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李静怀孕的消息,如同在庞庄村冬日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温暖的石子,涟漪层层荡开,细腻地改变着王龙飞和李静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繁忙依旧,但节奏悄然放缓;目标依旧坚定,但目光中多了几分柔软的牵挂。他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围绕着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进行着甜蜜而琐碎的重新编排。
清晨:从争分夺秒到温柔唤醒
以往,清晨六点,王龙飞和李静总是几乎同时醒来,迅速洗漱,一边讨论着当天的工作安排,一边匆匆吃完早餐,便各自扎进忙碌的事务中。如今,这个流程被拉长,并注入了新的仪式感。
王龙飞的手机闹钟依旧在六点响起,但他会立刻按掉,先侧身看看身旁的李静是否安睡。如果她还在熟睡,他会轻手轻脚地下床,先去厨房准备早餐。不再是简单的面包牛奶,而是换成温热的小米粥、煮鸡蛋、春燕姐特意送来的自制无添加馒头和小菜。他会算好时间,等李静自然醒来,或者在她有动静时,才端着温水走进卧室,轻声问:“静静,醒了吗?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反胃?”
李静的晨起也变得缓慢。她会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感受身体的变化,有时会拉着王龙飞的手放在微隆的小腹上,虽然还感觉不到胎动,但那种奇妙的连接感让两人相视而笑。孕吐的反应时有发生,王龙飞会紧张地准备好苏打饼干和柠檬水,守在旁边,笨拙又心疼地拍着她的背。原本用来处理紧急邮件的清晨时光,现在更多地被这种细碎的关怀所占据。
日间:工作模式的“远程”与“聚焦”
来到办公室,工作的模式也调整了。王龙飞坚持让李静把主要办公地点从有时人员往来嘈杂的控股公司大办公室,搬到了隔壁一间更安静、阳光更充足的独立小会议室,并搬来了更舒适的人体工学椅和脚凳。
“远程指挥”与“重点参与” 成了李静的新工作状态。控股公司的日常运营会议,她不再次次参加,而是由王龙飞或陆明宇主持。她会提前审阅会议资料,将意见通过邮件或内部通讯软件发给王龙飞。只有涉及重大技术决策或战略方向的问题,她才会亲自到场,但王龙飞会严格控制会议时间,确保不超过一小时,并且中途会提醒她起身活动。
她的精力更聚焦于不需要频繁外出的脑力工作:审阅张明远提交的酿酒工艺优化报告,通过视频与高林、程诺讨论智能温室的数据模型优化,伏案撰写《标准化生产手册》的初稿,或者通过电话与省农科院的专家交流马勃菌深加工的技术路径。这些工作让她依然能深度参与核心业务,又能避免奔波劳顿。
王龙飞则成了她的“特别助理”和“信息过滤器”。他会主动拦截掉一些不必要的访客和应酬,将需要她决策的事情分类整理,简化后向她汇报。他办公室的抽屉里,常备着坚果、水果和全麦饼干,定时给李静送去,美其名曰“给宝宝补充营养”。每次从工地或田间回来,他会先洗手,换掉沾了灰尘的外套,才去李静的房间,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外面的进展:“静静,鹿场今天围栏全部验收合格了!陈工说下周就能引种了!” 李静则会笑着听他讲述,仿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农庄每一天细微的变化。
傍晚:专属的散步与交心时光
晚餐后,以往可能还要加班或开会的两人,现在雷打不动地拥有了一段专属的散步时间。王龙飞会仔细帮李静系好围巾,戴上手套,换上防滑的平底鞋,然后牵着她,沿着清扫干净的小路慢慢走。
夕阳的余晖将雪地染成暖金色,空气清冷而新鲜。他们走得很慢,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工作。
“龙飞,你看那颗星星,特别亮。”
“嗯,那是金星,也叫启明星。等宝宝出来了,咱们教他认星星。”
“你说,宝宝是会像你一样喜欢在田间地头跑,还是像我一样喜欢泡在实验室?”
“都好!喜欢跑,咱就带他种地养鹿;喜欢静,咱就教他做实验搞研究。最重要的是健康、快乐。”
“今天宝宝好像很安静,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肯定是个乖宝宝,知道妈妈辛苦,不闹腾。”
这些平淡琐碎的对话,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踏实当下的幸福感。散步时,王龙飞的手始终稳稳地扶着李静的胳膊,遇到稍有凹凸的路面,会格外紧张。李静则笑他“草木皆兵”,心里却甜丝丝的。
夜晚:学习、憧憬与平凡的相守
晚上的时间也变得更为居家。王龙飞推掉了几乎所有的晚间应酬,准时和李静一起回家。客厅的沙发上,多了几本孕期保健和育儿知识的书籍。王龙飞会戴着老花镜(他最近才承认需要),认真地读给李静听,遇到不懂的术语就一起查手机。
“静静,书上说这个阶段要补充dhA,对宝宝大脑发育好。明天我让小孙去买点深海鱼。”
“龙飞,你看这个孕妇瑜伽,好像对缓解腰背酸痛有帮助,要不我试试?”
“不行不行,这个动作看起来有难度,得问过医生再说!”
有时,他们也会一起看一部轻松的电影,或者只是各自安静地看书、处理一些不紧急的工作邮件。李静偶尔会感到腰酸,王龙飞就会学着网上教的手法,笨拙却认真地帮她轻轻按摩。房间里流淌着轻柔的音乐,灯光温暖,一种平静而满足的氛围笼罩着他们。在这个他们亲手建造起来的家里,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即将到来,而充满了更浓厚的、名为“家”的气息。
周末:社群关怀与小小的庆祝
周末,驿站的“新村民”和农庄的老员工们,也会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关爱。春燕姐会送来特地炖好的鸡汤;张小梅和周媛会带来适合孕妇的温和精油和舒缓音乐;小林和阿哲甚至用沙棘枝和干花做了一个小巧的“孕期祝福”花环送来。
在一个得知宝宝检查一切正常的周末晚上,王龙飞还在家里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只有他们两人的“庆祝会”。他准备了无酒精的起泡葡萄汁,点上蜡烛,做了几道李静最近喜欢的小菜。
“庆祝我们的小宝贝又顺利度过了一个月!”王龙飞举杯,眼神温柔。
“也庆祝宝宝爸爸表现优异,荣获‘最佳后勤部长’称号!”李静笑着碰杯。
窗外是庞庄村静谧的冬夜,窗内是暖意融融的期待。李静的孕期,如同一段舒缓而深情的间奏,让一直在奔跑的两人,有机会放慢脚步,更深地品味彼此的支持,更具体地憧憬共同的未来。这份孕育中的喜悦,如同暗夜中的星光,不仅照亮了他们的小家,也为“本味”这幅宏大的画卷,添上了一笔最温暖、最充满希望的色彩。
清晨:从争分夺秒到温柔唤醒
以往,清晨六点,王龙飞和李静总是几乎同时醒来,迅速洗漱,一边讨论着当天的工作安排,一边匆匆吃完早餐,便各自扎进忙碌的事务中。如今,这个流程被拉长,并注入了新的仪式感。
王龙飞的手机闹钟依旧在六点响起,但他会立刻按掉,先侧身看看身旁的李静是否安睡。如果她还在熟睡,他会轻手轻脚地下床,先去厨房准备早餐。不再是简单的面包牛奶,而是换成温热的小米粥、煮鸡蛋、春燕姐特意送来的自制无添加馒头和小菜。他会算好时间,等李静自然醒来,或者在她有动静时,才端着温水走进卧室,轻声问:“静静,醒了吗?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反胃?”
李静的晨起也变得缓慢。她会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感受身体的变化,有时会拉着王龙飞的手放在微隆的小腹上,虽然还感觉不到胎动,但那种奇妙的连接感让两人相视而笑。孕吐的反应时有发生,王龙飞会紧张地准备好苏打饼干和柠檬水,守在旁边,笨拙又心疼地拍着她的背。原本用来处理紧急邮件的清晨时光,现在更多地被这种细碎的关怀所占据。
日间:工作模式的“远程”与“聚焦”
来到办公室,工作的模式也调整了。王龙飞坚持让李静把主要办公地点从有时人员往来嘈杂的控股公司大办公室,搬到了隔壁一间更安静、阳光更充足的独立小会议室,并搬来了更舒适的人体工学椅和脚凳。
“远程指挥”与“重点参与” 成了李静的新工作状态。控股公司的日常运营会议,她不再次次参加,而是由王龙飞或陆明宇主持。她会提前审阅会议资料,将意见通过邮件或内部通讯软件发给王龙飞。只有涉及重大技术决策或战略方向的问题,她才会亲自到场,但王龙飞会严格控制会议时间,确保不超过一小时,并且中途会提醒她起身活动。
她的精力更聚焦于不需要频繁外出的脑力工作:审阅张明远提交的酿酒工艺优化报告,通过视频与高林、程诺讨论智能温室的数据模型优化,伏案撰写《标准化生产手册》的初稿,或者通过电话与省农科院的专家交流马勃菌深加工的技术路径。这些工作让她依然能深度参与核心业务,又能避免奔波劳顿。
王龙飞则成了她的“特别助理”和“信息过滤器”。他会主动拦截掉一些不必要的访客和应酬,将需要她决策的事情分类整理,简化后向她汇报。他办公室的抽屉里,常备着坚果、水果和全麦饼干,定时给李静送去,美其名曰“给宝宝补充营养”。每次从工地或田间回来,他会先洗手,换掉沾了灰尘的外套,才去李静的房间,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外面的进展:“静静,鹿场今天围栏全部验收合格了!陈工说下周就能引种了!” 李静则会笑着听他讲述,仿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农庄每一天细微的变化。
傍晚:专属的散步与交心时光
晚餐后,以往可能还要加班或开会的两人,现在雷打不动地拥有了一段专属的散步时间。王龙飞会仔细帮李静系好围巾,戴上手套,换上防滑的平底鞋,然后牵着她,沿着清扫干净的小路慢慢走。
夕阳的余晖将雪地染成暖金色,空气清冷而新鲜。他们走得很慢,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工作。
“龙飞,你看那颗星星,特别亮。”
“嗯,那是金星,也叫启明星。等宝宝出来了,咱们教他认星星。”
“你说,宝宝是会像你一样喜欢在田间地头跑,还是像我一样喜欢泡在实验室?”
“都好!喜欢跑,咱就带他种地养鹿;喜欢静,咱就教他做实验搞研究。最重要的是健康、快乐。”
“今天宝宝好像很安静,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肯定是个乖宝宝,知道妈妈辛苦,不闹腾。”
这些平淡琐碎的对话,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踏实当下的幸福感。散步时,王龙飞的手始终稳稳地扶着李静的胳膊,遇到稍有凹凸的路面,会格外紧张。李静则笑他“草木皆兵”,心里却甜丝丝的。
夜晚:学习、憧憬与平凡的相守
晚上的时间也变得更为居家。王龙飞推掉了几乎所有的晚间应酬,准时和李静一起回家。客厅的沙发上,多了几本孕期保健和育儿知识的书籍。王龙飞会戴着老花镜(他最近才承认需要),认真地读给李静听,遇到不懂的术语就一起查手机。
“静静,书上说这个阶段要补充dhA,对宝宝大脑发育好。明天我让小孙去买点深海鱼。”
“龙飞,你看这个孕妇瑜伽,好像对缓解腰背酸痛有帮助,要不我试试?”
“不行不行,这个动作看起来有难度,得问过医生再说!”
有时,他们也会一起看一部轻松的电影,或者只是各自安静地看书、处理一些不紧急的工作邮件。李静偶尔会感到腰酸,王龙飞就会学着网上教的手法,笨拙却认真地帮她轻轻按摩。房间里流淌着轻柔的音乐,灯光温暖,一种平静而满足的氛围笼罩着他们。在这个他们亲手建造起来的家里,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即将到来,而充满了更浓厚的、名为“家”的气息。
周末:社群关怀与小小的庆祝
周末,驿站的“新村民”和农庄的老员工们,也会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关爱。春燕姐会送来特地炖好的鸡汤;张小梅和周媛会带来适合孕妇的温和精油和舒缓音乐;小林和阿哲甚至用沙棘枝和干花做了一个小巧的“孕期祝福”花环送来。
在一个得知宝宝检查一切正常的周末晚上,王龙飞还在家里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只有他们两人的“庆祝会”。他准备了无酒精的起泡葡萄汁,点上蜡烛,做了几道李静最近喜欢的小菜。
“庆祝我们的小宝贝又顺利度过了一个月!”王龙飞举杯,眼神温柔。
“也庆祝宝宝爸爸表现优异,荣获‘最佳后勤部长’称号!”李静笑着碰杯。
窗外是庞庄村静谧的冬夜,窗内是暖意融融的期待。李静的孕期,如同一段舒缓而深情的间奏,让一直在奔跑的两人,有机会放慢脚步,更深地品味彼此的支持,更具体地憧憬共同的未来。这份孕育中的喜悦,如同暗夜中的星光,不仅照亮了他们的小家,也为“本味”这幅宏大的画卷,添上了一笔最温暖、最充满希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