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奉承话-《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

  “赢啦,赢啦,咱们终于赢啦!”

  这振奋人心的欢呼声,仿佛像是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镇子。

  越来越多的百姓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走出家门,原本清冷寂静的街道顿时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相识的街坊邻居们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他们年幼的孩子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回想起几天以前鬼子来抓壮丁时的惊魂时刻,他们全家躲在臭气熏天的茅厕后面整整一天一夜,连大气都不敢出,才侥幸躲过了鬼子的搜查。

  如今终于等来了胜利的消息,他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这份喜悦之情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娘,娘,快开门呐,我是水根啊!”

  几个衣衫褴褛却精神抖擞的青年聚集在一户人家门前,为首的年轻人用力拍打着斑驳的木门,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水根?”

  伴随着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妇人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她揉了揉昏花的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青年。当终于看清那张日思夜想的面容时,妇人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儿啊,真的是你回来了!”

  谁能体会这位母亲的心酸?

  几天前,当凶神恶煞的鬼子闯进她家强行带走儿子去修工事时,她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看着儿子完好无损地站在面前,所有的担忧、恐惧和绝望都在这一刻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娘,我没事,您别哭!”

  青年紧紧抓住母亲粗糙的双手,声音也有些哽咽。

  “我们几个被鬼子关在城外的地牢里,是三百师的长官们救了我们。

  他们不仅给我们治伤,还让我们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呢!”

  说着,他从破旧的布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几个还带着体温的白面馒头。

  这是他特意省下来带给母亲的,想让母亲也尝尝这久违的美味。

  实际上,这几个年轻人的真实经历远比他们口述的要惊险万分。

  在运城战役进行的最后关头,幸存的鬼子眼见败局已定便彻底丧失了人性,他们像发狂的野兽一般,将手中的屠刀对准了被他们强行抓来充当人肉盾牌的无辜百姓。

  而当时这几个年轻人恰好就被困在这群手无寸铁的平民之中,处境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当杀气腾腾的鬼子举起步枪瞄准他们,手指已经扣在扳机上准备射击的刹那,及时赶到的三百师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残暴的侵略者全部击毙。

  正是这生死一线的及时救援,才让这几个年轻人得以奇迹般地幸存下来,逃过一劫。

  当然了,这么危险的事情,水根几个人是绝对不会跟他们的亲人说的。

  他们深知,若是让家人知道自己经历了如此惊心动魄的遭遇,必定会让父母长辈们担惊受怕。

  被鬼子抓去已经够吓人了,为了保护亲人的心,他们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阿姨,我爹娘咋样了?他们没事吧?”

  跟在水根后面的几个年轻人也纷纷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忧虑,七嘴八舌地问道。

  “我爹我娘还好吗?”

  “我弟弟妹妹们可还平安?”

  他们当然想要回家,这思念之情早已翻涌在他们的胸膛。

  但眼下刚刚经历了战火,整座城市里现在处处都是断壁残垣,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气息。

  谁又能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事后,他们的亲人能否幸运地躲过这场劫难呢?

  此时,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娃子!”

  就在这揪心的时刻,几声焦急的呼喊突然从不远处传来。

  那熟悉的声音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爹,娘,奶奶!”

  水根的伙伴们几乎同时喊出声来。

  他们循声望去,激动地发现那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家人!

  只见亲人们跌跌撞撞地朝这边跑来,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抱着孩子,脸上都挂着泪水。

  这一刻,所有的顾虑、所有的坚强都在瞬间崩塌。

  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情绪的年轻人们,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奔着朝亲人们扑了过去。

  他们的脚步如此急切,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积攒的思念都化作奔跑的力量。

  而此时,经过几天几夜惊心动魄的战火后,小虎子和他的叔叔终于等到了枪声停歇的时刻。

  他们精疲力尽的拖着沉重的身躯,步履蹒跚地朝着家的方向挪动。

  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回家的渴望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进。

  “噗通!”

  当他们的双脚终于跨过那道熟悉的门槛时,一老一少再也支撑不住,直接扑倒在家中院落的地面上。

  两个人呈大字型摊开四肢,惬意的伸展着四肢,任由身体陷入久违的舒适感中。

  小虎子甚至能闻到家中特有的泥土气息,这让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回家的感觉真好!

  这种踏实的安全感,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替代的。

  “哟,回来了你俩?

  隔壁的牛叔听到动静,急忙跑过来查看情况。

  刚推开门,就看到叔侄二人仰面朝天有气无力的躺在地上。

  小虎子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闭着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现在的他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在叫嚣着疲惫。

  虽然没睁开眼睛,但小虎子从声音和脚步声就能判断出是牛叔来了。

  这个热心的邻居,总是第一时间关心他们的情况。

  “牛叔,你家没事吧?”

  小虎子强撑着开口问道,声音里透着浓浓的倦意。

  “没事!”

  牛叔摇了摇头,语气突然变得沉重:“马老五家遭了殃,全家都让鬼子嚯嚯没了,那帮挨千刀的!”

  说到这里,牛叔的声音里充满了惋惜和悲伤。

  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这么没了,眼下这个世道实在是不给活路啊。

  看着地上瘫着的叔侄俩,牛叔又换上关切的语气问道:

  “用不用我给你们俩去叫个大夫?”

  “不用了叔!”

  小虎子勉强抬起手摆了摆,示意自己只是太累了。牛叔见状也不再坚持,叹了口气摇着头,贴心的给叔侄俩关上院落的大门后,独自一个人离开了。

  等牛叔的脚步声远去后,小虎子突然挣扎着撑起上半身,转向另一边躺着的叔叔。

  “叔,我想......”

  “不,你不想,你啥都别想!”

  还没等小虎子说完,中年汉子就猛地打断了他的话。

  作为看着小虎子长大的亲人,他太了解这个侄子的心思了。

  “我告诉你,你就老老实实的跟我待在家里干活,等钱攒够了,我就给你说门亲事,然后小两口给我安安稳稳的过好小日子比啥都重要,明白不!”

  中年汉子的语气异常坚决。

  那天晚上被三百师解救后,他就敏锐地注意到,小虎子的目光总是追随着那些官兵的身影,眼神里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这个侄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他这个做叔叔的再清楚不过了。

  “哦!”

  小虎子有些失望的回答道,随即重新躺在地上不说话了。

  “这小子!”

  中年汉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自家侄子语气中的不甘,他怎么可能没有听出来?

  打仗,那可不是儿戏,更不是闹着玩的!

  那是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残酷较量。

  战场上,每一个士兵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的,随时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

  即便是最微小的疏忽,或是一块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炮弹碎片,都可能在一瞬间夺走你的性命,让你永远地倒在血泊之中。

  这位曾经参过军、亲身经历过战争残酷的老兵,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战场的可怕。

  他亲眼目睹过太多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消逝,也亲身感受过子弹擦着头皮飞过的惊心动魄。

  正因如此,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侄子重蹈他的覆辙,走上那条充满危险与死亡的军旅之路。

  但他真的能拦住吗?

  有些烦躁的中年汉子翻过身,看着已经打起鼾来的小虎子,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

  算了,大不了以后盯紧点就是了!

  想着想着,中年汉子也就这样逐渐进入了梦乡(你叔侄俩的心可是真的大)。

  而此时,最兴奋的无异于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山的记者们。

  得知三百师成功收复运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他们如同闻到了血腥味道的鲨鱼般蜂拥而至。

  之前在他们看来,单凭三百师区区一个师级单位的力量就想要独自拿下一座拥有数万精锐鬼子把守的坚固城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诸多的记者中,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准备好了三百师兵败运城的稿子。

  可谁曾想,等来的却是这样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

  “发电报,快,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把这条消息发出去!”

  激动的记者们纷纷按动着手中的快门,试图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永远拍下来。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三百师曾经的战绩也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人们这个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原来竟然还有这样一支铁军活跃在抗日战场上!

  “抗日铁军克复运城,生擒日寇师团长牛岛实常中将!”

  这则振奋人心的捷报,如同惊雷般在整个夏国的上空炸响。

  就在战斗结束的号角刚刚吹响之际,早已等候多时的战地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这座刚刚解放的城市。

  他们穿梭在断壁残垣间,有的忙着拍摄三百师官兵打扫战场的珍贵画面,有的则四处寻找幸存的百姓采访战斗经过。

  这些记者都敏锐的意识到,他们从这里报道出去的新闻,很快将成为全国最为关注的热点!

  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关于运城大捷的详细战报通过电波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克难坡,第二战区司令部的电报房里顿时忙碌起来。

  当侍从官将这份加急电报呈送到阎柏川的案头时,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军正在批阅文件。

  他缓缓戴上老花镜看起送来的电报,当目光扫到“生擒日寇师团长牛岛实常中将”这行字时,原本因年迈而略显浑浊的双眼突然变得炯炯有神,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

  他难以置信地反复核对着电报上的每一个字,甚至让副官立即致电前线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在得到确切答复后,阎柏川激动得双手微微发抖,一把抓起电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皮鞋在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哒哒声,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兴奋神情。

  “好啊,好啊!真的实在是太好了!”

  阎柏川激动得连声叫好,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他转过身来看着闻讯赶来的将领,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兴奋地说道:

  “不愧是韩冰,不愧是被称作铁军的第三百师!

  这才刚到西山,就打出了这么一场漂亮的大胜仗,果然没有辜负老汉我的期望啊!

  站在一旁的副官看着阎柏川这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嘀咕。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运城战役刚刚打响的时候,是谁在办公室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地来回踱步?

  不过这些话他当然不敢说出口,只能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不断地说着“恭喜司令”、“贺喜司令”之类的奉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