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陈秀梅同行-《四合院穿越太早》

  历史的齿轮在1962年初的这个节点,

  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

  为党建国的人生轨迹再次刻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披上了“经济顾问”的华服,

  也扛起了“南洋少将”的重担。

  而四九城的大院子之内,

  关于他的争议与暗流,

  虽暂时平息,却远未终结,

  如同冰层下的潜流,

  等待着下一个变动的契机。

  这场身份之争的风暴,

  暂时画上了句号,

  但它所折射的时代矛盾、观念冲突与权力博弈,

  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持续回响。

  1962年1月26日,农历腊月廿一。

  南国的香港已有些许暖意,

  但北方的寒意正席卷着广袤的大地。

  安保县军用机场,

  朔风凛冽,吹得停机坪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党建国裹紧了身上的呢子大衣。

  他刚结束在熊猫集团的紧张工作巡视和技术攻关,

  此刻归心似箭,只想尽快回到四九城那个温暖的小家,与妻儿共度年关。

  飞机是苏制的伊尔-14,双螺旋桨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

  登机舷梯旁,工作人员穿着厚重的棉军装,一丝不苟地核对着证件。

  党建国踏上舷梯,机舱内混合着机油等各种东西的味道,空间显得有些逼仄。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靠窗,刚把行李——

  一个印着熊猫集团Logo的帆布旅行箱塞进行李架,正准备坐下,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党建国同志?”

  党建国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明媚的笑脸,正是陈秀梅。

  她穿着一件剪裁得体的米白色羊绒大衣,

  围着一条浅紫色的羊毛围巾,乌黑的秀发挽在脑后,

  显得干练又温婉,

  与周围穿着臃肿冬装或制服的乘客形成了鲜明对比。

  “秀梅?

  你怎么在这?”

  党建国着实吃了一惊。

  这次行程,他并未听她提起。

  虽然说党建国已经默许了,

  陈秀梅和苏珊推动的南洋建设,

  也默认了关系,但是毕竟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陈秀梅在他旁边的座位优雅地坐下,解开围巾,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笑道:

  “怎么,只许你党建国同志回京述职过年,

  就不许我这个‘爱国华侨代表’进京参加活动了?”

  她的普通话还是带着一丝软糯的港味,却字正腔圆。

  “述职?

  算是吧,主要还是回家。”

  党建国笑着摇摇头,说道:

  “只是没想到这么巧。

  你这是……参加什么招待会?”

  他一边问,一边自然地帮她把脱下来的大衣和围巾接过来,

  叠好放在自己靠过道一侧的膝盖上——下意识的。

  “嗯,侨办组织的春节团拜招待会,

  邀请了一些海外和港澳的工商界人士,算是联络感情,共话发展吧。”

  陈秀梅拢了拢鬓角的发丝,目光清澈地看着党建国,

  “本来想提前告诉你,给你个‘惊喜’,后来想想,不如就‘偶遇’好了。”

  她俏皮地眨眨眼,那神态。

  “这惊喜可够大的。”

  党建国也笑了,

  心中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陈秀梅的心思,根本是不加掩饰的,

  再加上当前粮食紧缺的问题。

  但因为早已有了春花,有了两个娃,那个四合院里的家,是他奋斗的根基和温暖的港湾。

  所以迟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

  “一路辛苦了,这飞机可不比以前常坐的客机舒服。”

  “为了回家,为了见想见的人,这点辛苦算什么。”

  陈秀梅的话似乎意有所指,

  但语气又显得无比自然。

  她转而问道:

  “厂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听说那边原料供应还是有点吃紧?”

  话题转到工作上,气氛立刻变得……牛马化了。

  陈秀梅不时提出犀利的见解,

  党建国则沉稳应对,两人思想的碰撞,带着一种默契的欣赏。

  漫长的航程需要中途加油。

  飞机降落在华中某军用机场时,已是黄昏。

  乘客被允许短暂下机活动筋骨。

  寒风刺骨,党建国看着只穿着薄呢大衣、冻得微微跺脚的陈秀梅,眉头微蹙:

  “四九城比这里还冷得多,你这身行头,怕是要冻坏了。”

  “要你管!”

  陈秀梅却像只骄傲的孔雀,

  故意昂起头,皱了下精巧的鼻子,语气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我可是带了秘密武器的!”

  她神秘地笑了笑

  从随身的精致手提包里变魔术般掏出两个巴掌大小的扁铁盒,

  “喏,最新款的暖宝宝(这玩意1907年就被注册专利了),

  贴在内衣外面,能热乎大半天呢!稀罕货。”

  她得意地晃了晃,随即又塞了回去。

  党建国看着她孩子气的举动,无奈地摇头苦笑:

  “你啊……还是这么要强。”

  他不再坚持,只是提醒道:

  “到了四九城,

  赶紧让接待的同志给你安排件厚棉袄,别硬撑。”

  再次起飞,夜幕完全降临。

  机舱内光线昏暗,大部分乘客昏昏欲睡。

  党建国和陈秀梅也停止了交谈,各自靠在椅背上休息。

  党建国闭着眼,脑海里却思绪翻腾。

  陈秀梅的出现,确实是个惊喜,但也带来一丝微妙的压力。

  她与春花……他甩甩头,强迫自己不去深想。

  归家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春花温柔的笑容,

  孩子们咿呀学语的可爱模样,

  家里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

  这些画面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心底的杂念。

  飞机终于在四九城西郊军用机场降落时,已是晚上7点多。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党建国和陈秀梅随着人流走下舷梯,冰冷的空气瞬间让人精神一振。

  停机坪外,两辆挂着不同单位牌照的轿车早已等候。

  一辆车前站着穿中山装的侨办工作人员,

  另一辆车旁则是党建国熟悉的司机小赵,裹着厚厚的军大衣,正搓着手哈气。

  “党建国同志,一路辛苦!”

  侨办的工作人员快步上前,却是热情地与陈秀梅握手,

  “陈秀梅女士,欢迎您!

  车在这边,我们先送您去招待所安顿。”

  陈秀梅转向党建国,眼中带着笑意,说到:

  “党建国同志,那我就先走了。

  别忘了,28号,我可是要去你家叨扰的哦?

  李姐姐都答应我了。”

  党建国爽朗一笑道:

  “欢迎之至!你是贵客,我肯定提前回去好好准备,扫榻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