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建设加快了-《四合院穿越太早》

  劳德一愣,下意识回答:

  “……可以是朋友?(the enemy of my enemy can be my friend?)”

  “bingo!”

  党建国打了个响指,眼中闪光芒,

  “那么,请你告诉我,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最具威胁性的敌人是谁?”

  劳德毫不犹豫的说道:

  “当然是莫斯科!是那些该死的赤色帝国!”

  “很好。”党建国点点头,继续引导,

  “那么,请你再想想,此时此刻,对四九城而言,来自北方的、最直接、最迫在眉睫的威胁,又是谁?”

  劳德皱紧眉头思索着:

  “北方……毛熊?可是……他们不是签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盟友吗?”

  “盟友?”党建国嗤笑一声,笑容中带着冷意,

  “劳德,你的情报需要更新了!

  去年10月,‘玉米晓夫’被赶下了台。

  四九城抱着改善关系的希望,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庆典。

  结果呢?新上台的勃列日日夫明确表示,毛熊将继续坚持玉米晓夫时期的对华政策,毫无转圜余地!

  不仅如此,他们正在万里边境持续增兵,甚至把军队派驻到了紧邻华夏的草原上!

  这叫什么盟友?

  这叫陈兵百万,刀锋直抵咽喉!

  四九城的脸,在莫斯科,那可是被结结实实地狠狠的打了!”

  党建国定定的看着劳德说道:

  “劳德,那纸盟约,早已名存实亡!

  裂痕之深,远超华盛顿许多人的想象。

  现在,对四九城来说,来自北方的毛熊,其威胁性和敌意,恐怕已不亚于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难道不是你们,主动伸出橄榄枝,尝试撬动,这脆弱三角关系的绝佳时机吗?”

  劳德被党建国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震撼了。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消化着这些信息。

  作为高层接触者,他当然知道毛熊和四九城之间的关系紧张,

  但党建国点出的“勃列日日夫明确拒绝改善”、

  “大规模边境增兵”、

  “驻军草原”等具体而极具压迫性的细节,

  以及将北方威胁提升到“不亚于美国”的判断,

  让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和……机遇。

  “可是……党,”劳德依然有顾虑,声音带着无奈,

  “你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U2被击落,是刚发生的羞辱!

  而且他们还在全力支援北部安南,和我们直接对抗!

  国内那些强硬派,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敌人,不会管什么长远的三角博弈!”

  党建国耸耸肩,神态轻松了些许:

  “如何缓和关系,如何说服国内的鹰派,

  那是你们总统和国务卿,需要绞尽脑汁考虑的难题。

  我嘛,”

  他指了指自己,笑着说道:

  “只是一个商人,一个信息渠道。

  不过,我这里……”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接着说道:

  “倒是一条或许能传递些微妙信号的、非正式的、安全的沟通渠道。

  当然,用不用,什么时候用,取决于华府的态度和诚意。”

  听到“沟通渠道”,劳德放松了一丝。

  他举起酒杯,看着党建国,带着疲惫的笑容,最后确认道:

  “至少,党,在这场复杂的棋局里,

  你和你代表的南洋,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对吧?

  我们需要确定性。”

  党建国也举起茶杯,脸上露出诚挚而坚定的笑容,与劳德的酒杯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是当然的,劳德。

  这一点,毋庸置疑(Absolutely)!

  南洋的未来与繁荣,离不开与美国的紧密合作。

  我们是你们在远东,最可靠的后勤基地和伙伴。

  只要美国一天不背叛南洋,南洋就一天都是美国的朋友。”

  熊猫集团?那个是企业……

  说出来搞笑,研究现代史的沈纸花到美国访问,

  专门参加座谈会和和寻找美国档案,也接触了美国各方人士,希望找到美国冷战期间对中国的情报工作的资料。

  结果沈纸花得到了一个震惊的结果,那就是那个时期,美国对华情报工作为“0”,

  美国中情局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只能靠公开的报纸来了解古老的国家。

  因为当时,那三十年期间,把美国人和其他西方国家,从晚清开始布局的情报网给一网打尽,消灭了个干干净净。

  沈沈纸花依旧很奇怪的追问,你们美国人的情报网没了,不是还有岛主物流专员的吗?

  难道你们美国没想过从岛主那里搞情报?

  美国人答:那帮家伙满嘴跑火车,一屁三个谎,给出的情报几乎百分百纯假,一个真情报也没有。

  所以最后美国人,直接屏蔽了一切来自岛主的所谓“假情报”。

  ……查到这段资料……作者菌整个斯巴达了……

  1965年3月的南洋,空气湿热粘稠,仿佛能拧出水来,预示着雨季的尾声和更猛烈风暴的来临。

  遥远的美利坚,其庞大的战争机器,正式将地面部队投入了南越的泥潭,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透过加密电报和劳德透露的信息,传到了党建国的案头。

  世界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印度支那,

  但这恰恰为党建国酝酿中的计划,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和紧迫的理由。

  虽然历史的车轮正在加速,但是党建国依稀记得这段历史,留给南洋的窗口期不多了。

  爪哇的局势,如同一个不断加压的锅炉,弗朗西斯及其代表的势力,

  正在雅加达的阴影里,蠢蠢欲动,而“九三一减益事件”,将是那个注定要爆发的临界点。

  而党建国必须在此之前,将他一手打造的“熊猫集团”,这个覆盖南洋的庞然大物,

  彻底转化为,一台能够经受住战争考验的机器,并要能够在战后主导地区秩序。

  否则,将无法避免,即将到来的悲剧,更无法保存在南洋的火种,

  熊猫集团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国家级的敌对和碾压。

  熊猫集团保安队的建设,成为了南洋当下最核心,也是最迫切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