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筑巢引凤:人才战略前置绘就新篇章-《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新春的战略会议落定宏图,酿酒厂、梅花鹿养殖、深加工产品线等重大项目的轮廓已然清晰。王龙飞和李静深知,再宏伟的蓝图,若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终将是空中楼阁。与往年等项目开工再招兵买马不同,这一次,他们将人才储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决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未启,人才到位。一场紧锣密鼓、多渠道并行的“人才招募战役”,在庞庄村的春天里率先打响。

  一、 战略研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招聘的第一步是精准定位需求。王龙飞和李静召集所有核心管理层,召开了一次专题“人才需求分析会”。会议室内,白板上画着三个新项目的简要架构图。

  “同志们,”王龙飞开门见山,“今年要干的这三件大事,技术含量、管理复杂度和专业性,都远超我们过去搞种植、搞养殖。不能再靠咱们现有的人边学边干、土法炼钢了。必须引进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李静补充道,语气严肃而清晰:“我们要找的,不是普通员工,而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带头人、关键技术骨干和成熟运营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我们团队目前欠缺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系统化管理能力。”

  经过激烈而细致的讨论,三个新项目的人才画像逐渐清晰:

  1. 酿酒厂项目(“本味醇酿”):

  * 核心岗位1:酿酒总工程师\/生产厂长。 硬性要求: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酒厂(尤其是果酒、露酒)完整生产管理经验,精通工艺、品控、设备。软性要求:具备创新精神,能接受新原料(沙棘、马勃菌)的酿造挑战。

  * 核心岗位2:研发工程师。 要求:具备扎实的发酵理论功底和实验能力,能进行新产品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

  * 核心岗位3:营销总监。 要求:熟悉酒水饮料渠道运作,有成功新品推广案例,能构建“本味”酒类的品牌和销售体系。

  2. 梅花鹿养殖项目(“鹿鸣苑”):

  * 核心岗位:养殖场长\/技术主管。 硬性要求:畜牧兽医相关专业,3年以上特种经济动物(梅花鹿优先)规模化养殖管理经验,熟悉疫病防治、繁殖技术、饲料营养。软性要求:责任心极强,注重动物福利。

  * 辅助岗位:兽医\/饲养技术员。 要求: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

  3. 深加工研发中心(养生品系):

  * 核心岗位:研发负责人。 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中药学等相关背景,有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研发经验者优先,熟悉相关法规和申报流程。

  此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生产管理、质量检验(qA\/qc)、设备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

  需求明确后,张小梅迅速整理出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薪酬范围(基于市场调研和农庄承受能力)及职业发展通道。

  二、 渠道出击: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招募

  针对所需人才的专业性和稀缺性,传统的熟人介绍和本地招聘效果有限。王龙飞和李静决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主动出击的立体化招聘策略。

  1. 专业化平台精准撒网:

  * 主力渠道: 立即购买了国内几家主流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针对食品、快消、农业领域的套餐服务。由张小梅和周媛负责,精心撰写招聘启事,突出“本味”的独特优势:行业新赛道(沙棘\/菌菇酒)的开拓机遇、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自有优质原料)、美丽的乡村工作环境、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股权激励可能性、扁平化的管理文化以及王龙飞李静作为领导者的信誉和魅力。

  * 精准搜索: 张小梅和周媛不再被动等待投递,而是主动利用招聘网站的简历库,按照设定的关键词(如“果酒”、“露酒”、“梅花鹿养殖”、“保健食品研发”)、行业、工作年限等条件,进行精准简历搜索和主动邀约。

  2. 自媒体矩阵价值吸引:

  * 内容策划: 周媛和林晓雅团队火力全开,策划了一系列以 “招募事业合伙人,共创‘本味’新未来” 为主题的招聘宣传内容。

  * 深度推文: 在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发布长文,详细阐述三大新项目的宏伟规划、战略意义、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并附上庞庄村的优美环境、智能温室等现代化设施、驿站温馨社区生活的图片视频,描绘一幅“在乡村干一番高科技健康产业事业”的动人图景。

  * 短视频\/直播: 在抖音、视频号平台,发布由王龙飞和李静亲自出镜的招聘短视频。王龙飞以实干家的气质,诚恳地讲述事业平台和需求;李静则以技术专家的视角,介绍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点。他们还策划了一场“云游本味”直播,带潜在候选人线上参观农庄、温室、驿站,并与核心团队互动答疑,直观展示工作生活环境和企业文化。

  * 故事化传播: 讲述现有核心成员(如高林、程诺、小芳)在“本味”的成长故事,展现农庄给员工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合伙人”式的培养理念。

  3. 行业圈子精准挖掘:

  * 人脉推荐: 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李静通过学术圈、王龙飞通过商业圈,寻找可能合适的候选人。

  * 行业协会\/高校合作: 计划联系相关食品行业协会、农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发布招聘信息,甚至考虑举办小型的专场招聘宣讲会。

  三、 筛选与面试:寻找“同频共振”的伙伴

  招聘信息发布后,邮箱和招聘平台后台很快收到了大量简历。筛选工作繁重而关键。

  * 初筛: 张小梅和周媛根据硬性条件(学历、经验、薪资期望)进行第一轮快速筛选。

  * 专业笔试\/测评: 对通过初筛的候选人,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简单的专业问题线上作答或进行职业性格测评,考察其专业基础知识和与岗位的匹配度。

  * 多轮面试: 这是核心环节。面试官团队经过精心安排:

  * 业务面试: 由李静(技术总负责)和王龙飞(战略与资源)共同进行,深入考察候选人的专业深度、项目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其对农业、对健康产业的理解和热情。

  * 团队契合度面试: 由赵大虎、张小梅等对应板块负责人参与,考察候选人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判断其是否能融入“本味”现有团队文化。

  * 文化价值观面试: 王龙飞和李静非常看重这一点,会与候选人深入探讨对乡村振兴、食品安全、工匠精神、团队共享等理念的看法,寻找价值观上的共鸣。

  面试问题经过精心设计,不仅问“你做过什么”,更问“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如果在我们这里遇到某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旨在挖掘候选人的底层能力和潜力。

  四、 亮点与挑战:招聘过程中的波折与抉择

  招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

  * 地理位置劣势: 很多优秀的候选人一听工作地点在偏远乡村,即使对项目感兴趣,也因家庭、子女教育等原因犹豫或直接拒绝。

  * 薪酬竞争力: “本味”能提供的现金薪酬与一线城市大厂相比有差距,需要靠事业平台、长期激励、生活成本低和环境优势来弥补。

  * “奇葩”与“珍宝”: 遇到了纸上谈兵的“理论家”,也遇到了只关心待遇不关心事业的“投机者”,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对农业有深厚感情、厌倦城市内卷、真正想扎根土地做点实事的“宝藏”候选人。

  案例:酿酒工程师的招募

  一位在一家知名果酒企业工作了8年的张工程师,对沙棘酿酒很感兴趣,但担心乡村的技术支持和生活便利性。王龙飞和李静没有简单放弃,他们邀请张工及其家人来庞庄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度体验”,参观了基地、驿站,与团队交流,并详细阐述了农庄的技术合作规划和未来愿景。最终,优美的环境、真诚的团队和充满前景的事业打动了张工一家人,他成为了酿酒项目的首位核心人才。

  五、 初步成效与长远意义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招聘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 与几位酿酒和养殖方向的资深人才进入了深度谈判阶段。

  * 收到了大量应届硕士生的简历,为储备青年人才打下了基础。

  * “本味”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此次高调招聘,在特定圈层内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次系统性的招聘行动本身,标志着“本味农庄”在管理上的一次重要跃升:

  * 从“用人”到“谋人”: 将人才战略前置,体现了管理层的远见。

  * 从“感性”到“理性”: 建立了更科学、更规范的选人用人流程。

  * 品牌吸引力构建: 向外界清晰传递了“本味”是一家有抱负、有规划、值得投身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傍晚,王龙飞和李静回顾着招聘的进展,虽然疲惫,但充满希望。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话一点不假。”王龙飞感慨,“找到对的人,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嗯,”李静点头,“我们要找的,不仅是员工,更是能一起书写新篇章的‘合伙人’。这个过程再难,也值得。”

  庞庄村的这个春天,因这场主动的人才招募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新项目的种子尚未播下,但驾驭这些项目的人才引擎已经开始点火预热。“本味农庄”正在以一种更成熟、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