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苦难的第三师团和第十师团-《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

  “我去......”

  看着在熊熊烈焰中疯狂燃烧的信阳城,那些从未见识过如此浩大场面的侦察兵们,在这一刻瞬间都陷入了沉默,仿佛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行了,都别愣着了!”

  就在众人双眼深深地陷入眼前这宛如修罗地狱般的恐怖场景,心中充满了震撼与不安时,排长的声音适时地响起,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让众人彻底回过了神来。

  “赶紧将这里的情报详细汇报给战区司令部,

  并且,再仔细搜寻一下附近有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攻击的高价值目标,

  争取让天上的弟兄们趁着这个绝佳的机会,一鼓作气将敌人全都给灭个干净!”

  率先从震惊当中清醒过来的排长马上命令道。

  “是!”

  闻言,众人连忙低声应道。

  “嗯?”

  就在这时,排长的鼻子忽然动了动,眉头微微皱起:

  “这是什么味道?”

  其他趴伏在地上的侦察兵们也面面相觑,他们同样闻到了那股奇怪的气味。

  好像在刚才凝固汽油弹猛烈燃烧起来的时候,这股味道就已经悄然弥漫开来。

  好像是,一股什么东西被烧焦了的恶臭?

  那股刺鼻的气味,让在场所有人的眉头纷纷皱了起来。

  “唔!”

  排长再度仔细嗅了嗅,脸色骤然一变,顿时反应过来了。

  这不就是人体被烧焦之后才能产生的味道吗?!

  想到这里,排长原本铁青的面孔霎时间竟然变得有些病态的苍白,

  强忍住胃里翻江倒海想要吐出来的强烈欲望,他摆了摆手,尽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没事的话,就赶紧发报吧!”

  “是!”

  其他人也纷纷面色难看的回应道,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这股味道的来源究竟是什么了。

  尽管被烧死的是敌军本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这么多鬼子被集体烧焦之后散发出来的味道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恶心了!

  很快,伴随着一道道电波的传递,鬼子在信阳城设置的补给站被摧毁的消息被传递到了第五战区前线指挥部。

  “建公,建公,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兴奋的邢子怡挥舞着电报,满脸激动地冲进了白诸葛的作战指挥室,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瞧把你高兴的,到底是什么好消息能够把我们的邢参谋长给高兴成这样啊?”

  正在仔细研究地图的白诸葛回过头来,有些好笑地伸出手指点了点有些气喘吁吁的邢子怡,心中却也同样升起了一丝隐约的期待。

  “三百师空军针对驻扎在信阳的鬼子补给基地的空袭大获成功了!”

  邢子怡连忙将手中的电报交给了白诸葛,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他们以极其轻微的损失,将鬼子第二军囤积在信阳的上万吨物资给炸了个干干净净,连带着增援的两个鬼子精锐步兵联队也被炸了个精光!”

  “好!”

  闻言,心情同样激动的白诸葛狠狠地将手中的电报拍在桌子上。

  “没了物资,孤军深入的第二军就没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我倒想看看,东久迩宫稔彦王(第二军司令官)他究竟能够撑得了多久!”

  “离这里最近的部队究竟是哪一支?”白诸葛神色严肃的问道

  “是张天祥将军所率领的五十九军!”邢子怡查了查手中的情报后,迅速的回答道。

  “唔!”听到这个回答,白诸葛的眉头瞬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在不久前的那场潢川阻击战中,张天祥的五十九军经历了极为艰苦的战斗,

  苦战了整整十天,虽然最终超额完成了原定七天的阻击任务,

  并且在两个师团的围追堵截下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地撤退,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但部队的损失也着实不小。

  这个时候再把他们调派过去执行新的任务,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也担心他们的战斗力能否迅速恢复。

  白诸葛在心中反复权衡,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知道,当前的局势容不得半点犹豫,必须果断行事。

  “立即电告五十九军,命令他们即刻前往铜柏山和平靖关,全力阻击来袭的第三师团和第十师团(第二军右路军),

  同时,别忘了将和第三百师的空军联络频段也一并发给他们,确保通讯畅通!”

  白诸葛语气坚定地下达了命令。

  “还有,给五十九军的电文措辞要格外恳切一些,明白吗?”不放心的白诸葛再次强调道。

  “放心吧,建公!”

  邢子怡点了点头,神情坚定地回应道:“张将军深明大义,一定会理解我们的苦衷的!”

  与此同时,正在行进途中的第二军右路军的第三师团和第十师团,在接收到位于信阳的补给基地遭到敌军猛烈轰炸,损失极为惨重的紧急情报后,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究竟是继续按照原计划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还是暂时放弃当前目标,选择后撤以保存实力?

  尽管这些鬼子士兵平日里表现得狂妄嚣张,但他们并非愚蠢之辈,心中同样十分清楚后勤补给对于整个部队持续作战能力的至关重要性。

  在这种关键时刻,两个师团的师团长几乎在同一时间,先后向第二军的最高指挥官东久迩宫稔彦王紧急发去了询问的电报,

  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内心深处更倾向于撤退的微妙态度。

  毕竟,随着部队不断深入内陆地区,道路的崎岖程度愈发加剧,这对于行军速度无疑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肆虐,大批行军途中的鬼子士兵纷纷因中暑而病倒,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此外,由于这个时期夏国内陆地区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各种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也接踵而至:

  蚊虫的叮咬、猛兽的袭击、瘴气的弥漫等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行进中的鬼子士兵,让他们感到不胜其烦。

  眼睁睁看着自己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数量不断攀升,再加上信阳后勤补给基地被炸毁的噩耗传来,两位师团长内心的焦虑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们心中早已暗自打起了退堂鼓。

  (注:此时在长江南岸作战第一零六师团已经开始处决病患来减轻累赘加快进军速速了。)

  此刻,他们忐忑不安地坐在指挥部中,脸上再也找不到之前那种高歌猛进、势在必得的自信与热情。

  不过,幸运的是,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回电很快就传来了,简洁明了的两个字——“同意!”

  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回电让他们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一些。

  与此同时,第二军的左路攻势也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展开,他们在富金山地区遭遇了夏国军队顽强而坚决的抵抗,导致进攻进展异常缓慢,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原本,东久迩宫稔彦王是打算将所有的战略希望都寄托在右路军的第三师团与第十师团身上,期望他们能够打开局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然而,当第六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惨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后,东久迩宫稔彦王不得不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改变原有的作战计划。

  他深知,此时的第五战区夏国军队已经能够腾出足够的兵力来集中应对他们这一路的攻势,

  如果再不采取“适当”的后撤策略以巩固防线、稳住阵脚的话,那么一旦陷入几十万夏国大军重重包围的绝境之中,

  到时候,恐怕就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停止前进,停止前进!”

  伴随着骑马的传令兵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两个还在艰难跋涉、拼尽全力向前推进的师团,如同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一般,迅速停下了疲惫不堪的脚步。

  此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士兵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传令兵,试图从他的脸上读出更多的信息。

  (注:鬼子的电台通信设备仅配备到了大队级别,因此下层部队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人力传达)

  “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立即调整队形,目标,信阳!”

  “什么?!”

  接到这道突如其来的命令,鬼子下层官兵们顿时愣住了,彼此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信阳?那不就是意味着要撤退吗?

  这对于一直被灌输“进攻就是胜利”思想的鬼子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

  下层的鬼子军官们在听到命令之后,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极度不满的情绪,

  有的紧皱眉头,有的咬牙切齿,甚至有人愤愤地摘下军帽,狠狠地摔在地上,气呼呼地用这种徒劳无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道命令的强烈不满。

  “混蛋,上面究竟在想什么?我们明明已经在前进了,却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

  一名军官愤怒地咆哮道,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

  就在这些下级军官们憋着一肚子闷气的时候,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士兵们在听到这个命令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悄悄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