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猪拱菌也要出口了-《四合院穿越太早》

  昏黄的煤油灯下,小方桌上,摆着三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

  清亮的汤底,飘着葱花和几滴香油,面条筋道,每碗里都卧着一个白嫩嫩的荷包蛋。

  最特别的,是拌在面条里的臊子——

  切成细丁的蛇瓜和粉红色的午餐肉,炒得油润喷香。

  这就是李秋月口中的“蛇瓜午餐肉臊子面”。

  “唔!好吃!”

  党建国挑起一筷子面条,混合着臊子送入口中,

  蛇瓜的清爽微甜,完美中和了午餐肉的咸香油腻,

  面条吸收了汤汁的鲜美,口感丰富,熨帖肠胃。他由衷地夸赞道:

  “这蛇瓜和午餐肉搭配,绝了!

  秋月手艺见长啊!”

  李秋月抿着嘴笑,有些不好意思说到:

  “是姐教我的,说这样省肉又好吃。”

  李春花看着党建国小口吃着面,脸上是满足的恬静。

  似乎简单的饭菜,因为男人的归来,变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党建国一边帮着收拾碗筷,一边旧事重提。

  他看着在灶台边麻利刷碗的李秋月单薄的背影,对李春花说:

  “春花,秋月读书的事,你真得再劝劝。

  才多大点孩子,窝在家里种地总不是长久之计。

  多读点书,将来路才宽。”

  李春花放下抹布,无奈地叹了口气,拉着党建国走到院子里葡萄架下坐下。

  晚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她压低声音说到:

  “当家的,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你是不知道,这孩子倔得很!

  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说,

  ‘上学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吃饱饭,过好日子?’

  现在跟着咱们,顿顿馒头,有肉有菜,比老家强百倍,

  她觉得这就是好日子了,何必再去学校遭那个罪?”

  李春花的语气里透着心疼和无力,说到:

  “你又不是没见她刚来那会儿,饿得皮包骨头,眼睛都是绿的。

  现在可好,把这小院和楼上那点地当命根子,恨不得一天看三遍,松土、捉虫、浇水……

  她是真怕再挨饿啊。”

  党建国默然。

  他抽出一支烟,放在鼻子下,深深嗅了嗅烟草的辛辣气息,终究没有点燃,又放了回去。

  他能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对饥饿的恐惧说到:

  “那也不能耽误她上学啊,

  读书明理,学本事,眼光才能放长远。

  光会种这点地,以后咋办?”

  李春花苦笑道:

  “道理我都懂,可说不过她。

  这孩子心里有主意,认死理儿。

  当家的,要不……

  这事儿先缓缓?

  等孩子生下来,她心定一点再说?

  现在家里也确实需要她搭把手。”

  党建国看着妻子恳求的眼神,又想到李秋月那倔强沉默的样子,终究是心软了。

  他想起前世工友的吐槽,

  供孩子念到硕士,

  结果爷俩一起送外卖……

  这时代的“铁饭碗”思想还没那么重,但多读书总归是好的。

  不过,自己终究只是个姐夫,半个外人,管得太深,反而让秋月不自在。

  他叹了口气说到:

  “行吧,那就先依她。

  不过,工作的事得提上日程了,不能总在家待着。

  回头我看看,我那边有没有适合小姑娘的轻省活计。”

  话题一转,党建国最关心的还是家里的口粮。

  他握着李春花的手,语气郑重的说到:

  “家里粮食囤货还够吃吧?

  粗粮细粮都算上。

  千万别省着,你现在是两个人吃饭!

  不够了,立刻给我打电话!

  别怕麻烦,也别怕花钱!

  弄点粮食回来,对你男人来说,现在真不是啥难事!”

  党建国话语里透着满满的底气。

  李春花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又暖又踏实,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说到:

  “够!够得很!

  缸里柜子里都塞满了!

  细粮(白面、大米)够吃到明年开春,棒子面、高粱米更是管够!

  而且你工资又涨了,一个月196块5!

  都快顶俩个八级工了!

  现在张婶子(种部长夫人)偶尔会带着我去‘304’和4楼转转,

  那里东西真全乎!

  麦乳精、奶粉、饼干、罐头,还有成匹的布!

  吃穿用度,真不用你操心。”

  她想起什么,补充道:

  “对了,前阵子种部长家的力姐,回四九城了,还特意给我带了点稀罕物,

  说是啥‘高加索奶酪’,还有一小罐黑乎乎的鱼子酱,说是外国的好东西。”

  “鱼子酱?” 党建国乐了,说到:

  “那可是好东西啊!

  稀罕玩意儿!

  味道咋样?”

  李春花顿时皱起了小脸,一脸嫌弃,仿佛回忆起了不好的体验,苦笑道:

  “快别提了!

  腥不拉几的,还齁咸!

  一股子怪味儿!

  我和秋月尝了一小勺,差点没吐出来!

  剩下的都让建华就着窝头吃了,他说咸点下饭……”

  她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叹气道:

  “白瞎了那么好看的罐子!”

  党建国被妻子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这奢侈品,在习惯了咸菜窝头的中国胃面前,确实有点水土不服。

  笑着笑着,他脑中灵光一闪!

  鱼子酱是奢侈品,那……

  “猪拱菌”呢?

  黑白松露呢?

  那可是欧洲顶级餐厅的宠儿!

  云南那边好像就有!

  这玩意儿在国内,现在恐怕还当野菌子或者喂猪料呢吧?

  绝对是个巨大的商机!

  他快速地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硬壳笔记本和钢笔,借着昏黄的光线,唰唰写下几个大字:

  猪拱菌 = 松露!

  云南、四川山区!

  后面重重画了几个圈和感叹号。

  李春花安静地看着他伏案疾书,没有偷看,也没有打扰。

  昏黄的灯光勾勒出男人专注的侧脸轮廓,鼻梁挺直,眉头微锁,全神贯注。

  她不懂他在写什么,但她知道,自己的男人在干大事,在谋划着重要的东西。

  她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打理好这个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份沉默的守护和信任,无声却厚重,是沂蒙山区女性刻在骨子里的坚韧与伟大。

  写完,党建国合上笔记本,抬头迎上妻子庄重而带着一丝警惕(防备外人窥探)的目光,心头暖流涌动。

  他收起纸笔,笑着说:

  “走,看看我给你和娃带的礼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