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天光,透过洞口藤蔓的缝隙,化作一道道细碎的金线,温柔地洒落在洞中。
火焰已经熄灭,只余下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一种劫后余生的安宁味道。
叶蓁蓁是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的。
连日来的警惕,已经让她养成了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刻清醒的习惯。她几乎是瞬间睁开双眼,目光第一时间便投向了那方石台。
然后,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本该依旧昏睡不醒的男人,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狭长而深邃,瞳仁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仿佛能将人的灵魂都吸进去。此刻,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大病初愈的迷茫与虚弱,反而充满了冰雪般的冷静与审视。锐利如鹰隼,警觉如孤狼。
当他的视线,与叶蓁蓁的目光在空中相撞时,叶蓁蓁的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那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眼神。
“你醒了?”短暂的惊愕过后,叶蓁蓁迅速收敛心神,从干草堆上坐起身,声音平静地问道。
男人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从叶蓁蓁的脸上,缓缓扫过洞内的陈设,最后落在不远处熟睡的叶明远和刘氏身上。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唯有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了然。
显然,他已经评估完了自己当下的处境。
“是你……救了我?”他终于开口,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昏迷而显得有些沙哑,但吐字清晰,带着一种天生的、不容置疑的贵气。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叶蓁蓁的身上。
叶蓁蓁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火堆旁,往锅里添了些水,重新架在烧黑的石块上。“你发了高烧,差点就没命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她的语气,自然得就像是在问一个相熟的邻居,没有半分小女儿家的羞怯,也没有居功自傲的姿态。
这份从容,让男人眼中的审视,又加深了几分。
“多谢。”他言简意赅地道了谢,然后便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他高估了自己身体的恢复能力,刚一用力,便牵动了胸前的伤口,闷哼一声,额上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别乱动!”叶蓁蓁皱眉喝止道,“你的伤口很深,才刚刚止住发炎,要是再裂开,神仙也难救。”
这边的动静,终于惊醒了叶明远和刘氏。
“哎呀!公子你醒啦!”刘氏一见,立刻喜出望外地凑了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关切,“可算是醒了,昨天晚上可把我们给吓坏了!你感觉咋样?身上还疼不疼?”
叶明远也走了过来,憨厚地笑了笑:“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面对叶家父母那质朴而真诚的关心,男人眼中那层冰冷的戒备,似乎融化了一丝。他对着二人,微微颔首,语气也温和了些许:“让二位费心了,在下……已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刘氏念叨着,转身去拿陶碗,“你刚醒,肯定饿坏了。蓁蓁,锅里还有昨晚剩下的米汤,快给公子盛一碗。”
很快,一碗温热的米汤,就被叶蓁蓁端到了石台边。
她一手端着碗,一手扶着萧衍的肩膀,让他靠得舒服些,然后将碗递到他唇边。
整个过程,两人离得很近。叶蓁蓁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除了草药的苦涩味外,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冽好闻的气息。而男人也能看到,她低垂的眼帘下,那长而卷翘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了一小片柔和的阴影。
气氛,有那么一瞬间的微妙。
他默默地喝完了米汤,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血色。
“还未请教姑娘与二位尊姓大名,救命之恩,在下日后定当报答。”他靠回石台,缓缓开口,言辞恳切,礼数周全。
“我叫叶明远,这是我婆娘刘氏,这是我闺女叶蓁蓁。报答不报答的,说那些就见外了。”叶明远摆了摆手,“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叶蓁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底的问题:“还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家住何方?为何会受此重伤,倒在路边?”
一连串的问题,让洞内的气氛,再次安静下来。
男人的眸光,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他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所有的情绪,再抬起时,脸上已经带上了一抹恰到好处的苦涩与落寞。
“在下姓萧,单名一个衍字。乃是……京城人士,一介落难书生罢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不堪的往事,声音也低沉了下去:“原本是想回乡省亲,不料世道混乱,路上盘缠被劫,又遇上了一伙凶残的匪徒……侥幸逃得一命,却也身受重伤,之后的事情,便记不清了。”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一个家道中落、回乡途中遭遇不幸的倒霉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若是一般的村夫村妇,怕是早已信以为真,并掬一把同情的眼泪了。
叶明远和刘氏,便已是满脸的唏嘘与同情:“哎,这世道……真是作孽啊!萧公子你也别太难过了,养好身子才是要紧的。”
唯有叶蓁蓁,心中一片冷笑。
书生?
她低头看了一眼他那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虎口和指腹处,有着一层薄薄的、却极其坚韧的茧子。那绝不是常年握笔能磨出来的,而是常年持握兵刃的痕迹。
还有他身上的伤,胸前那一刀,又深又狠,分明是冲着要害去的,绝非普通劫匪所为。更别提他醒来时那警惕戒备的眼神,和那一身虽虚弱却难掩的凌厉气势。
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男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他的谎言,破绽百出。
可是,叶蓁蓁却只是微微一笑,顺着他的话说道:“原来是萧公子。既然如此,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吧。我们一家人,也打算在此处暂避一时,待风头过去再说。”
她没有拆穿他。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谁还没有一点秘密呢?他不想说,她便不问。
她只知道,她用两粒珍贵的抗生素,从阎王手里抢回来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落难书生”那么简单。
他是一张神秘的底牌,一张或许能改变他们一家人命运的底牌。
至于这张牌,究竟会带来滔天的富贵,还是灭顶的灾祸,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叶蓁榛心里思绪万千,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端起那碗已经空了的陶碗,转身走向水潭边。
萧衍看着她的背影,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迷惑。
她信了?还是……没信?
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乡野少女,身上似乎也笼罩着一层,让他看不透的迷雾。
火焰已经熄灭,只余下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一种劫后余生的安宁味道。
叶蓁蓁是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的。
连日来的警惕,已经让她养成了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刻清醒的习惯。她几乎是瞬间睁开双眼,目光第一时间便投向了那方石台。
然后,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本该依旧昏睡不醒的男人,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狭长而深邃,瞳仁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仿佛能将人的灵魂都吸进去。此刻,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大病初愈的迷茫与虚弱,反而充满了冰雪般的冷静与审视。锐利如鹰隼,警觉如孤狼。
当他的视线,与叶蓁蓁的目光在空中相撞时,叶蓁蓁的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那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眼神。
“你醒了?”短暂的惊愕过后,叶蓁蓁迅速收敛心神,从干草堆上坐起身,声音平静地问道。
男人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从叶蓁蓁的脸上,缓缓扫过洞内的陈设,最后落在不远处熟睡的叶明远和刘氏身上。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唯有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了然。
显然,他已经评估完了自己当下的处境。
“是你……救了我?”他终于开口,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昏迷而显得有些沙哑,但吐字清晰,带着一种天生的、不容置疑的贵气。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叶蓁蓁的身上。
叶蓁蓁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火堆旁,往锅里添了些水,重新架在烧黑的石块上。“你发了高烧,差点就没命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她的语气,自然得就像是在问一个相熟的邻居,没有半分小女儿家的羞怯,也没有居功自傲的姿态。
这份从容,让男人眼中的审视,又加深了几分。
“多谢。”他言简意赅地道了谢,然后便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他高估了自己身体的恢复能力,刚一用力,便牵动了胸前的伤口,闷哼一声,额上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别乱动!”叶蓁蓁皱眉喝止道,“你的伤口很深,才刚刚止住发炎,要是再裂开,神仙也难救。”
这边的动静,终于惊醒了叶明远和刘氏。
“哎呀!公子你醒啦!”刘氏一见,立刻喜出望外地凑了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关切,“可算是醒了,昨天晚上可把我们给吓坏了!你感觉咋样?身上还疼不疼?”
叶明远也走了过来,憨厚地笑了笑:“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面对叶家父母那质朴而真诚的关心,男人眼中那层冰冷的戒备,似乎融化了一丝。他对着二人,微微颔首,语气也温和了些许:“让二位费心了,在下……已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刘氏念叨着,转身去拿陶碗,“你刚醒,肯定饿坏了。蓁蓁,锅里还有昨晚剩下的米汤,快给公子盛一碗。”
很快,一碗温热的米汤,就被叶蓁蓁端到了石台边。
她一手端着碗,一手扶着萧衍的肩膀,让他靠得舒服些,然后将碗递到他唇边。
整个过程,两人离得很近。叶蓁蓁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除了草药的苦涩味外,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冽好闻的气息。而男人也能看到,她低垂的眼帘下,那长而卷翘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了一小片柔和的阴影。
气氛,有那么一瞬间的微妙。
他默默地喝完了米汤,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血色。
“还未请教姑娘与二位尊姓大名,救命之恩,在下日后定当报答。”他靠回石台,缓缓开口,言辞恳切,礼数周全。
“我叫叶明远,这是我婆娘刘氏,这是我闺女叶蓁蓁。报答不报答的,说那些就见外了。”叶明远摆了摆手,“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叶蓁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底的问题:“还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家住何方?为何会受此重伤,倒在路边?”
一连串的问题,让洞内的气氛,再次安静下来。
男人的眸光,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他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所有的情绪,再抬起时,脸上已经带上了一抹恰到好处的苦涩与落寞。
“在下姓萧,单名一个衍字。乃是……京城人士,一介落难书生罢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不堪的往事,声音也低沉了下去:“原本是想回乡省亲,不料世道混乱,路上盘缠被劫,又遇上了一伙凶残的匪徒……侥幸逃得一命,却也身受重伤,之后的事情,便记不清了。”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一个家道中落、回乡途中遭遇不幸的倒霉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若是一般的村夫村妇,怕是早已信以为真,并掬一把同情的眼泪了。
叶明远和刘氏,便已是满脸的唏嘘与同情:“哎,这世道……真是作孽啊!萧公子你也别太难过了,养好身子才是要紧的。”
唯有叶蓁蓁,心中一片冷笑。
书生?
她低头看了一眼他那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虎口和指腹处,有着一层薄薄的、却极其坚韧的茧子。那绝不是常年握笔能磨出来的,而是常年持握兵刃的痕迹。
还有他身上的伤,胸前那一刀,又深又狠,分明是冲着要害去的,绝非普通劫匪所为。更别提他醒来时那警惕戒备的眼神,和那一身虽虚弱却难掩的凌厉气势。
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男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他的谎言,破绽百出。
可是,叶蓁蓁却只是微微一笑,顺着他的话说道:“原来是萧公子。既然如此,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吧。我们一家人,也打算在此处暂避一时,待风头过去再说。”
她没有拆穿他。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谁还没有一点秘密呢?他不想说,她便不问。
她只知道,她用两粒珍贵的抗生素,从阎王手里抢回来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落难书生”那么简单。
他是一张神秘的底牌,一张或许能改变他们一家人命运的底牌。
至于这张牌,究竟会带来滔天的富贵,还是灭顶的灾祸,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叶蓁榛心里思绪万千,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端起那碗已经空了的陶碗,转身走向水潭边。
萧衍看着她的背影,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迷惑。
她信了?还是……没信?
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乡野少女,身上似乎也笼罩着一层,让他看不透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