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隐忍型寒门权臣x绿茶纨绔世子01-《快穿:貌美天仙总被阴湿男鬼觊觎》

  大景王朝。

  邺丘城,清水村最西头。

  郁离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家徒四壁的农村土屋便闭眼接收记忆。

  原主是一个农户出身的读书人。

  父母都是清水村本本分分的农民,却生了一个拥有读书天赋(过目不忘)、可以改换门庭的聪明儿子。

  郁父郁母发觉后果断送儿子上学。

  原主也是很争气的娃,五岁入学,十岁下场便连过县试、府试两大考关,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童生。

  十三岁,通过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原主本想继续向上考贡试,但就在他十四岁那年郁母却难产身亡,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女娃。

  她是郁父郁母生的第三个孩子。

  在她之前,郁父郁母已经先后生了原主和次子郁禾两个儿子。

  因着亲娘离世,原主回家奔丧。

  他的科考之路在此中断,因为景朝规定母亡子需服丧一年。

  原主回到家中,为母服丧一年。

  十五岁那年,原主本欲继续科考却又遇到郁父意外遇难去世。

  这次原主需要服丧三年才能再考。

  眼下郁离来的时候正是郁父去世的第三个月,家里两个顶梁柱的猝然离世让这个家庭开始走下坡路。

  即使原主聪明,也是忙不过来的。

  相继离世的父母、六岁的弟、一岁的妹和十五岁的原主。

  这就是郁家五口人的真实写照。

  因着父母去世,养家的重担都落到了尚在读书又是半大小子的原主身上,让原主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换作其他农家子弟来说,还有同村的亲戚搭把手照顾一下,但郁父和郁母是家乡发大水逃难至此的。

  郁父郁母的家人要么淹没于洪水,要么饿死或病死在逃亡路上。

  他们是年轻力壮才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他们便定居在了清水村,户口也变成了清水村,但他们在村里是没有任何亲戚和同姓长辈的。

  因此,原主只能独自抚养弟妹。

  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年仅凭个人力量去养活两个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原主本来能养活自己就很难得了,却仍担起了长兄如父的责任,一边照顾自己一边照顾年幼的弟妹。

  好在弟妹都乖,没出什么大问题,但厄运总是格外眷顾苦命人。

  半年后,原主不满两岁的小妹郁楹在冬日感染风寒高热病逝。

  家里的钱也因给妹妹看病而耗空。

  可原主花光了积蓄,依旧没能治好郁母用命生下来的小妹。

  冬日未过,原主家里又办了丧事。

  原本幸福美满的五口之家仅仅两年时间就只余两兄弟相依为命。

  原主和二弟郁禾磕磕绊绊地生活。

  好在清水村村民都是淳朴的好人,偶尔也会帮帮这俩孩子。

  两兄弟一点点地长大,撑过孝期。

  十八岁那年,原主出了孝期,前去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功名。

  他一举成功,本欲继续参加会试。

  偏偏就是那一年,他又不巧的碰上高宗皇帝驾崩需服国丧。

  待到国丧期结束,原主才得以参加来年春季在国都举办的会试。

  他再次一举高中,成功进入殿试,考中了那一届科举的新科探花,实现了父母光耀门楣的心愿。

  他跟那一届的榜眼一起被新帝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官职。

  没过多久,他就接了托付给村长的胞弟来国都洛禹城生活。

  但洛禹城的权贵是杀人不眨眼的。

  从乡下私塾转学到国都官塾的郁禾被嫉妒他才学的世家子弟害死了,甚至还被杀人凶手反诬一口。

  他们不仅把被虐杀的郁禾伪装成了意外落水,还嘲讽般地说郁禾是偷了他们的东西才会畏罪自杀。

  但郁禾的尸体上遍布伤痕,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畏罪溺亡。

  原主自然也不是眼瞎心盲的人。

  可杀人凶手都是景朝的世家子弟,都是原主招惹不起的人物。

  那群十岁左右的世家权贵之子根本没把原主和原主弟弟当回事,认为一个七品芝麻小官没胆子报仇。

  原主官居正七品,又是初入朝堂,还是寒门子弟,在他们眼里算不上什么值得敬畏的高官权贵!

  没有根基的探花郎,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世家子弟的想法,天子脚下多的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

  无权无势无背景之人,惹不起事。

  他们碾死原主就跟碾死一只不起眼的蚂蚁一样简单,但他们忘了蚂蚁力量大了照样可以咬死大象。

  原主就是一个不乏内心力量又极其擅长伪装和隐忍的狠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明白仅凭现在的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拉下那些背靠大树的世家公子,只能记下杀害郁禾的所有凶手,默默地积蓄力量寻找复仇的机会。

  这个机会很快就被他找到了。

  初登大宝的新帝意欲向世家开刀,现在是他投诚的最佳时机。

  从那以后,他便改变了政途路线。

  本是打算稳步发展的原主抓住新帝这根橄榄枝不停地往上爬。

  为此,原主成为了一名酷吏。

  他心甘情愿地当了新帝的手中刀,把刀尖对准了新帝的政敌。

  也就是害死他弟弟的门阀世家。

  这位表面光风霁月实则心狠手辣的天子近臣变成了一只恶犬。

  他忠于新帝,同样忠于自己的心。

  毫无疑问他是恨那些世家权贵的,恨天子脚下还有权贵枉顾法律残害无辜逼得朝廷官员的家人冤死!

  他要世家倒台,要寒门崛起!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谋划,一步一步实现他的目的。

  最后他成功帮新帝扫清了朝堂,也给无辜枉死的弟弟报了仇。

  然而,他亦走上了生命的终点。

  倒也不是新帝卸磨杀驴,而是原主在辅佐新帝肃清朝堂、整顿吏治和提拔寒门学子后便病逝于府邸。

  郁结于心,积劳成疾,终致病亡。

  可以说原主是把自己耗干了,耗到三十四岁便油尽灯枯了。

  原主死后,新帝大肆加封于他。

  新帝挺在意自己这位用惯的臣子,可惜他们的君臣情短的很。

  十五年君明臣贤,至此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