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陪太子殿下演出戏!-《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经过一整晚的辗转反侧和心理挣扎,崔浩眼圈泛着青黑,但眼神里却满是破釜沉舟的狠厉。

  以父皇和崔然如今的态度,就算自己什么都不做,照样不会有好下场。

  人死鸟朝天,不如拼了!

  说干就干,他秘密召集心腹官员到东宫偏殿内议事。

  殿外,提前埋伏好的侍卫们屏息凝神,手中紧紧握刀柄弓弩,只等太子一声令下。

  崔浩没有过多废话,直接抛出了那个胆大包天的计划——诛杀三皇子崔然,顺势逼宫夺位!

  话音刚落,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毕竟这计划太过骇人听闻,稍有不慎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就在这时,吕轻侯主动站出来给众人画大饼,声音里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如今陛下被奸佞小人蒙蔽,欲行废长立幼之事,此乃取祸之道!”

  “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名正言顺!我等行此举乃是拨乱反正,清君侧,保社稷!”

  “成功之机依我看来至少有九成把握,届时,诸位都是匡扶大燕江山的第一功臣,封侯拜相荫及子孙,更是不在话下!”

  季博达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之前他的所作所为,早已彻底绑在了东宫战车上,更要依靠太子权势与那个贱人和离,根本没有退路可言。

  于是他果断出列单膝跪地,抱拳高呼道,“臣季博达,誓死追随殿下!”

  有人带头,其他还在犹豫的心腹们相互看了看,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附和,甚至有人高呼万岁。

  但崔浩心里并没有多少欣喜。

  因为他清楚,光靠东宫豢养的三千甲士,以及城外季博达能调动的两万振武军,想要完全控制住庞大的帝都,难度极大。

  一旦陷入僵持,各地勤王之师赶到,后果将不堪设想。

  必须要有可靠的外援,一支能一锤定音的力量!

  沉吟片刻后,崔浩命人取来空白圣旨和仿制玉玺,亲自口述,让擅长模仿笔迹的谋士伪造了一封建元帝密旨。

  随后他将其交给吕轻侯,神色凝重地吩咐:

  “吕先生,此事关系重大,唯有劳你亲自跑一趟王家说明情况。”

  “请王敢当老爷子依计行事,诛杀朝廷监军,彻底掌控西北军后,立刻率精锐星夜兼程入京,孤会设法接应!”

  吕轻侯双手接过密旨,神色郑重:“殿下放心,轻侯必不辱命!”

  说完便匆匆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半个时辰后,王府,书房。

  王大牛眼睛瞪得溜圆。

  因为太子身边最受信任的谋士吕轻侯,在面对自家儿子时,那态度恭敬得甚至带着几分请示意味!

  他猛地转向王潇,一脸难以置信。

  “这、这吕先生......也是你小子安排的?”

  王潇淡定点头,没做过多解释,转而语速飞快地安排道:

  “父亲,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已经安排好人手,连夜护送母亲和令仪去城外庄园避一避。”

  “那里有我安排的数千精锐兵马,足以保证她们安全,至于您和我,暂时还得留在王府,继续陪崔浩把这出戏演完。”

  王大牛消化完这惊人的信息,重重拍了拍王潇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和决绝:

  “好,放手去做吧!哪怕天塌下来,爹也会跟你一起扛!”

  ......

  ......

  半月时间,在暗流涌动中转瞬即逝。

  朝堂之上的气氛已经彻底变了味。

  在建元帝和三皇子崔然的联手打压下,太子崔浩一派的官员被罢黜的罢黜,被边缘化的边缘化,几乎溃不成军。

  就连储君之位也是摇摇欲坠,明眼人都看得出,废太子恐怕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一次气氛压抑的朝会结束后,建元帝特意留下了崔浩和崔然。

  他高踞龙椅之上,看着台阶下两个儿子,语气看似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警告:

  “朕给你们的,你们才能要。朕不给,你们不能抢。明白了吗?

  崔浩闻言浑身一颤,脸上血色尽褪,像是终于认命了一般,神情恍惚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儿臣...…儿臣之前糊涂,被权力迷了眼,做了许多错事.....请父皇恕罪!儿臣再也不敢了!”

  看着长子这副“幡然醒悟”的样子,建元帝满意地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接下来的日子就在东宫好好闭门思过吧,朝中之事,暂时就不用你操心了。”

  “儿臣....遵旨。

  崔浩缓缓叩首,眼中寒光一闪。

  退出奉天殿,他立刻叫住志得意满的崔然。

  “三弟,之前是大哥不对,被猪油蒙了心。”

  “今晚大哥在浩然楼设宴,郑重给你赔个不是,还望三弟能赏脸。”

  崔然看着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子如今这副低三下四的模样,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傲然地扬了扬下巴,用施舍般的语气说道:

  “既然大哥诚心认错,那做弟弟的岂能不给这个面子?今晚浩然楼,不见不散!”

  成时三刻。

  帝都上空乌云密布,闷雷滚滚,却不见一滴雨水落下,整座城池笼罩在令人窒息的压抑之中。

  与此同时,帝都城外十里处,一片临时开辟出的营地里,火把如龙,旌旗招展。

  王敢当一身戎装,须发皆张,率领八万系统精锐士卒,如同神兵天降般悄然抵达。

  与此同时,另有两万精锐如同离弦之箭,直扑城郊季博达的振武军驻地而去。

  从西北到帝都,千里之遥,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本该困难重重。

  但在太子一派官员的刻意遮掩下,沿途又有玄字营探子及时清理痕迹,这支大军竟然一路畅通无阻,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帝都脚下。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王家祖孙三代齐聚一堂,王敢当坐在主位,王大牛和王潇分坐两侧。

  帐下,李嗣业、安守忠、崔乾佑、陈玄策等十几员悍将披甲按剑,肃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