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洪荒230-《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

  通常棺椁下葬后都会钉死棺盖,防止尸身接触外界而起异变。

  可眼前这具既无棺盖,也无钉孔,只有一层柔韧的透明丝绸覆盖表面,更像一个大匣子。

  这绸缎的韧性确实惊人,承受了我的体重和落势,却未起一丝褶皱,完好护住了下方的尸身。

  大壮不知从哪抽出一根铁棍,试图挑开女尸上的薄纱。

  我急忙拉住他:“别动!这层纱就像保鲜膜,保护尸体不腐。万一掀开氧化了,考古价值就没了!”

  他甩开我的手:“仔细看。”

  说着在我眼前晃了晃铁棍——棍头黏着几片类似树叶的东西。

  我定睛细看,认出那是几片桑叶,还带着新鲜的绿意。

  难道这座古墓里竟长着桑树?

  我满心疑惑,注视着大山的下一步动作。他后退半步,俯低身子,小心地与木棺保持距离,将粘着桑叶的铁棍缓缓探入覆盖棺木的薄绸之下,动作极为谨慎,生怕碰落了那层轻纱。

  他的姿态让我想起过年时放烟花的孩童——既害怕火花溅到身上而侧身躲避,又忍不住高举烟花棒,痴迷地望着绽放的彩光。

  借着手电的光晕,我看见绸缎表面泛起细微的涟漪,仿佛有什么在底下蠕动。木棺里传来类似指甲刮擦门板的咯吱声。

  大山手中的铁棍像杠杆般上下起伏,仿佛另一端有个顽皮的孩子在拨弄。

  突然,伸入棺内的铁棍开始发出绵长的哀鸣,从搁在边缘处开始急剧弯曲,最终咔嚓一声断裂。

  大山因惯性向后踉跄,但他毕竟受过多年训练,不像我这般笨拙。他敏捷地翻身站稳,目光始终锁定在木棺上。

  我也顾不上他,紧盯着被掀开的那道缝隙。

  在光影交错间,一缕银白的细丝从缝隙中缓缓渗出。伴随着清脆的声响,那截断掉的铁棍也滑落出来。

  大山向我示意,我挣扎着起身,踉跄地随他靠近木棺。

  透过半透明的薄纱,我惊见那张原本慈和的女子的面容已彻底改变!

  清秀的面庞布满褶皱,樱桃小口化作血盆大口,几乎占据半张脸,密布着细小的尖牙,宛如一个吸盘。那些半透明的丝线,正是从这张怪口中吐出的。

  这还算人吗?我低声惊呼。

  当然不是。大山沉声道,这是虫,确切地说,是即将结茧的人形蚕蛹。

  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人形蚕?这太违背常理了!

  只是超出我们的认知罢了。大山说,古代很多生物都已灭绝,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用来安置即将结蛹的蚕的金丝楠木匣。

  我俯身细看木料的纹理质地——这确实是考古学的基本功。木质纹理直而细密,确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能用得起这等材质的,必是古代贵族。

  我起身点头,认同他的判断。

  这里不止这一具。大山掀开旁边的纱帐,露出相隔仅一步之遥的相同木棺,在你来之前,我估算过这片区域,占地近一平方公里,每隔一米就放置一具,算下来至少有上千具。

  这个数字令我震惊。上千具!墓主人究竟是何等显赫?

  你懂甲骨文吗?

  略知一二。我答道。

  看看这个是不是甲骨文?大山引我走到木棺南侧蹲下。

  直到这时我才注意到,脚下、头顶、四周都垂挂着与覆盖棺木相同的丝绸。这些丝绸并非素面,全都绣着图案。但我辨认不出这种绣艺的渊源——既不像蜀绣的绚烂,也不似苏绣的精巧,不同于湘绣的浓郁,更有别于粤绣的完整构图。

  从技法来看,**的手法相当朴素,构图简洁,用色单纯。

  整体感觉与普通人在纸上写字作画相差无几,除了笔触工整之外,并无特别之处。

  我曾仔细观察覆盖在棺椁表面的纹样,在从小李那里得知答案后,认出绸缎上所绣的是介于甲骨文与金文之间的象形文字,代表“蚕”。

  而小李所指的那片刺绣也是类似的象形文字,虽然无法完全确定,但从字形判断,应该是一个“丝”字。

  “欧、丝、之、野?”我逐一辨认出分别绣在棺椁四角的字形。

  小李听完眼神一亮:“你说什么?这是……”

  “欧丝之野。”我又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似乎曾在哪儿听过。

  小李显得格外兴奋:“真没想到,这里竟是传说中的欧丝之野,那这些一定就是欧丝国的子民了!”

  “那是什么地方?”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在大踵国东边有一处叫欧丝之野,有一女子跪在三桑树旁吐丝,因此得名。

  另外,《搜神记》里也有一个故事提到欧丝之野。”

  小李拿出手机,这里没有信号,所有资料都是提前下载好的,看得出他早有准备:

  “传说古代有两个国家交战,有位将军的女儿因父亲久未归家,便对她从小养大的马许愿:只要马能带父亲回来,她就嫁给它。

  那匹马久居人间,已通人性,听后大喜,连夜挣脱缰绳疾驰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久后,战场传来战败的消息,众人都以为那位将军已经阵亡。谁知几天后,这匹马竟驮着将军归来,经太医救治,将军奇迹般生还。

  后来,将军之女将当初的承诺告诉了父亲,但将军却说:若我女儿嫁给马,我家岂不断了香火?于是反悔。

  马因此愤怒不已,将军见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马除患,并将马皮晾在院中。

  然而某一天,那张马皮突然随风卷起,趁将军女儿外出时将她裹走。

  将军大惊,四处张贴告示寻找女儿。直到有人告诉他,在一棵巨树上看到了他女儿。调查之后,发现她已寄居树上,化为蚕蛹。

  此后数百年间,这人形蚕蛹不断繁衍,每三年结一次蛹,子孙后代便在这欧丝之野建立一国,名为‘欧丝国’。因国民皆为女子形态,也被称为‘欧丝女国’。”

  “这后半段听起来,怎么有点像《西游记》里的‘西梁女国’?”

  “大概有所借鉴吧。”小李耸耸肩,“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欧丝国中那棵神树——三桑树。传说这是一棵能与扶桑媲美的神树,如果能找到它,很多历史谜题或许就能解开,你想想,这难道不是前所未有的考古发现吗?”

  “话是没错……可你又不是考古队的,这么激动做什么?我早就觉得你动机不纯,老实交代,你到底来干什么的?”

  “我这不是替你高兴嘛……”

  “少来这套。”

  见实在瞒不住我,小李叹了口气:“好吧,我确实有任务在身。不过,我不是为了那棵神树,而是为了树下的东西。”

  “树下有什么?”

  “我跟你说过吧,丹江水下有座龙宫。”

  “那不是……”

  大壮打断了我:“准确来说,下面可能通向海眼,至于有没有龙宫,谁也说不准。几十年前,一支从安阳来的考古队曾潜入丹江水底,想找到海眼龙宫的位置,没想到勘探期间长江汛期突然提前。他们遇上了水底漩涡和急流,整支队伍都失踪了。”

  大壮的表情越来越沉:“那支考古队的领队,就是我爷爷。”

  “一年前,南水北调施工队在丹江口作业时,从水里捞出一个防水密码箱,撬开之后,发现里面是当年安阳考古队留下的一些笔记和资料。”

  “所以我申请退伍复员,就是为了找我爷爷,不管是生是死,都要有个结果。”

  “那本笔记里提到这里了?”我问。

  大壮点点头:“不过内容不多,里面提到欧丝女国的三桑树下有一条通道,他们就是从那儿进入海眼的。但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比如?”

  “比如笔记里从没提过欧丝之野上面还有一层古墓,也没说过可以从嵌在山里的古墓进入欧丝之野。”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件事:“等等,我们之前在上面是被水冲下来的。”

  大壮点点头。

  那也就是说,我之前以为的“一切都是幻觉”被推翻了?

  “然后呢?”我问他。

  “然后我就被冲进暗河下游,顺着路走到这儿了。”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大壮的意思是他直接被冲进第二层古墓的暗河,那他是怎么知道上面还有一层墓的?

  进过黄忠墓的只有我和刘阳学长,刘阳被留在上一层,唯一知道实情的只有我。

  “你……”我刚要开口问他。

  大壮忽然抬手,用工铲的利刃指着我。

  第9章 呕丝女国2

  我以为大壮是发现自己暴露了,要对我下手。

  我一边举起双手示意投降,一边想着怎么才能脱身。大壮当兵多年,身体素质远胜于我,就凭他那身肌肉,打我十个都不成问题,硬拼打不过,跑也未必跑得掉。

  “别动。”大壮喝道。

  我整个人僵住了,没想到他观察力这么强,也不知道自己哪里露出了马脚。

  就在我绝望之际,身后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别紧张,他说的是我。”

  听到那个声音,我心里一阵惊喜。

  “自己人,自己人~”

  “活的?”

  大壮的问题让我觉得奇怪,难道他连活人死人都分不清吗?

  我满心疑惑地回头,看到身后那人的样子,顿时明白大壮为什么那么问了。

  要不是那熟悉的声音和刚才拍我肩膀的真实触感,我真会以为这是什么怪物。

  那“人”我只能勉强看出人形,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更像被剥了皮、血肉模糊的东西。他全身被血染得通红,带着腥味的液体还在不断往下滴。

  “刘……刘阳学长?”我不敢相信,心里还涌起一阵愧疚和自责。

  因为我没能救刘阳学长,所以他来找我索命了?

  就在我几乎要跪下认错的时候,血人摆了摆手,抹了抹脸上的血迹:“别一副见了鬼的样子,我还活着。不过,如你所见,情况不太妙。嘿,那边那个壮汉,会接骨吗?”

  二胖一脸惊讶地点了点头。这时,刘飒迎着我和二胖错愕的眼神,找了个地方缓缓坐下,小心地伸直那条之前因对抗活尸而骨折的腿,开口道:“帮个忙,你们总不想拖着一个瘸子走吧?”

  我不敢直视,只听见他们俩忙碌的声音。没过多久,刘飒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地宫,我听得心里发毛。

  “痛死了!你下手也太重了吧!”刘飒抱着刚接好的腿,疼得龇牙咧嘴。我和二胖在一旁帮他简单处理伤口,其实我也不太会包扎,只能笨拙地递些工具。

  过程中,我留意到刘飒身上有不少旧伤,有些甚至看起来曾危及生命,而新伤反而只是些皮外伤。

  以前我一直以为刘飒是那种家境优越、靠关系混日子的人。毕竟每天等在考古所门口的女生都不同,个个容貌出众。所里的前辈们也常在背后议论,说“刘飒不就是靠他爹”“听说他是走后门进来的”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