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的财路-《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胡小军的归队和受命,像给团队装上了一个敏锐的雷达。他开始利用自己机灵和脸生的优势,带着两个信得过的兄弟,悄然穿梭于北林市的茶馆、澡堂、低档录像厅这些三教九流汇聚之地,耳朵竖得老高,零零碎碎的信息开始汇拢。虽然暂时还摸不到四爷和李宏伟的核心动向,但至少不再是睁眼瞎。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卫东发现了另一条潜在的财路——厂里旧设备报废处理的漏洞。

  北林机械厂作为老牌国企,设备更新换代慢,仓库和车间角落里堆满了淘汰下来的旧机床、电机、甚至整条的生产线。这些“废铁”按照正规流程,需要上报审批,然后由指定的回收公司处理,价格压得极低,而且流程漫长。

  刘卫东在帮运输队办理一次正规运输手续时,无意中听到后勤科的两个办事员抱怨,说有一批申报报废多年的旧设备,因为手续问题一直堆在仓库占地方,上面催着处理,下面又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成了烫手山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卫东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机会。他私下找到那个抱怨得最大声的办事员,递了根好烟,旁敲侧击。几番接触下来,弄清楚了里面的门道:这些设备虽然厂里认定为报废,但很多只是技术落后或者部分零件损坏,对于乡镇的小厂或者个体户来说,修修补补还能用,价值远高于废铁价。如果能绕过繁琐的官方流程,以接近废铁的价格吃下来,转手卖给有需要的下家,利润空间巨大。

  关键是,如何打通关节。

  刘卫东把这件事跟陈山河和赵红梅一说,赵红梅眼睛立刻亮了,飞快地拨弄着算盘珠子:“这事儿能干!我打听过,一台报废机床,厂里当废铁卖可能就几百块,咱们要是能整机弄出来,翻修一下,卖个三五千不成问题!要是能吃到整条生产线,那利润……”

  陈山河沉吟着,手指敲着桌面。这生意比偷卖废料风险小,比运输队和夜市来钱快,而且看似更“正规”,操作空间大。但难点在于,需要打通厂里后勤科甚至更高层的关系。

  “后勤科科长,姓周,外号‘周扒皮’,比刘扒皮还贪,但胆子小,做事谨慎。”刘卫东早已摸清了情况,“直接送钱,他未必敢收,也容易留下把柄。”

  “那就找他的痒处挠。”陈山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有什么爱好?家里人有什么需要?”

  胡小军的情报网这时候发挥了作用。没过两天,消息就传了回来:周科长有个儿子,刚考上中专,学校在省城,周科长一直想给儿子买块像样的手表充门面,但凭他的工资和那点灰色收入,买块瑞士表还是很肉疼。另外,周科长本人没什么大爱好,就是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