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番外二(四九城来访)-《四合院穿越太早》

  1972年的和平市,春意盎然。

  机场跑道旁,党建国率领着陈秀梅和朱允燇,静候着从四九城来的专机。

  飞机舱门开启,种苹果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舷梯顶端。

  只是此时有些搞笑的是,党建国一家三口,身着传统服饰,

  而来访的众人,则是一身的中山装。

  随着种苹果稳步走下,党建国立即迎上前,

  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领导,欢迎您来和平市检查指导工作。”

  种苹果打量着眼前的党建国,当年还是个孩子,如今已是一方领袖,不禁感慨地摇头道:

  “建国啊,你现在可是千岛王国领导人,

  再叫我领导,那可就不合适了。”

  党建国保持着谦逊的姿态,笑着说道:

  “看您说的,

  我这就是请假出来创业,

  原以为是停薪留职,

  没想到把编制都创没了。”

  这番话引得种苹果会心一笑,笑着说道:

  “现在的你,可是在给成千上万人发编制啊。”

  两人相视大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种苹果此次率领的是一个六十多人的代表团,成员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专家。

  在前往市区的车上,党建国主动介绍起沿途景象。

  种苹果望着窗外整洁的街道和井然有序的车流,若有所思地问道:

  “听说你们这里,实现了家家有摩托车?”

  陈秀梅接过话头,笑着介绍道

  “不止如此,

  农村地区摩托车普及率接近百分之百,

  城市里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或电动自行车。

  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充电网络。”

  种苹果微微颔首,没有立即评论。

  接下来的考察中,代表团成员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千岛王国,身着传统服饰、行揖礼问候,是司空见惯的景象,

  反倒是代表团成员的中山装和握手礼,显得格格不入。

  一位文化部的专家在参观学校时忍不住发问:

  “你们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陪同的教育部长从容应答:

  “我们实行双轨制。

  上午学习数理化和现代知识,下午则安排经典诵读、书法和礼仪课程。

  族学传统,为我们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教育体系。”

  种苹果在参观过程中愈发沉默。

  当他看到街头孩子们,能流利背诵先贤章节,同时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时,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考察的第五天,代表团参观了海军基地。

  站在码头上,望着眼前庞大的舰队,一位军事专家低声对种苹果说:

  “六艘航母,其中四艘是自主研发的新型号。

  他们的造船速度和技术水平,已经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

  党建国适时解释道:

  “我们实行的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很多民用造船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军工生产能力。”

  随后,党建国安排代表团,乘坐千岛王国自主研发的客机,

  前往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工业基地。

  在飞机上,种苹果与党建国进行了深入交谈。

  “你们在澳大利亚的铁矿项目,解决了资源瓶颈问题?”

  党建国点头说道:

  “是的。这个项目不仅保障了我们的钢铁需求,还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

  我们雇佣了当地工人,

  也引进了一些专业技术人才。”

  种苹果点头说道:

  “听说你们还从国内,又扩招了不少工人?”

  党建国点点头,说道:

  “是的,都是通过正规劳务合作渠道。

  工人们在这里不仅能获得更高收入,还能学习先进技术。”

  考察的最后一天,种苹果提出了一个让党建国意外的请求:

  “建国,我们想去思祖山祭拜一下,你看方便吗?”

  党建国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说道:

  “可别啊,老领导,

  思祖山海拔较高,道路条件复杂。

  您要是有什么闪失,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两人目光交汇,片刻的沉默中蕴含着千言万语。

  种苹果缓缓道:

  “只是想去看看你们的精神象征。”

  党建国保持着礼貌但坚定的态度说道:

  “山上还在施工,实在不方便接待。

  等将来设施完善了,再邀请您专门来访。”

  这个话题最终被搁置。

  在送别仪式上,陈秀梅代表千岛王国赠送了一盘《素衣出征》的录像带。

  陈秀梅解释道:

  “这是记录我们立国历程的影像资料,

  或许能帮助各位更好地理解千岛王国。”

  回到北京后,种苹果立汇报了考察情况。

  组织众人一起观看了那盘录像带。

  画面中,庄严的古礼仪式,与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形成了奇特对比。

  看着千岛王国部队整齐的队列和精良的装备,不少懂行的人的眉头越皱越紧。

  但就在此时,有人忍不住拍案而起,斥责道:

  “他这是在开历史倒车!

  搞君主制,恢复古礼,

  这和我们方向的初衷背道而驰!”

  种苹果默默递上考察报告和照片。

  资料详细记录了千岛王国的经济发展数据:

  人均收入、家电普及率、汽车保有量、教育水平...

  大家一页页翻阅着,脸上的怒色渐渐被深思取代。

  不少人点燃烟,一连抽了几支,最后有人长叹一声:

  “我说,如果我们将熊猫集团,

  看作一个特殊的国有企业,

  那党建国所做的事情,

  是不是就是我们一直想做,

  而没能完成的?”

  钟苹果神色复杂。

  他向来主张循序渐进,

  但千岛王国的现实成就,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

  思索再三后,种苹果艰难地开口道

  “可以这么说,在某些方面,确是如此。”

  但新的困惑随之而来。

  有人指着报告中的一段:

  “可是他们又形成了新的分化。

  党建国大权独揽,这和我们提倡的民主集中制相去甚远。”

  众人陷入沉思。

  最终,大家讨论出一个折中方案:

  “或许可以按照考察报告,

  扩大熊猫集团的试点范围。

  看看他们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

  种苹果表示同意:

  “我建议在桂西、江浙和江南府等地先行试点。

  这些地方基础条件较好,便于观察效果。”

  试点工作于1972年下半年启动。

  熊猫集团派出了管理团队,

  在试点地区引进了他们的管理模式和技术。

  一年后的总结会议上,各方面的数据令人震惊。

  试点地区的工业产值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二,

  农民收入翻了一番,新建的工厂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一位曾经强烈反对与熊猫集团合作的经济学家在考察报告写道:

  “他们的管理模式虽然特殊,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确实有效。

  特别是在产业链整合和技术转化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更令人意外的是,熊猫集团在试点过程中,

  有意识地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内地。

  一家合资汽车厂的负责人汇报:

  “他们不仅提供了技术,还帮助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生产百分之七十的零部件。”

  这次试点改变了很多人对千岛王国的看法。

  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务实合作的大门已经打开。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或许,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胸襟,

  去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