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隐忍-《四合院穿越太早》

  尤其是在安南战火将燃、强邻环伺的敏感时刻。

  南洋总督府拥有2400万人口和庞大工业,一旦拥核,其分量绝非小国可比。

  然而,党建国深邃的目光穿透了眼前的狂热,看到了更远也更险峻的图景。

  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敲在王教授的心上:

  “王老,您的成就,居功至伟。

  没有您,这一切都只是一堆冰冷的混凝土。

  但核武器,必须暂缓。”

  ”王教授几乎要跳起来,脸涨得通红,愤怒的说道:

  “为什么?!

  原料、设计、起爆,万事俱备!

  难道我们永远要做伦敦的附庸,看美国人的脸色?

  连爪哇的猴子都敢蹬鼻子上脸!

  而且,我也不想输给内地的同行,我们,也需要证明自己!”

  党建国站起身,走到巨大的防爆窗前,窗外是模拟自然光线的地下庭院,营造着虚假的宁静。

  他转过身,无奈的解释道:

  “原因有三,皆关乎生死存亡。”

  他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身份与时机。

  我们现在是什么?大英帝国南洋总督府!

  头上顶着米字旗!一个‘殖民地’引爆核武器?

  这比一个独立国家拥核更加骇人听闻!

  伦敦会认为这是赤裸裸的背叛和挑衅,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联合美国、毛熊,第一时间将我们碾碎!

  他们会宣称这是‘平叛’,是‘维护帝国统一与核不扩散’,国际社会没人能救我们!

  我们精心准备的一切,会在第一颗蘑菇云升起前就被扑灭!

  独立,必须通过政治途径,在我们准备好的时间点,以可控的方式实现,而不是用核爆炸这种自杀式宣告!”

  王教授如遭雷击,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

  党建国竖起了第二根手指,语气更加冷峻:

  “第二,怀璧其罪与后续绞杀。

  就算我们侥幸成功引爆,然后呢?

  我们拥有了核弹,却没有可靠的投送力量!

  轰炸机?原型机还在风洞里吹木头模型!

  导弹?‘还在攻关中段制导!

  潜艇?连反应堆小型化都还没解决!

  难道抱着核弹等敌人上门同归于尽?

  更可怕的是,一旦暴露,美苏英三国,会立刻对我们实施人类历史上,最严酷的技术封锁、经济制裁和军事包围!

  我们正在秘密进行的导弹、核潜艇、民用核电,甚至包括徐舜教授的运输机项目,所有未来的希望,都将暴露在敌人的放大镜下,被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会被迫在羽翼未丰时,与全世界的压力对抗,结局只能是毁灭!

  核武器不是护身符,在拥有配套的‘矛’(之前,它只是催命符!”

  看着王教授苍白的脸色,党建国语气稍缓,竖起第三根手指:

  “第三,伦敦的‘朋友’。

  别忘了,总督府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谁?

  是苏珊·子爵!她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也是我们与伦敦之间最关键的缓冲和情报来源。

  一旦我们擅自拥核,首先就将她置于何地?

  她将瞬间失去在伦敦的所有政治资本,甚至可能被指控叛国!

  我们与诺福克家族、与英国部分贵族和工商界通过苏珊建立的、对我们未来独立极其重要的联系网络,将彻底断裂!

  这损失,比十颗核弹还重!”

  王教授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湿了后背。

  他只看到了核爆带来的力量,却忽视了其引发的毁灭性连锁反应。

  党建国的分析,冰冷而残酷,却无可辩驳。

  王教授的声音充满了不甘的说道:

  “那……那这些宝贝……就锁在铅室里发霉?”

  党建国走回桌旁,语气坚定的说道:

  “当然不!

  它们是我们的战略基石,是未来独立的底气!

  至于研究方向,转向聚变!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利用我们的计算机进行预研!”

  “聚变?氢弹?”王教授眼中又燃起一丝火苗。

  党建国强调道:

  “目标是掌握技术,不急于实战化。

  聚变反应的理论极端复杂,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稳定性、能量输运……

  这些都需要海量的数值模拟。

  这正是我们跨越式计算机技术的用武之地!

  ‘河图’(当前峰值运算能力约50万次\/秒)和即将建成的‘洛书’(目标200万次\/秒),虽然距离我设想中的未来还有差距,但在当下全球,已是顶尖水平!

  集中算力,模拟聚变点火路径,探索惯性约束、磁约束方案,把理论根基打牢!

  等到……”

  党建国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等到导弹,真正具备覆盖潜在对手核心区域的射程和精度,等到核潜艇能潜入深海发出致命一击,才是我们亮出‘蘑菇’的时刻!

  那时,我们不仅有‘弹’,更有能将其投送到敌人头顶的‘矛’!

  这才是完整的、令人敬畏的威慑力量!

  在此之前,隐忍、积累、发展!

  核电站以研究堆、实验堆为主,积累经验技术,为民用打基础,也为生产堆提供更充分的掩护。

  核潜艇项目可以启动预研和核心人才储备。

  港岛那边新到了一批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的专家,包括潜艇动力方向的,等安全观察期结束,就秘密调过来。”

  “至于徐舜教授,”

  党建国露出一丝笑容,

  “他和罗罗公司‘交流’的团队,已经带着‘达特’和‘康威’的核心资料回来了,正在亚庇全力攻关我们的航空发动机。

  我们的天空,需要雄鹰。”

  王教授翻了个白眼,说道:

  “徐舜教授那里都已经开始制作木头模型了,再加上我们现在有了罗罗提供的发动机技术,估计半年多就能够看到原型机了。”

  党建国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就问到:

  “在风洞里吹了吗?”

  王教授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肯定的啊!还用计算机模拟了!”

  党建国摇摇头,说到:

  “现在的计算机还是不够的,而且,计算机的模拟远远比不上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