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诏狱供罪揭黑幕 帝下重典收兵权-《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诏狱最深的牢房里,霉味混着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张鹤鸣被铁链锁在墙上,手臂的烫伤流脓,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看到魏忠贤进来,他猛地挣着铁链跪倒,不顾伤口撕裂。

  “咚咚” 磕头,他声嘶力竭地喊道:“魏厂公!求您救我!我全招!”

  “兵部这些年贪了近两百万两军饷,我独吞五十万,剩下的分给汪应蛟、黄克缵还有朝中大臣!”

  “我把银子全交出来,求陛下饶我一命!”

  魏忠贤居高临下看着他,嘴角勾着冷笑。

  “张大人,现在知道求饶了?”

  “当初你漂没军饷、逼得边军吃野菜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张鹤鸣哭得鼻涕流进胡子里。

  “我还能指认更多贪官!帮陛下清吏治!求您在陛下面前美言一句!”

  “饶你一命?” 魏忠贤摇了摇头,声音冷得像冰。

  “陛下说了,贪腐军饷的,死不足惜!”

  “你以为交出银子,就能抵边军士兵的命?”

  他对身后锦衣卫道:“给我打!让他好好想想,边军士兵饿肚子的时候,他在干嘛!”

  两名锦衣卫拿起浸了盐水的鞭子,朝着张鹤鸣后背狠狠抽去。

  “啊 ——!” 惨叫声撞在牢房墙壁上,张鹤鸣后背瞬间布满血痕。

  盐水渗进伤口,疼得他浑身抽搐。

  “说!为什么敢贪军饷!” 魏忠贤厉声喝问,手里的拂尘指着他。

  张鹤鸣疼得话都说不完整,断断续续喊:“不是我想贪……”

  “是官场都这样!人人皆贪,不贪就被排挤!”

  “士大夫互相遮掩,这是惯例……”

  “我不贪,连兵部尚书都当不了,还会被他们害死!”

  魏忠贤冷笑:“好一个‘人人皆贪’!”

  “看来这官场的黑幕,比陛下想的还深!”

  他转身走出牢房,对番役道:“继续审其他郎中!”

  “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把贪腐的事全挖出来,一点都不能漏!”

  接下来三天,诏狱的惨叫声没停过。

  东厂番役用尽酷刑,把兵部郎中们的底全审了出来。

  一名郎中被夹棍夹断腿,昏死三次,醒来就招:“我…… 我卖了兵部主事的职位!”

  “收了富商儿子五万两,还帮他伪造履历!”

  另一名郎中被烙铁烫穿了胳膊,哭喊着招供:“我们改军饷账本!”

  “扣边军三成军饷,给朝中大臣送礼!”

  “武官不给钱,就压着他们的升职文书,让他们一辈子当小官!”

  还有个郎中被灌了辣椒水,呛得眼泪直流:“我们虚报士兵人数!”

  “花名册上多写五千人,每个月多领十万两军饷,几个人分了!”

  “边军实际人数,比报上去的少三成!”

  被关在偏院的兵部官吏,听到诏狱的惨叫,吓得魂飞魄散。

  有的没等审,就主动写供词,连自己贪了几两银子、收了几匹布都写得清清楚楚。

  魏忠贤把所有供词整理成厚厚的册子,用红绸包着,亲自送到乾清宫。

  朱由校坐在御案前,一页页翻供词,手指越攥越紧。

  最后 “啪” 地拍在案上,怒喝:“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供词里的事,让他目眦欲裂。

  兵部不仅卖官、改账本、逼武官行贿、吃空饷,还贪了买火器的钱!

  边军的火炮年久失修,鸟铳连铅弹都装不上,战斗力根本上不去!

  “难怪边军屡战屡败!根子全在这儿!” 朱由校气得浑身发抖。

  “文官贪军饷、吞武器钱,武官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打仗?怎么守辽东!”

  他立刻喊:“传内阁大学士方从哲、韩爌、刘一燝,即刻进宫!”

  没半柱香的功夫,三位阁臣就赶到乾清宫。

  看到朱由校满是怒火的脸,三人心里 “咯噔” 一下,连忙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说的‘清流’文官干的好事!” 朱由校把供词扔在他们面前,册子 “哗啦” 散开。

  “兵部贪了近两百万两!卖官鬻爵、改军饷、逼武官行贿,桩桩件件都能诛九族!”

  “你们身为阁臣,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包庇?”

  方从哲捡起供词,刚看几页,脸就白得像纸,“扑通” 跪地。

  “陛下息怒!臣…… 臣真不知道兵部贪得这么狠!”

  “是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韩爌和刘一燝也跟着跪地,声音发颤:“臣等失职,请陛下降罪!”

  “降罪?” 朱由校冷笑。

  “降罪就能让边军士兵有饭吃?就能让他们有火器用?就能把丢的辽东土地抢回来?”

  他站起身,语气无比坚定:“从今天起,朕下重典整顿吏治!”

  “贪腐者,不管官多大,一律严惩!”

  当天,朱由校下旨:凡在兵部贪腐案中,贪银六十两以上者,腰斩剥皮,家产抄没。

  贪银六十两以下者,斩立决,家属流放!

  旨意一下,京城震动。

  锦衣卫和东厂番役拿着供词,挨家抓涉案官员。

  不管是兵部郎中、主事,还是分赃的户部、工部小官,一个都没放过。

  刑场上,鼓声震天。

  被腰斩剥皮的官员排成排,鲜血染红了地面。

  围观百姓看得解气,纷纷喊:“陛下杀得好!这些贪官早就该杀了!”

  兵部几乎被杀空,剩下的小官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再也没人敢轻视皇帝的决心。

  处理完贪官,朱由校又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

  拆兵部之权!

  把武官升降权,从兵部剥出来,归五军都督府,由武将自己评荐。

  把军饷发放权,交给新设的 “军饷司”,由皇帝直接管,每一笔银子都要朱由校画押才能发。

  把兵马训练权,交给新设的 “练兵司”,秦良玉、陈策等武将任主管,文官不得插手。

  再设 “监察司”,由东厂番役和锦衣卫组成,专门盯着军饷和训练,发现贪腐立刻抓!

  这道圣旨,彻底收了文官集团握了几十年的兵权。

  武官们再也不用受文官压榨,能安心练兵打仗。

  朱由校也牢牢攥住了大明的军事力量,再也不用看文官的脸色。

  乾清宫内,朱由校看着新拟的兵部权力拆分章程,嘴角露出笑。

  这场兵部贪腐案虽然惨烈,却清了官场蛀虫,收了兵权,为大明复兴打了坚实的基础。

  他拿起笔,在章程末尾加了一行字:设东厂反贪司,专查全国贪腐,不限官阶,遇贪即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