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金秋战役:掌舵人的双线作战-《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时序步入深秋,庞庄村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湛蓝,空气清冽而干燥,带来了浓郁的丰收气息。这是一年中最关键、也最繁忙的时节——农忙季节到来了。沙棘园里,橙红色的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在秋阳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等待着被采摘;智能温室内的马勃菌进入了又一波出菇高峰;酿酒厂急需大量优质原料进行规模化生产;驿站也迎来了观赏秋色、体验丰收的游客旺季。整个“本味”集团,如同上了一根紧绷的发条,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秋收战役”模式。

  伴随着季节性的忙碌,王龙飞作为集团的掌舵人,也自然而然地结束了产后初期以家庭为重心的调整期,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公司的运营管理中。儿子的出生给他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让他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深知,这个由他和李静一手打造的事业平台,不仅关乎他们的梦想,更关系到跟随他们的一大批员工和庞庄村乡亲的生计与发展。

  一、 战略部署:运筹帷幄之中的全局视野

  清晨,天刚蒙蒙亮,王龙飞已坐在控股公司的办公室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集团各板块的实时数据看板:沙棘园采收进度、智能温室产出数据、酿酒厂灌装线效率、驿站入住率及游客预订情况、鹿场建设进度、现金流状况等。他快速浏览着关键指标,眉头微蹙,大脑飞速运转,如同战前审视沙盘的将军。

  上午八点半,他主持召开了 “秋季攻坚战时度会” 。与会者包括coo陆明宇、各子公司及板块负责人。会议气氛严肃而高效。

  王龙飞开门见山:“各位,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今年情况尤其特殊,是我们集团化运营后的第一个收获季,各板块关联度更高,环环相扣。我们必须打好这一仗!下面,各板块汇报核心情况和需协调事项,抓重点,说难点!”

  * 种植板块(赵大虎汇报): “沙棘采收已全面展开,目前投入了三个采收队,日采收量约x吨。但今年果品成熟度集中,天气预报显示下周可能有雨,必须抢在雨前完成大部分采收。需要增加临时人手,确保冷链运输车辆充足。”

  * 醇酿公司(张明远汇报): “生产线已调试完毕,原料仓已准备就绪。当前最大压力是原料接收与预处理能力。大虎哥那边的沙棘鲜果必须即采即运即处理,否则影响品质。我们需要确保采收、运输、预处理环节无缝衔接,生产线24小时运转。”

  * 乡居文旅(张小梅汇报): “秋季旅游预订已爆满,特别是‘丰收体验’主题活动深受欢迎。游客参与采收体验的需求很大,需要与种植板块精确协调时间、区域和人数,确保安全有序,不影响正常采收效率。同时,对餐饮供应(特别是沙棘特色菜品)和特色农产品(沙棘汁、菌菇干货)礼品需求量大增,供应链压力大。”

  * 生命科技(陈永健汇报): “鹿场基建收尾,首批种鹿引进合同已签,预计月底抵达。当前重点是完成隔离舍和防疫设施的最后验收,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深加工实验室设备采购清单已审核完毕,需尽快招标。”

  * 控股公司(陆明宇总结): “当前核心矛盾是资源调配与协同效率。需成立临时调度小组,我牵头,大虎、明远、小梅、小孙参加,每日早晚两次电话会议,动态调整采收、运输、生产、体验活动计划。财务上,小孙确保采收资金和临时工薪酬及时支付。人力资源需协调临时招募可靠短工。”

  王龙飞听完汇报,迅速决策:

  “好!情况明确。陆总,按你的方案,立即成立调度组,今日起执行!大虎,人力不足,可以适当提高临时工待遇,就近从周边村招募,但必须做好培训和安全管理。明远,你派人驻守采收点,现场指导分级,确保原料品质。小梅,游客体验活动必须预约分流,划定专门体验区,不能影响核心产区作业,安全第一!小孙,资金保障必须到位!陈工,鹿场事关系长远,务必稳妥,有任何问题直接向我汇报!”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充分授权的同时又抓住关键风险点。会议在二十分钟内结束,所有人领命而去,高效投入战斗。

  二、 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务实作风

  王龙飞深知,关键时刻不能只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会议结束后,他立刻驱车前往最前线的沙棘采收现场。

  广阔的沙棘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戴着遮阳帽和手套,熟练地用特制的小耙子采摘着沙棘果,欢声笑语夹杂着对丰收的喜悦。赵大虎正拿着对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协调着各小组的进度和果实转运。

  王龙飞走到赵大虎身边,抓起一把刚采摘的沙棘果,仔细看了看成色,又放进嘴里尝了一颗,点头道:“嗯,糖酸比正好,今年品质不错!大虎,辛苦了!”

  “放心吧,龙飞!今年咱这果子,绝对顶尖!”赵大虎抹了把汗,信心满满。

  王龙飞又走向正在指导工人进行果实初筛的张明远派来的技术员,叮嘱道:“分级一定要严格,酿酒级的果子不能有任何破损和杂质,这关系到第一批正式产品的口碑!”

  “明白,王总!我们盯得很紧!”

  接着,他又赶到酿酒厂。车间里机声轰鸣,清洗、破碎、压榨、发酵设备全速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张明远正守在控制室,紧盯着屏幕上的各项工艺参数。王龙飞没有过多打扰,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明远,这里是关键,质量和安全就交给你了!”张明远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来到驿站。张小梅正忙得脚不沾地,协调游客的采收体验活动。王龙飞观察了一会儿游客参与的流程,对张小梅说:“体验环节设计得很好,既有趣味又有知识性。一定要把握好度,确保游客安全,也别让乡亲们觉得是作秀。这是展示我们‘本味’理念的好窗口。” 他还特意去厨房看了看,叮嘱春燕姐在接待量大时更要注重食品安全。

  三、 平衡之道:铁汉柔情与家庭支撑

  尽管工作繁忙,王龙飞并未完全忽略家庭。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保持与家的联系。中午,他会准时给李静打个电话或发个视频,问问儿子的情况,听听她讲述上午的趣事。晚上,无论多晚,他都会回家,轻手轻脚地走到婴儿床边,看看儿子熟睡的小脸,一天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他还会坚持完成李静给他安排的“亲子任务”——比如给儿子读五分钟布书,或者只是抱着他安静地待一会儿。这些短暂的时刻,是他高强度工作下最重要的“充电”和情感慰藉。

  李静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她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孩子和运营“知行妈妈的田野笔记”账号上,用另一种方式支持着“本味”的品牌建设。她会拍下王龙飞深夜回家后轻吻儿子额头的背影,配上文字:“秋收战役的总指挥,也是回家会轻手轻脚看孩子的爸爸。辛苦了,孩儿他爸!” 这样的内容,既真实又温暖,进一步丰富了王龙飞和“本味”的形象。

  四、 突发应对:彰显掌舵人定力

  农忙时节,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一天下午,正在召开调度会的王龙飞接到赵大虎紧急电话:一台重要的果蔬分选设备突然故障,厂家维修人员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大量已采收的沙棘果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品质。

  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王龙飞没有慌乱,沉吟片刻,下达指令:

  “第一,陆总,立刻联系市里其他可能有备用设备的合作单位,看能否紧急租借或求援。

  第二,大虎,组织工人立刻进行人工初筛,优先保证酿酒级原料供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明远,调整生产线计划,优先处理已分选好的原料。

  第四,小孙,评估设备故障导致的损失和额外成本。

  第五,我亲自给设备厂家老总打电话,催促他们派最得力的工程师以最快速度赶来!”

  他思路清晰,安排有条不紊,稳定了军心。最终,通过多方协调,设备在当晚深夜修复,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这次突发事件,再次证明了王龙飞在压力下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五、 秋收硕果:汗水浇灌的喜悦与思考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忙碌,秋收战役接近尾声。沙棘园采收圆满结束,原料品质优良;酿酒厂生产线高效运转,首批正式产品顺利下线;驿站接待游客创新高,口碑良好;鹿场顺利完成引种,梅花鹿顺利入住新家。

  在战役总结会上,王龙飞肯定了所有人的付出,也提出了新的思考:“这次秋收,我们顶住了压力,取得了胜利。但暴露出的问题也要重视:产业链协同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应急预案需要更加完善,对核心设备的依赖性需要降低。接下来,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优化流程。特别是要加快推动农业保险和关键设备备用方案的实施。”

  夕阳西下,王龙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归于平静的沙棘园和灯火通明的酿酒厂,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充满了新的紧迫感。企业的成长如同农耕,需要顺应天时,也需要全力以赴的耕耘。这个忙碌的秋天,不仅收获了累累硕果,更锤炼了团队,检验了模式。他知道,这只是“本味”发展长河中的一段激流,未来还有更多的山峰需要攀登。而他已经做好准备,带着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领这艘航船,驶向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