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死寂,无边黑暗。此地乃万法终焉后之归宿,连时空概念亦近乎湮灭,唯存最本质的“虚无”与“寂灭”。司契盘膝虚坐,身形在至暗中仅余一道模糊轮廓,宛若投入墨池的一点灰痕。
眉心中,那缕得太初星槎传承的寂灭本源,正如冰泉滴入焦土,缓慢浸润着他濒临崩溃的道基。痛苦远超刮骨洗髓,每一寸经脉、每一缕神魂,都在经历着湮灭与重塑的轮回。然其道心,于这极致死寂中,反如古井无波,映照出过往种种搏杀、挣扎与明悟。
轮回劫力于此地运转,竟生出异变。外界狂暴元气不存,唯有汲取这归墟本身的“终末真意”。劫力不再霸道掠取,反似冬眠之蛇,内敛蛰伏,与周遭死寂同频共鸣,于至静中体悟那“灭”之极致。司契渐有所感,所谓厄运,非仅灾劫加身,更是万物运数由盛转衰、由有化无之必然轨迹。执掌厄运,非为散播毁灭,而是明晰并引导这天地间固有的“衰亡”律动,使淤滞得疏,使狂躁得静,使不该存者归寂,使轮回齿轮得以顺滑运转。此为“劫”,亦为“序”。
此番静悟,比以往任何血战更耗心神,却也令其对自身道途的认知,褪去浮华,直指本质。那太初本源,恰似一味药引,助其将毕生所历之终末景象、所悟之悲怆意韵、所得之钥匙权柄,熔于一炉,缓缓淬炼着一颗属于他自己的“寂灭道种”。
与此同时,袖中幽骸亦在悄然蜕变。归墟死寂之气,于它而言乃大补之物。晶石本体愈发深邃,那道裂痕非但未愈,反如一道天然窍穴,主动吞吐着精纯的寂灭本源。其内孕育的那丝对“秩序”的渴望,在与太初气息及此地环境的交融下,竟逐渐化为一种更为玄妙的“平衡”意念。它不再单纯畏惧或依赖司契,而是如同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锚点”,于毁灭本能中,生出了维系某种“度”的朦胧认知。其形态亦不再固定,时而化为流雾,时而凝为坚晶,介于虚实之间。
这一日,司契心神沉入极深定境,与归墟真意交融已达关键。忽感一丝极其微弱、却与此地死寂格格不入的“涟漪”,自无尽黑暗深处传来。那涟漪中,夹杂着一缕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冰冷、虚无之意——正是虚无之影的气息!虽极其淡薄,却如投入静湖的石子,打破了此地的绝对平静。
“果然……阴魂不散。”司契并未睁眼,心神却已提起。虚无之影竟能寻至此等绝地,虽仅是微不足道的一丝探察,却意味着此地已非绝对安全。它们必是凭借对太初寂核爆发时产生的巨大波动追踪而来,虽无法立刻定位,但如暗夜中的猎犬,终会循着气味逼近。
几乎同时,幽骸所化暗灰色流雾一阵躁动,传递出混合着厌恶与一丝……渴望的意念。它对那虚无涟漪的反应,竟比司契更为敏锐!
司契心念电转,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他并未强行压制幽骸,反而以神念引导,将一丝轮回劫力附于其上,轻喝道:“去!”
幽骸得令,如得敕令,瞬间化作一道几不可察的灰线,循着那虚无涟漪的来路,逆溯而去!其速之快,竟远超以往,更兼其本质特殊,于此地死寂环境中,如同水滴归海,踪迹难寻。
片刻之后,极远处黑暗中传来一声极其细微、却充满惊怒的意念波动,随即戛然而止。那缕虚无涟漪彻底消散。
又过片刻,幽骸所化流雾悄然回归,重新凝为晶石,落入司契掌心。晶石表面,多了一丝极淡的、不断挣扎欲逃的虚无气息,却被幽骸本源死死禁锢、吞噬、转化。幽骸传递来满足与疲惫交织的意念,其灵光似乎更凝练了一分。
“以毒攻毒……善。”司契心中明了。幽骸此番异变,竟能主动狩猎、吞噬虚无之影的探察之力!此物生于蚀渊污秽,得寂主真意点化,又经太初本源洗礼,再于此归墟绝地蜕变,已成一桩难以言喻的异宝,于对抗虚无之影时,或能出奇制胜。
经此一扰,司契心知静修时日无多。他加速融合太初本源,周身气息虽仍内敛,却愈发深沉浩瀚,如渊似海。眉心处,那枚由轮回劫力、寂主真意、钥匙权柄及太初本源交织而成的“寂灭道种”虚影,已隐约可见轮廓,虽未彻底凝实,却已散发出一丝凌驾于寻常寂灭之上的道韵。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左眼永黯,右眼清明已彻底交融,化为一片混沌未明、却又洞悉终末的灰蒙之色。目光扫过无边黑暗,仿佛能穿透这极致死寂,看到其背后维系着诸天轮回的那张巨网——轮回枷锁。经由太初本源的洗礼,他对枷锁的感知前所未有的清晰,甚至能“听”到那因神骸与虚影侵蚀、以及自身作为“变数”活跃而不断加剧的、令人牙酸的崩裂之声。
“枷锁将倾,纪元将覆……然破后如何立,灭后如何生?”司契低语,声音在这绝对死寂中亦无法传播,唯有道心回响。他已知晓,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执掌者,更是被卷入这场关乎宇宙存亡巨变中的关键一环。避无可避,唯有前行。
他长身而起,周身死寂之气自然流转,不再与此地格格不入,反似融为一体。幽骸感应到主人心意,亦发出轻微嗡鸣,跃跃欲试。
下一步,需主动出击。不能坐等敌至。需寻一处关键节点,或可借枷锁松动之机,有所作为。而线索……或许就在那不断传来的崩裂声指引的方向。
司契一步踏出,身形融入黑暗,如鱼入水,向着归墟深处,那冥冥中牵引着他的因果之地,遁去。身后,只余万古不变的死寂。
眉心中,那缕得太初星槎传承的寂灭本源,正如冰泉滴入焦土,缓慢浸润着他濒临崩溃的道基。痛苦远超刮骨洗髓,每一寸经脉、每一缕神魂,都在经历着湮灭与重塑的轮回。然其道心,于这极致死寂中,反如古井无波,映照出过往种种搏杀、挣扎与明悟。
轮回劫力于此地运转,竟生出异变。外界狂暴元气不存,唯有汲取这归墟本身的“终末真意”。劫力不再霸道掠取,反似冬眠之蛇,内敛蛰伏,与周遭死寂同频共鸣,于至静中体悟那“灭”之极致。司契渐有所感,所谓厄运,非仅灾劫加身,更是万物运数由盛转衰、由有化无之必然轨迹。执掌厄运,非为散播毁灭,而是明晰并引导这天地间固有的“衰亡”律动,使淤滞得疏,使狂躁得静,使不该存者归寂,使轮回齿轮得以顺滑运转。此为“劫”,亦为“序”。
此番静悟,比以往任何血战更耗心神,却也令其对自身道途的认知,褪去浮华,直指本质。那太初本源,恰似一味药引,助其将毕生所历之终末景象、所悟之悲怆意韵、所得之钥匙权柄,熔于一炉,缓缓淬炼着一颗属于他自己的“寂灭道种”。
与此同时,袖中幽骸亦在悄然蜕变。归墟死寂之气,于它而言乃大补之物。晶石本体愈发深邃,那道裂痕非但未愈,反如一道天然窍穴,主动吞吐着精纯的寂灭本源。其内孕育的那丝对“秩序”的渴望,在与太初气息及此地环境的交融下,竟逐渐化为一种更为玄妙的“平衡”意念。它不再单纯畏惧或依赖司契,而是如同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锚点”,于毁灭本能中,生出了维系某种“度”的朦胧认知。其形态亦不再固定,时而化为流雾,时而凝为坚晶,介于虚实之间。
这一日,司契心神沉入极深定境,与归墟真意交融已达关键。忽感一丝极其微弱、却与此地死寂格格不入的“涟漪”,自无尽黑暗深处传来。那涟漪中,夹杂着一缕熟悉而又令人心悸的冰冷、虚无之意——正是虚无之影的气息!虽极其淡薄,却如投入静湖的石子,打破了此地的绝对平静。
“果然……阴魂不散。”司契并未睁眼,心神却已提起。虚无之影竟能寻至此等绝地,虽仅是微不足道的一丝探察,却意味着此地已非绝对安全。它们必是凭借对太初寂核爆发时产生的巨大波动追踪而来,虽无法立刻定位,但如暗夜中的猎犬,终会循着气味逼近。
几乎同时,幽骸所化暗灰色流雾一阵躁动,传递出混合着厌恶与一丝……渴望的意念。它对那虚无涟漪的反应,竟比司契更为敏锐!
司契心念电转,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他并未强行压制幽骸,反而以神念引导,将一丝轮回劫力附于其上,轻喝道:“去!”
幽骸得令,如得敕令,瞬间化作一道几不可察的灰线,循着那虚无涟漪的来路,逆溯而去!其速之快,竟远超以往,更兼其本质特殊,于此地死寂环境中,如同水滴归海,踪迹难寻。
片刻之后,极远处黑暗中传来一声极其细微、却充满惊怒的意念波动,随即戛然而止。那缕虚无涟漪彻底消散。
又过片刻,幽骸所化流雾悄然回归,重新凝为晶石,落入司契掌心。晶石表面,多了一丝极淡的、不断挣扎欲逃的虚无气息,却被幽骸本源死死禁锢、吞噬、转化。幽骸传递来满足与疲惫交织的意念,其灵光似乎更凝练了一分。
“以毒攻毒……善。”司契心中明了。幽骸此番异变,竟能主动狩猎、吞噬虚无之影的探察之力!此物生于蚀渊污秽,得寂主真意点化,又经太初本源洗礼,再于此归墟绝地蜕变,已成一桩难以言喻的异宝,于对抗虚无之影时,或能出奇制胜。
经此一扰,司契心知静修时日无多。他加速融合太初本源,周身气息虽仍内敛,却愈发深沉浩瀚,如渊似海。眉心处,那枚由轮回劫力、寂主真意、钥匙权柄及太初本源交织而成的“寂灭道种”虚影,已隐约可见轮廓,虽未彻底凝实,却已散发出一丝凌驾于寻常寂灭之上的道韵。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左眼永黯,右眼清明已彻底交融,化为一片混沌未明、却又洞悉终末的灰蒙之色。目光扫过无边黑暗,仿佛能穿透这极致死寂,看到其背后维系着诸天轮回的那张巨网——轮回枷锁。经由太初本源的洗礼,他对枷锁的感知前所未有的清晰,甚至能“听”到那因神骸与虚影侵蚀、以及自身作为“变数”活跃而不断加剧的、令人牙酸的崩裂之声。
“枷锁将倾,纪元将覆……然破后如何立,灭后如何生?”司契低语,声音在这绝对死寂中亦无法传播,唯有道心回响。他已知晓,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执掌者,更是被卷入这场关乎宇宙存亡巨变中的关键一环。避无可避,唯有前行。
他长身而起,周身死寂之气自然流转,不再与此地格格不入,反似融为一体。幽骸感应到主人心意,亦发出轻微嗡鸣,跃跃欲试。
下一步,需主动出击。不能坐等敌至。需寻一处关键节点,或可借枷锁松动之机,有所作为。而线索……或许就在那不断传来的崩裂声指引的方向。
司契一步踏出,身形融入黑暗,如鱼入水,向着归墟深处,那冥冥中牵引着他的因果之地,遁去。身后,只余万古不变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