈判代表轻描淡写的喝了一口茶。
“反正这些俘虏留在我们这儿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粮食,每个鬼子只需要一千大洋,你就可以带走!”
八十三军代表闻言顿时大喜,这条件远比预期的要低得多。
而看到三百师提出来的要求以后,八十三军军长也有些意外。
“一百七十八名鬼子俘虏,也就是说,需要十七万八千大洋!”
八十三军军长深深地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面容终于舒展开来。
在他的眼中,只要是能够用金钱解决的事情,那都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难题。
此时此刻,他正盘算着这批鬼子俘虏的价值——这一百七十八名战俘在他眼里,可比那明码标价的十七万八千块大洋值钱多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笔买卖划算,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只要把这些战俘完好无损地送到阎柏川面前,先前在争夺地盘时失利的尴尬局面不仅能立即翻篇,更重要的是,他的第八十三军从此将在整个绥晋军中声名大噪!这可是一个难得的翻身机会啊。
军长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他甚至已经在心里计算着:这次献俘的价值,又岂是眼下这十七万八千大洋能够衡量的?
等他在阎司令那里建立起这份功劳,日后能够得到的好处,恐怕要翻上好几番!
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一阵热血沸腾,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很快,这笔交易在双方默契配合下进行得异常顺利,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交易当天,在第八十三军的军需官们经过严格细致的检查,确认三百师押送来的这批鬼子战俘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符合标准的优质俘虏后,立即按照约定履行了交易承诺。
他们爽快地将一辆满载银元的军用卡车开到了交接地点,车上那些码放整齐的木箱里几乎塞满了白花花的大洋。
更令人意外的是,八十三军军长甚至还特意派副官给韩冰送来了一封加盖私印的亲笔信函,信中不仅对此次交易表示满意,还热情洋溢地向三百师师长韩冰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这位军长在信中明确承诺,今后若是三百师再从鬼子那里缴获任何有价值的战利品,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其他物资,都可以优先考虑与他们八十三军进行交易。
并且他在信中保证,每次交易都会给出最公道合理的市场价格,绝不让友军吃亏。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绥晋军与三百师之间暗地里展开的战利品交易活动开始日渐频繁,最终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地下贸易模式。
这种交易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双方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互补。
除了极少数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物品外,三百师对缴获的鬼子装备大多不屑一顾(不过像九二式步兵炮这样的重武器倒是个例外,甚至在三百师部队中一直都很抢手)。
反观绥晋军这边,这些被三百师视如敝履的鬼子装备,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宝贝。
这种交易能够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能为绥晋军向上级邀功请赏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
毕竟,在军队这个讲究实际的体系里,光靠空口白牙地吹嘘战功是没有说服力的,你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利品作为证明才行。
这些通过私下交易获得的鬼子装备,恰好就成为了绥晋军向上级展示战果的最佳道具,既能彰显部队的战斗力,又能为晋升请功提供有力佐证,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绥晋军高层惊讶的发现,底下的部队每次战斗之后的缴获竟然意外的多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绥晋军高层还挺高兴,以为自家的军队终于开始支棱起来了。
不过这世界上终归没有不透风的枪,绥晋军底层部队私底下同三百师交易战利品的行为很快就被知道的。
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之后的绥晋军高层先是大发了一通脾气,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最后绥晋军高层本身也加入到了这场交易之中!
真就属于是烂到一窝去了。
其中最高兴的,当属于三百师军情处了。
借助这类交易,杜马不仅轻松的从绥晋军的口中套取了不少有用的情报,甚至还趁机从绥晋军中发展了不少眼线。
不过,此时的韩冰正独自一人站在满目疮痍的临汾城中,灰暗的天空下,他望着眼前狼藉遍地的街道。
两侧原本整齐排列的民房如今大多被摧毁,残垣断壁间不时露出被火烧过的焦黑痕迹。
碎瓦砖块散落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空气中还弥漫着未散的硝烟味。
一些终于得以回家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出现在这片废墟之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着自己那已经被战火摧毁得只剩下半堵墙的宅院,双腿一软便跌坐在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妇拖着疲惫的步伐,背着简单的包袱,牵着一个满脸尘土的孩子,站在自家化为灰烬的房屋前,脸上写满了茫然无措;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呆呆地站在自己已经被烧成焦炭的房屋前,面无表情地凝视着那片废墟,但若仔细看去,他那黝黑的脸颊上分明还挂着两道尚未干涸的泪痕。
韩冰无声地环顾着这令人心碎的场景,冷峻的目光扫过每一处凄凉的景象。
饶是自认为在军旅生涯中已经练就一副铁石心肠的他,此刻也不由得深深皱起眉头,低声叹了口气。
这倒是把韩冰问住了。
主要是,鬼子投降数量如此之多的情况,他也是第一次碰上。
一时之间,韩冰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
紧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之后,韩冰的眼前忽然一亮。
“有了!”
“给八路军和绥晋军发电报,就跟他们说我们这里有一批鬼子俘虏,问问他们感不感兴趣!”
“这,行吗?”
梁邦有些迟疑。
“试试不就知道了?”
韩冰挑了挑眉。
八路军方面他不敢肯定,但绥晋军方面嘛......
他可是知道,在和八路军抢地盘的过程中,第八十三军可是吃了不少亏。
事实上,局势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一点。
原本第八十三军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企图趁乱从八路军手中夺取地盘。
他们满心盘算着能够,能够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捡个大便宜。
在行动之前,第八十三军上下都抱着轻敌的心态,认为八路军不过是一群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然而当双方真正交上火后,他们才震惊地发现情况与想象截然不同!
已经从三百师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军火补给之后的八路军,武器装备焕然一新。
他们不仅轻松击退了第八十三军的进攻,将他们彻底赶出了根据地,更是抓住战机发动反击,一举歼灭了第八十三军两千多人。
这场惨败让第八十三军上下都吃尽了苦头,被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直到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眼前这支八路军哪里是什么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分明就是一块坚硬无比、足以崩掉牙齿的硬骨头!
更让第八十三军军长头疼的是,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动不仅没能抢到一块地盘,反而折损了大量兵力。
现在第八十三军军长愁眉不展,一想到要向阎柏川汇报这个惨败的消息,就不知该如何开口交代这个烂摊子。
就在这时,三百师的电报发来,询问他们对于鬼子俘虏有没有兴趣,这简直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啊!
“什么,一百多鬼子,他么不是在开玩笑吧!”
当得知三百师俘虏的鬼子人数之后,八十三军军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军座,要是换成别的部队,我还会怀疑他们是不是疯了!”
副军长苦笑着说道。
“但您可别忘了,那可是三百师啊,歼灭一个鬼子师团都轻轻松松,何必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呢?”
“你说的也对啊!”
八十三军军长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过,随即他的心思又逐渐活络起来。
要是他能够将这一百多个鬼子俘虏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
当然,八十三军军长不会天真到以为,凭借自己的官职军阶就能够空口白牙的让三百师乖乖将俘虏拱手送上。
想要得到这些鬼子俘虏,估计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了!
“找人去谈!”
八十三军军长当机立断的说道。
“是!”
很快,第八十三军一改之前的态度,接待从三百师前来的谈判代表时显得分外热情。
而让负责谈判的八十三军代表有些意外的是,三百师谈判代表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一个鬼子俘虏,一千大洋!”
“就这?”
八十三军谈判代表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就这!”
三百师谈判代表轻描淡写的喝了一口茶。
“反正这些俘虏留在我们这儿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粮食,每个鬼子只需要一千大洋,你就可以带走!”
八十三军代表闻言顿时大喜,这条件远比预期的要低得多。
而看到三百师提出来的要求以后,八十三军军长也有些意外。
“一百七十八名鬼子俘虏,也就是说,需要十七万八千大洋!”
八十三军军长深深地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面容终于舒展开来。
在他的眼中,只要是能够用金钱解决的事情,那都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难题。
此时此刻,他正盘算着这批鬼子俘虏的价值——这一百七十八名战俘在他眼里,可比那明码标价的十七万八千块大洋值钱多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笔买卖划算,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只要把这些战俘完好无损地送到阎柏川面前,先前在争夺地盘时失利的尴尬局面不仅能立即翻篇,更重要的是,他的第八十三军从此将在整个绥晋军中声名大噪!这可是一个难得的翻身机会啊。
军长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他甚至已经在心里计算着:这次献俘的价值,又岂是眼下这十七万八千大洋能够衡量的?
等他在阎司令那里建立起这份功劳,日后能够得到的好处,恐怕要翻上好几番!
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一阵热血沸腾,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很快,这笔交易在双方默契配合下进行得异常顺利,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交易当天,在第八十三军的军需官们经过严格细致的检查,确认三百师押送来的这批鬼子战俘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符合标准的优质俘虏后,立即按照约定履行了交易承诺。
他们爽快地将一辆满载银元的军用卡车开到了交接地点,车上那些码放整齐的木箱里几乎塞满了白花花的大洋。
更令人意外的是,八十三军军长甚至还特意派副官给韩冰送来了一封加盖私印的亲笔信函,信中不仅对此次交易表示满意,还热情洋溢地向三百师师长韩冰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这位军长在信中明确承诺,今后若是三百师再从鬼子那里缴获任何有价值的战利品,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其他物资,都可以优先考虑与他们八十三军进行交易。
并且他在信中保证,每次交易都会给出最公道合理的市场价格,绝不让友军吃亏。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绥晋军与三百师之间暗地里展开的战利品交易活动开始日渐频繁,最终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地下贸易模式。
这种交易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双方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互补。
除了极少数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物品外,三百师对缴获的鬼子装备大多不屑一顾(不过像九二式步兵炮这样的重武器倒是个例外,甚至在三百师部队中一直都很抢手)。
反观绥晋军这边,这些被三百师视如敝履的鬼子装备,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宝贝。
这种交易能够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能为绥晋军向上级邀功请赏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
毕竟,在军队这个讲究实际的体系里,光靠空口白牙地吹嘘战功是没有说服力的,你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利品作为证明才行。
这些通过私下交易获得的鬼子装备,恰好就成为了绥晋军向上级展示战果的最佳道具,既能彰显部队的战斗力,又能为晋升请功提供有力佐证,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绥晋军高层惊讶的发现,底下的部队每次战斗之后的缴获竟然意外的多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绥晋军高层还挺高兴,以为自家的军队终于开始支棱起来了。
不过这世界上终归没有不透风的枪,绥晋军底层部队私底下同三百师交易战利品的行为很快就被知道的。
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之后的绥晋军高层先是大发了一通脾气,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最后绥晋军高层本身也加入到了这场交易之中!
真就属于是烂到一窝去了。
其中最高兴的,当属于三百师军情处了。
借助这类交易,杜马不仅轻松的从绥晋军的口中套取了不少有用的情报,甚至还趁机从绥晋军中发展了不少眼线。
不过,此时的韩冰正独自一人站在满目疮痍的临汾城中,灰暗的天空下,他望着眼前狼藉遍地的街道。
两侧原本整齐排列的民房如今大多被摧毁,残垣断壁间不时露出被火烧过的焦黑痕迹。
碎瓦砖块散落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空气中还弥漫着未散的硝烟味。
一些终于得以回家的百姓,三三两两地出现在这片废墟之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着自己那已经被战火摧毁得只剩下半堵墙的宅院,双腿一软便跌坐在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妇拖着疲惫的步伐,背着简单的包袱,牵着一个满脸尘土的孩子,站在自家化为灰烬的房屋前,脸上写满了茫然无措;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呆呆地站在自己已经被烧成焦炭的房屋前,面无表情地凝视着那片废墟,但若仔细看去,他那黝黑的脸颊上分明还挂着两道尚未干涸的泪痕。
韩冰无声地环顾着这令人心碎的场景,冷峻的目光扫过每一处凄凉的景象。
饶是自认为在军旅生涯中已经练就一副铁石心肠的他,此刻也不由得深深皱起眉头,低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