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出好戏,蠢货上路-《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

  朝会散了。

  胡亥几乎是飘着走出麒麟殿的。

  他被一群趋炎附势的官员围在中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与张狂。

  “看到没有?父皇最信任的,还是我!”

  他用下巴指了指远处白怀月的背影,对身边的李由说:“什么武成侯,什么战功赫赫,到头来,还不是要看我这个皇子的脸色?”

  李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公子,北疆军需事关重大,我们应当立刻着手,清点各郡县的府库,规划路线,万不可……”

  “行了行了!”

  胡亥不耐烦地打断他,挥了挥手,像是在驱赶一只苍蝇。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

  “本公子今天要去乐游原,摆宴庆功!李少府,你可一定要来啊!”

  说完,他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走了。

  只留下李由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那群人的背影,心里一阵冰凉。

  庆功?

  这他妈八字还没一撇呢,庆的哪门子功?

  另一边,丞相李斯几乎是被人搀扶着,才勉强走下宫殿的台阶。

  他的官帽都有些歪了,脸色灰败,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一个相熟的官员凑过来,小声问:“丞相,您这是……怎么了?推荐十八公子,可是大功一件啊。”

  李斯抬起头,看了那人一眼,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大功?

  他现在只觉得,自己亲手把脖子,套进了白怀月递过来的绞索里。

  而绳子的另一头,就握在那个年轻的武成侯手中。

  他什么时候想收紧,自己就得什么时候断气。

  ……

  武成侯府。

  书房里,白怀月没有看书,也没有擦枪。

  他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地图上,从咸阳到九原郡的路线,被用朱砂笔清晰地标了出来。

  阴嫚端着一碗参汤,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看你早上没吃多少东西,喝点这个暖暖身子。”

  白怀月回过身,接过汤碗,一口喝干。

  “胡亥这个人,我见过几次。”

  阴嫚走到地图前,纤细的手指,点在了“咸阳”两个字上。

  “他很蠢,但也很傲慢。”

  “你设下这么一个局,他真的会一头钻进去?”

  白怀gis月笑了。

  “不是他会不会,是他不得不。”

  他指着地图上的“九原郡”三个字。

  “那里,有蒙恬将军的三十万大军,有大秦最精锐的边防力量。”

  “再指着地图上沿途的几个大郡。”

  “这里,有无数的粮仓、武库,掌管着大秦北方的经济命脉。”

  “父皇给了他督办军需的权力,就等于是给了他一把能插手军队和地方政务的钥匙。”

  “你说,这份天大的诱惑,他这个自以为是的蠢货,能拒绝吗?”

  阴嫚看着白怀月,这个男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平静得可怕。

  仿佛他不是在算计自己的一个兄弟,而是在摆弄几个没有生命的棋子。

  “青鸾求见。”门外传来通报。

  “让她进来。”

  青鸾快步走进,手里拿着一卷密报。

  “侯爷,胡亥公子在乐游原大摆筵席,几乎把半个咸阳城的舞姬都请过去了。”

  “他还放出话来,说这次北上督办军需,是他入主东宫的投名状。”

  白怀月听完,脸上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

  “投名状?挺有想法的。”

  他转头看向青鸾。

  “通知天网,戏台子可以搭起来了。”

  “第一出戏,就从函谷关的粮仓开始唱吧。”

  “对了,给胡亥公子的车队里,多塞几个我们的人,机灵点儿的。”

  “别让他们出事,但也别让他们太顺利。”

  “是,侯爷!”青鸾领命而去。

  书房里,只剩下白怀月和阴嫚。

  “你……不怕父皇知道吗?”阴嫚的声音有些干涩。

  “知道?”

  白怀月走到她身边,帮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

  “他会看到的。”

  “他会亲眼看到,他寄予厚望的儿子,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

  三日后,胡亥的车队,在一片喧嚣的锣鼓声中,浩浩荡荡地驶出了咸阳城。

  那排场,不像是去执行紧急军务的钦差,倒像是哪家王公贵族出门巡游。

  车队里,装载着绫罗绸缎、美酒佳肴的马车,比装载着公文卷宗的马车还要多。

  胡亥本人,更是穿着一身亮瞎人眼的华服,坐在最奢华的马车里,隔着纱帘,向路边看热闹的百姓挥手致意。

  百姓们议论纷纷。

  “乖乖,这就是十八公子?这派头,比皇帝陛下出巡还大啊。”

  “嘘!小声点!不过,他是去给北边的大军送东西的,怎么还带着这么多唱歌跳舞的?”

  “谁知道呢,兴许是去犒劳将士们的吧……”

  人群中,几个不起眼的货郎,交换了一下颜色,然后悄无声息地隐入人流。

  车队行进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胡亥是走一路,玩一路。

  白天打猎,晚上宴饮,把副使李由急得嘴上起了好几个燎泡。

  “公子!我们已经耽误了五天了!再这样下去,北疆大雪封山,粮草就真的送不进去了!”李由在胡亥的车驾外,苦苦劝谏。

  车里传来胡亥醉醺醺的声音。

  “急什么!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本公子……本公子乏了,明天再说,明天再说……”

  李由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他看着这支庞大而臃肿的队伍,第一次有了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又过了七八天,车队总算磨磨蹭蹭地抵达了第一站,函谷关。

  按照计划,他们要在这里接收第一批转运的粮草。

  李由不顾劳累,第一时间就带着人,直奔粮仓。

  胡亥则哈欠连天,嚷嚷着要先找个地方,洗个热水澡,再让美姬给他按按肩。

  当李由带人撞开那沉重的粮仓大门时。

  一股混杂着霉变和腐烂的恶臭,扑面而来。

  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绿黑相间的霉菌,有些甚至已经开始发芽、腐烂。

  “这……这怎么可能!”李由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一个仓库的守备官吏,连滚带爬地跑了过来,哭丧着脸。

  “少府大人!不好了!负责这批粮食的仓官……全都跑了!”

  “他们……他们留下了一封信!”

  这时,被亲卫搀扶着的胡亥,也打着酒嗝,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看到满仓的霉变粮食,酒意顿时醒了大半。

  “怎么回事!”

  他一把抢过那封信,展开一看。

  信上的字迹,潦草而嚣张。

  内容很简单,他们把朝廷调拨的好粮食,高价卖给了南来北往的商人,然后换了这批淋过雨的陈年烂谷子充数。

  信的最后写道:

  “早就听闻十八公子仁厚,定不会为难我等。如今我等已远走高飞,去寻更好的前程。公子的大恩大德,来世再报!”

  “噗——”

  胡亥一口气没上来,只觉得喉头一甜。

  “废物!一群废物!”

  他狂怒地撕碎了信,一脚将旁边的守备官吏踹翻在地。

  “给本公子追!把他们追回来!我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李由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暴跳如雷的胡亥,又看了看这一仓已经完全不能食用的粮食。

  他的心里,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完了。

  这才第一站,就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这出戏,才刚刚开场。

  他们,就已经成了戏里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