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的建设,持续了整整五日。
山谷中的景象,已是日新月异。
在叶蓁蓁那堪称“流水线作业”的组织模式下,一排排崭新的营房拔地而起。虽然简陋,却整齐划一,远比过去杂乱的窝棚要坚固、干净得多。新开垦的荒地上,新兵老兵混在一起,挥汗如雨,将一片片荆棘丛生的土地,变成了预备播种的良田。
王庚,这个曾经麻木的府兵,如今已是新建第三队的一名队长。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手下十个兄弟操练、劳作,累得沾床就睡,心里却前所未有的踏实。他看着不远处正在规划修建的水渠,看着那些被挑出来的木匠们搭建起的学堂雏形,总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在发光。
这种光,叫希望。
然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中时,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摆在了叶蓁蓁和萧衍的面前。
议事厅内,负责工坊的管事李大山,正满头大汗地汇报着。
“将军,夫人,您二位设计的那个新式犁,我们………我们造不出来。”李大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匠人,此刻急得脸都涨红了,“图纸上的每个零件我们都看得懂,也试着打了几个,但就是不对劲!尤其是那个控制犁铧深浅的机括,太精巧了,我们几个铁匠的手艺,做出来不是太松就是太紧,根本用不了。强行用,怕是耕不了几亩地就得散架。”
他身旁,还放着一个失败的样品,看上去笨重又粗糙。
萧衍皱起了眉头。
这个新式犁,是叶蓁蓁根据后世的曲辕犁改良的,不仅轻便省力,还能自由调节耕地深度,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眼看春耕在即,若是无法量产,他们开垦再多土地,也只是事半功倍。
“人手不够吗?还是铁料不足?”萧衍沉声问道。
“人手够,铁料也够,就是……就是手艺跟不上。”李大山一脸的惭愧,“将军,夫人的图纸是顶顶好的图纸,是我们这些粗人,没那个本事。”
一时间,厅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这就是现实,再好的蓝图,也需要有能力的工匠去实现。他们可以招揽士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技艺高超的大师傅。
就在萧行思索着是否要派人去周边城镇高价聘请工匠时,叶蓁蓁却显得异常镇定。她安抚道:“李管事,别着急,这不怪你们。是我考虑不周,这机括的设计,确实超出了普通锻造的范畴。
她说着,转向萧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夫君,还记得我前几日让你办的事吗?”
萧衍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那份户籍档案?”“正是。”叶蓁蓁走到角落的书案旁,那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大摞厚厚的册子,正是这几日登记下来的一千六百多名新兵的详细档案。
她取过标记着“匠”字的一册,纤细的手指在纸页上迅速翻动着,一边翻一边解释道:“我让文书们在登记时,特意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过往营生和家族背景。我相信,一支上万人的溃兵里,不可能没有藏龙卧虎之辈。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了,但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周昌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夫人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在那种败军之中,能找到几个识字的都算不错了,还指望找到什么大师傅?
叶蓁蓁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她的指尖,点在了一页记录上。
“找到了。”
她将册子递给萧衍。
萧衍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钱三,男,四十二岁,籍贯:京畿怀安县。营生:铁匠。识字:粗通。备注:本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据同乡称,其祖父曾任朝廷军器监少府丞,后因卷入党争被罢官夺爵,家道中落,三代不得入仕。其家传锻造手艺,尤擅机括火器。”
短短几行字,却信息量巨大!
军器监!那是大夏王朝专门负责研发和制造军械的最高机构!少府丞,虽不是顶级高官,却绝对是技术领域的权威。
萧衍的呼吸猛地一滞,他与叶蓁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这哪里是找铁匠,这分明是挖到了一座宝藏!
“此人现在何处?”萧衍立刻问道。
“回将军,这钱三性格孤僻,不愿与人同住,自己一个人在营地最西边的角落里,搭了个小窝棚。”周昌回忆着答道。
“走,我们亲自去看看。”萧衍当机立断。
片刻后,在营地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那个名叫钱三的男人。
他身材瘦削,背脊却挺得笔直,正拿着一把破旧的锤子,默默地敲打着一块捡来的废铁,似乎想为自己打一口锅。他神情专注,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手中的那块铁。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归于麻木。
“你就是钱三,钱师傅?”叶蓁蓁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地问道。
钱三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一种久经磨难后的疏离和不信任。
萧衍没有摆将军的架子,他挥手让周围的人退开,直接将那个失败的犁具样品和叶蓁蓁的图纸,放到了钱三面前。
“钱师傅,我们遇到一个难题。”萧衍开门见山,“此物,名为曲辕犁,若能造成,可让我军屯田事半功倍。只是这核心的机构,我麾下的铁匠,无人能造。听闻钱师傅家学渊源,特来请教。
一声“请教”,让钱三那麻木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他先是扫了一眼那粗糙的样品,不屑地撇了撇嘴,随即目光落在了那张画着精密零件的图纸上。
只一眼,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就像是蒙尘的宝剑,被人擦去了灰尘,露出了内里逼人的锋芒!
他一把抓起图纸,手指在上面飞快地划过,嘴里念念有词:“不对……不对……这个转轴,用嵌入式榫卯,受力太大,磨损会极快。应该用滚珠轴承……不,这里条件不够,可以用淬火打磨的钢珠替代………还有这个连接杆,一体锻打太耗费材料和火候,用分体铸造,再以铆钉嵌合,强度更高,也更省力….”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将叶蓁蓁的设计,在短短几句话内,就指出了三处可以优化改良的地方,且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萧衍,都听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一个落魄的铁匠,这分明是一位被埋没的宗师!
叶蓁蓁的眼中,也充满了欣赏和激动。她知道,她赌对了!她的现代知识,加上这个世界顶尖的古代工匠,两者结合,将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
许久,钱三才从图纸中抬起头,他看着叶蓁蓁,眼中第一次有了神采,声音沙哑地问:“这图.…·是你画的?”
“是我画的。”叶蓁蓁点头,“其中一些想法,还不成熟,正需要钱师傅这样的大家来完善。”
钱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眼神灼灼的萧行,这个沉默了半生的男人,挺直了四十多年从未真正直起过的脊梁。
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字字铿锵有力:
“草民钱三,见过将军,见过夫人!草民有罪,未能一早为将军效力!若将军不弃,钱三愿以残躯,为将军和夫人,打造出这世上最锋利的犁,最坚固的甲,最无坚不摧的兵器!”
萧衍大步上前,亲手将他扶起,朗声笑道:“好!有钱师傅在,何愁大事不成!从今日起,我便任命你为军械坊总管事,所有工匠、材料,皆由你调配!”
一场迫在眉睫的技术危机,就这样在叶蓁蓁的奇思妙想和那本小小的户籍册中,迎刃而解。
山谷中的景象,已是日新月异。
在叶蓁蓁那堪称“流水线作业”的组织模式下,一排排崭新的营房拔地而起。虽然简陋,却整齐划一,远比过去杂乱的窝棚要坚固、干净得多。新开垦的荒地上,新兵老兵混在一起,挥汗如雨,将一片片荆棘丛生的土地,变成了预备播种的良田。
王庚,这个曾经麻木的府兵,如今已是新建第三队的一名队长。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手下十个兄弟操练、劳作,累得沾床就睡,心里却前所未有的踏实。他看着不远处正在规划修建的水渠,看着那些被挑出来的木匠们搭建起的学堂雏形,总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在发光。
这种光,叫希望。
然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中时,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摆在了叶蓁蓁和萧衍的面前。
议事厅内,负责工坊的管事李大山,正满头大汗地汇报着。
“将军,夫人,您二位设计的那个新式犁,我们………我们造不出来。”李大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匠人,此刻急得脸都涨红了,“图纸上的每个零件我们都看得懂,也试着打了几个,但就是不对劲!尤其是那个控制犁铧深浅的机括,太精巧了,我们几个铁匠的手艺,做出来不是太松就是太紧,根本用不了。强行用,怕是耕不了几亩地就得散架。”
他身旁,还放着一个失败的样品,看上去笨重又粗糙。
萧衍皱起了眉头。
这个新式犁,是叶蓁蓁根据后世的曲辕犁改良的,不仅轻便省力,还能自由调节耕地深度,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眼看春耕在即,若是无法量产,他们开垦再多土地,也只是事半功倍。
“人手不够吗?还是铁料不足?”萧衍沉声问道。
“人手够,铁料也够,就是……就是手艺跟不上。”李大山一脸的惭愧,“将军,夫人的图纸是顶顶好的图纸,是我们这些粗人,没那个本事。”
一时间,厅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这就是现实,再好的蓝图,也需要有能力的工匠去实现。他们可以招揽士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技艺高超的大师傅。
就在萧行思索着是否要派人去周边城镇高价聘请工匠时,叶蓁蓁却显得异常镇定。她安抚道:“李管事,别着急,这不怪你们。是我考虑不周,这机括的设计,确实超出了普通锻造的范畴。
她说着,转向萧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夫君,还记得我前几日让你办的事吗?”
萧衍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那份户籍档案?”“正是。”叶蓁蓁走到角落的书案旁,那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大摞厚厚的册子,正是这几日登记下来的一千六百多名新兵的详细档案。
她取过标记着“匠”字的一册,纤细的手指在纸页上迅速翻动着,一边翻一边解释道:“我让文书们在登记时,特意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过往营生和家族背景。我相信,一支上万人的溃兵里,不可能没有藏龙卧虎之辈。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了,但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周昌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夫人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在那种败军之中,能找到几个识字的都算不错了,还指望找到什么大师傅?
叶蓁蓁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她的指尖,点在了一页记录上。
“找到了。”
她将册子递给萧衍。
萧衍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钱三,男,四十二岁,籍贯:京畿怀安县。营生:铁匠。识字:粗通。备注:本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据同乡称,其祖父曾任朝廷军器监少府丞,后因卷入党争被罢官夺爵,家道中落,三代不得入仕。其家传锻造手艺,尤擅机括火器。”
短短几行字,却信息量巨大!
军器监!那是大夏王朝专门负责研发和制造军械的最高机构!少府丞,虽不是顶级高官,却绝对是技术领域的权威。
萧衍的呼吸猛地一滞,他与叶蓁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这哪里是找铁匠,这分明是挖到了一座宝藏!
“此人现在何处?”萧衍立刻问道。
“回将军,这钱三性格孤僻,不愿与人同住,自己一个人在营地最西边的角落里,搭了个小窝棚。”周昌回忆着答道。
“走,我们亲自去看看。”萧衍当机立断。
片刻后,在营地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那个名叫钱三的男人。
他身材瘦削,背脊却挺得笔直,正拿着一把破旧的锤子,默默地敲打着一块捡来的废铁,似乎想为自己打一口锅。他神情专注,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手中的那块铁。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归于麻木。
“你就是钱三,钱师傅?”叶蓁蓁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地问道。
钱三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一种久经磨难后的疏离和不信任。
萧衍没有摆将军的架子,他挥手让周围的人退开,直接将那个失败的犁具样品和叶蓁蓁的图纸,放到了钱三面前。
“钱师傅,我们遇到一个难题。”萧衍开门见山,“此物,名为曲辕犁,若能造成,可让我军屯田事半功倍。只是这核心的机构,我麾下的铁匠,无人能造。听闻钱师傅家学渊源,特来请教。
一声“请教”,让钱三那麻木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他先是扫了一眼那粗糙的样品,不屑地撇了撇嘴,随即目光落在了那张画着精密零件的图纸上。
只一眼,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就像是蒙尘的宝剑,被人擦去了灰尘,露出了内里逼人的锋芒!
他一把抓起图纸,手指在上面飞快地划过,嘴里念念有词:“不对……不对……这个转轴,用嵌入式榫卯,受力太大,磨损会极快。应该用滚珠轴承……不,这里条件不够,可以用淬火打磨的钢珠替代………还有这个连接杆,一体锻打太耗费材料和火候,用分体铸造,再以铆钉嵌合,强度更高,也更省力….”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将叶蓁蓁的设计,在短短几句话内,就指出了三处可以优化改良的地方,且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萧衍,都听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一个落魄的铁匠,这分明是一位被埋没的宗师!
叶蓁蓁的眼中,也充满了欣赏和激动。她知道,她赌对了!她的现代知识,加上这个世界顶尖的古代工匠,两者结合,将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
许久,钱三才从图纸中抬起头,他看着叶蓁蓁,眼中第一次有了神采,声音沙哑地问:“这图.…·是你画的?”
“是我画的。”叶蓁蓁点头,“其中一些想法,还不成熟,正需要钱师傅这样的大家来完善。”
钱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眼神灼灼的萧行,这个沉默了半生的男人,挺直了四十多年从未真正直起过的脊梁。
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字字铿锵有力:
“草民钱三,见过将军,见过夫人!草民有罪,未能一早为将军效力!若将军不弃,钱三愿以残躯,为将军和夫人,打造出这世上最锋利的犁,最坚固的甲,最无坚不摧的兵器!”
萧衍大步上前,亲手将他扶起,朗声笑道:“好!有钱师傅在,何愁大事不成!从今日起,我便任命你为军械坊总管事,所有工匠、材料,皆由你调配!”
一场迫在眉睫的技术危机,就这样在叶蓁蓁的奇思妙想和那本小小的户籍册中,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