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贾珍要贾范为贾蓉妻看病,杨顺平酒后感慨-《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这...”

  当一道道名贵的菜品,端上桌的时候,杨顺平傻了眼。

  自从贾范发现他之后,给他安排住处,安排衣食住行,他都已经以为,自己吃的足够豪奢。

  他一开始以为,是贾范对于他的尊重,认为他是皇子,所以才会有如此安排。

  后来他才从姚嬷嬷口中知道,当年的雍王府的豪奢程度,比他现在豪奢不知多少倍...杨顺平如今,已经不是那种不识货的人。

  却依旧被这一道道的菜品所震撼。

  这也太...

  豪奢!

  贾范一直注意着杨顺平的神情变化,看到这一道道菜品上来,贾范也很无奈...秦可卿已经告诉了荣国府,只需要寻常的菜品就可以。

  这是荣国府的寻常菜品?

  这只有过年的时候,荣国府才会舍得端上来的豪奢盛宴!

  贾范知道,这不是荣国府的炫耀,而是展现出,对于这位状元女婿的重视...只是,杨顺平并非寻常的状元。

  “来来来...”

  贾政与贾赦,招呼着杨顺平:“平公子请用...”

  怎么说,荣国府的人政治敏感度那么低呢?

  现在,新女婿脸上的情绪变化,荣国府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贾范干脆不管了,荣国府不听他劝,怕是给新女婿没有留下好印象。

  不过,杨顺平也非常人,一开始震惊之后,与贾政、贾赦把酒言欢...再也看不出异常。杨顺平之前,在雍王府生活那么多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博学多才,却从书本上了解了天下大好河山...

  这一点,让贾政很是高兴。

  别看贾政可能科举未必能够考中进士,但是贾政养着一群清客相公,有了时间就是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圣贤文章的讨论。

  这是贾政的爱好。

  最后,杨顺平也为贾政的博学而感到震惊。

  贾范无奈。

  从始至终,贾范几乎没说话,干脆听他们说话,他自己只是吃菜。

  贾珠醉了。

  酒量很差。

  贾琏也醉了...贾范知道贾琏酒量,不至于这些酒就要喝醉,也不知道藏着什么心思,没一会儿就只顾着傻笑。

  贾珍...

  珍老爹没有参与贾政与杨顺平之间的谈话,贾范一直关注着贾珍,见他并没有怎么喝酒...看他样子,似乎没什么心思。

  “不对啊。”

  贾范亲自下手施针,珍老爹已经无法抬头,贾范自信,这天底下,没有哪个杏手能够查出珍老爹的毛病,并且开方治好。

  珍老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不见半点忧愁?

  难不成,烦恼根坏了之后,有什么明悟?

  以贾范的医术,望闻问切已经是神级,一眼可以看出,珍老爹的毛病还在...没有半分缓解,所以...

  唯一的解释就是,珍老爹悟了?

  “你看我做什么?”

  贾珍感受到贾范的眼神,顿时有些羞恼...他知道贾范的医术多高,就是怕贾范一眼看穿他的毛病。

  身为老子...他绝对不允许儿子,挑鸟为他看病。

  这是他尊严的底线!

  贾范有些无语...珍老爹这是典型的讳疾忌医:“没什么,我就在想,蓉哥儿也该回来了吧。”

  “暂时不回来。”

  贾珍忽然一乐:“我这不因为胰子、香水还有洗头膏的生意,让蓉哥儿在那里开一家铺子,一切稳定之后再来。”

  贾范内心一叹。

  悲催的贾蓉啊...自从大婚之后,第一天就被安排去玄真观,还没刚回来,又去了洛阳...他现在,怕是自己的妻子长什么样,都没有来得及看仔细吧。

  珍老爹的报复心...贾范不是没劝过,只是没啥用...总不能将珍老爹揍一顿?或者...吊起来威胁?

  反正现在不能用了,贾蓉之妻算是暂时的安全。

  但是银针封脉,以贾范的手段,也只能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必然自己就通了...要是这段时间贾蓉不回来...

  额,这货回来了,也是守不住自己的妻子。

  这一切的根源,罪恶之源的敬老太爷。

  “我就要南下金陵了...”

  贾范内心一感慨,说话就没有压得住,瞬间一桌子的人都看向贾范。

  “额...”

  贾范笑道:“自从我封王以来,都没有去金陵祖坟祭祖,传出去不好听,所以,陛下已经应允我南下祭祖。”

  众人也没多想,随后又各自谈天说地...偶尔还会有贾政笑声响起...贾珍这个时候小声问:“我不管你去金陵做什么,但是临走的时候,去一趟宁府吧。”

  贾范有些疑惑。

  贾珍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蓉儿媳妇不值得了什么病,寻医问诊不见效果,我原本通过冯紫英,认识一个名叫张友士的人,我就想,与其欠下冯紫英人情,不如范儿去为蓉儿媳妇去瞧瞧。”

  “张友士?”

  贾范知道张友士的本事,是一个比太医院的太医医术还要高明的人物。

  张友士是冯紫英的老师,学问渊博,医理高明,据说能断人生死。

  只是不知道,他是否在神京城,是否要为儿子捐官...不过,原着中的张友士,的确是展现出极高医术。

  贾范很清楚,张友士能够为许氏看病,并且看好许氏的病...不过,珍老爹所说,不想欠人人情,怕也是不想外人知道他的心思,宁国府的肮脏吧。

  老俗话说,瞒先生瞒不了大夫。

  张友士只需要一些细微的信息,怕就会从许氏病因之中,知晓珍老爹所作所为...怕是原着中,秦可卿的病,并非是太医误诊。

  望闻问切,问同样及其重要。

  一旦不说实话,自然会误导太医治病...所以,就会有所谓的误诊。

  “父亲...”

  贾珍在贾范说话的时候,就直接说:“你先别劝,我心里有数,这就说定了,明天就去。”

  “王爷,酒饭差不多了,学生也该告辞了...”

  这时候,杨顺平起了身告辞。

  贾范回神,同样起身:“到时候本王不在神京城,三媒六聘,就要平大爷多多费心了。可否要我安排一下?”

  杨顺平微微颔首:“学生也认不得几个人,就有劳王爷了。”

  婚书已经交换。

  婚事已经成了...接下来,贾范就不会继续参与。

  不过,送杨顺平离开的时候,贾范叹息一声:“你也不必多想,今日是荣国府过年,才舍得备下如此酒宴。”

  杨顺平沉默不语。

  最后才轻声说:“城外庄子住着的时候,我曾外出,见到很多百姓...这是神京城,尚且如此,百姓不易。”

  杨顺平可能因为喝了酒,说的话比往常多了不少:“富贵者,牙缝里豪奢,少一道程序,就足以百户百姓吃饱喝足。”

  “可惜,为富不仁者多,心怀百姓者少。”

  贾范默默的听着,杨顺平最后说了一句:“什么时候,当权者心里装着百姓,装着普通人,能为他们做主,这个天下...”

  “才会真正的太平,才是真正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