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惨烈的攻防战-《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

  经过数日的周密部署和战略推进,三百师数万人马已经完成了对运城的合围态势。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场决定性的攻坚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战斗最先在运城西侧方向打响。

  周卫国率领的一团作为先锋部队,在耶格尔指挥的近百辆钢铁巨兽的掩护下,向驻守此处的鬼子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势。

  在“牧师”的一百零五毫米自行火炮群精准火力支援下,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战士谨慎地依托着庞大的“谢尔曼”坦克作为移动掩体,以稳健而不可阻挡的态势,逐步逼近日军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

  当坦克沉重的履带终于碾过日军阵地前沿的沙袋工事时,通讯兵立即通过无线电向指挥部报告:

  “报告师座,一团和装甲团已成功突破运城西侧日军防线,预计很快就能肃清残余敌军,继续向纵深地带推进!”

  “知道了!”

  韩冰简短地回应道,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

  在他看来,部队推进过于顺利反而印证了他最担忧的情况——狡猾的鬼子很可能已经主动放弃了外围阵地,将主力部队全部收缩至运城城区内部,准备利用复杂的街巷地形与三百师展开残酷的巷战。

  接下来的战斗,才将是真正的重头戏。

  果不其然,当两个主力团沿着运城外围的公路推进至市区后,很快就察觉到日军的抵抗程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升级。

  原本零星的枪声逐渐演变成了密集的火力网,整个运城城区仿佛变成了一座精心设计的死亡迷宫。

  日军将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改造成了致命的防御工事,那些看似普通的民居窗户后,都隐藏着经过精心计算的射击点位。

  更令人心惊的是,几乎每个射击孔后面都埋伏着至少一名鬼子,黑洞洞的枪口直指街道,随时准备收割生命。

  最阴险的是,狡猾的鬼子甚至将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拆解后秘密运入民房二楼。

  通过改造墙体制造隐蔽炮位,专门等待三百师坦克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经过暴露侧面装甲时给予致命一击。

  “周卫国上校报告,一团遭受激烈抵抗,前进速度被迫放缓,截至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损失接近一百人和三辆坦克!”

  “二团和五团报告,他们在城北的进攻也遭到了鬼子的顽强抵抗,为减少伤亡,张团长和吴团长已经下令暂缓进攻步伐!”

  “三团和六团报告,城南的进攻也同样极不顺利,李团长请求允许调动空中支援,为前线作战部队减轻压力。”

  “答应李团长的请求!”韩冰果断的命令道。

  “不过,告诉李文凯,出动的空军只能使用一百公斤级别以下的航弹,这是为了减轻对城中平民的附带损伤!”

  “是!”

  “以及!”

  韩冰伸出胳膊,示意参谋继续记录道。

  “所有攻城的部队前进速度可以放缓,务必要做到紧密配合,不给鬼子找到一丝破绽!”

  “给前线作战的步兵增大手榴弹,炸药,火焰喷射器以及无后坐力炮的配置比例,加强对进攻坦克侧翼的掩护,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把鬼子的乌龟壳撬开!”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战场上空,一发来自九二式步兵炮的七十毫米高爆弹,在精准的弹道计算下,以完美的抛物线轨迹直接钻入了不远处一个正在疯狂扫射的日军机枪火力点。

  炮弹在狭小的射孔内猛烈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将机枪手撕成碎片,那挺原本还在喷吐火舌的九二式重机枪顿时哑然无声,只剩下扭曲变形的枪管冒着缕缕青烟。

  “快,立即装填下一发!”

  眼见这次炮击取得显着效果,一名负责指挥进攻的步兵连长立即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身对着身旁正在操作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兵班大声催促。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场景——这支部队使用的正是他们从鬼子手中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

  这种火炮虽然口径不大,但其轻便的设计(全重仅200多公斤)和出色的机动性,使其成为在夏国复杂地形环境作战下的理想选择。

  在长期的实战中,秉承用用就用的原则,三百师的官兵们就将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下放到营级甚至连级单位。

  这样一来,这些火炮就能更灵活地为一线步兵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在攻坚作战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战术价值。

  呼啸而来的子弹如雨点般密集地砸在九二式步兵炮的钢制炮盾上,发出令人胆寒的“噼里啪啦”撞击声。

  飞溅的火星和金属碎屑在空气中四散迸射,吓得躲在炮盾后的炮手们不约而同地缩了缩脖子,本能地想要躲避这致命的弹雨。

  然而这些训练有素的炮兵们并未因此乱了阵脚,他们强压下内心的恐惧,手上的动作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熟练度。

  只见一名炮手动作麻利地从弹药箱中取出一枚沉甸甸的高爆弹,另一名炮手则默契地配合着打开炮闩。

  在枪林弹雨中,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眨眼间就将那枚威力巨大的高爆弹稳稳地送进了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膛,准备给敌人再度送上致命一击。

  “三点钟方向,三百米,土黄色矮墙后面,鬼子掷弹筒!注意!”

  步兵连长蜷缩在掩体后面,手中的望远镜却将敌情看得一清二楚。

  透过镜片,他清楚地看到五六个鬼子兵正鬼鬼祟祟地躲在一堵被炮火轰塌的矮墙后面,熟练地操纵着两支八九式掷弹筒。

  这些训练有素的鬼子老兵动作麻利,正不断调整角度,将一枚枚炮弹精准地射向进攻部队的冲锋路线。

  这种轻便灵活的八九式掷弹筒,在鬼子老兵手中发挥出了惊人的杀伤力。

  只见他们配合默契,装弹、瞄准、发射一气呵成,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进攻路线上。

  冲锋的步兵们被迫分散躲避,进攻节奏顿时被打乱。

  这些掷弹筒虽然口径不大,但射速快、精度高,在近距离作战中形成了强大的火力压制,给进攻的友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困扰。

  “妈的,这帮狗日的小鬼子藏得可真他娘的严实!”

  步兵连长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着,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望远镜,指节都泛出了青白色。

  要不是这帮鬼子在转移阵地时动作太大暴露了身形,再加上他们佩戴的钢盔在阳光下反光,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没法确定他们的位置。

  “调高炮口,快!注意调整仰角!”

  步兵连长声嘶力竭地吼道,声音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显得格外急促。

  炮手闻言立即绷紧全身肌肉,双手紧握摇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飞速转动着沉重的摇杆,金属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九二式步兵炮的炮管在机械装置的作用下缓缓抬起。

  炮手双眼紧盯着瞄准镜,根据报来的坐标,将炮口精确调整到最佳的发射角度。

  “瞄准完毕!”

  汗流浃背的炮手报告道。

  “放!干他娘的!给老子狠狠地打!”

  步兵连长双眼通红,咬牙切齿地怒吼着。

  同时猛地抬起右臂,手掌如刀般狠狠地劈向地面,动作凌厉而充满杀气。

  “轰!”

  随着炮绳被猛地一拉,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身剧烈一震,七十毫米口径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破膛而出,在空气中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

  炮弹尾部的硝烟在空中留下一道清晰的轨迹,如同死神的镰刀般直扑目标。

  炮弹以惊人的精准度落在了数百米外那道低矮的土墙后方,正好砸在日军掷弹筒小组的阵地上。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

  破碎的弹片和冲击波将正在操纵掷弹筒的鬼子兵炸得人仰马翻,有的被掀飞到半空,有的则被冲击波直接掀翻在地,整个阵地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打得漂亮,再来一发!”

  步兵连长挥舞着拳头,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

  趴在掩体里的他,透过望远镜清楚地看到敌人的掷弹筒阵地被炸得人仰马翻。

  炮手们听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熟练地装填弹药、调整射击角度。

  “放!”

  随着炮长一声令下,又一颗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

  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不偏不倚地再次命中目标。

  这次打击比上一发更加精准致命。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两股浓黑的硝烟冲天而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鬼子的掷弹筒发射阵地瞬间被炸得七零八落,刚才侥幸存活下来的鬼子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炸得血肉横飞,残缺不全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阵地上。

  而鬼子们手中的掷弹筒更是被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直接掀飞,在空中翻滚了几圈后,远远地落进了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了踪影。

  “咋样,连长!您给评评!”

  炮长猛地抬起头,黝黑的脸上写满了自豪,那双沾着炮灰的手还保持着刚才装填炮弹的姿势。

  他咧着嘴露出两排白牙,得意洋洋地瞅着步兵连长说道:“我这几炮打得够准吧?您看那鬼子的掷弹筒阵地,几炮就掀了个底朝天!”

  “真啰嗦!少在这儿显摆!”

  步兵连长故意板着脸,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翘,怎么也压不住那份欣喜。

  他用力拍了拍炮长的肩膀,震得对方一个趔趄:“不过.......确实打得不赖!”

  连长转身指向硝烟弥漫的前方,声音陡然提高:

  “听着!别给我省炮弹!”

  “把沿途所有敢冒头的鬼子火力点,统统给我一个接一个地敲掉!”

  “是!”

  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经过炮兵们的精准打击和持续火力压制,短短十几分钟内,鬼子在这条街区精心布置的十多个火力点被悉数摧毁。

  步兵连长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战况,当他确认沿途看到的所有鬼子工事已被我军火炮完全瓦解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立即拿起对讲机,沉着冷静地下达作战命令:“各排注意,立即组织火力掩护,采取交替跃进战术,迅速占领敌军阵地!”

  随着命令的下达,训练有素的步兵们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向前推进。

  每当一个小组跃进时,其他小组就会提供火力支援,确保进攻的连贯性和安全性。

  三百师步兵们就是这样在严密的战术配合下,一步步向敌军阵地逼近。

  然而,残存的鬼子仍在负隅顽抗,他们依托残存的工事残骸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战场上枪声大作,爆炸声此起彼伏,子弹呼啸着从战士们耳边掠过,不时有士兵中弹倒下。

  这场惨烈的攻防战仍在持续,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鲜血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