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罗云净上楼把窗户关上,刚要打开夹层,预料中的访客便到了。来的是两位穿着中山装、态度看似客气却目光锐利的青年男子。
“罗云净先生?鄙人姓王,调查科的。打扰了,有些情况想向您了解一下。”对方笑容可掬,但眼神却像刀子一样刮过罗云净的脸和他身后的宅邸。
罗云净心中警铃大作,想到那毫无破绽的夹层和已被彻底清理的现场,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困惑:“请问有什么事?请进来说话。”他将人引到客厅,吩咐陈妈上茶,举止从容,完全是一派受过良好教育、见过世面的世家子弟风范。
“请问,罗先生昨晚是否去了西康路附近?”王特工呷了口茶,状似随意地问道。
“是的,我去宁海路拜访一位世伯,将车停在那里了。”罗云净平静地回答。
“之后呢?据我们了解,您之后还去了鼓楼附近的信昌洋行?”对方步步紧逼。
“是的,我在那订购了器材,所以回家的途中顺便去了洋行取货。”罗云净答得滴水不漏。
“请问拜访的是陈兆谦次长吗?”
“是的,我伯父与陈世伯是故交,我刚从德国留学回来,于情于理都该去拜访一下。”
“哦?德国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的?”另一个特工插话,问题看似闲聊,实则是步步紧逼的资格审查。
“亚琛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罗云净对答如流,甚至略带一丝谈起学业时的专注,“昨晚与世伯聊得投契,不觉晚了。”
“原来如此,我们正是想了解您离开洋行时的情况。”王特工接过话头,目光紧锁罗云净,“您开车离开时,有没有在附近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听到什么异常动静?比如……枪声?”
“枪声?有的!”罗云净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魂未定的神色,“就在我快要办完手续的时候,外面突然响了好几枪,吓得我和店里的伙计都蹲下了。 我等外面没动静了,赶紧拿了东西就开车离开了。长官,昨晚那边到底出什么事了?”
“那你当时有没有看什么可疑的人?对方再次追问。
罗云净努力回忆:“当时那条路人来车往的,我又一心想着赶紧回家,并没注意有什么可疑的人。”
王特工仔细打量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中的真实性。罗云净带着一种学者式的认真,以及一丝被盘问的不解,但绝无慌乱。
问话持续了约莫一刻钟,问题细致而刁钻。罗云净均以“刚从国外回来,不甚了解国内情况”、“昨夜天黑,未曾留意”以及用陈世伯和洋行伙计作为时间证人等方式,谨慎地应对过去。
王特工脸上又挂起了那副职业化的笑容:“感谢罗先生配合,您刚回国,可能不清楚,近来治安不佳,还请多注意安全,告辞!”
“应该的。二位辛苦。”罗云净起身,礼貌地将他们送到门口。
关上门,背对着大门,罗云净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已经过了对方排查的第一关,而且他“刚归国的留学生”、“与政府实权派陈兆谦关系密切”、“世家子弟” 这三重身份,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保护伞,危机暂时过去了。
陈妈从厨房出来担忧地看着他:“少爷,那个人......还要待多久?他会不会连累你?”
罗云净上前安抚道:“陈妈,别担心。他身体可以走动就会离开,你去做饭吧!午饭多做一份,要清淡有营养的。”
他快步上楼,并未立刻去打开夹层而是走进书房,慢慢走到窗户旁停下,贴着墙伸手轻轻掀开窗帘一角,顺着特意留出的窗户缝隙往外看,果然,那两人坐在车里并未离开,似乎在说着什么,时不时地看向这边,几分钟后开车离开。
罗云净心里一沉,看来这些人并未完全放下疑心,这几日周围肯定会有人监视,自己更得小心才是。
又等了一会儿,确认那两人真的离开后。才走到壁板前,有节奏地轻轻敲了几下,然后打开去打开壁板,夹层里的青年一直紧绷着神经,见到他,立即投去询问的目光。
“茶馆那边,消息送到了,他们懂了,会立刻转移。”罗云净言简意赅地先说了好消息,然后语气凝重地补充,“特务刚来过。盘问得很细。暂时安全了。”
青年眼中闪过巨大的宽慰,随即又被深深的歉意和忧虑所取代。“天一黑,我就走,绝不能连累你。”他扶着墙壁试图起来。
罗云净按住他未受伤的肩膀,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在你伤好之前,就待在这里。我这里,暂时是安全的。”他顿了顿,看着对方,“现在,你能告诉我你是谁了吗?”
青年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复杂却坦诚了许多:“罗先生,你救了我,我很感激。但我的身份……你知道的越少,对你越安全,如果可以我今晚就离开。”
“现在各条主路肯定设有检查关卡,说不定这附近还有暗哨监视,你这样是走不出这片区域的。”罗云净拧着眉不解,“你好好养伤,等到风声过了再出去,这个夹层很隐蔽。”
“我知道,但我必须离开。”青年摇头拒绝,撑着墙站起来。
“为什么?”罗云净心里一动,按住他问道。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压低了声音:“因为此刻,我应该在锡山回沪上的路上,而不应该在金陵。”
罗云净微微一怔。
青年喘了口气,继续解释道:“我奉命与从金陵来沪上接收一批重要战略物资的人作交接。交接就在两天后。如果我没有露面,沪上方面就调查我的踪迹。”
他看着罗云净,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焦灼:“一旦他们开始调查我失踪的情况,我的身份就暴露了。所以,我必须在那之前赶到沪上,完成交接。”
罗云净心里猛地一沉。他完全明白了。这不再是简单的藏匿和逃离,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身份保卫战。眼前的这个人,必须在官方记录戳穿他的谎言之前,出现在他本该出现的地方。
“那...你之前有没什么撤离计划、备用方案吗?”
“原来的计划…是昨夜走水路,但现在这条线肯定废了。”
“码头、铁路必然是重点监控区域。”罗云净冷静地判断,“还有吗?”
青年想了想:“还有一个,在新民晚报上刊登一则寻人启事,但这个需要等待,时间上来不及。”
“但如果你能送我出城,我会想法子前往镇江,从那儿搭乘运煤船离开。”
罗云问道:“那出城的检查站哪个时间段盘查相对松懈?有什么证件或理由更容易通过?”
青年思索着:“上午换班后和傍晚换班前,检查往往最严格。午后…尤其是天气最热的那段时间,守卫容易疲惫松懈。证件…最好是有公务在身的理由,比如政府或参谋本部的差遣函,但他们查得很细,伪造的风险......”
话音未落,电话铃声从楼下客厅传来。
“你稍等,我去接个电话。”
罗云净将壁板重新合上,迅速下楼,平复了一下呼吸,将电话接起。
“喂!请问哪位?”
“云净,是我。”陈兆谦关切地问道,“我听说,调查科的人上门了,你没受惊吧!”
“陈先生,我没事,谢谢您特意打来电话,调查科的人只是上门询问了一些问题,并没有为难我。”
“那就好,我这边会和调查科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干扰你的工作和生活。”
“多谢您!陈先生,您一直助我良多,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你这孩子!我和你伯父是世交,说这话岂不见外。好了,我这里还有事,下次再聊!”
“再会!陈先生。”
电话挂断,罗云净站在原地,陈兆谦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这通电话,与其说是关怀,不如说是一道清晰的界限划分——他罗云净,是他陈兆谦关照的人,调查科的手,不能伸得太明显。但这把保护伞,同时也意味着他彻底被纳入了陈兆谦的视野之内,一举一动,恐怕都难再完全脱离对方的关注。
罗云净站在原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快步上楼,再次确认窗外并无异状后,才打开了夹层。
他看向青年:“你的身体能坚持到出城吗?”
青年感受了一下肩头的伤,咬了咬牙:“可以。”
罗云净声音低沉,“让我想想,一定会有办法的。”
他回到书房,关上房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可能逃离的渠道过滤了一遍:
夜间翻墙?院墙不高,但对方有伤在身,动作必然迟缓,万一夜间也监视呢,风险极高。伪装成仆佣?恐怕调查科早已摸清这片区域各家人口情况。访客?他连证件都没有。密道?这栋宅子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
每一条路似乎都被堵死。焦虑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就在这时,楼下的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罗云净心中一凛,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下楼接起电话。
“喂!请问哪位?”
这次,听筒里传来的是廖永兴总工程师那急切的嗓音:“云净吗?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我们这边遇到了一个技术瓶颈,急需你来一起攻关。”
“廖工请讲,我听着。”罗云净立刻回应。
“是测距仪的项目。”廖永兴的语气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专注,“末端传动系统的回差严重超标,导致读数持续漂移。我们最初的假设是加工精度不足,但重新精加工了一套蜗轮和复合齿轮组,公差控制得极好,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推翻了我们最初的判断,表明根源可能不在运动副本身,而在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上。 我直觉这和基座刚性有关,但需要你的专业知识来一起诊断。”
罗云净心中猛地一动,廖工所描述的技术难题瞬间激发了他作为工程师的本能,而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看到,一个绝佳的机会正随着这个电话一同到来。
他立刻回应道:“廖工,明天一早我准时到!不,我现在就来。”
“好!求之不得!直接来我办公室!”廖永兴说完,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罗云净站在客厅中央,廖工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技术瓶颈...兵工厂...出差...公文手续...”
这几个词像火花一样在他脑海中碰撞、串联!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形并清晰起来——或许可以利用技术研究室出差公务的机会,制造一个绝对合理的身份和理由,将人安全送出去!
他的眼神骤然亮了起来。
罗云净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梯,迅速地打开夹层的暗门。他胸口因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光,压低的嗓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激动与决断:
“机会来了!我现在必须出去一趟,或许能争取到一个理由,光明正大地送你离开金陵!”
青年闻言,眼睛一亮,随即忧心忡忡:“会不会有危险?如果被发现,会连累你的!”
“风险我知道。”罗云净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眼下这是唯一的出路。具体事宜,等我回来再细说。”
“罗云净先生?鄙人姓王,调查科的。打扰了,有些情况想向您了解一下。”对方笑容可掬,但眼神却像刀子一样刮过罗云净的脸和他身后的宅邸。
罗云净心中警铃大作,想到那毫无破绽的夹层和已被彻底清理的现场,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困惑:“请问有什么事?请进来说话。”他将人引到客厅,吩咐陈妈上茶,举止从容,完全是一派受过良好教育、见过世面的世家子弟风范。
“请问,罗先生昨晚是否去了西康路附近?”王特工呷了口茶,状似随意地问道。
“是的,我去宁海路拜访一位世伯,将车停在那里了。”罗云净平静地回答。
“之后呢?据我们了解,您之后还去了鼓楼附近的信昌洋行?”对方步步紧逼。
“是的,我在那订购了器材,所以回家的途中顺便去了洋行取货。”罗云净答得滴水不漏。
“请问拜访的是陈兆谦次长吗?”
“是的,我伯父与陈世伯是故交,我刚从德国留学回来,于情于理都该去拜访一下。”
“哦?德国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的?”另一个特工插话,问题看似闲聊,实则是步步紧逼的资格审查。
“亚琛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罗云净对答如流,甚至略带一丝谈起学业时的专注,“昨晚与世伯聊得投契,不觉晚了。”
“原来如此,我们正是想了解您离开洋行时的情况。”王特工接过话头,目光紧锁罗云净,“您开车离开时,有没有在附近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听到什么异常动静?比如……枪声?”
“枪声?有的!”罗云净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魂未定的神色,“就在我快要办完手续的时候,外面突然响了好几枪,吓得我和店里的伙计都蹲下了。 我等外面没动静了,赶紧拿了东西就开车离开了。长官,昨晚那边到底出什么事了?”
“那你当时有没有看什么可疑的人?对方再次追问。
罗云净努力回忆:“当时那条路人来车往的,我又一心想着赶紧回家,并没注意有什么可疑的人。”
王特工仔细打量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中的真实性。罗云净带着一种学者式的认真,以及一丝被盘问的不解,但绝无慌乱。
问话持续了约莫一刻钟,问题细致而刁钻。罗云净均以“刚从国外回来,不甚了解国内情况”、“昨夜天黑,未曾留意”以及用陈世伯和洋行伙计作为时间证人等方式,谨慎地应对过去。
王特工脸上又挂起了那副职业化的笑容:“感谢罗先生配合,您刚回国,可能不清楚,近来治安不佳,还请多注意安全,告辞!”
“应该的。二位辛苦。”罗云净起身,礼貌地将他们送到门口。
关上门,背对着大门,罗云净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已经过了对方排查的第一关,而且他“刚归国的留学生”、“与政府实权派陈兆谦关系密切”、“世家子弟” 这三重身份,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保护伞,危机暂时过去了。
陈妈从厨房出来担忧地看着他:“少爷,那个人......还要待多久?他会不会连累你?”
罗云净上前安抚道:“陈妈,别担心。他身体可以走动就会离开,你去做饭吧!午饭多做一份,要清淡有营养的。”
他快步上楼,并未立刻去打开夹层而是走进书房,慢慢走到窗户旁停下,贴着墙伸手轻轻掀开窗帘一角,顺着特意留出的窗户缝隙往外看,果然,那两人坐在车里并未离开,似乎在说着什么,时不时地看向这边,几分钟后开车离开。
罗云净心里一沉,看来这些人并未完全放下疑心,这几日周围肯定会有人监视,自己更得小心才是。
又等了一会儿,确认那两人真的离开后。才走到壁板前,有节奏地轻轻敲了几下,然后打开去打开壁板,夹层里的青年一直紧绷着神经,见到他,立即投去询问的目光。
“茶馆那边,消息送到了,他们懂了,会立刻转移。”罗云净言简意赅地先说了好消息,然后语气凝重地补充,“特务刚来过。盘问得很细。暂时安全了。”
青年眼中闪过巨大的宽慰,随即又被深深的歉意和忧虑所取代。“天一黑,我就走,绝不能连累你。”他扶着墙壁试图起来。
罗云净按住他未受伤的肩膀,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在你伤好之前,就待在这里。我这里,暂时是安全的。”他顿了顿,看着对方,“现在,你能告诉我你是谁了吗?”
青年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复杂却坦诚了许多:“罗先生,你救了我,我很感激。但我的身份……你知道的越少,对你越安全,如果可以我今晚就离开。”
“现在各条主路肯定设有检查关卡,说不定这附近还有暗哨监视,你这样是走不出这片区域的。”罗云净拧着眉不解,“你好好养伤,等到风声过了再出去,这个夹层很隐蔽。”
“我知道,但我必须离开。”青年摇头拒绝,撑着墙站起来。
“为什么?”罗云净心里一动,按住他问道。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压低了声音:“因为此刻,我应该在锡山回沪上的路上,而不应该在金陵。”
罗云净微微一怔。
青年喘了口气,继续解释道:“我奉命与从金陵来沪上接收一批重要战略物资的人作交接。交接就在两天后。如果我没有露面,沪上方面就调查我的踪迹。”
他看着罗云净,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焦灼:“一旦他们开始调查我失踪的情况,我的身份就暴露了。所以,我必须在那之前赶到沪上,完成交接。”
罗云净心里猛地一沉。他完全明白了。这不再是简单的藏匿和逃离,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身份保卫战。眼前的这个人,必须在官方记录戳穿他的谎言之前,出现在他本该出现的地方。
“那...你之前有没什么撤离计划、备用方案吗?”
“原来的计划…是昨夜走水路,但现在这条线肯定废了。”
“码头、铁路必然是重点监控区域。”罗云净冷静地判断,“还有吗?”
青年想了想:“还有一个,在新民晚报上刊登一则寻人启事,但这个需要等待,时间上来不及。”
“但如果你能送我出城,我会想法子前往镇江,从那儿搭乘运煤船离开。”
罗云问道:“那出城的检查站哪个时间段盘查相对松懈?有什么证件或理由更容易通过?”
青年思索着:“上午换班后和傍晚换班前,检查往往最严格。午后…尤其是天气最热的那段时间,守卫容易疲惫松懈。证件…最好是有公务在身的理由,比如政府或参谋本部的差遣函,但他们查得很细,伪造的风险......”
话音未落,电话铃声从楼下客厅传来。
“你稍等,我去接个电话。”
罗云净将壁板重新合上,迅速下楼,平复了一下呼吸,将电话接起。
“喂!请问哪位?”
“云净,是我。”陈兆谦关切地问道,“我听说,调查科的人上门了,你没受惊吧!”
“陈先生,我没事,谢谢您特意打来电话,调查科的人只是上门询问了一些问题,并没有为难我。”
“那就好,我这边会和调查科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干扰你的工作和生活。”
“多谢您!陈先生,您一直助我良多,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你这孩子!我和你伯父是世交,说这话岂不见外。好了,我这里还有事,下次再聊!”
“再会!陈先生。”
电话挂断,罗云净站在原地,陈兆谦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这通电话,与其说是关怀,不如说是一道清晰的界限划分——他罗云净,是他陈兆谦关照的人,调查科的手,不能伸得太明显。但这把保护伞,同时也意味着他彻底被纳入了陈兆谦的视野之内,一举一动,恐怕都难再完全脱离对方的关注。
罗云净站在原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他快步上楼,再次确认窗外并无异状后,才打开了夹层。
他看向青年:“你的身体能坚持到出城吗?”
青年感受了一下肩头的伤,咬了咬牙:“可以。”
罗云净声音低沉,“让我想想,一定会有办法的。”
他回到书房,关上房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可能逃离的渠道过滤了一遍:
夜间翻墙?院墙不高,但对方有伤在身,动作必然迟缓,万一夜间也监视呢,风险极高。伪装成仆佣?恐怕调查科早已摸清这片区域各家人口情况。访客?他连证件都没有。密道?这栋宅子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
每一条路似乎都被堵死。焦虑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就在这时,楼下的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罗云净心中一凛,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下楼接起电话。
“喂!请问哪位?”
这次,听筒里传来的是廖永兴总工程师那急切的嗓音:“云净吗?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我们这边遇到了一个技术瓶颈,急需你来一起攻关。”
“廖工请讲,我听着。”罗云净立刻回应。
“是测距仪的项目。”廖永兴的语气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专注,“末端传动系统的回差严重超标,导致读数持续漂移。我们最初的假设是加工精度不足,但重新精加工了一套蜗轮和复合齿轮组,公差控制得极好,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推翻了我们最初的判断,表明根源可能不在运动副本身,而在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上。 我直觉这和基座刚性有关,但需要你的专业知识来一起诊断。”
罗云净心中猛地一动,廖工所描述的技术难题瞬间激发了他作为工程师的本能,而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看到,一个绝佳的机会正随着这个电话一同到来。
他立刻回应道:“廖工,明天一早我准时到!不,我现在就来。”
“好!求之不得!直接来我办公室!”廖永兴说完,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罗云净站在客厅中央,廖工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技术瓶颈...兵工厂...出差...公文手续...”
这几个词像火花一样在他脑海中碰撞、串联!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形并清晰起来——或许可以利用技术研究室出差公务的机会,制造一个绝对合理的身份和理由,将人安全送出去!
他的眼神骤然亮了起来。
罗云净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梯,迅速地打开夹层的暗门。他胸口因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光,压低的嗓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激动与决断:
“机会来了!我现在必须出去一趟,或许能争取到一个理由,光明正大地送你离开金陵!”
青年闻言,眼睛一亮,随即忧心忡忡:“会不会有危险?如果被发现,会连累你的!”
“风险我知道。”罗云净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眼下这是唯一的出路。具体事宜,等我回来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