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皇庄赐荣练亲军 帝铸忠魂护京畿-《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朱由校的御驾刚停在西郊皇庄土坡下,目光便扫过围拢的佃户。

  他见人人发髻整齐、身着汉家短打,并无士绅盘剥下的颓态,嘴角当即漾起笑意。

  皇庄的淳朴,正是他要的军心根基!

  “传朕旨意!” 朱由校踏上土坡,声音洪亮如钟。

  “就地兴建营房百间、屯田千亩!入选羽林卫者,一律抬为‘官身’!”

  佃户们瞬间哗然,“官身” 二字比银子更戳心窝子。

  农人世世代代困在泥里,这下竟能一跃脱胎换骨!

  “每户再赐砖瓦房三间!门前立旗杆,门楣悬‘羽林世家’鎏金匾额!” 朱由校再抛重赏。

  “日后子孙凭匾额可优先入军、入学,永享皇恩!”

  “陛下万岁!万万岁!” 土坡下瞬间跪倒一片。

  汉子们红着眼眶磕头,连白发老汉都拄着拐杖喊 “愿以残躯护陛下”。

  这荣耀,是用命都换不来的!

  赏格既定,朱由校转头对徐光启道:“光启,皇庄有识字的工匠吧?”

  徐光启躬身回:“回陛下,三十余位,皆是修农具、管账目的好手,家世清白。”

  “编为后勤队,同给羽林卫身份!” 朱由校眼神坚定。

  “亲军的衣甲、粮草、器械,必须自己管!交给外廷,迟早被东林党卡脖子!”

  他太清楚外廷的尿性,后勤命脉握在自己人手里,才能不受掣肘!

  工匠们闻讯赶来,原本只算 “贱籍技人” 的身份,此刻竟与战兵同列。

  他们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连手都激动得发抖!

  翌日天未亮,皇庄晒谷场已挤满人,火把照得如同白昼。

  御马监掌印太监卢九德捧着圣旨站高台,徐光启侍立一旁,身后锦衣卫持刀肃立,气场压得人群不敢喧哗。

  “陛下有旨:羽林卫募战兵三千,后勤五百!家世清白、体魄健壮者,速来登记!” 卢九德尖细的声音传开。

  话音刚落,人群瞬间炸了!

  佃户们疯了似的往登记台挤,有的扛着锄头就跑,有的拉着成年儿子同来。

  甚至有刚及冠的少年扒开人群喊 “我能扛三百斤!”

  “别挤!按顺序来!插队者直接除名!” 锦衣卫厉声喝止。

  可人群仍像潮水般往前涌!

  不到一个时辰,登记册就写满了名字,三千名额早爆满,后面还有几百人哭求 “再给个机会”。

  卢九德与徐光启对视一眼,咬牙道:“超出者一并测试!择优录取!”

  测试随即开始,第一关 “扛木试力”—— 三百斤硬木杠,需从晒谷场扛到一里外接龙河,中途落地即淘汰。

  “俺来!” 一个八尺壮汉上前,正是昨日犁地的武大柱。

  他扎紧腰带,弯腰扛起木杠,迈开大步就走,脸不红气不喘,脚下尘土飞扬。

  紧随其后的汉子们咬牙发力,可走了半里就有人腿软,木杠 “咚” 地砸在地上,当场垂头丧气退出。

  这关就刷掉了两千人!

  第二关 “长跑验魄”,绕皇庄跑三圈,取前四千名。

  武大柱刚放下木杠,立刻跟着人群狂奔,常年种地练出的脚力此刻派上用场,始终冲在前列。

  有个少年体力不支摔倒,爬起来接着跑,却还是被落在后面,蹲在地上哭。

  这机会,丢了就再也没了!

  最关键是第三关 “寡言辨忠”。

  锦衣卫将过关者分十人为一组,令其原地待命,自己躲在暗处观察。

  “李四,你说咱能选上不?” 一组里有人忍不住开口。

  话音刚落,锦衣卫立刻上前,扯出两人:“私语违规!除名!”

  两人哭喊 “俺错了”,却被强行架走。

  其他人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个笔直站着,连眼皮都不敢多眨。

  武大柱攥紧拳头盯着地面,指甲嵌进掌心。

  这是最后一道坎,绝不能功亏一篑!

  数轮筛选结束,晒谷场只剩五千余人。

  卢九德拿着名册清点:“徐大人,战兵四千零六人,后勤一千零九人!皆无士绅牵连,体魄合格!”

  徐光启核对无误,当即带着名册奔回京城缴旨。

  乾清宫内,朱由校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拍案叫好:“好!比预期多一千!皇庄子民的忠勇,没辜负朕!”

  他提笔写下谕旨:“命卢九德总领训练!晨练刀枪、午练阵型、晚学军纪!一月内必须初见成效!”

  又对魏忠贤道:“传讲武堂!选五十名最优毕业生充总旗官!分科教刀枪、火器、骑兵之术!”

  魏忠贤躬身应:“奴婢这就去办!”

  讲武堂是朱由校新设军校,毕业生皆是精挑细选的少年将才,正好带新兵!

  三日后,皇庄营房外空地,刘若愚带着太监运来数十车装备,“哗啦” 开箱陈列。

  彩绣曳撒礼服绣着展翅雄鹰,羽林盔缀朱红缨,阳光下闪得刺眼。

  绣春刀鞘嵌黄铜饰件,刀柄缠黑绸。

  还有刻 “羽林近卫” 的铜牌,系着鲜红绸带。

  “按名册领装备!” 刘若愚高声道。

  武大柱上前,双手接过礼服、头盔,又把铜牌系在腰间。

  冰凉金属贴皮肤,竟让他眼眶一热。

  穿上礼服、戴上头盔,他对着水洼一看:里面的人挺拔英武,哪里还是之前的泥腿子?

  其他兵卒也纷纷换装,两千余人站成队列,红缨如浪,刀鞘反光,气势瞬间不同。

  “谢陛下恩典!誓死护陛下!” 全军齐声高呼。

  声音震得营房瓦片发颤,连远处的庄稼都晃了晃!

  乾清宫暖阁,魏忠贤捧着羽林卫操练图奏报:“皇爷,新兵已练队列,讲武堂毕业生已开始教刀枪,个个卯着劲呢!”

  朱由校看着图上整齐的队列,含笑点首。

  他不必亲去皇庄也清楚。

  砖瓦房是安家根,匾额是传世荣,华服宝刀是当下耀,三重恩宠叠加上,这些兵早已不是为银子当兵。

  他们是为 “羽林世家” 的荣耀,为子孙的前程,只会认皇命,不会听东林党摆布,更不会被文官裹挟。

  大明京畿,终于有了一支真正属于他的亲军!

  “讲武堂的将官,明日带羽林卫来京校阅。” 朱由校突然道。

  魏忠贤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皇爷是要…… 震慑东林党?”

  “是,也不是。” 朱由校望向江南方向,眼神冷冽。

  “是让他们看看,朕的刀,已经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