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开业筹备-《四合院穿越太早》

  刘飞将所有文件、图纸、指示一一收好,郑重放入自己的军用挎包。

  两人又就人员选拔标准、联络方式、紧急预案等细节进行了周密的沟通。

  会谈结束,两人并肩走出军营。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在吉普车前,刘飞停下脚步,看着身边这位熟悉又陌生的老战友、老领导。

  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

  也许是提醒他莫忘初心,也许是担忧他深陷资本泥潭,也许是感慨世事变迁…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复杂难言的眼神。

  那眼神里有信任,有担忧,有期许。

  也有一丝难以抹去的疏离。

  党建国即使是再笨,想出来那么久对刘飞还是了解的,他读懂了刘飞眼中的万语千言。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刘飞的肩膀,声音低沉而坚定说到:

  “老刘,别用这种眼神看我。

  我人虽然换了身皮,在资本家堆里打滚,但心没变,路也没偏。

  我只是换了种方式,继续给咱们这个大家当长工、扛活计!

  最多算个先富起来的人而已,我会去带动后富的人!

  儿女情长那一套,留给小年轻吧,咱们都是当爹的人了,肩上扛着更大的担子呢!”

  一句“当爹的人”,瞬间戳破了刘飞心中那点纠结。

  他想起家中妻儿,想起国家的困境,想起那几千万需要安置的人口…

  是啊,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刘飞有些哭笑不得地摇摇头,那股沉重的气氛也随之一扫而空,苦笑着说到:

  “你啊…这张嘴!”

  党建国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摇下车窗说到:

  “对了,我在这边休整一天。

  大后天,1961年3月31号,‘熊猫投资’正式开张!好日子啊!”

  刘飞发动车子,随口问道:

  “31号?有什么讲究?

  还好日子,不会是啥黄道吉日吧?”

  党建国心里翻了个白眼,

  总不能说是因为香港财年3月31日截止,以后司庆和年终审计可以一起办省一笔钱吧?

  他信口胡诌,带着调侃说到:

  “那当然!

  黄历上写得清清楚楚,宜开市、纳财、立券!

  香港人都信这个,入乡随俗嘛!”

  刘飞一听,顿时板起脸,不满地斥责道:

  “党建国同志!

  你这思想觉悟怎么还滑坡了?

  搞起封建迷信那一套了?

  这要是在四九城,非得让你写检查不可!”

  党建国无奈地摊手,脸上写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道:

  “我的刘大局座哎!

  这不是觉悟滑坡,这叫‘策略性入乡随俗’!

  你想啊,在香港这地界,跟洋鬼子谈生意,人家信上帝;

  跟本地老板打交道,人家拜关公、看风水。

  我要是梗着脖子说‘我唯物我光荣’,谁还跟我玩?

  这叫…嗯…统一战线的灵活运用!

  都是为了工作,为了马内!”

  吉普车在刘飞“恨铁不成钢”的瞪视和党建国“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笑容中,卷起一路烟尘,驶向南天门公社简陋的招待所。

  一面是红旗招展的边防军营,一面是即将拔地而起的资本特区,两人在这历史的夹缝中短暂交汇,又各自奔向,却又共同面对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前路。

  风,吹动着路边的野草,也吹动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

  回到香港“熊猫大厦”,党建国立刻投入公司开业的筹备。

  他骨子里还是那个雷厉风行、讲求实效的“民工处长”,对香港商界繁文缛节的那一套本能地抗拒。

  在他看来,开业无非是选个日子,挂块牌子,放挂鞭炮,最多再请几个核心伙伴吃顿饭,简单明了。

  然而,谢福生管家委婉却坚定地提醒他:

  “党生,此间非北地。

  ‘熊猫’甫一成立,便牵动多方目光。

  开业庆典,非仅为仪式,更系‘亮相’与‘定位’。

  礼数周全,方能彰显实力,安定人心,堵悠悠之口。”

  党建国虽觉麻烦,但也明白谢管家言之有理。

  他按自己的逻辑圈定了邀请名单:

  核心伙伴:

  汉德爵士、邓波利特先生、谢家(由谢叔民代表)——这三份请柬由他亲笔签名,以示郑重。

  爱国华商:何家、霍家——这两位在香港华商中立场鲜明,与内地关系密切,属于必须争取和尊重的力量。请柬同样亲签。

  本地望族(观察组):

  利家、周家、李家(非黄瓜李)——

  这几家立场尚不明朗,与党建国规划中的元朗工业区也无直接竞争或合作。

  党建国秉持“不主动、不拒绝”态度,由秘书处发出格式请柬,礼节性邀请,未亲自拜访。

  此举既不失礼,也表明双方尚处于互相观察、保持距离的阶段。

  内地关联方: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华润公司以及几家立场鲜明的左翼报纸(如《大公报》、《文汇报》)——这些是后方力量的延伸,必须邀请以示尊重和透明。

  搬迁功臣:

  协助工业区前期清场、提供人力的邓氏、文氏等本地中小家族——

  党建国特意致电其家主,亲自邀请并承诺:“首批拉杆箱的帆布、塑料配件外包订单,必优先考虑贵家族!”

  实实在在的利益回馈,比空头支票更得人心。

  至于南洋其他几大华商家族,党建国则请谢福生代为转达诚挚歉意:

  “开业仓促,场地有限,招待恐有不周。待工业区初具规模,必当专程设宴,向诸位世伯谢罪并共商大计。”

  谢管家深谙南洋华商重面子、讲辈分的传统,这番说辞既给了台阶,又预留了未来合作空间,处理得滴水不漏。

  党建国看着这份涵盖英资、美资、南洋资本、本土华商、内地力量的复杂名单,不禁扶额笑道:

  “开个业而已,弄得跟开联合国大会似的…”

  不过他也再次庆幸有谢福生这位“香港通”把关。

  若按他的性子,很可能只请汉德、邓波利特和谢家,那无意中就会得罪一大批人,给“熊猫”的起步平添阻力。

  党建国原定3月31日开业,纯粹是图香港财年截止日方便。

  但谢福生坚持请来了香港有名的风水大师“玄机子”蔡先生。