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僵持阶段-《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日子一天天过去,省卫生系统仿佛陷入了平静。

  省纪委对赵凯的审查调查仍在进行,但进展明显慢了下来。

  外面能听到的风声越来越少,只知道赵凯被采取了留置措施,关在某个指定的地点。

  关于他交代了什么,是否牵扯到了李忠民,没有任何确切消息流传出来。

  韩副主任那边也暂时没了新的动静,仿佛调查进入了深水区,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

  这种停滞,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周海峰院长有些沉不住气了,私下里找林杰商量:“怎么回事?这都过去快半个月了,赵凯那边还没突破?李忠民那老小子,不会又让他滑过去吧?”

  林杰倒是显得很平静,他给周海峰的茶杯里续上水:“院长,李忠民在卫生系统经营这么多年,根深蒂固,上面不可能没有关系。调查到了他这个级别,遇到的阻力肯定小不了。现在这种僵持,恰恰说明调查触碰到了核心区域,对方正在全力防御。”

  “那我们就干等着?”周海峰烦躁地敲着桌子。

  “不等又能怎么样?”林杰苦笑一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稳住省医这个大本营。只要我们自己不乱,李忠民就找不到突破口。”

  话虽如此,但林杰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向省医渗透。

  卫生厅关于抽调林杰到“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备组的拉锯战还在继续。省医坚持筹备组办公室必须设在省医,并且林杰不再兼任省医行政职务;而卫生厅则含糊其辞,既不明确拒绝,也不痛快答应,就这么拖着。

  与此同时,卫生厅派下来的各种检查、调研突然多了起来。今天说是要核查医保资金使用,明天说是要督导安全生产,后天又来了一个什么“行风建设回头看”小组。虽然这些检查组表面上都公事公办,但问的问题往往很刁钻,盯着一些细枝末节不放,明显带着挑刺的意味。

  王鑫负责接待一个检查组后,气得跑到林杰办公室吐槽:“林主任,他们这哪是检查?分明是来找茬的!连我们办公室垃圾桶里为什么扔了个矿泉水瓶子都要问半天!说我们不注重垃圾分类,影响医院形象!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吗?”

  林杰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让他们查。我们一切按规章制度办,手续齐全,流程规范,他们挑不出大毛病。这种小打小闹,无非是想给我们添点堵,干扰我们的注意力。”

  更让人窝火的是,省医几个申报上去的科研项目和设备采购计划,也被卫生厅以各种理由卡住了。不是说要“进一步论证”,就是说“资金安排紧张,需要统筹”。

  就连苏琳也受到了影响。她负责的国际交流项目,原本已经和国外一家顶尖医学院谈好了合作意向,到了厅里审批环节,却被压了下来,理由是“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和风险评估”。

  “这明显是有人在使绊子。”苏琳找到林杰,眉头微蹙,“合作意向书早就提交了,现在才说要补充报告,而且不给明确的时间节点,就是想无限期拖延。”

  林杰看着苏琳有些清减的脸庞,心里一阵歉疚和愤怒。

  他知道,这些都是李忠民在幕后操纵。

  动不了他林杰,就开始从他身边的人和事下手,进行骚扰和施压。

  “对不起,连累你了。”林杰轻声道。

  苏琳摇摇头,握住他的手:“说什么连累。我们是一起的。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虚,害怕了。”

  话是这么说,但这种僵持不下的局面,确实让人感到无力和烦躁。

  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对方不跟你正面交锋,就用各种阴柔的手段消耗你,拖垮你。

  省医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前对林杰和“青年近卫军”颇为信服甚至巴结的一些中层干部,态度变得有些暧昧和疏远。

  开会时发言不再那么积极,遇到需要表态的事情也开始含糊其辞。他们是在观望,在判断风向。

  骨科那边,钱大有请长期病假后,暂时由一位姓孙的副主任主持工作。这位孙副主任对质管办的态度客气得近乎谦卑,但涉及到具体的耗材使用管理和流程改进,就开始推三阻四,总是强调“等钱主任回来再定”或者“要尊重科室的传统”。

  就连院长周海峰,也感受到了来自上面的压力。

  有相熟的老领导私下提醒他:“老周,得饶人处且饶人。有些事情,适可而止,闹得太僵,对谁都没好处。”

  周海峰气得在办公室里骂娘,但也不得不承认,李忠民的能量确实不容小觑。

  在缺乏决定性证据的情况下,想要扳倒一个深耕多年的正厅级干部,难度极大。

  这天晚上,林杰独自留在办公室加班。

  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敲打着玻璃,更添了几分清冷和压抑。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被厅里打回来要求重写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建方案”。

  他知道,李忠民正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官僚体系的拖延和消耗,来应对这场危机。

  他在赌,赌省纪委的调查会无功而返,赌周海峰和林杰会先扛不住压力,赌时间会冲淡一切。

  难道就这样僵持下去?等到风声过去,李忠民安然无恙,然后腾出手来,再慢慢收拾他们?

  林杰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他不怕正面的斗争,甚至不怕生命危险,但这种陷入泥潭、无处着力的感觉,让人倍感煎熬。

  他拿起手机,翻到韩副主任的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拨出去。

  他知道,纪委办案有纪委的节奏和纪律,他不能去干扰。

  难道就没有破局的方法了吗?

  就在他心烦意乱之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北京号码。

  林杰皱了皱眉,以为是推销电话,本想挂断,但鬼使神差地,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熟悉,带着笑意和些许京片子的洪亮声音:“喂?是林杰林医生吗?我,老梁啊!国家卫健委的老梁,梁启华!上次你来北京开会,我们聊过的,还记得吗?”

  梁启华?林杰愣了一下,随即想了起来。

  是那位在国家卫健委任职,同时也是国内顶尖的心外科专家,德高望重的梁教授!

  上次他去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有幸和梁教授分在一个讨论组,就手术质量控制的问题深入交流过,相谈甚欢。梁教授对他的观点和思路非常赞赏,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梁教授!您好您好!”林杰立刻打起精神,语气带着尊敬,“当然记得您!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哈哈,没事就不能找你聊聊了?”梁教授爽朗地笑道,随即语气变得正式了一些,“不过这次找你,还真有件正事,而且是大事,好事!国家卫健委这边,正在牵头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负责制定《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这可是国家层面的行业标准,意义重大!团队需要既有一线实战经验,又有质量管理视野的顶尖专家。我向组委会力荐了你!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北京,参与这项开创性的工作?”

  林杰握着手机,一时愣住了。

  国家层面的技术规范制定?梁教授的亲自邀请?

  这突如其来的召唤,像一道划破阴沉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眼前迷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