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辞差-《解差传》

  天色刚亮,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南陵的海岸。

  启程的时刻,总是带着几分肃杀与决绝。

  小乙一人一骑,玄衣在风中微微拂动,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他身后的那辆马车,算不得金碧辉煌,却也宽敞厚重,足以抵御长途的风霜。

  这是他前日里,用一袋沉甸甸的银子,从一位急于脱手的富商那里换来的。

  车轮压过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一段安稳岁月的终结,奏响最后的挽歌。

  裴疏鸿亲自执鞭,他那双布满厚茧的手,握着缰绳的力道,沉稳如山。

  车帘之后,是他此生最珍视的两个人。

  他的妻子,一个温婉的女子,此刻正紧紧抱着他们尚在襁褓中的女儿。

  裴疏鸿没有回头,却仿佛能感受到妻女的呼吸,那便是他此行心中唯一的软肋,亦是唯一的铠甲。

  官道漫长,尘土飞扬。

  小乙勒住马,放缓了速度,与马车并行。

  他并未去看裴疏鸿,只是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际线,声音压得很低。

  “裴统领,有些事,我想我该与你说明白。”

  小乙将康亲王赵衡如何被构陷,如何被削去王爵,如何从云端跌落泥潭,又是如何九死一生逃到这西北边陲的凉州,一字一句,缓缓道来。

  他的语气很平淡,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旧事。

  可这平淡之下,却藏着一把最锋利的刀,是试探,也是考验。

  他在看,看这个男人在听闻自己的恩主已是落魄之犬,而非九天之龙后,会是何种神情。

  裴疏鸿沉默地听着,脸上的那两道疤痕,在微风中似乎愈发狰狞。

  他握着马鞭的手,青筋一根根暴起,像是盘虬的树根。

  良久,他才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

  “王爷,还活着吧?。”

  这几个字,不带疑问,而是陈述,是确认,是历经绝望后寻到的一点星火。

  小乙点了点头。

  裴疏鸿那双饱经风霜的眸子里,没有丝毫的动摇与退缩,反而燃起了一股炙热的火焰。

  那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的忠诚,在找到宣泄口时,喷薄而出的炽烈。

  知恩图报,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对于裴疏鸿这般的军中汉子而言,那份再造之恩,早已刻入骨髓,融入血液,与性命无异。

  他不会因为恩主落魄而有半分轻视,只会因为恩主蒙难而愈发愧疚与愤怒。

  小乙看着他眼中的光,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知道,这位亲王叔叔没有看错人。

  这个叫裴疏鸿的男人,是一把磨砺了多年,藏于鞘中,只待一朝出鞘,便能饮血的绝世好刀。

  一路向北,风物变幻。

  从江南的温润水乡,到北地的苍凉壮阔,小乙与裴疏鸿之间的话,并不多。

  但男人之间的相知,有时并不需要太多言语。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足矣。

  小乙也渐渐了解了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有着渔夫的沉静,更有着军人的铁血。

  终于,凉州那座雄城的轮廓,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马车驶入城门,穿过几条街巷,最终停在了一座毫不起眼的院落前。

  燕妮像只轻快的燕子,第一时间便从院里迎了出来。

  “小乙哥,这是谁呀?”

  她的目光带着好奇,落在了从车辕上跳下来的那个高大男人身上。

  “这是裴疏鸿,裴大哥。”

  小乙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她。

  “车里是他的妻女。”

  “快去收拾一间干净的院子给他们住。”

  “嗯!”

  燕妮脆生生地应了一句,转身便小跑着去张罗了。

  小乙引着裴疏鸿的妻女先行到厅堂歇息,那女子抱着孩子,眉宇间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却依旧对着小乙,温婉地道了声谢。

  安顿好家眷,小乙才带着裴疏鸿,穿过回廊,来到了后院一间僻静的房间前。

  房门被推开。

  裴疏鸿的目光,瞬间就定格在了那个坐在桌边,正提笔写着什么的身影上。

  那身影不再是记忆中身披王袍的挺拔模样,而是穿着一身寻常的布衣,鬓角也染上了风霜。

  可那份虽沉郁却不减分毫的贵气,裴疏鸿一辈子也忘不了。

  “噗通。”

  裴疏鸿双膝重重跪地,额头叩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裴疏鸿,参见王爷。”

  他的声音,嘶哑,颤抖,带着久别重逢的激动与物是人非的酸楚。

  赵衡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起身,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快起来吧。”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也带着一丝怅然。

  “我如今,已经不是那高高在上的亲王了。”

  裴疏鸿被他扶着站起身,眼眶却红了。

  “王爷,在下……在下远在南陵,竟不知王爷您蒙此大难。”

  “不然,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

  “好了,好了。”

  赵衡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那份急于剖心沥胆的忠诚。

  “往事已矣,你我今日能在此处再次相逢,便是你我二人的缘分未尽呐。”

  他看着裴疏鸿,认真地说道。

  “从今往后,我化名康恒,这世上,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康亲王了。”

  裴疏鸿身躯一震,嘴唇翕动。

  “王爷,这……”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赵衡,再次一揖到底。

  “主上,无论您是不是亲王,我裴疏鸿此生,只认您一人。”

  这一声“主上”,比“王爷”二字,更重,更沉。

  “只要主上还看得起我裴疏鸿,我便愿为您效犬马之劳。”

  赵衡欣慰地点了点头,而后,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小乙。

  “这个小乙,这一路上,你应该也熟络了。”

  “他是我认下的一个侄儿,也是我如今最亲信之人。”

  裴疏鸿立刻转向小乙,神情肃穆。

  赵衡继续说道。

  “想必那漕帮之事,他已经尽数告知于你了。”

  “嗯,疏鸿已经知道了。”

  赵衡的目光变得深远。

  “今后之事,皆由我这个侄儿,替我做主。”

  “不知,你可愿辅佐于他,将这江南漕帮,牢牢握在手中?”

  裴疏鸿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对着小乙,便要再次行礼。

  “主家,日后小乙兄弟,便是我裴疏鸿的少主。”

  他这一声“主家”,已是将赵衡当做了家族之主,而小乙,自然便是少主。

  “承蒙主家不弃,疏鸿愿跟随少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啊。”

  赵衡连说了两个好字,眼中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有你这番话,那我也就放心了。”

  “路途劳顿,你也辛苦了,先回去歇息一下。”

  “稍晚一些,我让燕妮备下酒菜,为你接风洗尘。”

  裴疏鸿躬身退出房间,去与妻女汇合,又在燕妮的带领下,去了收拾妥当的房间。

  房门再次被关上。

  小乙留在了赵衡的房间里。

  方才的肃穆与客套,瞬间烟消云散。

  赵衡坐回椅上,给自己倒了杯茶,也给小乙倒了一杯。

  “人已经找到了,接下来,你还有何打算?”

  小乙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良久。

  他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

  “叔,我打算,将这衙差的事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