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小雪暖融:饺子里的烟火情长-《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时值小雪节气。庞庄村并未迎来雪花,但天气已明显转寒,晨起时能看到屋檐下结着薄薄一层白霜,呵出的气都成了白雾。

  田野进入了冬眠,沙棘园完成了修剪,枝条遒劲地指向天空;智能温室里却温暖如春,新一茬的菌菇正悄然生长;驿站迎来了淡季的宁静,为年末的旺季养精蓄锐。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种忙碌一年后、沉淀积蓄的安详氛围中。

  对于王龙飞和李静而言,集团的战略方向已然明晰,项目的推进节奏也已理顺,心头最大的石头落地,终于能稍稍放缓脚步,享受这冬日里难得的闲暇与温馨。恰逢小雪节气,李静早早就和春燕姐商量好,晚上要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既是应景,更是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

  傍晚,王龙飞和李静从公司回来,还没进院门,就闻到了从厨房飘出的、混合着面粉和馅料的香气,听到了屋里传来的阵阵笑语。推开家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客厅里,王知行(知行)正围着系了花围裙的外婆周主任转悠,小鼻尖上还沾着一点面粉,兴奋得小脸通红。

  王父和王龙飞的父亲正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新闻,一边悠闲地喝着热茶,聊着今年的收成和村里的新鲜事。李教授则在书桌前,戴着老花镜,饶有兴致地翻看着知行新画的“全家福”。

  “爸爸!妈妈!回来啦!”知行眼尖,第一个看到他们,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来,一把抱住王龙飞的腿,“外婆在和面!春燕奶奶在拌馅儿!可香啦!我也要包饺子!”

  王龙飞一把将儿子抱起来,用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轻轻蹭了蹭他的小脸蛋,逗得知行咯咯直笑。“好,咱们知行是小帮手,一起包!”

  李静笑着脱下外套,洗了手,走进厨房:“妈,春燕姐,辛苦你们了!需要我做什么?”

  厨房里,周主任正手法娴熟地在一个大盆里和面,面团在她手下听话地揉捏、翻转,渐渐变得光滑柔韧。春燕姐则在另一个案板上,当当当地剁着肉馅,旁边放着洗好切好的韭菜、白菜,还有一小盆粉嫩的虾仁,那是特意为知行准备的三鲜馅。

  “静静回来啦?不辛苦,就等你们回来一起动手呢!”周主任笑道,“面马上就和好了。春燕这馅也快拌好了,今天有白菜猪肉、韭菜虾仁三鲜两种口味。”

  春燕姐抬头,擦了下额角的细汗,乐呵呵地说:“龙飞也回来啦?正好,一会儿揉面、擀皮儿的力气活,就交给你们爷俩了!”

  真正的“协奏曲”从揉面开始。周主任将光滑的面团放在撒了薄面的案板上,王龙飞挽起袖子,接手了揉面的工作。他力气大,反复揉压,让面团更加筋道。李静则负责将大面团分成小剂子,然后用手掌轻轻按扁。

  王父主动拿起了长长的擀面杖,李静将剂子递过去,王父便熟练地转动擀面杖,手腕轻巧地起伏,眨眼间,一张张中间厚、边缘薄、圆润均匀的饺子皮就像变魔术一样飞了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盖帘上。

  “爷爷好厉害!”知行看得目不转睛,拍着小手。

  王父得意地笑了:“熟能生巧!你太爷爷那会儿,我就像你这么大,站在小板凳上学的擀皮儿!”

  李静拿起一张饺子皮,对知行说:“来,宝贝,妈妈教你怎么包。”她放上馅,对折,手指灵巧地一捏一挤,一个胖嘟嘟、带着花边的月牙形饺子就诞生了。

  知行跃跃欲试,也拿起一张皮,用小勺子舀了满满一勺馅,笨拙地一捏,结果馅从旁边挤了出来,弄得满手都是。他也不气馁,咯咯笑着:“妈妈,它不听话!”

  周主任接过他的“半成品”,一边补救,一边慈爱地说:“慢点,馅儿少放点,先捏中间,再捏两边。对,就这样,我们知行真聪明!”

  王龙飞擀一会儿皮,也忍不住手痒,洗了手过来包。他包的是传统的“元宝”形,虽然速度不如李静快,但个个挺立,有模有样。李静打趣他:“哟,王总这手艺还没丢嘛!”

  王龙飞挑眉:“那当然,这可是咱北方男人的基本功!”

  一家人笑声不断,厨房里热气腾腾,弥漫着面粉的麦香和馅料的鲜香,交织着温暖的烟火气。

  饺子包完,下锅。滚开的水里,白胖的饺子翻滚沉浮,如同元宝在游泳。春燕姐调好了蘸料:醋、酱油、香油、蒜泥、辣椒油,一应俱全。知行自告奋勇地摆碗筷,虽然摆得歪歪扭扭,但那份认真劲头让人忍俊不禁。

  饺子出锅,盛盘上桌。热气和香气瞬间占据了整个餐厅。大家围坐一桌,中间是两大盘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饺子。

  “开动咯!”王龙飞一声令下,大家纷纷动筷。

  知行急着要吃自己包的那个“奇形怪状”的饺子,被李静用筷子轻轻拦住:“小心烫,吹吹。” 小家伙鼓着腮帮子使劲吹气,逗得大家直乐。

  王父夹起一个饺子,蘸了蘸料,满足地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嗯!白菜猪肉的,香!还是家里的饺子吃着舒坦。”

  周主任给知行夹了个三鲜馅的:“尝尝这个,有整个虾仁呢!”

  李教授细嚼慢咽,品评道:“这面揉得到位,皮子筋道;馅也拌得好,咸淡适中,汁水饱满。尤其是这韭菜,是咱大棚里自己种的吧?味道就是正。”

  王龙飞一边吃,一边感慨:“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节包饺子。一大家子人,一起忙活,一起吃,觉得那就是天下最好的美味。现在,咱们家又能这样,真好。”

  李静看着他,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轻轻在桌下握了握他的手。

  饭桌上,大家聊着家常,说着村里的趣事,讨论着知行在幼儿园的“壮举”,其乐融融。

  没有讨论公司的战略,没有分析市场的波动,只有最朴素的亲情和最简单快乐的满足。这顿饺子,吃下去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浓浓的亲情和安稳的幸福。

  吃完饭,大家移步客厅喝茶。知行偎在周主任怀里,听着外婆讲“小雪”节气的故事。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周主任轻声哼着古老的谚语,对知行说,“小雪时节,天气冷了,但不一定下雪。这时候,土地要休息,小动物也要冬眠。太爷爷太奶奶那会儿,到了这时候,就把秋收的粮食藏好,腌上咸菜,准备过冬啦。包饺子,也是把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祝愿,都包进去,暖暖和和地吃下去,迎接冬天。”

  王父也接口道:“是啊,做人做事也一样,有忙的时候,也有歇的时候。像种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不是什么都不干,是在积蓄力量,等着春天再发力。”

  王龙飞和李静相视一笑,心中了然。这番话,何尝不是说给他们听的?企业在经历了一年的高速发展和战略调整后,也需要这样一个“小雪”时节,沉静下来,总结沉淀,积蓄能量,为了来年更好的勃发。

  这种顺应自然、张弛有度的生活哲学,正是父辈们希望通过日常点滴传递给下一代的智慧。

  窗外,夜色渐深,寒意更浓。但屋里,灯光明亮温暖,茶香袅袅,欢声笑语不断。这个普通又特殊的小雪节气夜晚,因一顿亲手包制的饺子,因家人的团聚,而充满了抵御一切寒意的暖流。

  对王龙飞和李静而言,这温馨的时光是最好的充电站,洗去了疲惫,熨帖了心灵,让他们带着更加饱满的爱与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庞庄村的这个冬夜,在饺子升腾的热气中,勾勒出幸福最真实的模样——那就是,有家可回,有人可等,有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