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出兵-《四合院穿越太早》

  1966年2月,和平港迎来了美国特使劳德的专机。

  与以往不同,这次劳德踏上千岛王国的土地时,神情中多了几分拘谨和审视。

  眼前这个曾经需要倚仗他庇护的商业伙伴,如今已是一个控制数千万人口,拥有强大武装的区域大国领袖。

  总督府会客厅内,党建国依然像老朋友一样热情地迎接劳德:

  “我亲爱的朋友,欢迎再次来到和平市。

  尝尝我们新产的咖啡,苏门答腊的种植园刚刚送来第一批收获。”

  寒暄过后,两人在沙发上落座。劳德斟酌着开口:

  “党,我的朋友,我必须坦诚地说,你在南洋的行动…

  速度之快,超出了华盛顿许多人的预期。”

  党建国悠闲地吐出一口雪茄烟雾,微笑道:

  “但是,我对美军的支持力度,也同样超出了你们的预期,不是吗?

  据我所知,上个月我们提供的凝固汽油弹和火箭炮,

  在你们的关键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劳德略显尴尬地调整了下坐姿,说道:

  “这正是我要说的另一件事。

  华盛顿有一些人,他们对你的…

  立场,仍然存有疑虑。”

  “立场?”

  党建国挑眉,身体靠后仰倒,

  “我的立场难道还不够明确吗?

  我和你们一样,相信自由贸易,保护私人财产,反对西伯利亚寒流扩张。

  至于我的出身…”

  党建国摊了摊手,有些无奈的说道:

  “劳德,告诉我,那些质疑我的参议员们,他们的祖先又来自哪里?

  英格兰?德国?意大利?还是爱尔兰?

  在美国,没有人会因祖籍而受到质疑,

  为何我要因此被区别对待?”

  劳德无奈地点头,说道:

  “我完全理解,也一直是这样为你们辩护的。

  但现实是,那些人希望看到更明确的表态。

  他们…希望千岛王国能够派出部队,直接协助美军稳定越南局势。”

  这其实也是党建国期待已久的提议。

  将千岛王国内部一些不稳定力量派往境外,既能巩固千岛王国的稳定,又能换取美国更多支持,可谓一箭双雕。

  但在大国博弈中,越是渴望的东西,越要表现得矜持,

  所以即使是期待已久,党建国也一直没有主动提出。

  党建国沉思片刻,状似为难地掐灭雪茄,为难的说道:

  “劳德,我亲爱的朋友,你应该清楚,

  我们刚刚接管了整个南洋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百废待兴,

  各个岛屿的开发都需要大量人力。

  况且,熊猫集团只有保安队,

  并非正规军队,承担境外作战任务…

  名不正言不顺啊。”

  劳德太了解这位老朋友了,他苦笑着摇头,说道:

  “党,直接开出你的条件吧。

  我相信,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党建国沉吟片刻,终于松口,说道:

  “这样吧,考虑到我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战略利益,

  熊猫集团可以抽调15到20万人。

  但武器装备必须由你们提供,运输也由你们负责。

  另外,我们需要一批先进的工业设备,特别是重型机械和精密仪器。”

  劳德心中暗骂一声狡猾——

  谁不知道现在驻安南美军的装备,大半都是从熊猫集团采购的,这分明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就是为了要钱,贪婪的家伙!

  但他面上依旧保持微笑,说道:

  “人数方面,我们希望至少能达到50万。

  华盛顿对你们,在两个月内平定猴子的战力印象深刻,

  安南战场急需这样的精锐力量。

  装备和运输不是问题。”

  党建国不置可否,转而提出关键要求,说道:

  “如果派兵,我希望熊猫保安队能够拥有独立的防区,

  只承担地区维和任务,

  最好能有一个专用港口,便于后勤补给和轮换。”

  劳德耸耸肩,说到:

  “这点可以安排。

  但我们希望,你们能抽出一支不少于两万的快速反应部队,

  接受联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应对突发状况。”

  党建国装作沉思良久,才勉强点头,说道:

  “好吧,看在老朋友份上。

  第一批部队一个月后可以出发。”

  劳德大喜过望。

  党建国的成功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筹码,

  但若这位新盟友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拒绝提供支持,他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为巩固合作,他主动提出:

  “党,我们会向中东的王爷们施加压力,

  促使他们承认千岛王国的合法地位。”

  提到中东,党建国确实有些头疼。

  基于宗教因素,许多中东国家对千岛王国取代爪哇耿耿于怀。

  幸好中东各国海军力量薄弱,与南洋相隔万里,中间还隔着自信过度的阿三,暂时构不成实质威胁。

  但党建国还是淡然回应道:

  “无所谓,如果他们坚持敌视态度,我不介意支持六角星他们。

  据我所知,他们对南洋的市场很感兴趣。”

  劳德心中暗喜,六角星同样是鹰酱的重要盟友,

  若千岛王国能与六角星建立联系,

  将大大增强其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价值。

  自己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于是开心的说道:

  “放心,在这方面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1966年3月至12月,熊猫集团依据协议,

  陆续向安南南部派遣了总计83万人的保安队。

  这些人员经过精心挑选。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成分复杂的人员被投放到陌生的地区后,

  因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反而更加依赖公司,

  对熊猫集团的认同感,反而显着增强。

  党建国对此早有规划。

  他借鉴未来经验,

  在保安队控制的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和保甲连坐,

  将当地居民全部纳入管理体系,

  青壮年被组织起来从事后勤保障或辅助守备工作。

  同时推行“屯田制”,将部分控制区的土地分配给保安队经营,所得收益40%归作战单位所有。

  这一政策立刻激发了保安队的积极性。

  当暴力集团与明确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时,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各保安队为了增加“生产收益”,

  对控制区进行了地毯式清理,不仅肃清了游击队,

  连任何可能威胁区域稳定的因素都被彻底清除——是真的“没了”的那种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