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黄石公的最后考验-《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

  夜色如墨,寒风萧瑟。

  下邳城外的圯桥,在清冷的月光下,宛如一头匍匐在泗水之上的古老巨兽,沉默而沧桑。

  张良独自一人,站在桥头。

  寒风吹动着他单薄的儒衫,让他看起来,有些萧索。

  他的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做出了那个决定之后,压在他心头多年的重担,仿佛一下子被卸下了。

  复兴韩国,这个从他出生起,就被家族赋予的使命,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捆绑了他半生。他为此奔走,为此钻营,为此不惜一切。

  可到头来,他得到的,只是众叛亲离,和无尽的绝望。

  直到,白怀月的出现。

  那个男人,用最蛮横,最不讲道理的方式,将他所有的骄傲和谋划,都砸得粉碎。

  但也正是这一记重锤,让他从复国的迷梦中,彻底惊醒。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世界。

  他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智谋,和一些六国旧部的支持,就能撼动大秦这棵参天大树。

  却不知,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计谋,都苍白无力。

  白怀月,就是那种,绝对的力量。

  既然无法成为他的敌人,那就努力,成为他的同路人。

  张良不知道,白怀-月,会不会接纳自己。

  但他愿意,去赌一次。

  他赌的,是白怀月的格局。

  一个,能说出“以杀止杀,以战止战,才是最大的兼爱”的人,一个,能将墨家钜子那样的对手,都折服的人,他的胸襟,绝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狭隘。

  他羞辱自己,或许,真的只是像他说的那样,在给自己“上课”。

  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筛选着,他认为“可教”的人。

  “你,来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张良回头,看到黄石公,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老者依旧是那身黄色的粗布长袍,须发皆白,眼神浑浊,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

  “晚辈张良,拜见老先生。”张良恭恭敬敬地,对着黄石公,行了一个大礼。

  “不必多礼。”黄石公摆了摆手,“都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张良点了点头,语气坦然。

  “哦?”黄石公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来听听。”

  “以前,晚辈读书,是为了复兴韩国,是为了张家的荣耀。”张良缓缓说道,“从今往后,晚辈读书,只为一人。”

  “为谁?”

  “大秦右将军,白怀月。”

  黄石公听到这个名字,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沉默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晚辈,知道。”张良的语气,无比坚定,“良禽择木而栖。白将军,就是那棵,晚辈愿意栖身的,参天大树。”

  “你就不怕,传出去,被天下人耻笑?说你张良,贪生怕死,卖国求荣?”黄石公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

  “天下人?”张良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解脱和洒脱,“天下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谁给他们一碗粥喝?天下人,流离失所的时候,谁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

  “是那些,只会在背后摇唇鼓舌,鼓动他们去送死的六国旧贵族吗?”

  “还是那个,将我们所有人都当成棋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神秘‘先生’?”

  “都不是。”

  “晚辈,在白将军的身上,看到了,让天下安定的希望。虽然,他的手段,霸道,甚至残忍。但是,他的目标,是正确的。”

  “乱世,需用重典。快刀,方能斩乱麻。”

  “晚辈,愿意,成为他手中的那把刀。哪怕,会沾满鲜血,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

  张良的话,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不休。

  黄石公,静静地听着。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看着他眼中,那重燃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的光芒。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彻底蜕变了。

  白怀月那一记重锤,没有将他砸垮,反而,将他这块璞玉,砸出了万丈光芒。

  “好……好一个,快刀斩乱麻!”黄石公抚掌大笑,笑声,充满了欣慰,“好一个,为一人读书!”

  “老夫,没有看错你!”

  他笑够了,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正是那本,被白怀月抢走的,《太公兵法》。

  不,不对。

  张良看着那本书,眉头微皱。

  这本书,虽然用同样的锦布包裹,但感觉上,似乎和白怀月抢走的那本,有些不同。

  “这本书,你还想要吗?”黄石公,将书,递到了张良的面前。

  张良看着那本书,沉默了。

  他知道,这本书,十有八九,是假的。

  白怀-月,费了那么大劲抢走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轻易地,还回来?

  这,是黄石公,对他的,最后一道考验。

  考验他,是否,还对这身外之物,心存执念。

  张良笑了。

  他摇了摇头。

  “老先生,这书,晚辈,不要了。”

  “为何?”黄石公问道。

  “因为,真正的兵法,不在书里。”张良看着黄石公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而在,制定规则的,那个人,脑子里。”

  “我要学的,不是这本死的兵法。”

  “而是,白怀月,那套,活的,用人之道,治国之道,和,平定天下之道。”

  黄石公闻言,再次放声大笑。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他,收回了那本兵书,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了另一件东西。

  那是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黑色铁牌。

  上面,刻着一个,古朴的“鬼”字。

  “这本书,确实是假的。”黄石公,坦然承认,“是白将军,派人送回来的。”

  “他,算准了,你会来找我。也算准了,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良心中一震。

  白怀月……他,竟然,连这一步,都算到了?

  这个男人,到底,将人心,看透到了何种地步?

  “他说,这本假书,是送给你的,第一份礼物。一份,让你,彻底断了念想的礼物。”

  “而这块铁牌,是他送给你的,第二份礼物。”

  黄石公,将那块刻着“鬼”字的铁牌,郑重地,交到了张良的手中。

  “这是,鬼谷令。”

  “上一代鬼谷子,传下来的信物。”

  “持此令者,如鬼谷子亲临。天下兵家,莫敢不从。”

  “白将军说,兵家,不应该,成为某些人,复辟旧梦的工具。他们,应该,为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希望你,能执此令,去整合天下兵家。让他们,都为大秦所用,为他所用。”

  “这,才是对你,真正的考验。”

  张良,手握着那块冰冷的铁牌,只觉得,重如千钧。

  他,明白了。

  白怀月,这不仅仅是在考验他,更是在,赋予他,无上的权力和责任。

  他,这是要将整个兵家,都交到自己的手上!

  这份信任,这份魄力……

  张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然后,对着黄石公,对着那遥远的咸阳方向,重重地,跪了下去。

  “张良,领命!”

  从这一刻起,世间,再无,那个一心只为复兴韩国的张子房。

  只有,大秦右将军麾下,执掌鬼谷令的,第一谋士。

  ……

  与此同时,在下邳城的天网据点里。

  白怀月,正悠闲地,喝着茶。

  青鸾站在一旁,向他汇报着情况。

  “将军,一切,都如您所料。张良,已经通过了黄石公的考验,拿到了鬼谷令。”

  “嗯。”白怀月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一切,尽在掌握。

  “另外,我们安插在张良身边的人,也传回了消息。”青鸾继续说道,“张良,已经彻底解散了那些六国旧部,并且,向我们,递交了投名状。”

  她,将一张纸,呈了上来。

  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和地址。

  全都是,这次参与串联的,六国余孽的名单。

  “干得不错。”白怀月,赞许地点了点头,“张良,果然是个聪明人。”

  “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我满意。”

  他,将名单,随手递给虞七(惊鲵)。

  “这上面的名单,你看一下。有你认识的吗?”

  虞七(惊鲵)接过名单,仔细地看了起来。

  当她看到其中几个名字时,眼神,猛地一缩。

  “有几个,是以前罗网的合作对象。都是些,地方上的豪强,手里,有钱有人。”

  “很好。”白怀月笑了,“那就,新账旧账,一起算。”

  “青鸾。”

  “属下在。”

  “传我命令,让天网的人,动手。”

  “将这份名单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我处理干净。”

  “我要让齐鲁之地,流一次血。一次,就让所有人都记住,背叛大秦,是什么下场。”

  “是!”青鸾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领命而去。

  一场,针对整个齐鲁之地六国旧势力的,血腥清洗,即将开始。

  白怀月,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解决了张良,收服了兵家。

  接下来,该轮到,那个躲在背后,一直给自己找麻烦的,“先生”了。

  还有,江东的,项氏一族。

  他很期待,当项羽,看到自己给他准备的“惊喜”时,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