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收购站布局-《四合院穿越太早》

  党建国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和无奈:

  “这小子……心里还是有点埋怨我这个哥哥吧。

  从小就没怎么管过他,净让他自己闯了。”

  李春花闻言笑了,说道:

  “他可没这么说,还安慰我呢,说你这是培养他独立。

  对了,当家的,有件事我得跟你说声,

  建华自己出钱,把咱家屋后那个荒废的园子买下来了,

  想重新修葺一下,建个新院子,我答应了。”

  党建国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自己这个弟弟是想置办点像样的家业了,这是好事,就说道:

  “那是好事啊!钱够不够?要是不够……”

  “那倒不是,”

  李春花接口,

  “钱是足够的,就是现在水泥、钢筋这些太紧俏了,不好买。”

  党建国笑了,轻松的说道:

  “这好办。

  我安排一笔外汇到大使馆的账上,以后需要用钱,

  或者买这些计划外的物资,

  就用外汇通过办事处的名义去操作,方便些。”

  李春花开心不已的说道:

  “那太好了!嗯……

  当家的,我还有个想法,咱们自己家那老房子,房间也太矮了,光线不好,我想着……

  趁这次机会,也一起重新修一下,你看行吗?”

  党建国想起北京那座四合院,老房子确实有些逼仄,

  不禁老脸一红,自己这个一家之主,对这些生活细节关注得太少了,当年也太小家子气了。

  “行,当然行!

  家里的事,你看着办,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修。”

  得到丈夫的支持,李春花的语气轻快起来:

  “我就想着,按你以前说过的,高度别太扎眼,

  那就一层三米,二层三层都两米八,

  要是层高不够,就把一楼的地面往下挖一点……”

  党建国笑道:

  “那工程量可不小,咱家地下原来就有一层,地面还是水泥的。”

  “咱不差钱!”

  李春花难得豪气地说,

  “等开春化了冻就动工。

  你收藏的那些酒,还有杂物,我先挪到大使馆的仓库里放着。”

  “好,主外我负责,四九城内你说了算,家里都听你的。”

  党建国的话语里带着信任。

  李春花心里甜甜的,声音也柔和下来:

  “嗯……当家的,我想你了。

  还有言文和言玟,他们还好吗?”

  电话那头,党建国沉默了一下。

  他确实已经一年多没回北京了,沉吟道:

  “明年吧,明年看看情况,要么我找时间回去一趟,要么……

  安排你和孩子到香港或者和平市团聚。”

  李春花握着话筒,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低闷闷地“嗯”了一声,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党建国也轻轻叹了口气。

  而李春花放下电话后,望着窗外初冬的景象,

  开始认真筹划起如何安排那283名家乡子弟,以及如何迎接即将来京的婶娘们。

  党建国站在总督府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北方的星空,有些出神。

  陈秀梅端着一杯热茶走来,轻轻放在桌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柔声道:

  “想大姐了?要是放心不下,就回去看看吧。

  这边大局已定,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和苏珊处理就好。”

  党建国收回目光,握住陈秀梅的手,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摩挲:

  “再等等吧。等一切尘埃落定,风平浪静了再说。”

  陈秀梅莞尔一笑,眼波流转,轻声道:

  “那应该很快。

  不过…党生,你让大姐在国内搞那个收购站,

  是在为她铺后路?未雨绸缪?”

  党建国闻言笑了起来,带着几分调侃:

  “怎么,吃醋了?”

  “我有什么好吃醋的?”

  陈秀梅白了他一眼,语气却带着几分得意,

  “你这么做,不就是为了避免我多想嘛。

  放心,我陈秀梅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党建国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也调侃道:

  “对,女王大人说的对,不过,

  言文和言玟这两个孩子,多亏了你悉心教导。”

  提到两个孩子,陈秀梅更加傲娇了,扬起下巴:

  “别看他俩是大姐生的,

  现在跟谁更亲还不一定呢!

  天天追在我后面喊妈妈,

  比亲生的还黏人。”

  党建国被她这副模样逗得开怀大笑。

  随后几日,四九城内,李春花正忙着安排几位红嫂的行程。

  她带着大花婶子、秀秀婶子等人游览京城,爬长城时,

  大风婶子竟意外遇见了,当年她救治过的一位战士小迟子,如今已是某部门的干部。

  故人重逢,感慨万千。

  这次组织婶子们进京,李春花在党建国的远程指导下做足了准备。

  既有熊猫集团的“团建”证明,又有千岛王国的“贵宾邀请”,

  让那些想挑刺的人无从下手。

  毕竟外交无小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春花起初不懂什么叫“团建”,

  党建国在越洋电话里幽默地解释:

  “就是大家都喜欢的交谊舞。”

  李春花这才恍然大悟。

  待到南洋战事彻底平息的消息传来,

  李春花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开始全力筹备熊猫收购站。

  不过在正式启动前,

  她特意给张婶子打了个电话:

  “张婶子,听说前阵子有人议论,

  说我家当家的不会打仗?

  不知如今过了一个月来看,算不算会打仗?

  谁要是做得更好,我让我家当家的登门学习去!”

  电话那头的张婶子只能苦笑以对。

  这事很快传开,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一大群人达成共识:

  绝不能让党建国回来!

  此人太邪乎,文能聚财,武能灭国,真要回来了,谁压得住?

  但还是有人不甘心,私下散布言论:

  “党建国此人,虽善经营、能征战,却不通人情世故。

  如今与内地生出岛屿分歧,便是明证。”

  而对“收购站”这个新鲜事物,各方也颇感困惑:

  这到底合不合法?

  党建国的安排极为巧妙:

  以千岛王国大使馆为掩护,行收购之实。

  收购范围仅限于古籍、古董、古方、古乐谱等文化物品,

  不涉民生物资,且支付的是外汇或电子产品。

  几经权衡,相关方面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见此情形,党建国趁热打铁,在广播上投放“软广告”。

  不出半月,全国上下都知道了,有个“熊猫收购站”专收“破烂”。

  这覆盖面比后来的智能手机还广,

  因为这时候的广播直达每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