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重任在肩:新部门的基石与老兄弟的新征程-《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本味”集团成功化解合同纠纷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在管理层内部引起震动,也让王龙飞和李静对企业规范化运营和风险防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次会议结束后,王龙飞在办公室里独自沉思了很久。李强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的敏锐、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对企业深厚的归属感,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现有的与外部律所的合作模式固然专业,但始终隔了一层,响应速度、对企业业务的理解深度以及成本控制,都存在提升空间。一个大胆而坚定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

  几天后,王龙飞召集了核心管理层会议,包括李静、陆明宇、小孙、张小梅、张明远等人,李强也首次被要求正式列席。会议的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各位,”王龙飞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略显紧张又带着几分困惑的李强身上,“上次的合同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机遇。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度增加,单纯依赖外部法律顾问,已经难以满足我们快速响应、深度嵌入业务前端进行风险管控的需求。因此,我决定,集团正式成立内部法务部。”

  此言一出,在场除李静外,其他人都有些惊讶,随即露出思索的神情。成立法务部意味着增加编制和成本,但也确实是企业走向正规化的必然一步。

  王龙飞继续阐述他的构想:“这个法务部,初期不求大而全,但要精准、高效、懂业务。它的核心职能是:一、日常合同审核与管理,成为业务部门的风险防火墙;二、知识产权保护与布局,守护‘本味’的核心资产;三、内部合规体系建设与培训,提升全员风控意识;四、作为与外部优秀律所对接的枢纽,整合内外法律资源,处理重大、复杂诉讼和专项法律事务。”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看向李强:“至于这个新部门的负责人选,我和李工经过慎重考虑,认为非李强莫属!”

  “我?”李强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惶恐,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飞哥!这……这不行!我这才学了几天法律,皮毛都没摸到,怎么能担这么大的责任?这会误了公司的大事啊!” 他急得直摆手。

  陆明宇和小孙也露出些许疑虑,毕竟法务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

  王龙飞抬手示意李强稍安勿躁,语气沉稳而充满信任:“强子,你别急着否定自己。我让你来负责,不是让你马上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律师。我看重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忠诚与责任心。 法务工作涉及公司核心机密和重大利益,必须交给绝对信得过的人。你李强对‘本味’的感情和忠诚,毋庸置疑。

  第二,深厚的业务根基。 你从基地建设到驿站运营,几乎干遍了公司的业务环节,你懂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模式、我们的合作伙伴,你知道风险最容易藏在哪个环节。这是外部律师短期内难以具备的优势。

  第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韧劲。 上次的合同纠纷,你已经证明了你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学以致用。这份潜力和态度,比一纸文凭更珍贵。

  第四,良好的内部沟通能力。 你和各板块兄弟都熟络,由你来推动合规,阻力会小很多。”

  李静接过话,温和而坚定地补充:“强子,成立法务部是一个过程。你的角色,初期更像是 ‘首席法务风险官’兼‘内部法律协调员’ 。你需要做的,是快速搭建起部门的框架和基础流程,然后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对外,继续深化与我们现在合作的‘恒诚律所’的战略合作关系,他们仍然是我们在复杂专业问题上的坚强后盾;二是对内,着手招募1-2名有扎实法学功底、通过法考、愿意扎根企业的年轻法务专员,由你来带,组建团队。你负责把握方向、协调资源、判断业务风险,具体的法律文书起草、深度条款研判,可以倚重专业同事和外部律师。这是一个在实战中学习、在管理中成长的最佳机会。”

  王龙飞点头:“静静说得对。我们不会把你推到孤军奋战的位置。集团会全力支持你:第一,启动资金和招聘预算马上到位;第二,陆总会协助你进行部门搭建和人员招聘;第三,与‘恒诚律所’的合作会升级,我会亲自和他们的主任律师谈,明确未来合作模式——常规性、基础性的法律事务逐步由内部法务部承接,他们专注于提供更前瞻的战略咨询、重大诉讼支持和高端专项服务。但所有的接口和统筹,由你负责。这意味着,外部律师的资源,将成为你手中的‘武器库’之一。”

  这番话条理清晰,支持到位,极大地缓解了李强的焦虑,也让他看到了王龙飞和李静的深远考量。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他能力禀赋和公司实际需求的精准判断后,做出的战略性布局。一股混合着巨大压力、无限感激和强烈责任感的热流涌上心头。飞哥这是要把公司的“安全盾牌”交到他手上啊!这是何等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目光扫过王龙飞、李静和在场每一位战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飞哥,李工,各位兄弟!既然你们这么信得过我李强,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我,我……我豁出去了!我一定拼尽全力,把这个新部门撑起来!可能开始会笨手笨脚,会有不懂的地方,但我保证,我会学!会问!会带着兄弟们,把公司的法律篱笆扎牢!绝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李强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拨通了小雅的电话。

  听完丈夫的叙述,小雅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声音带着哽咽,却又无比骄傲地说:“强子!这是飞哥和李工天大的信任!更是你拿汗水和努力换来的!别怕!家里一切有我!你就放开手脚去干!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飞哥他们把路都给你铺好了,后面还有律所的专业支持。你一定行的!”

  接下来的日子,李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白天,他处理完基建和运维的日常工作交接;晚上,他几乎住在了书房,疯狂恶补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基础知识,同时开始在陆明宇的指导下,起草法务部的职责手册、合同审核流程初稿。

  他与“恒诚律所”的对接也更加频繁、深入,不再是被动接受咨询,而是主动带着公司业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去请教、学习,姿态谦逊而目标明确。

  王龙飞说到做到,很快约谈了“恒诚律所”的主任律师,明确了新的合作框架。律所方面虽然意识到部分基础业务可能会流失,但对“本味”集团成立内部法务部、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表示理解和赞赏,尤其对负责人是深受信任、懂业务的李强表示看好,承诺将提供全力支持,协助内部团队成长。

  与此同时,在陆明宇和小孙的协助下,法务部专员招聘工作启动。李强亲自参与面试,他不太关注名校光环,更看重应聘者的踏实程度、学习潜力和对农业领域的兴趣。

  最终,他们录用了一名政法大学毕业、通过法考、家境农村、性格沉稳的男生赵磊。李强和他一见如故,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肯学肯干的自己。

  “本味”集团法务部的牌子,悄然挂在了总部办公楼的一个小房间里。

  地方不大,却意味着“本味”在规范化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李强站在门口,看着簇新的牌子,心中百感交集。从田间地头的奔波,到如今执掌公司的“法典”,这条路,是飞哥带着他走出来的,是妻子在背后顶起来的,也是他自己用汗水和不懈学习拼出来的。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但看着身边年轻有朝气的赵磊,想到飞哥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小雅无条件的支持,李强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推开法务部的门,阳光正好照进来,落在那张崭新的办公桌上。一场属于李强,也属于“本味”的新征程,正式开始了。

  这不仅是李强个人的蜕变,更是“本味”这艘航船,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航行得更加稳健、更加深远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