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净拿起电话听筒,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名片上的号码。电话很快被一个声音干练的秘书接起,听闻是罗明元先生的侄子、从香江来的罗云净,秘书的语气立刻变得客气了许多,并很快为他预约了次日下午的时间。
第二天,罗云净提前一刻钟来到了陈兆谦办公的地点。这是一栋位于中山北路,气势恢宏的大楼。与那个“中央金陵工业研究所”的颓唐气象截然不同,这里门禁森严,在通报姓名后,他被一位身着中山装、动作干练的秘书引着,穿过一条铺着地毯的安静走廊,才来到陈兆谦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陈设典雅,既有红木办公桌和书架,也配有舒适的皮质沙发。墙上挂着金陵全景图和一些书法作品。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山装、年约五十、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男人从办公桌后站起身,微笑着迎了上来。他看起来精干而沉稳,并无刘主任那种官僚的虚浮之气。
“是云净世侄吧?快请坐。”陈兆谦主动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短暂,“明元兄的信我前几日就收到了,一直盼着你来。一路从香江过来,还顺利吗?”
“有劳陈先生挂心,一切顺利。”罗云净微微欠身。
秘书奉上清茶后悄然退下。陈兆谦并未急于回到办公桌后,而是与罗云净一同在沙发上坐下,显得颇为随和。
“明元兄在信里对你可是赞誉有加啊,德国顶尖工学院的高材生,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年轻有为,志向远大。如今像你这样一心回来想做实事的年轻人,不多了。”陈兆谦呷了口茶,目光温和地打量着罗云净,“怎么样,初到金陵,还习惯吗?住处都安顿好了?”
“谢谢陈先生关心,家中费心提前都安排好了,住处很舒适。”罗云净感谢道,他斟酌了一下语句,决定坦诚相告,“只是……金陵的生活尚能适应,但工作上,确实遇到些困惑。”
“哦?”陈兆谦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倾听的姿态,“说说看。明元兄托我关照你,若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不必客气。”
罗云净便将这几日的经历,尤其是去“中央金陵工业研究所”的所见所闻以及后续碰壁的情况,简要而客观地叙述了一遍,语气里难免流露出一丝失落和迷茫,但并未过多抱怨,更多的是对现状的困惑和对寻找真正用武之地的渴望。
陈兆谦静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一下,并未打断。
“……所以,晚辈现在确实有些迷茫,不知前路何在。甚至在想,是否我的选择本身就有误,或许应该回海城寻找机会。”罗云净最后说道,语气诚恳,“今日冒昧来访,一是遵从大伯吩咐前来拜见陈先生,二也是想听听陈先生您这位长辈的见解。”
陈兆谦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云净,你初来乍到,看到的、遇到的,并不意外。你说的那个研究所,呵,名头响亮,不过是某些人安置关系、领取干薪的所在罢了,你不进去,是好事,免得蹉跎岁月,消磨志气。”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深邃:“金陵此地,确如明元兄所言,龙蛇混杂,盘根错节。想做实事,光有技术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找准门路,看清风向。官僚体系臃肿、人浮于事是常态,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如此,也并非全无机会。”
“请先生指点。”罗云净虚心求教。
“你的专业是机电,这是国家急需的人才。但目前政府主导的大型工矿项目,多在西南、华北,金陵这边,真正的研发重心并不在那些清水衙门里。”
陈兆谦略压低了声音,“我倒是知道几个地方。一个是兵工署下属的器械检修所,虽然名头不显,但做的倒是实在的技术活,接触的都是最新的装备,偶尔也有改进甚至研发的任务,里面有几个老师傅,技术很是了得。另一个是参谋本部新设的一个技术研究室,主事的是几位颇有抱负的留美学者,正在网罗实干人才,筹划一些与国防相关的精密制造项目,只是目前规模尚小,经费也不宽裕,但风气要纯粹得多。”
陈兆谦看着罗云净:“这两个地方,都需要真才实学,论资排辈的情况相对好些,但同样,条件会比较艰苦,位置也相对偏僻,远不如在大学里或者研究所里那么清闲体面。不知你是否愿意去尝试一下?”
陈兆谦的话瞬间驱散了罗云净连日的阴霾,这与他之前遇到的敷衍截然不同,虽然听起来挑战更大,但却是真正触碰技术核心的机会。“晚辈不怕艰苦,只求能学以致用!多谢陈先生指点迷津!”
“嗯,”陈兆谦满意地点点头,“既然你有此决心,那我便替你引荐一下。兵工署那边的王处长,以及技术研究室的廖总工,与我都有些交情。我稍后便打电话过去。不过,”他语气转为严肃,“世侄,记住一点。无论去哪里,埋头技术的同时,也要学着抬头看路。少议论时事,多观察人事。金陵城里的关系,比机器电路要复杂得多。明哲保身,方能长久地做事。”
“是,晚辈谨记陈先生教诲。”罗云净郑重应道。
闲谈了几句香江和罗家的情况后,陈兆谦得知他是沈国钧的外甥时,不禁笑着直叹世界太小。罗云净见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陈兆谦亲自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并邀请他明晚到家中便饭,好好聊聊机械制造的话题,罗云净恭敬地答应下来。
走出大楼,金陵傍晚的空气依然温热,但罗云净却觉得胸中的郁结一扫而空。虽然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至少不再是漆黑一片。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栋安静的大楼,心中对大伯罗明元的感激又深了一层,同时也对这位初次见面的陈先生生出几分敬意。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步入华灯初上的街道,脚步变得坚定了起来。他现在要立刻回去,好好准备一番,等待陈先生的消息。 或许,他真的可以在金陵,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回到寓所,他将自己在德国撰写的论文、完成的几个机电项目设计图稿以及导师的推荐信一一找出,仔细整理了一遍。他又伏案疾书,用中英德三种语言重新修订了自己的简历。
直到深夜,他书房的灯还亮着。陈妈轻手轻脚地送来一碗糖水,看着自家少爷专注的模样,心疼不已。
第二天傍晚,罗云净斟酌再三,精心准备了礼物,送给陈兆谦先生的,是一瓶包装考究的法国玛尔戈红葡萄酒。送给陈夫人的,则是一瓶来自法国百年香氛世家的“姬琪”香水。
黑色的雪佛兰从中山路,拐了个弯,进入陈公馆位于的宁海路,这一栋雅致的西式小洋楼,带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花园,与办公室的威严不同,这里更显生活气息。一名身着长衫的管家引他入内。
客厅布置中西合璧,沙发上坐着一位气质温婉、穿着绛紫色绸缎旗袍的中年妇人,正是陈兆谦的夫人。陈兆谦本人则换了一身舒适的柞丝绸褂子,正坐在一旁翻阅报纸,见罗云净到来,笑着起身相迎,气氛比在办公室时轻松随意了许多。
“云净来了,快请坐。这位是内子。”陈兆谦介绍道。
“陈夫人,晚生罗云净,冒昧打扰了。一点微物,不成敬意,还望笑纳。”罗云净恭敬地问好,将手中的礼物递给迎上来的仆人。
陈夫人目光扫过那显眼的葡萄酒瓶和精致香水的包装,脸上笑容更显真诚:“罗先生太破费了,真是客气。常听兆谦提起明元兄,今日总算见到他家的俊才了。快请坐...”
寒暄几句后,陈夫人便去厨房张罗。陈兆谦品着茶,笑道:“今天我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兵工署器械检修所的王处长那边暂时没有空缺,但技术研究室的廖总工对您的背景很感兴趣,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去他们研究室面谈。地址是……”
罗云净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仔细记下了地址和时间。“非常感谢!陈先生,我一定准时到。”
此时,陈夫人来招呼用餐。饭桌之上,陈兆谦不再谈公事,反而问起罗云净在德国的见闻趣事,以及香江罗家各位长辈的情况,气氛融洽温馨。陈夫人也不时插话,询问罗云净生活上是否习惯,需不需要介绍人帮忙打理家务,关怀备至。
这顿家常便饭,让罗云净在陌生的金陵,第一次感受到了类似家族的温暖。他心中除了对大伯罗明元的感激之外,对陈兆谦夫妇也生出了真正的亲近和敬意。
告辞时,陈兆谦亲自送他到门口,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好好干,做出成绩来。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麻烦,随时来找我。”
“是!谢谢先生,谢谢夫人款待。”罗云净深深一揖。
夜风清凉。罗云净感到不仅事业找到了方向,仿佛在这座复杂的城市里,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坐标。他脚步轻快,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期待。
第二天,罗云净提前一刻钟来到了陈兆谦办公的地点。这是一栋位于中山北路,气势恢宏的大楼。与那个“中央金陵工业研究所”的颓唐气象截然不同,这里门禁森严,在通报姓名后,他被一位身着中山装、动作干练的秘书引着,穿过一条铺着地毯的安静走廊,才来到陈兆谦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陈设典雅,既有红木办公桌和书架,也配有舒适的皮质沙发。墙上挂着金陵全景图和一些书法作品。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山装、年约五十、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男人从办公桌后站起身,微笑着迎了上来。他看起来精干而沉稳,并无刘主任那种官僚的虚浮之气。
“是云净世侄吧?快请坐。”陈兆谦主动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短暂,“明元兄的信我前几日就收到了,一直盼着你来。一路从香江过来,还顺利吗?”
“有劳陈先生挂心,一切顺利。”罗云净微微欠身。
秘书奉上清茶后悄然退下。陈兆谦并未急于回到办公桌后,而是与罗云净一同在沙发上坐下,显得颇为随和。
“明元兄在信里对你可是赞誉有加啊,德国顶尖工学院的高材生,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年轻有为,志向远大。如今像你这样一心回来想做实事的年轻人,不多了。”陈兆谦呷了口茶,目光温和地打量着罗云净,“怎么样,初到金陵,还习惯吗?住处都安顿好了?”
“谢谢陈先生关心,家中费心提前都安排好了,住处很舒适。”罗云净感谢道,他斟酌了一下语句,决定坦诚相告,“只是……金陵的生活尚能适应,但工作上,确实遇到些困惑。”
“哦?”陈兆谦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倾听的姿态,“说说看。明元兄托我关照你,若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不必客气。”
罗云净便将这几日的经历,尤其是去“中央金陵工业研究所”的所见所闻以及后续碰壁的情况,简要而客观地叙述了一遍,语气里难免流露出一丝失落和迷茫,但并未过多抱怨,更多的是对现状的困惑和对寻找真正用武之地的渴望。
陈兆谦静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一下,并未打断。
“……所以,晚辈现在确实有些迷茫,不知前路何在。甚至在想,是否我的选择本身就有误,或许应该回海城寻找机会。”罗云净最后说道,语气诚恳,“今日冒昧来访,一是遵从大伯吩咐前来拜见陈先生,二也是想听听陈先生您这位长辈的见解。”
陈兆谦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云净,你初来乍到,看到的、遇到的,并不意外。你说的那个研究所,呵,名头响亮,不过是某些人安置关系、领取干薪的所在罢了,你不进去,是好事,免得蹉跎岁月,消磨志气。”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深邃:“金陵此地,确如明元兄所言,龙蛇混杂,盘根错节。想做实事,光有技术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找准门路,看清风向。官僚体系臃肿、人浮于事是常态,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如此,也并非全无机会。”
“请先生指点。”罗云净虚心求教。
“你的专业是机电,这是国家急需的人才。但目前政府主导的大型工矿项目,多在西南、华北,金陵这边,真正的研发重心并不在那些清水衙门里。”
陈兆谦略压低了声音,“我倒是知道几个地方。一个是兵工署下属的器械检修所,虽然名头不显,但做的倒是实在的技术活,接触的都是最新的装备,偶尔也有改进甚至研发的任务,里面有几个老师傅,技术很是了得。另一个是参谋本部新设的一个技术研究室,主事的是几位颇有抱负的留美学者,正在网罗实干人才,筹划一些与国防相关的精密制造项目,只是目前规模尚小,经费也不宽裕,但风气要纯粹得多。”
陈兆谦看着罗云净:“这两个地方,都需要真才实学,论资排辈的情况相对好些,但同样,条件会比较艰苦,位置也相对偏僻,远不如在大学里或者研究所里那么清闲体面。不知你是否愿意去尝试一下?”
陈兆谦的话瞬间驱散了罗云净连日的阴霾,这与他之前遇到的敷衍截然不同,虽然听起来挑战更大,但却是真正触碰技术核心的机会。“晚辈不怕艰苦,只求能学以致用!多谢陈先生指点迷津!”
“嗯,”陈兆谦满意地点点头,“既然你有此决心,那我便替你引荐一下。兵工署那边的王处长,以及技术研究室的廖总工,与我都有些交情。我稍后便打电话过去。不过,”他语气转为严肃,“世侄,记住一点。无论去哪里,埋头技术的同时,也要学着抬头看路。少议论时事,多观察人事。金陵城里的关系,比机器电路要复杂得多。明哲保身,方能长久地做事。”
“是,晚辈谨记陈先生教诲。”罗云净郑重应道。
闲谈了几句香江和罗家的情况后,陈兆谦得知他是沈国钧的外甥时,不禁笑着直叹世界太小。罗云净见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陈兆谦亲自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并邀请他明晚到家中便饭,好好聊聊机械制造的话题,罗云净恭敬地答应下来。
走出大楼,金陵傍晚的空气依然温热,但罗云净却觉得胸中的郁结一扫而空。虽然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至少不再是漆黑一片。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栋安静的大楼,心中对大伯罗明元的感激又深了一层,同时也对这位初次见面的陈先生生出几分敬意。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步入华灯初上的街道,脚步变得坚定了起来。他现在要立刻回去,好好准备一番,等待陈先生的消息。 或许,他真的可以在金陵,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回到寓所,他将自己在德国撰写的论文、完成的几个机电项目设计图稿以及导师的推荐信一一找出,仔细整理了一遍。他又伏案疾书,用中英德三种语言重新修订了自己的简历。
直到深夜,他书房的灯还亮着。陈妈轻手轻脚地送来一碗糖水,看着自家少爷专注的模样,心疼不已。
第二天傍晚,罗云净斟酌再三,精心准备了礼物,送给陈兆谦先生的,是一瓶包装考究的法国玛尔戈红葡萄酒。送给陈夫人的,则是一瓶来自法国百年香氛世家的“姬琪”香水。
黑色的雪佛兰从中山路,拐了个弯,进入陈公馆位于的宁海路,这一栋雅致的西式小洋楼,带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花园,与办公室的威严不同,这里更显生活气息。一名身着长衫的管家引他入内。
客厅布置中西合璧,沙发上坐着一位气质温婉、穿着绛紫色绸缎旗袍的中年妇人,正是陈兆谦的夫人。陈兆谦本人则换了一身舒适的柞丝绸褂子,正坐在一旁翻阅报纸,见罗云净到来,笑着起身相迎,气氛比在办公室时轻松随意了许多。
“云净来了,快请坐。这位是内子。”陈兆谦介绍道。
“陈夫人,晚生罗云净,冒昧打扰了。一点微物,不成敬意,还望笑纳。”罗云净恭敬地问好,将手中的礼物递给迎上来的仆人。
陈夫人目光扫过那显眼的葡萄酒瓶和精致香水的包装,脸上笑容更显真诚:“罗先生太破费了,真是客气。常听兆谦提起明元兄,今日总算见到他家的俊才了。快请坐...”
寒暄几句后,陈夫人便去厨房张罗。陈兆谦品着茶,笑道:“今天我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兵工署器械检修所的王处长那边暂时没有空缺,但技术研究室的廖总工对您的背景很感兴趣,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去他们研究室面谈。地址是……”
罗云净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仔细记下了地址和时间。“非常感谢!陈先生,我一定准时到。”
此时,陈夫人来招呼用餐。饭桌之上,陈兆谦不再谈公事,反而问起罗云净在德国的见闻趣事,以及香江罗家各位长辈的情况,气氛融洽温馨。陈夫人也不时插话,询问罗云净生活上是否习惯,需不需要介绍人帮忙打理家务,关怀备至。
这顿家常便饭,让罗云净在陌生的金陵,第一次感受到了类似家族的温暖。他心中除了对大伯罗明元的感激之外,对陈兆谦夫妇也生出了真正的亲近和敬意。
告辞时,陈兆谦亲自送他到门口,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好好干,做出成绩来。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麻烦,随时来找我。”
“是!谢谢先生,谢谢夫人款待。”罗云净深深一揖。
夜风清凉。罗云净感到不仅事业找到了方向,仿佛在这座复杂的城市里,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靠和信任的坐标。他脚步轻快,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