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水到渠成与静默基石
离开南浔镇,韩飞并未立刻解除封印、恢复修为,也未急于返回青玄宗。他依旧保持着筑基四层的气息,如同一个真正的低阶散修,信步由缰,向着记忆中一处山明水秀、灵气相对充裕,却又远离尘嚣的僻静山脉行去。
那里名为“翠微山”,是他当初下山游历时,偶然路过记下的一处地方。山势不算险峻,却林木葱郁,有一条品质尚可的中型灵脉潜藏地底,滋养一方水土,时有低阶妖兽出没,偶有散修在此开辟临时洞府,算是一处不错的清修之地。
他需要一处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来完成最后的突破,并重新适应、掌控那因心境圆满而即将释放的力量。
十日后,韩飞抵达翠微山。他并未选择那些灵气最浓郁的峰顶,而是在一处背靠山崖、面朝幽潭的缓坡上,徒手开辟了一座简易的洞府。没有动用任何法术神通,仅凭被灵力滋养过的肉身力量,一拳一掌,开凿岩石,削平木桩,仿佛一个真正的隐士。
洞府成时,夕阳正好,金红色的余晖洒在潭面上,波光粼粼,偶有鱼儿跃出,溅起圈圈涟漪。山风穿过林隙,带来草木清香与远处隐隐的兽吼。
韩飞盘膝坐于洞府之内,并未立刻开始。他先是花了三天时间,将洞府周围简单布置了一些警示和隐匿的小禁制,虽不强大,但足以防备山中野兽和偶然路过的低阶修士。然后,他如同一个凡人般,打坐、调息、观想,让身心彻底沉浸在这片自然的宁静之中。
情绪银行在他识海中,处于一种奇特的“静默模式”。界面黯淡,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不再主动吸收任何外界情绪,也不再显化那万象星图。它仿佛进入了最深沉的休眠,只为维持着与韩飞道心那完美共生的状态,为他提供最平稳、最纯粹的内心环境。
这是一种绝对的“静”。
外界的风声、水声、兽吼声,仿佛都被一层无形的薄膜过滤,无法扰动他内心的半分涟漪。体内被封印的灵力,如同冬眠的巨兽,蛰伏在经脉深处,沉寂而温顺。
他回想起红尘中的点点滴滴。农人收获的喜悦,商贾盈亏的焦虑,书生中举的狂喜,恋人分别的哀伤,生老病死的无奈……还有那最终于坟前领悟的“万情归真”。种种画面、种种情绪,如同浮光掠影般在心头闪过,却不再引起任何波澜,只留下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了然。
他的道心,如同被万千溪流冲刷打磨了亿万年的璞玉,此刻终于褪尽所有杂质,显露出内里那混沌包容、坚不可摧的本质。
无畏之心的碎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与圆满道心彻底融合,再无分别。
时机已至。
这一夜,月朗星稀,万籁俱寂。
韩飞于洞府中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无星无月,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他心念微动,不再压制,也不再引导,只是如同松开了一道早已不再必要的枷锁。
嗡……
体内那层层叠叠、由混沌星云之力与情绪银行共同构筑的封印,如同阳光下的冰雪,无声无息地开始消融。
筑基五层、筑基六层、筑基七层……
被压抑许久的灵力,如同解冻的江河,瞬间奔腾起来,以前所未有的顺畅与活力,冲刷着每一条经脉,滋养着每一个窍穴。没有狂暴的冲击,没有痛苦的撕裂,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与圆融。
他的气息开始节节攀升!
筑基七层巅峰、筑基八层、筑基八层巅峰……
灵力在体内奔流呼啸,却奇异地没有散发出丝毫强大的威压,反而更加内敛。洞府之外,夜虫依旧鸣叫,潭水依旧荡漾,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当最后一道封印彻底消散,那被压抑到极致后反弹的力量,推动着他的修为,轻而易举地冲破了筑基八层与九层之间的壁垒,并且势头不减,直接稳固在了筑基九层巅峰!
距离筑基大圆满,仅剩一步之遥!
整个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没有瓶颈,没有关隘,仿佛他本就该在这个境界,只是之前被暂时限制了而已。
澎湃的力量感充盈全身,远比之前筑基七层时强大了数倍不止!神识如同水银泻地,瞬间覆盖了整座翠微山,山中一草一木,一虫一兽,尽在掌握。对混沌领域的感知也更加清晰,心念微动,便可轻易展开,范围与掌控力远超以往。
但他心中并无多少欣喜,只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平静。
他仔细体悟着自身的变化。灵力更加精纯浑厚,带着一丝混沌包容的特性。肉身在灵力反哺下,强度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心境,圆满无瑕,道心通明,掌控着这身暴涨的力量,如臂使指,没有丝毫晦涩与失控之感。
情绪银行依旧处于静默模式,仿佛一个完成了阶段性使命的忠诚伙伴,悄然退居幕后,将舞台完全交还给了韩飞自己。它不再是他需要刻意依赖和警惕的“变量”,而是真正化为了他道途上最稳固的“基石”。
韩飞知道,下一次当它再次活跃时,必将是在自己冲击金丹大道,需要调动一切力量与智慧的那一刻。
他缓缓起身,走出洞府。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照亮了幽潭和周围的林木。
他站在那里,气息与整座翠微山,与这片天地,完美地融为一体。
水到渠成,根基稳固。
下一步,便是寻觅机缘,准备……结丹!
第143章 完
离开南浔镇,韩飞并未立刻解除封印、恢复修为,也未急于返回青玄宗。他依旧保持着筑基四层的气息,如同一个真正的低阶散修,信步由缰,向着记忆中一处山明水秀、灵气相对充裕,却又远离尘嚣的僻静山脉行去。
那里名为“翠微山”,是他当初下山游历时,偶然路过记下的一处地方。山势不算险峻,却林木葱郁,有一条品质尚可的中型灵脉潜藏地底,滋养一方水土,时有低阶妖兽出没,偶有散修在此开辟临时洞府,算是一处不错的清修之地。
他需要一处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来完成最后的突破,并重新适应、掌控那因心境圆满而即将释放的力量。
十日后,韩飞抵达翠微山。他并未选择那些灵气最浓郁的峰顶,而是在一处背靠山崖、面朝幽潭的缓坡上,徒手开辟了一座简易的洞府。没有动用任何法术神通,仅凭被灵力滋养过的肉身力量,一拳一掌,开凿岩石,削平木桩,仿佛一个真正的隐士。
洞府成时,夕阳正好,金红色的余晖洒在潭面上,波光粼粼,偶有鱼儿跃出,溅起圈圈涟漪。山风穿过林隙,带来草木清香与远处隐隐的兽吼。
韩飞盘膝坐于洞府之内,并未立刻开始。他先是花了三天时间,将洞府周围简单布置了一些警示和隐匿的小禁制,虽不强大,但足以防备山中野兽和偶然路过的低阶修士。然后,他如同一个凡人般,打坐、调息、观想,让身心彻底沉浸在这片自然的宁静之中。
情绪银行在他识海中,处于一种奇特的“静默模式”。界面黯淡,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不再主动吸收任何外界情绪,也不再显化那万象星图。它仿佛进入了最深沉的休眠,只为维持着与韩飞道心那完美共生的状态,为他提供最平稳、最纯粹的内心环境。
这是一种绝对的“静”。
外界的风声、水声、兽吼声,仿佛都被一层无形的薄膜过滤,无法扰动他内心的半分涟漪。体内被封印的灵力,如同冬眠的巨兽,蛰伏在经脉深处,沉寂而温顺。
他回想起红尘中的点点滴滴。农人收获的喜悦,商贾盈亏的焦虑,书生中举的狂喜,恋人分别的哀伤,生老病死的无奈……还有那最终于坟前领悟的“万情归真”。种种画面、种种情绪,如同浮光掠影般在心头闪过,却不再引起任何波澜,只留下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了然。
他的道心,如同被万千溪流冲刷打磨了亿万年的璞玉,此刻终于褪尽所有杂质,显露出内里那混沌包容、坚不可摧的本质。
无畏之心的碎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与圆满道心彻底融合,再无分别。
时机已至。
这一夜,月朗星稀,万籁俱寂。
韩飞于洞府中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无星无月,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他心念微动,不再压制,也不再引导,只是如同松开了一道早已不再必要的枷锁。
嗡……
体内那层层叠叠、由混沌星云之力与情绪银行共同构筑的封印,如同阳光下的冰雪,无声无息地开始消融。
筑基五层、筑基六层、筑基七层……
被压抑许久的灵力,如同解冻的江河,瞬间奔腾起来,以前所未有的顺畅与活力,冲刷着每一条经脉,滋养着每一个窍穴。没有狂暴的冲击,没有痛苦的撕裂,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与圆融。
他的气息开始节节攀升!
筑基七层巅峰、筑基八层、筑基八层巅峰……
灵力在体内奔流呼啸,却奇异地没有散发出丝毫强大的威压,反而更加内敛。洞府之外,夜虫依旧鸣叫,潭水依旧荡漾,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当最后一道封印彻底消散,那被压抑到极致后反弹的力量,推动着他的修为,轻而易举地冲破了筑基八层与九层之间的壁垒,并且势头不减,直接稳固在了筑基九层巅峰!
距离筑基大圆满,仅剩一步之遥!
整个过程,顺畅得令人难以置信。没有瓶颈,没有关隘,仿佛他本就该在这个境界,只是之前被暂时限制了而已。
澎湃的力量感充盈全身,远比之前筑基七层时强大了数倍不止!神识如同水银泻地,瞬间覆盖了整座翠微山,山中一草一木,一虫一兽,尽在掌握。对混沌领域的感知也更加清晰,心念微动,便可轻易展开,范围与掌控力远超以往。
但他心中并无多少欣喜,只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平静。
他仔细体悟着自身的变化。灵力更加精纯浑厚,带着一丝混沌包容的特性。肉身在灵力反哺下,强度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心境,圆满无瑕,道心通明,掌控着这身暴涨的力量,如臂使指,没有丝毫晦涩与失控之感。
情绪银行依旧处于静默模式,仿佛一个完成了阶段性使命的忠诚伙伴,悄然退居幕后,将舞台完全交还给了韩飞自己。它不再是他需要刻意依赖和警惕的“变量”,而是真正化为了他道途上最稳固的“基石”。
韩飞知道,下一次当它再次活跃时,必将是在自己冲击金丹大道,需要调动一切力量与智慧的那一刻。
他缓缓起身,走出洞府。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照亮了幽潭和周围的林木。
他站在那里,气息与整座翠微山,与这片天地,完美地融为一体。
水到渠成,根基稳固。
下一步,便是寻觅机缘,准备……结丹!
第14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