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涯将匕首插进靴筒,手指在护腕上停了一瞬。夜风从破庙门缝钻入,吹得墙角那盏油灯忽明忽暗。他没急着走,而是蹲下身,用指甲刮了刮石碾边缘的铜扣锈迹。
“这熔痕不对。”他低声说,“军器监的活儿讲究规整,这种歪斜接缝,是赶工时用野炉重铸的。”
白芷站在门口,目光扫过院外枯树投下的斑驳影子。她没回头,只道:“工部老尚书答应来见你,但不肯带随从。他说若真有事,宁可一个人背罪名。”
“那就等他。”陈无涯站起身,拍去膝盖上的尘土,“只要他敢来,就是迈出了第一步。”
两人没再说话。远处传来三更鼓,声音沉闷,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口。他们换了个隐蔽的小院落暂作据点,墙矮屋旧,正好藏人。半个时辰后,巷口传来极轻的脚步声,节奏顿挫,踩的是官场上通行的“稳步行”。
一个穿灰袍的老者低着头走进来,身后没人跟随。他进门便反手关门,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放在桌上。“这是我在工部三十年的信物。”他声音沙哑,“你说的那些账目,我查过了。皮甲三百副,确实没走兵部调令,而是以‘修缮库房’名义出库。”
陈无涯点头:“紫云商行经手的不止这一笔。火油、箭簇、铁钉,全打着边关补给的旗号,实则运往北境荒原。”
“我知道。”老者抬眼,“但我不能独自上奏。严嵩党羽遍布六部,我若出面,明日便是‘暴病身亡’。”
“所以不是你一个人。”陈无涯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摊开在桌,“我已经联络了户科给事中和御史台少卿。他们手里也有线索——有人发现兵部文书近三个月频繁修改驿道通行记录,专为某些车队开绿灯。”
白芷补充:“这些车队从未登记货物重量,却总在夜间通行,车辙压深,显然是重物。”
老者盯着那张纸看了许久,终于开口:“你们想怎么做?”
“今晚,我们把知道的人都聚在一起。”陈无涯指了指庙后那间塌了半边屋顶的土地庙,“不点灯,不开门,只说话。每人说一条自己掌握的证据,然后签字画押。一旦有人出事,其余人立刻联名递折子。”
老者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我可以去。但你要保证,不会有人借机陷害同僚。”
“我不是来搞权斗的。”陈无涯直视他眼睛,“我是来揭通敌卖国的事。谁要是这时候还想着争位子,让他现在就走。”
又过了两刻钟,另外两人陆续抵达。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官员进门便问:“你们怎么确定这里安全?”
“因为没人觉得这地方值得盯。”白芷答,“连乞丐都不愿住。”
第三个人一直没说话,直到听见“狼首衔月”的图腾描述,才猛地抬头:“这个标记……我见过。去年冬,刑部大牢有个异族俘虏自尽前,在墙上刻了同样的图案。”
陈无涯将匕首取出来递过去:“是不是这个?”
那人接过匕首,手指微微发抖:“一模一样。当时我以为是蛮夷图腾,没在意。可现在想来,那俘虏死得太巧了。就在严嵩提议削减边军粮饷的前一天。”
烛光微弱,几人的脸在墙上投出晃动的影子。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一丝铁锈气。没有人再质疑这场聚会的意义。
“我来说最后一条。”户科给事中忽然开口,“上个月,我奉命核查户部银库损耗,发现一笔三十万两的‘修桥款’被拨给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工程队。这笔钱最终流入一家当铺,而那家当铺的幕后东家,是丞相府管家的远亲。”
屋里静了几息。
“够了。”御史台少卿咬牙,“这些加起来,已经不是贪墨,是谋反。”
陈无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血书草稿,铺在桌上:“签了名,我们就不再是孤臣。谁先来?”
老尚书第一个蘸血按印。接着是户科给事中,然后是御史台少卿。最后一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手。
“从现在起,我们共进退。”陈无涯收起血书,小心折好塞进贴身衣袋,“三日后同一时间,再来此地。届时我会带来军器监的流向图,你们也继续查各自线索。等证据齐全,一起递上去。”
众人陆续离开,走时都换了方向,避免同行暴露关系。白芷最后一个起身,临走前看了陈无涯一眼:“你觉得他们会守约吗?”
“有人会怕,有人会退。”他靠在墙边,摸了摸护腕,“但只要有三个真心要扳倒严嵩的人,就够了。”
她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入夜色。
陈无涯没跟出去。他在屋里坐了一会儿,掏出匕首仔细检查刀柄内侧的熔纹。忽然,他发现一道极细的刻线,像是被人用针尖划过的痕迹。他凑近灯下,眯起眼辨认——那是一串数字:七、四、九。
“七十四号?”他喃喃,“什么意思?”
还没来得及细想,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布料摩擦声。他立刻熄灯,缩身角落。外面的人没有进来,只是在院墙外停了几息,随即离去。
他等了半炷香才重新点亮油灯。刚才那人脚步很轻,但落地时重心偏右,明显右腿受过伤。这种步态……他记起来了。三天前在宫门外,严嵩身边那个低头捧匣的幕僚,走路就是这样。
“他们已经开始盯这些大臣了。”他收起匕首,走出小院。
城南街巷如网,他专挑排水沟旁的窄道走。转过两个弯后,迎面撞见白芷站在一处塌檐下等他。
“工部老尚书刚回府,就有两名黑衣人翻墙进去。”她压低声音,“我没看清脸,但他们腰间挂的短刃,和我们在布庄后巷遇到的一样。”
“弯月刃。”陈无涯眼神冷了下来,“他们是冲着血书来的。”
“现在怎么办?总不能让那些人白白冒险。”
“不。”他摇头,“既然他们敢派人监视,那就让他们看个清楚。”
“你又要做什么?”
“明天午时,我去西市茶楼。”他嘴角微扬,“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那份誊抄账册。”
“你是想逼他们动手?”
“不。”他摇头,“我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结盟了。而且,不怕他们反扑。”
白芷看着他,眉头微蹙:“万一他们直接杀了那些大臣呢?”
“那就说明。”他目光沉定,“他们慌了。”
此时,丞相府书房内烛火未熄。严嵩坐在案前,手中捏着一封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土地庙?”他低声问跪在地上的幕僚,“几个人?都说了什么?”
“回大人,至少四个,身份尚在排查。他们提到了狼首图腾、熔铸接痕,还有……血书。”
严嵩缓缓闭眼,片刻后睁开:“传令下去,府门加岗,所有人不得私自外出。另外,盯紧那几位大人宅邸,尤其是工部和御史台的。”
幕僚应声欲退,又被叫住。
“等等。”严嵩站起身,走到铜镜前凝视自己,“通知北漠那边,让他们准备好‘夜行组’。如果这些人真敢联手,那就让他们一起消失。”
他伸手抚过镜面,指尖划过自己的眉心。
“陈无涯……你以为拉几个人就能动我?”
话音落下,窗外一阵风过,吹灭了案上烛火。黑暗中,他的 silhouette 静立不动,像一尊冷铁铸成的雕像。
而在城南某条陋巷深处,陈无涯正将一枚铜扣嵌进墙缝。白芷站在他身旁,手里握着一张新绘的路线图。
“这是接下来三天的联络顺序。”她递过去,“每晚换地点,每处只待一刻钟。”
他接过图,看了看,忽然问:“你说,他们会不会也在等我们先出手?”
她没回答。
远处更鼓敲过四响,天边透出一抹青灰。他把图折好收进怀里,握了握腰间的匕首。
刀柄上的狼首图腾,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这熔痕不对。”他低声说,“军器监的活儿讲究规整,这种歪斜接缝,是赶工时用野炉重铸的。”
白芷站在门口,目光扫过院外枯树投下的斑驳影子。她没回头,只道:“工部老尚书答应来见你,但不肯带随从。他说若真有事,宁可一个人背罪名。”
“那就等他。”陈无涯站起身,拍去膝盖上的尘土,“只要他敢来,就是迈出了第一步。”
两人没再说话。远处传来三更鼓,声音沉闷,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口。他们换了个隐蔽的小院落暂作据点,墙矮屋旧,正好藏人。半个时辰后,巷口传来极轻的脚步声,节奏顿挫,踩的是官场上通行的“稳步行”。
一个穿灰袍的老者低着头走进来,身后没人跟随。他进门便反手关门,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放在桌上。“这是我在工部三十年的信物。”他声音沙哑,“你说的那些账目,我查过了。皮甲三百副,确实没走兵部调令,而是以‘修缮库房’名义出库。”
陈无涯点头:“紫云商行经手的不止这一笔。火油、箭簇、铁钉,全打着边关补给的旗号,实则运往北境荒原。”
“我知道。”老者抬眼,“但我不能独自上奏。严嵩党羽遍布六部,我若出面,明日便是‘暴病身亡’。”
“所以不是你一个人。”陈无涯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摊开在桌,“我已经联络了户科给事中和御史台少卿。他们手里也有线索——有人发现兵部文书近三个月频繁修改驿道通行记录,专为某些车队开绿灯。”
白芷补充:“这些车队从未登记货物重量,却总在夜间通行,车辙压深,显然是重物。”
老者盯着那张纸看了许久,终于开口:“你们想怎么做?”
“今晚,我们把知道的人都聚在一起。”陈无涯指了指庙后那间塌了半边屋顶的土地庙,“不点灯,不开门,只说话。每人说一条自己掌握的证据,然后签字画押。一旦有人出事,其余人立刻联名递折子。”
老者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我可以去。但你要保证,不会有人借机陷害同僚。”
“我不是来搞权斗的。”陈无涯直视他眼睛,“我是来揭通敌卖国的事。谁要是这时候还想着争位子,让他现在就走。”
又过了两刻钟,另外两人陆续抵达。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官员进门便问:“你们怎么确定这里安全?”
“因为没人觉得这地方值得盯。”白芷答,“连乞丐都不愿住。”
第三个人一直没说话,直到听见“狼首衔月”的图腾描述,才猛地抬头:“这个标记……我见过。去年冬,刑部大牢有个异族俘虏自尽前,在墙上刻了同样的图案。”
陈无涯将匕首取出来递过去:“是不是这个?”
那人接过匕首,手指微微发抖:“一模一样。当时我以为是蛮夷图腾,没在意。可现在想来,那俘虏死得太巧了。就在严嵩提议削减边军粮饷的前一天。”
烛光微弱,几人的脸在墙上投出晃动的影子。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一丝铁锈气。没有人再质疑这场聚会的意义。
“我来说最后一条。”户科给事中忽然开口,“上个月,我奉命核查户部银库损耗,发现一笔三十万两的‘修桥款’被拨给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工程队。这笔钱最终流入一家当铺,而那家当铺的幕后东家,是丞相府管家的远亲。”
屋里静了几息。
“够了。”御史台少卿咬牙,“这些加起来,已经不是贪墨,是谋反。”
陈无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血书草稿,铺在桌上:“签了名,我们就不再是孤臣。谁先来?”
老尚书第一个蘸血按印。接着是户科给事中,然后是御史台少卿。最后一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手。
“从现在起,我们共进退。”陈无涯收起血书,小心折好塞进贴身衣袋,“三日后同一时间,再来此地。届时我会带来军器监的流向图,你们也继续查各自线索。等证据齐全,一起递上去。”
众人陆续离开,走时都换了方向,避免同行暴露关系。白芷最后一个起身,临走前看了陈无涯一眼:“你觉得他们会守约吗?”
“有人会怕,有人会退。”他靠在墙边,摸了摸护腕,“但只要有三个真心要扳倒严嵩的人,就够了。”
她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入夜色。
陈无涯没跟出去。他在屋里坐了一会儿,掏出匕首仔细检查刀柄内侧的熔纹。忽然,他发现一道极细的刻线,像是被人用针尖划过的痕迹。他凑近灯下,眯起眼辨认——那是一串数字:七、四、九。
“七十四号?”他喃喃,“什么意思?”
还没来得及细想,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布料摩擦声。他立刻熄灯,缩身角落。外面的人没有进来,只是在院墙外停了几息,随即离去。
他等了半炷香才重新点亮油灯。刚才那人脚步很轻,但落地时重心偏右,明显右腿受过伤。这种步态……他记起来了。三天前在宫门外,严嵩身边那个低头捧匣的幕僚,走路就是这样。
“他们已经开始盯这些大臣了。”他收起匕首,走出小院。
城南街巷如网,他专挑排水沟旁的窄道走。转过两个弯后,迎面撞见白芷站在一处塌檐下等他。
“工部老尚书刚回府,就有两名黑衣人翻墙进去。”她压低声音,“我没看清脸,但他们腰间挂的短刃,和我们在布庄后巷遇到的一样。”
“弯月刃。”陈无涯眼神冷了下来,“他们是冲着血书来的。”
“现在怎么办?总不能让那些人白白冒险。”
“不。”他摇头,“既然他们敢派人监视,那就让他们看个清楚。”
“你又要做什么?”
“明天午时,我去西市茶楼。”他嘴角微扬,“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那份誊抄账册。”
“你是想逼他们动手?”
“不。”他摇头,“我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结盟了。而且,不怕他们反扑。”
白芷看着他,眉头微蹙:“万一他们直接杀了那些大臣呢?”
“那就说明。”他目光沉定,“他们慌了。”
此时,丞相府书房内烛火未熄。严嵩坐在案前,手中捏着一封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土地庙?”他低声问跪在地上的幕僚,“几个人?都说了什么?”
“回大人,至少四个,身份尚在排查。他们提到了狼首图腾、熔铸接痕,还有……血书。”
严嵩缓缓闭眼,片刻后睁开:“传令下去,府门加岗,所有人不得私自外出。另外,盯紧那几位大人宅邸,尤其是工部和御史台的。”
幕僚应声欲退,又被叫住。
“等等。”严嵩站起身,走到铜镜前凝视自己,“通知北漠那边,让他们准备好‘夜行组’。如果这些人真敢联手,那就让他们一起消失。”
他伸手抚过镜面,指尖划过自己的眉心。
“陈无涯……你以为拉几个人就能动我?”
话音落下,窗外一阵风过,吹灭了案上烛火。黑暗中,他的 silhouette 静立不动,像一尊冷铁铸成的雕像。
而在城南某条陋巷深处,陈无涯正将一枚铜扣嵌进墙缝。白芷站在他身旁,手里握着一张新绘的路线图。
“这是接下来三天的联络顺序。”她递过去,“每晚换地点,每处只待一刻钟。”
他接过图,看了看,忽然问:“你说,他们会不会也在等我们先出手?”
她没回答。
远处更鼓敲过四响,天边透出一抹青灰。他把图折好收进怀里,握了握腰间的匕首。
刀柄上的狼首图腾,在晨光中泛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