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陈大宝去县衙,半路正好碰到李明桥和郑文熙。
三人一同进入县衙,李县令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李县令白白胖胖的一张脸上留着八字胡,看到进来的几人,笑着说“辛苦了,快过来坐。”
说话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几人冲县令拱手致谢,他们已经是秀才,可以见官不跪了。
李县令笑眯眯的看了几人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心想林山长还真把白云搞的有声有色,也算为他的政绩添砖加瓦了“你们都是临水县的人才,以后要齐心协力为临水县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是。”几人再次点头应道。
“咱们县里这次考中了十名秀才,八位都是你们白云书院的,有了同窗之谊,以后也要相互扶持才是………”
李县令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场面话,才让几人离开。
出了县衙大门天已大黑,几人也没耽搁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还要去县衙办理秀才文书和免税文牒,相对而言这比去听县令教诲重要多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县令教诲只是一个流程,以示县令重视教育,县里中的秀才和举人都是他以后升迁的功绩。
凡是能来临水县来当县令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因为有白云书院的存在,大景国升迁最快的县令就是临水县令。
晚上到家秦大妮已经给自家儿子烧好了洗澡水,这些天连日奔波,肯定累坏了。
陈大宝也确实累坏了,路上奔波了两天,回来家里又应付了半天,最后又去县衙。
现在总算是能休息了。
脚迈进堂屋就听到他爹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了。
他考试把他爹也给累够呛。
秦大妮看这自家儿子疲惫的神态,“赶紧洗漱完睡觉,娘把被子都给你晒好了。”
“好的娘,您老也去休息吧。”
回来就有热水洗漱,还有娘晒的软乎乎被窝。
有人疼的日子真好。
陈大宝挨枕头就睡,一觉直接天大亮。
睡醒以后陈大宝才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整个人精神充沛,在院里打了一套这几天跟着师傅学的拳。
他师傅说了学拳脚功夫就要勤快,每天都要练,练着练着就找到自己的感觉了。
陈大宝觉得这和他练字一个道理,多练就会有自己的风格。
即便练不成高手,起码不能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秦大妮在厨房听着儿子在院里练拳,心下震惊“儿子你练这个做什么?这都是那些兵户干的事,你可是读书人。”
陈大宝收起拳头,在竹竿上扯了条布巾边擦汗边说“娘这您就不懂了吧,我这拳不但能强身健体,也能对付一些小毛贼,我以后还要出门去考举人,总不能每次都让师傅护送,自己能保护自己这不是很好吗?”
秦大妮还是有些疑惑,刚想开口继续说,陈老二接过话茬“儿子现在都是秀才了,他想做什啥就做吧,咱们只要不拖后腿就行了。”
自家男人都发话了,秦大妮也就不再说了,她儿子都是秀才了,难道还不如她懂的多。
吃完早饭陈大宝去县衙办理了秀才文书。
之后去了书院,周夫子说了考完试中了秀才的可以休息十天。
没有考中的只允许休息一天。
春阳和蒋星遥俩人应该是在书院,他找蒋星遥还想问问关于那天他说的童生考试的事,直觉告诉他里面有事。
他倒不是想改变什么,而是不想稀里糊涂。
到书院的时候正是吃饭的点,陈大宝直接去了饭堂。
蒋星遥看到陈大宝,老远就开始喊“大哥,这里我在这里。”
这下整个饭堂的人都看向了陈大宝,“陈秀才今天就来读书了吗?真是刻苦,我们也要向你学习才是。”
陈大宝勉强笑了笑,“我来找蒋星遥有点事。”
多少还是有点尴尬呀。
“大哥你找我啥事?”蒋星遥嚼着馒头问。
“你先吃饭吧!”陈大宝说。
蒋星遥三两口扒拉完碗里的菜,最后把馒头在碗上一蹭,碗已经变的很干净了,给洗碗的人省了很大功夫。
“我吃完了。”
陈大宝先开口“我想问一下什么时间教我射箭比较合适?”
蒋星遥笑着说“大哥你还真是上进,要不就早上,晚上我还有功课,周夫子罚人的手段你可是见识过的。”
“这样你会不会太辛苦了?”陈大宝问道。
蒋星遥摆摆手“当然不会,我在家的时候可是每天早上起来练功的,到了书院没地方练了,每天难受的很。”
陈大宝想了下“要不你别住书院了,我租一个宽敞些的院子,你搬过来住,早上起来咱们练一会儿箭,再一起来书院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办法好。”蒋星遥眼睛里仿佛冒出了星星,他又能每天起来练箭了。
他大哥不愧是他大哥,说话就是算数,不像春阳那个懒货,说好的练箭回来又不提了,还说自己不是那块料。
俩人又具体说了半天租房子的事。
陈大宝还是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星遥我听你那天说,你的童生功名是侥幸,那你和春阳还挺像,他也是侥幸得了个吊车尾……”
蒋星遥看了眼陈大宝难得有点不好意思,左右看了看没人才小声说“大哥,这事我就跟你一人说,我那是因为考前已经做过题了,考题前一天府城主家的大哥亲自带我做过一遍,所以我才考的比较好的。”
蒋星遥说的声音极小,他就是再傻也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事十分不光彩。
童生考试不需要上京出题,各府可以自行出题,他主家又是知府,知道题不是什么难事。
蒋星遥说到此处,又补充一句“大哥这事你可千万不能说,不然会有大麻烦,我爹说过府城士族旁支的小公子就非常不满他们这种操作,后来就有人揭发他喝酒以后胡说八道,你猜他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陈大宝快速问道。
蒋星遥靠近陈大宝小声说“被人废了一只手,以后再无科举的可能了,家族以后也不会培养这种人,士族的人在这方面团结的很。”
陈大宝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到了他们温文尔雅的吴夫子。
“你知道那个被废了手的人姓什么吗?”陈大宝接着问。
蒋星遥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没打听过,不过府城有名的士族就那么几家。”
陈大宝也没继续问,怪不得他们普通学子想考个童生有的都需要好几次才能中。
而且名次都普遍靠后。
没有童生的功名连科举的门槛都摸不到。
还是有权利好呀,陈大宝在心里感叹一声。
又不得不庆幸,幸亏秀才很难作弊,不然就那几个名额……
三人一同进入县衙,李县令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李县令白白胖胖的一张脸上留着八字胡,看到进来的几人,笑着说“辛苦了,快过来坐。”
说话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几人冲县令拱手致谢,他们已经是秀才,可以见官不跪了。
李县令笑眯眯的看了几人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心想林山长还真把白云搞的有声有色,也算为他的政绩添砖加瓦了“你们都是临水县的人才,以后要齐心协力为临水县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是。”几人再次点头应道。
“咱们县里这次考中了十名秀才,八位都是你们白云书院的,有了同窗之谊,以后也要相互扶持才是………”
李县令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场面话,才让几人离开。
出了县衙大门天已大黑,几人也没耽搁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还要去县衙办理秀才文书和免税文牒,相对而言这比去听县令教诲重要多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县令教诲只是一个流程,以示县令重视教育,县里中的秀才和举人都是他以后升迁的功绩。
凡是能来临水县来当县令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因为有白云书院的存在,大景国升迁最快的县令就是临水县令。
晚上到家秦大妮已经给自家儿子烧好了洗澡水,这些天连日奔波,肯定累坏了。
陈大宝也确实累坏了,路上奔波了两天,回来家里又应付了半天,最后又去县衙。
现在总算是能休息了。
脚迈进堂屋就听到他爹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了。
他考试把他爹也给累够呛。
秦大妮看这自家儿子疲惫的神态,“赶紧洗漱完睡觉,娘把被子都给你晒好了。”
“好的娘,您老也去休息吧。”
回来就有热水洗漱,还有娘晒的软乎乎被窝。
有人疼的日子真好。
陈大宝挨枕头就睡,一觉直接天大亮。
睡醒以后陈大宝才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整个人精神充沛,在院里打了一套这几天跟着师傅学的拳。
他师傅说了学拳脚功夫就要勤快,每天都要练,练着练着就找到自己的感觉了。
陈大宝觉得这和他练字一个道理,多练就会有自己的风格。
即便练不成高手,起码不能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秦大妮在厨房听着儿子在院里练拳,心下震惊“儿子你练这个做什么?这都是那些兵户干的事,你可是读书人。”
陈大宝收起拳头,在竹竿上扯了条布巾边擦汗边说“娘这您就不懂了吧,我这拳不但能强身健体,也能对付一些小毛贼,我以后还要出门去考举人,总不能每次都让师傅护送,自己能保护自己这不是很好吗?”
秦大妮还是有些疑惑,刚想开口继续说,陈老二接过话茬“儿子现在都是秀才了,他想做什啥就做吧,咱们只要不拖后腿就行了。”
自家男人都发话了,秦大妮也就不再说了,她儿子都是秀才了,难道还不如她懂的多。
吃完早饭陈大宝去县衙办理了秀才文书。
之后去了书院,周夫子说了考完试中了秀才的可以休息十天。
没有考中的只允许休息一天。
春阳和蒋星遥俩人应该是在书院,他找蒋星遥还想问问关于那天他说的童生考试的事,直觉告诉他里面有事。
他倒不是想改变什么,而是不想稀里糊涂。
到书院的时候正是吃饭的点,陈大宝直接去了饭堂。
蒋星遥看到陈大宝,老远就开始喊“大哥,这里我在这里。”
这下整个饭堂的人都看向了陈大宝,“陈秀才今天就来读书了吗?真是刻苦,我们也要向你学习才是。”
陈大宝勉强笑了笑,“我来找蒋星遥有点事。”
多少还是有点尴尬呀。
“大哥你找我啥事?”蒋星遥嚼着馒头问。
“你先吃饭吧!”陈大宝说。
蒋星遥三两口扒拉完碗里的菜,最后把馒头在碗上一蹭,碗已经变的很干净了,给洗碗的人省了很大功夫。
“我吃完了。”
陈大宝先开口“我想问一下什么时间教我射箭比较合适?”
蒋星遥笑着说“大哥你还真是上进,要不就早上,晚上我还有功课,周夫子罚人的手段你可是见识过的。”
“这样你会不会太辛苦了?”陈大宝问道。
蒋星遥摆摆手“当然不会,我在家的时候可是每天早上起来练功的,到了书院没地方练了,每天难受的很。”
陈大宝想了下“要不你别住书院了,我租一个宽敞些的院子,你搬过来住,早上起来咱们练一会儿箭,再一起来书院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办法好。”蒋星遥眼睛里仿佛冒出了星星,他又能每天起来练箭了。
他大哥不愧是他大哥,说话就是算数,不像春阳那个懒货,说好的练箭回来又不提了,还说自己不是那块料。
俩人又具体说了半天租房子的事。
陈大宝还是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星遥我听你那天说,你的童生功名是侥幸,那你和春阳还挺像,他也是侥幸得了个吊车尾……”
蒋星遥看了眼陈大宝难得有点不好意思,左右看了看没人才小声说“大哥,这事我就跟你一人说,我那是因为考前已经做过题了,考题前一天府城主家的大哥亲自带我做过一遍,所以我才考的比较好的。”
蒋星遥说的声音极小,他就是再傻也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事十分不光彩。
童生考试不需要上京出题,各府可以自行出题,他主家又是知府,知道题不是什么难事。
蒋星遥说到此处,又补充一句“大哥这事你可千万不能说,不然会有大麻烦,我爹说过府城士族旁支的小公子就非常不满他们这种操作,后来就有人揭发他喝酒以后胡说八道,你猜他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陈大宝快速问道。
蒋星遥靠近陈大宝小声说“被人废了一只手,以后再无科举的可能了,家族以后也不会培养这种人,士族的人在这方面团结的很。”
陈大宝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到了他们温文尔雅的吴夫子。
“你知道那个被废了手的人姓什么吗?”陈大宝接着问。
蒋星遥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没打听过,不过府城有名的士族就那么几家。”
陈大宝也没继续问,怪不得他们普通学子想考个童生有的都需要好几次才能中。
而且名次都普遍靠后。
没有童生的功名连科举的门槛都摸不到。
还是有权利好呀,陈大宝在心里感叹一声。
又不得不庆幸,幸亏秀才很难作弊,不然就那几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