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的地级市招商会,水晶吊灯把场馆照得像块发光的冰块,江风裹着雪粒子撞在玻璃幕墙上,却吹不散满场的热意——开发商们围着滨江地块的模型,西装袖口蹭着西装袖口,谈论的“底价”“容积率”里都裹着钱的声响。林晟攥着资料册的手指泛白,铜版纸上“滨江地块”四个字被体温焐得发潮,他摸了摸内侧口袋的深圳旧车票,塑料封皮上“当时差5万”的字迹,像根针在指尖扎了一下。
这是他第三次来地级市。前两次是卖瓷砖,蹲在建材市场的雨棚下啃冷包子;这次他揣着200万——卖了县城小建材店、又跟亲戚借了50万凑的“启动金”,要抢底价5亿的滨江地块。旁边穿定制西装的开发商扫了他一眼,跟身边人笑:“听说这人以前是扛瓷砖的?也想碰地王?”林晟假装没听见,翻开资料册,目光落在“江景住宅”那栏:按地级市现在6000元\/平的价,15万平能卖9亿,扣掉成本净赚3亿——这钱够他把当年深圳没买的十套房子都补回来,够让鼎盛的招牌比国信还亮。
手机震了,是会计老郑的短信:“信托公司查了咱们的底,负债率85%,他们只肯贷1亿。”林晟回了句“等着”,把手机塞回口袋。他想起上个月在县城偶遇苏媚父母,老两口蹲在旧房子门口叹气——县城要拆迁,他们的老房在“待拆迁名单边缘”,能不能分到好地段全看“关系”。当时他拍了胸脯:“叔婶放心,这事我帮你们办。”现在,这成了他手里最硬的筹码。
他拨通苏媚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中央歌舞团练功房的背景音——钢琴声混着老师的指导,那是苏媚现在的世界:国际金奖、首席演员、台下坐着部委领导。“苏媚,”林晟的声音放软,“你爸妈的拆迁房有眉目了,但国土局王局说‘得跟你见一面,想请你给地级市的文化推广提提建议’,官方活动,就当帮你爸妈个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媚的声音带着疲惫:“林总,我现在在准备春晚的节目,走不开。”她没说的是,上次林晟找她,是让她陪县招商会的领导喝酒,她撕了面试通知才逃去北京,现在怎么可能再跳回火坑。
“王局说了,你要是来,不仅你爸妈的房子能选最好的楼层,他还能帮你在地级市建个‘苏媚舞蹈工作室’,资助你老家的贫困孩子学舞蹈——这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公益吗?”林晟故意顿了顿,“再说,你爸妈昨天还跟我念叨,说想你了,要是你能回来,他们也能安心。”
苏媚捏着手机的手指泛白,练功服的袖口蹭到钢琴盖,发出轻响。她想起去年拿到国际金奖时,给爸妈打电话,妈妈说“县城老房要是能拆了,住上电梯房,我和你爸就知足了”;想起自己成立舞蹈基金时,说“要让老家的孩子也能跳上舞”。这些愿望,林晟现在都能帮她实现,代价是陪一个陌生的官员“聊文化”。“我只参加官方的文化推广会,其他的事我不做。”她最终妥协,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吹走。
挂了电话,林晟嘴角勾起笑,把手机揣回口袋。他走到信托公司的谈判间,张经理正对着鼎盛的财务报表皱眉,红色水笔在“负债率85%”上画了个圈。“张经理,”林晟把滨江地块的航拍图推过去,“你看这江景,2012年肯定有救市政策,330新政一来,房价至少涨20%,我还你3亿跟玩似的。而且我请了苏媚——中央歌舞团的首席,国际金奖得主,她会帮地级市做文化推广,王局那边我已经打通了,拿地没问题。”
张经理的目光从报表移到航拍图,又扫了眼林晟递过来的“苏媚参与文化推广”的邀请函(林晟刚让助理伪造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3亿可以,年化12%,但要分两笔放——首笔1.5亿,拿到土地使用证后再放剩下的1.5亿,而且你得用滨江地块做抵押,股东个人连带担保。”
林晟立刻签了合同,走出谈判间时,雪停了,夕阳把江面染成金红色。他给老郑打电话:“去A小额贷,就说我们要拿滨江地块的‘南区’做前期规划,抵押贷5000万,月息3%也行,钱今天必须到账。”老郑在电话里犹豫:“林总,地块要是抵押给信托,再抵押给小额贷,这是重复抵押,违法的。”
“违法?”林晟冷笑,“我这是先拿南区的钱付保证金,等信托的钱到了,就把小额贷的还了,没人会知道。你赶紧去办,要是耽误了拿地,你这个会计也别当了。”
老郑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本,在最后一页写:“2011年12月15日,滨江地块南区重复抵押给A小额贷,5000万,月息3%”。笔尖顿了顿,他又添了行小字:“苏媚:中央歌舞团首席,被林总以其父母拆迁为由请回,参与‘文化推广’。”墨水晕开,像个没说出口的担忧——他见过林晟怎么逼苏媚陪酒,现在苏媚是中央级的演员,这事要是闹大,鼎盛就完了。
第二天上午,b小额贷的刘总找上门,说能贷1亿,不用抵押,只要鼎盛的“名义股东”做股权质押。林晟眼睛一亮,让弟弟林强来签合同——林强没参与过公司经营,只是挂了个股东名,b小额贷查不出股权已质押给信托的事。刘总走后,老郑拿着合同进来,脸色发白:“林总,林强是你弟弟,要是逾期,他得承担连带责任。”
“他是我弟弟,还能不帮我?”林晟把合同扔在桌上,拿起手机给苏媚发消息:“明天上午9点,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和文化口的领导都在,穿得正式点,别给地级市丢脸。”
苏媚收到消息时,正在排练春晚的《新生》,水袖甩到半空,突然没了力气。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演出服上的金线在灯光下发亮,这是她拼了命才站上的舞台,现在却要为了父母的拆迁房,回到那个让她窒息的小地方。她掏出手机,给舞蹈基金的助理发消息:“帮我查一下地级市国土局王局的背景,还有林晟最近的项目。”
下午,助理回了消息:“王局最近在推进滨江地块出让,林晟是竞标者之一;另外,林晟的建材供应商说,他最近在四处借钱,负债率很高。”苏媚的心沉了下去,她终于明白,林晟找她不是为了文化推广,是为了用她的“中央身份”给地王梦铺路。她摸了摸练功服口袋里的录音笔——上次陪县领导喝酒时,她就养成了带录音笔的习惯,现在,这成了她唯一的保护。
12月17日上午,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握着苏媚的手,笑得满脸褶子:“苏老师能来,是我们地级市的荣幸,以后还得靠你多宣传。”林晟站在旁边,递过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王局,这是苏老师为地级市准备的‘文化纪念品’——苏老师亲手设计的玉佛,祝咱们的文化事业越来越好。”
苏媚看着盒子里的玉佛,指尖冰凉。她想起助理说的“林晟负债率很高”,想起父母还在等拆迁房,只能硬着头皮笑:“王局,我刚从北京回来,对地级市的文化推广还不太了解,要不咱们先聊聊滨江地块的规划?我听说那里要建文化广场,说不定能跟我的舞蹈工作室结合。”
王局眼睛一亮:“苏老师也关注滨江地块?林总正在竞标这个地块,要是你们能合作,既能建文化广场,又能搞房地产,一举两得啊。”林晟立刻接话:“要是能跟苏老师合作,我肯定把文化广场建得最好,让地级市的老百姓都能看到苏老师的演出。”
苏媚握着录音笔的手指紧了紧,笔身硌得掌心发疼。她看着窗外的滨江地块方向,江风正吹过光秃秃的土地,那里未来会竖起高楼,会有文化广场,可现在,却藏着林晟的赌性、王局的贪婪,还有她不得不妥协的无奈。她没看见,老郑坐在会议室角落,正把“玉佛10万、王局提及滨江地块合作”记在牛皮本上,字迹越写越急,像在追赶一个即将失控的齿轮。
散会后,林晟送王局出门,苏媚落在后面,悄悄把录音笔放进包里。她看着林晟和王局勾肩搭背的背影,突然想起第一卷在中央歌舞团首演时,台下观众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那时她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回到那个小地方。可现在她才知道,有些枷锁,不是靠荣誉就能挣脱的——比如父母的牵挂,比如林晟这样的人,总能用最软的理由,把你拉回最脏的泥潭。
老郑走过来,递给苏媚一张纸条:“苏老师,这是林总让我给你的——你爸妈拆迁房的选房单,最好的楼层。”苏媚接过纸条,指尖触到纸条上的折痕,像触到自己心里的一道缝。她抬头看向滨江地块的方向,夕阳正落下去,把土地染成暗红色,像一块正在发酵的伤口,等着某一天,被录音笔里的证据揭开。
这是他第三次来地级市。前两次是卖瓷砖,蹲在建材市场的雨棚下啃冷包子;这次他揣着200万——卖了县城小建材店、又跟亲戚借了50万凑的“启动金”,要抢底价5亿的滨江地块。旁边穿定制西装的开发商扫了他一眼,跟身边人笑:“听说这人以前是扛瓷砖的?也想碰地王?”林晟假装没听见,翻开资料册,目光落在“江景住宅”那栏:按地级市现在6000元\/平的价,15万平能卖9亿,扣掉成本净赚3亿——这钱够他把当年深圳没买的十套房子都补回来,够让鼎盛的招牌比国信还亮。
手机震了,是会计老郑的短信:“信托公司查了咱们的底,负债率85%,他们只肯贷1亿。”林晟回了句“等着”,把手机塞回口袋。他想起上个月在县城偶遇苏媚父母,老两口蹲在旧房子门口叹气——县城要拆迁,他们的老房在“待拆迁名单边缘”,能不能分到好地段全看“关系”。当时他拍了胸脯:“叔婶放心,这事我帮你们办。”现在,这成了他手里最硬的筹码。
他拨通苏媚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中央歌舞团练功房的背景音——钢琴声混着老师的指导,那是苏媚现在的世界:国际金奖、首席演员、台下坐着部委领导。“苏媚,”林晟的声音放软,“你爸妈的拆迁房有眉目了,但国土局王局说‘得跟你见一面,想请你给地级市的文化推广提提建议’,官方活动,就当帮你爸妈个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媚的声音带着疲惫:“林总,我现在在准备春晚的节目,走不开。”她没说的是,上次林晟找她,是让她陪县招商会的领导喝酒,她撕了面试通知才逃去北京,现在怎么可能再跳回火坑。
“王局说了,你要是来,不仅你爸妈的房子能选最好的楼层,他还能帮你在地级市建个‘苏媚舞蹈工作室’,资助你老家的贫困孩子学舞蹈——这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公益吗?”林晟故意顿了顿,“再说,你爸妈昨天还跟我念叨,说想你了,要是你能回来,他们也能安心。”
苏媚捏着手机的手指泛白,练功服的袖口蹭到钢琴盖,发出轻响。她想起去年拿到国际金奖时,给爸妈打电话,妈妈说“县城老房要是能拆了,住上电梯房,我和你爸就知足了”;想起自己成立舞蹈基金时,说“要让老家的孩子也能跳上舞”。这些愿望,林晟现在都能帮她实现,代价是陪一个陌生的官员“聊文化”。“我只参加官方的文化推广会,其他的事我不做。”她最终妥协,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吹走。
挂了电话,林晟嘴角勾起笑,把手机揣回口袋。他走到信托公司的谈判间,张经理正对着鼎盛的财务报表皱眉,红色水笔在“负债率85%”上画了个圈。“张经理,”林晟把滨江地块的航拍图推过去,“你看这江景,2012年肯定有救市政策,330新政一来,房价至少涨20%,我还你3亿跟玩似的。而且我请了苏媚——中央歌舞团的首席,国际金奖得主,她会帮地级市做文化推广,王局那边我已经打通了,拿地没问题。”
张经理的目光从报表移到航拍图,又扫了眼林晟递过来的“苏媚参与文化推广”的邀请函(林晟刚让助理伪造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3亿可以,年化12%,但要分两笔放——首笔1.5亿,拿到土地使用证后再放剩下的1.5亿,而且你得用滨江地块做抵押,股东个人连带担保。”
林晟立刻签了合同,走出谈判间时,雪停了,夕阳把江面染成金红色。他给老郑打电话:“去A小额贷,就说我们要拿滨江地块的‘南区’做前期规划,抵押贷5000万,月息3%也行,钱今天必须到账。”老郑在电话里犹豫:“林总,地块要是抵押给信托,再抵押给小额贷,这是重复抵押,违法的。”
“违法?”林晟冷笑,“我这是先拿南区的钱付保证金,等信托的钱到了,就把小额贷的还了,没人会知道。你赶紧去办,要是耽误了拿地,你这个会计也别当了。”
老郑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本,在最后一页写:“2011年12月15日,滨江地块南区重复抵押给A小额贷,5000万,月息3%”。笔尖顿了顿,他又添了行小字:“苏媚:中央歌舞团首席,被林总以其父母拆迁为由请回,参与‘文化推广’。”墨水晕开,像个没说出口的担忧——他见过林晟怎么逼苏媚陪酒,现在苏媚是中央级的演员,这事要是闹大,鼎盛就完了。
第二天上午,b小额贷的刘总找上门,说能贷1亿,不用抵押,只要鼎盛的“名义股东”做股权质押。林晟眼睛一亮,让弟弟林强来签合同——林强没参与过公司经营,只是挂了个股东名,b小额贷查不出股权已质押给信托的事。刘总走后,老郑拿着合同进来,脸色发白:“林总,林强是你弟弟,要是逾期,他得承担连带责任。”
“他是我弟弟,还能不帮我?”林晟把合同扔在桌上,拿起手机给苏媚发消息:“明天上午9点,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和文化口的领导都在,穿得正式点,别给地级市丢脸。”
苏媚收到消息时,正在排练春晚的《新生》,水袖甩到半空,突然没了力气。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演出服上的金线在灯光下发亮,这是她拼了命才站上的舞台,现在却要为了父母的拆迁房,回到那个让她窒息的小地方。她掏出手机,给舞蹈基金的助理发消息:“帮我查一下地级市国土局王局的背景,还有林晟最近的项目。”
下午,助理回了消息:“王局最近在推进滨江地块出让,林晟是竞标者之一;另外,林晟的建材供应商说,他最近在四处借钱,负债率很高。”苏媚的心沉了下去,她终于明白,林晟找她不是为了文化推广,是为了用她的“中央身份”给地王梦铺路。她摸了摸练功服口袋里的录音笔——上次陪县领导喝酒时,她就养成了带录音笔的习惯,现在,这成了她唯一的保护。
12月17日上午,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握着苏媚的手,笑得满脸褶子:“苏老师能来,是我们地级市的荣幸,以后还得靠你多宣传。”林晟站在旁边,递过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王局,这是苏老师为地级市准备的‘文化纪念品’——苏老师亲手设计的玉佛,祝咱们的文化事业越来越好。”
苏媚看着盒子里的玉佛,指尖冰凉。她想起助理说的“林晟负债率很高”,想起父母还在等拆迁房,只能硬着头皮笑:“王局,我刚从北京回来,对地级市的文化推广还不太了解,要不咱们先聊聊滨江地块的规划?我听说那里要建文化广场,说不定能跟我的舞蹈工作室结合。”
王局眼睛一亮:“苏老师也关注滨江地块?林总正在竞标这个地块,要是你们能合作,既能建文化广场,又能搞房地产,一举两得啊。”林晟立刻接话:“要是能跟苏老师合作,我肯定把文化广场建得最好,让地级市的老百姓都能看到苏老师的演出。”
苏媚握着录音笔的手指紧了紧,笔身硌得掌心发疼。她看着窗外的滨江地块方向,江风正吹过光秃秃的土地,那里未来会竖起高楼,会有文化广场,可现在,却藏着林晟的赌性、王局的贪婪,还有她不得不妥协的无奈。她没看见,老郑坐在会议室角落,正把“玉佛10万、王局提及滨江地块合作”记在牛皮本上,字迹越写越急,像在追赶一个即将失控的齿轮。
散会后,林晟送王局出门,苏媚落在后面,悄悄把录音笔放进包里。她看着林晟和王局勾肩搭背的背影,突然想起第一卷在中央歌舞团首演时,台下观众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那时她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回到那个小地方。可现在她才知道,有些枷锁,不是靠荣誉就能挣脱的——比如父母的牵挂,比如林晟这样的人,总能用最软的理由,把你拉回最脏的泥潭。
老郑走过来,递给苏媚一张纸条:“苏老师,这是林总让我给你的——你爸妈拆迁房的选房单,最好的楼层。”苏媚接过纸条,指尖触到纸条上的折痕,像触到自己心里的一道缝。她抬头看向滨江地块的方向,夕阳正落下去,把土地染成暗红色,像一块正在发酵的伤口,等着某一天,被录音笔里的证据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